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經典歷史故事:絕妙的鵝詩

歷史故事 閱讀(1.5W)

絕妙的鵝詩

經典歷史故事:絕妙的鵝詩

乾隆皇帝曾得到一幅《百鵝圖》,當然,畫中畫了一大羣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鵝了。但是,圖畫中並無隻字片語,乾隆皇覺得中國畫本是詩、書、畫三位一體的藝術品,無字無詩是個缺憾。於是,他召諭乾林院的達官近臣,給大家出了個即場題詩的難題。

羣臣面面相覷,不敢提筆,怕寫出拙劣詩作冒犯了皇上,大家知道乾隆皇是詩書造詣很高的君王。此時這些白吃飯的文官把目光投向了紀曉嵐。紀曉嵐不慌不忙,輕鬆地拿起筆,飽蘸濃墨,揮筆寫起來。這位紀曉嵐是乾隆時代的著名才子,他環顧了一下從文臣,瀟灑地一連寫了七個“鵝”字。

大家看着,“鵝鵝鵝鵝鵝鵝鵝”的首句,心裏都在琢磨紀夫子在開什麼玩笑,這哪裏是詩?接着,人們見紀曉嵐寫第二句道:“一鵝一鵝又一我。”羣臣幾乎都恥笑起這位大才子來:這胡亂寫就是歪詞句,定會被皇上痛罵一頓!

正當大家笑看紀曉嵐也要栽個大跟頭時,紀先生心中暗忖道:“爾等蠢才都是白吃皇糧的,想看我笑話?哼,給你們點難看再說!”紀曉嵐揮生花妙筆寫最後兩句道:“食盡皇家知鍾祿,鳳凰何少爾何多?”乾隆笑得前仰後合,羣臣個個自慚形穢低下了腦袋。

鑿壁借光

漢朝時,有個少年時叫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爲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到楚國去。楚國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他們知道晏子是個矮個子,就在大門旁邊開了一個小洞,讓晏子從這個小洞進城去。

晏子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今天,我是出使楚國,不是出使狗國。請問我是來到了狗國呀,還是來到了楚國?”楚人無話可對,只好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去。

晏子見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說:“怎麼,齊國就沒有人了嗎?”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諷刺他,就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您這是什麼話!單是我們齊國首都臨淄,就有七八千戶人家。街上的行人要是都張開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要是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彙集成一場大雨,人擠得肩膀挨着肩膀,腳尖碰着腳跟。大王,您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有這麼多人,爲什麼要派你這樣的人來出使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這您就不知道了。我們齊國派遣使臣有個規矩:要是對方是個上等國家,就派一個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去;要是對方是個下等的國家,就派一個碌碌無能的人去。因爲我是最沒出息的人,所以才把我派到你們楚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