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世界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 閱讀(1.11W)

歷史故事具有生動的情節和豐富的內容,很容易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印象,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世界歷史故事。

世界歷史故事

世界歷史故事1:信念無敵

1920xx年初,德國舉國上下都在關注着這樣一個讓人驚心動魄的冒險活動——獨舟冒險穿越大西洋。

這是一個勇敢者的遊戲,與大海搏鬥就是一場生死未卜的賭博,許多人都望而生畏。然而,一批批勇士,陸陸續續,還是奮不顧身地踏上了冒險的征程。

人們在欽佩這些勇士的過人勇氣之餘,無不期待他們平安歸來。可隨着活動的開展,人們還是失望和痛苦起來,因爲噩耗總是不斷傳來。在這次冒險活動中,先後有100多名勇士,相繼葬身,無一生還。冒險活動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次活動的最終結果,似乎在向人們昭示着這樣一個不容質疑的殘酷現實:獨舟穿越漫長無比、兇險難測的大西洋,絕不可能。

一時,輿論譁然,大家紛紛出來指責,一致認爲,這項事業純屬胡來,人的體力根本不可能勝任這樣的遠洋橫渡。

人們都沉浸在悲痛與失望之中,無不慨嘆這件事情的荒謬。這時,一個青年人卻挺身而出,提出截然相反的觀點——獨舟冒險穿越大西洋是完全可能的。在他看來,那些勇士之所以不能成功,不是肉體上不能勝任,而是敗在了精神上。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死於體力上的限制,而是死於精神上的崩潰,死於在冒險中產生的恐慌和絕望。他堅信,一個人,只要有足夠的信心,就完全可以勝利完成這次冒險活動。

這名提出相反觀點的青年名叫林德曼,是一名從事精神病防治的醫學博士。林德曼爲什麼會這樣認爲呢?原來,他在治療精神病的實踐中發現:許多精神病患者都是些喪失了信心,缺乏毅力,感情脆弱的人,他們受不了外界的壓力,從而導致了心理上的紊亂。甚至身體健康的人,由於心理上的原因也會使自身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種疾病。最後,林德曼博士立下這樣一個結論: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永遠持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肌體上的健康。

他的觀點一經提出,人們大爲震驚和不解,更難以信服。爲了驗證自己的觀念,說服人們,林德曼博士不顧親人和朋友的堅決反對,決定親自作一次橫渡大西洋的嘗試。

1920xx年7月的一天,林德曼博士獨自一人架着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開始了他獨舟橫渡大西洋的偉大壯舉。

航行很快就遇到了困難。在咆哮的大西洋上,一葉小舟會是怎樣艱難地航行着?大西洋上,不時巨浪滔天,狂風大作,將他的小船打得搖搖晃晃。後來,小船的桅杆折斷了,船弦被海浪打裂了,船倉進水了,眼看船就要沉沒。船倉內,只見林德曼博士一邊把舵把緊緊地系在腰際,一邊騰出手來舀船倉裏的水……面對着驚濤駭浪,他神情堅毅,毫無畏懼。

這次航行,他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眼前時常出現幻覺,甚至連運動感也處於麻木狀態。有時,他真的絕望了,但每當這個不好的念頭在心中一閃,他馬上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夠成功!”

生的希望和求勝的無比堅定的信心,讓林德曼無比堅強,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地橫渡了大西洋。

實驗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成功,許多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動。他成功歸來後,向人們這樣訴說他內心的真實感受:“我從內心深處相信我一定會成功。這個信念在艱難中與我自身融爲一體,它充滿了我周身的每一個細胞……結果,我成功了。”

林德曼博士的心理實驗向我們昭示着這樣一個真理:

一個人只要對自己不失望不放棄,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精神就不會崩潰,就有可能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成功——信念無敵。

世界歷史故事2:海盜女王

1580年9月26日,用時近3年、歷經九死一生完成有生第三次遠洋冒險、第一次環球航行,途中對西班牙船隊極盡搶掠之能事的德雷克,顧不上“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率領船隊甫回至倫敦普利茅斯港口,便急不可耐地向划船擦肩而過的漁夫打探:“那婦人可是安好?”

此時的德雷克尚孑然一身,他說的婦人,顯非太太,是哪位女士讓他如此牽掛呢?

伊麗莎白一世,他的大老闆。

每一位成功的大海盜背後,都有一位讓其服服帖帖的大老闆。如奧斯曼土耳其的蘇萊曼一世之於“巴巴羅薩(紅鬍子)兄弟”中的阿雷·丁。桀驁不馴的阿雷·丁,爲什麼任何場合下提到蘇萊曼一世都會禮敬三分?他深知,沒有蘇萊曼一世,自己就失去了自由轉換官盜身份的空間,也沒有了洗白財富的通行證,更罔談什麼青史留名了。

伊麗莎白一世對於德雷克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女王不但給了他經營私掠船的授權,還是這次冒險遠航的主要股東。更重要的是,行前,女王對他的這次航行另有一種充滿政治意味的囑託。1576年,當德雷克尚在籌備這次航行時,伊麗莎白一世便咬着牙根兒斷定,“報西班牙人多次侮辱我之仇的機會到了”。這位即位時就立誓自己“只嫁給英格蘭”的中年處女,希望德雷克能夠通過征服大海的成功,樹立英國在海上“蠶食西班牙”的標杆,進而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海洋冒險事業。

女王厚望的背後,是英國在西班牙面前的尷尬。其時,作爲當仁不讓的世界頭號大國的西班牙,國勢正如日中天,歐洲有能力與之爭鋒者,唯有法國。而兵力僅爲西班牙的1/7左右的英國,則仍在“成長的路上”,不過與荷蘭、瑞典影響力相當,同是側翼歐洲的三流小國,多數情況下,沒有話語權,只能選擇在西班牙和法國之間站隊。

而西班牙,因強於法國,又常常是英國選邊站的首選或不得之選。伊麗莎白一世的前任,其姊瑪麗一世當政期間,與西班牙“和親”不說,內政外交亦仰其鼻息。俟伊麗莎白一世承繼大統,先是瑪麗一世屍骨未寒之際,即受西班牙脅迫,要麼嫁給西班牙國王姊夫菲利普二世,要麼嫁給他指定的西班牙國戚。及至發現伊麗莎白一世毫無此意,西班牙又挑撥英國天主教徒和持不同政見者,刺殺她、製造騷亂甚至推翻她,她還得佯作不知,敢怒不敢言。

國恨、家仇、個人恩怨交疊。伊麗莎白一世向德雷克所說的“多次侮辱”,指的就是這些心痛往事。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其時英國內外部環境的複雜多變。

詭譎莫測,3年的時間,英國“變天”的概率實在太大了。而無論伊麗莎白一世對西班牙表示臣服,還是英國的國王換了西班牙的屬意者,對德雷克都是個壞消息。且不說劫自西班牙人的財富合法性蕩然無存,他個人的腦袋可否繼續掛在脖子上也得打個大大的問號;至於女王3年前交心長談所暗許的錦繡前程,當然更會成爲“一簾幽夢”。

德雷克不辱使命,在收穫富可敵國的財貨同時,多次狠狠“敲打”西班牙。凱旋後急於確認伊麗莎白一世依然大權在握的急迫心情,由此可想而知。或是或否的一來一去,對他個人而言,真的是不同的人生際遇和名利場世界。

自然,如果能還原當時的場景,伊麗莎白一世獲知德雷克返航英國的興奮,應該不亞於德雷克。德雷克的成功,爲英國和她本人帶來的紅利,遠超3年前她的個人想象。

一方面,仍與原來的推斷一致。在正規軍不能與西班牙相提並論的情況下,推行“海盜戰略”,可以通過非正式的、游擊戰的方式,避免兩國正式戰爭,在海外戰場削弱西班牙,讓其吃盡苦頭,“啞巴吃黃連,有苦不能言”。

另一方面,也爲英國的野心提供了更多拓展空間。德雷克馳騁海上的壯舉,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和國家凝聚力,在海外冒險事業上形成凌厲有力的“德雷克現象”,幫助英國“潤物細無聲”坐實海洋強國,形成海洋發展與競爭齊頭並進的內外兼修格局。

後來的許多事情,有意無意地提供了驗證。

倫敦萬人空巷,男女老少傾家而出,爲德雷克和他的團隊的還歸,自發形成了一次聲勢喧囂的歡迎禮。大家像審視珍稀動物一般把他們圍個水泄不通,追問着、討論着這些夠爺們的男人在海上經歷的危險和絕望,斬獲的財富和聲望。

高潮遠未到來。德雷克回到倫敦半年後,1581年4月的某天,“那位婦人”全然不理顧命大臣的反對,毅然決然,比電影《伊麗莎白·黃金時代》中西班牙人惱羞成怒的評價—“海盜的船都開到你牀上了”—更進一步,以“國家的禮儀”表達對德雷克的首肯,登上“魔鬼海盜”的戰艦,親自爲之封爵,聽他講大風大浪中的見識,看他展示帶着遠方海腥味的物品。隨後,德雷克成功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再後,德雷克被任命爲海軍中將,這應該是她對德雷克出發前兩人之間談話的最好迴應了。

於是,德雷克成爲國家榜樣,英國迎來了一個“海盜時代”。不久,連伊麗莎白一世小時的玩伴、貴族華特·瑞利都忍不住一試身手,前去北美,爲英國尋找到了一塊殖民地,並以伊麗莎白“貞潔女王”(The Virgin Queen)的名號謂之“Virginia”,亦即今天美國的弗吉尼亞。

之後的兩三百年間,幾乎所有的熱血青年,都夢想像德雷克那樣,經由英雄主義的個人冒險,一舉成名、出人頭地。正如英國史學家屈味勒林所歸納,海上的遠征兼謀利,吸引英國人前赴後繼。“大洋外未上圖的世界”,“各有各的珍物奇蹟”,恭候“歸來講述盛事,不成則永遠不回”的海洋冒險家“前去問津”。

英國和伊麗莎白一世也很快如願得到回報。

西班牙打劫的財富、殖民地不斷被英國收入囊中不算,自以海盜船爲主的英國海軍在1588年的英西大海戰爲始,西班牙一天不如一天。英國終於有了與西班牙扯破臉的底氣,“攘外安內”雙管齊下。於外,把鬥牛之國一步步從“神壇”上趕下來的過程,就是其展現國際範兒,傳遞重塑歐洲和全球意願的過程;於內,處決同西班牙存在利益牽連,幻想取伊麗莎白一世之位而代之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則昭示着,從此以後,英國只是英國人的英國,外來勢力干涉內政的往事,已經完全翻篇。

伊麗莎白一世,也因此積累了彪炳英國史冊的最雄厚資本。

她留下了很多佳話。骨子裏是個小女人,妝束每每領倫敦上層社會之先,年過四旬仍有法國小貴族對其沉迷不已;對近侍顏值的要求幾近苛刻,一位男神級的大叔,只因缺顆門牙,到手的宮廷飯碗就被她一句話否了。心裏卻裝着一個“大男人”,重用曾經迫害過自己的能臣,與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果決談判,進行用婚姻制衡廷鬥和歐洲政爭,爲自己掌控局面、英國積累實力贏得時間和空間……每件事都考驗着她承壓的極限。她之所以位列英國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爲鬥敗西班牙、把英國送入大國通道打開序篇並打下戰略基礎,無疑纔是主要原因。

不過,雖“海盜崛起”屬於無奈之舉,然而,畢竟不怎麼光榮。伊麗莎白一世,爲自己的國家,不惜犧牲小我的幸福和聲譽,於英國爲“大公無私”,於世界卻不啻於不加掩飾的自私甚至下作。奴隸貿易、鴉片販賣、公然搶劫的合法認可,她都首開英國君主的先河。歐洲人稱其“海盜女王”,固然有從政治上貶抑她的需要,但並非全無道理。如果說,近代意義的歐洲國際政治的叢林演繹,從西班牙開始,那麼,近代意義的全球政治的叢林演繹,是從伊麗莎白一世治下的英國開始的。

無疑,伊麗莎白一世生活上開放、婚姻上矜持,內部治理寬宏、國際關係強硬,外表幽默風趣、內心孤獨理性的“雙面”特徵,直接決定了“海盜崛起”的國家道路選擇,也直接決定了英國紳士與海盜共存的矛盾品格,以及國家光榮史與國際灰暗史交織、國內認同與國際批評相映的弔詭軌跡。

世界歷史故事3:細君公主和親嫁烏孫

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伊犁河流域是當時西域最強大的烏孫國的遊牧地。烏孫屬哈薩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漢武帝時期,爲了徹底擊敗西北邊塞的匈奴,張騫建議用厚賂招引烏孫,同時下嫁公主,與烏孫結爲兄弟,這樣就可“斷匈奴右臂”,共同夾擊匈奴。於是,就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和親公主劉細君。

西漢前期,北部邊疆經常受到匈奴的侵擾。漢高祖劉邦採納劉敬的建議,“遣宗室公主爲單于閼氏,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約爲昆弟和親”,“冀以求安邊境”。到漢武帝時,經過六十餘載的苦心經營,漢朝國力日漸強盛,漢武帝爲擺脫受制於匈奴的被動局面,數度開塞擊胡,特別是經衛青、霍去病的打擊,匈奴從此遠遁漠北。公元前2世紀初,烏孫與月氏均在祁連山附近遊牧,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攻殺時,他的兒子獵驕靡剛剛出生,由匈奴冒頓單于收養成人。公元前161年,在匈奴的支持和援助下,獵驕靡率領部衆西擊大月氏,遂居留伊犁河流域一帶,建立了烏孫國。烏孫多年來一直是匈奴的從屬,獵驕靡既感念匈奴的恩德,又不願長此蜷伏於匈奴肘腋之下。

西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20xx年),張騫勸漢武帝聯合烏孫共御匈奴。漢武帝命張騫爲中郎將,率300人,馬600匹,牛羊金帛萬數,浩浩蕩蕩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到達烏孫後,請烏孫東返故地,“烏孫能東居故地,則漢遣公主爲夫人,結爲昆弟,共拒匈奴”。此時,烏孫王獵驕靡年老,大臣都懼怕匈奴,又認爲漢朝太遠,不想移徙。隨之,張騫派遣副使分別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闐等國展開外交活動,足跡遍及中亞、西南亞各地,最遠的到達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和北非。元鼎二年(公元前120xx年),烏孫王配備了翻譯和嚮導,護送張騫回國,同行的還有數十名烏孫使者,這是烏孫人第一次到中原。烏孫王送給漢武帝數十匹天馬,深得武帝歡心。烏孫國見漢朝軍威遠播,財力雄厚,遂重視與漢朝的關係。漢元封初(公元前110——公元前120xx年),烏孫再遣使“以馬千匹”爲禮,媒聘漢家公主,漢武帝選定江都(今揚州)王劉建之女劉細君爲公主出嫁烏孫王獵驕靡。

劉細君生在鐘鳴鼎食之家,長於溫柔富貴之鄉。其父劉建養尊處優,放蕩不羈。他聯絡對朝廷不滿的劉安等人,企圖謀反。丞相府長史在他的住處查出了武器、印璽、綬帶、使節和地圖等準備反叛的大量物證,立報漢武帝。劉建情知罪不可赦,遂於元狩二年(公元前120xx年)以衣帶自縊身亡,細君的母親以同謀罪被斬。父母死時,細君尚幼,赦無罪。不久她被帶入長安宮中生活,並有專人教以讀書。稍長,細君即能詩善文,並且精通音律,出落成才貌雙全的大公主。

元封三年(公元前120xx年)的某一天,一紙詔書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漢武帝詔命她遠嫁“去長安八千九百里”的烏孫國。送嫁那一天,漢武帝“賜乘輿服御物,爲備官屬宦官侍御數百人,贈送甚盛”,盛裝的細君在隨從官員、樂隊、雜工以及侍女等數百人的簇擁下,依依不捨地上了車輦,送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向西進發,一路上錦旗蔽日,鼓樂喧天,十分壯觀,京城長安在細君的淚眼中越來越遠……

爲了迎接漢朝公主的到來,烏孫國都赤谷城大路兩旁官民奏起胡樂,載歌載舞。獵驕靡見細君生得纖弱嫺靜、白嫩豔麗,且能歌善舞,才貌雙全,非常高興,“以爲右夫人”。因爲細君公主膚色白淨、花容月貌,烏孫人稱她爲“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膚色白淨美麗像馬奶酒一樣的公主”。 匈奴得知烏孫與漢結盟,聞風而動,“亦遣女妻昆莫(烏孫王號),昆莫以爲左夫人”(烏孫以左爲貴)。烏孫國畢竟臨近匈奴,離漢室太遠,匈奴女後嫁而爲左夫人,此時,獵驕靡仍然畏懼匈奴的勢力,希望在漢王朝與匈奴之間保持平衡。

自幼長在深閨的細君自然比不上匈奴公主對塞外生活的適應。匈奴公主騎馬如飛,挽弓射鵰,馳騁草原。而在江都富貴之鄉長大的細君卻很不適應逐水草、住氈房的草原遊牧生活,加之語言不通,與獵驕靡溝通困難,更有匈奴嫁過來的左夫人爲敵,其悲愁艱難可想而知。然而,作爲漢朝公主,她深知自己的使命關係着大漢邊疆的安寧,於是“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以幣帛賜王左右貴人。”用漢武帝所賜豐厚妝奩與禮物,廣泛交遊,上下疏通,爲漢朝做了大量工作。

細君公主到達烏孫後,每隔一年漢朝還派使臣帶着帷帳錦繡等前往探視。作爲漢朝與烏孫的第一個友好使者,細君公主使烏孫與漢朝建立了鞏固的軍事聯盟,達到了聯合烏孫,遏制匈奴的目的。但身處“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外邊陲,滿耳只聞異族語言,滿眼都是異域風光,細君公主常常在夢裏見到的依然是江都那綺麗的南方景色和長安那繁華的都市風光。想起自己的身世,感嘆命運的悲涼,她常常抱着琵琶,唱不盡那幽怨之情。

細君公主精通音律,妙解樂理。據史載,樂器琵琶創制的直接原因就是細君出塞烏孫。晉人傅玄《琵琶賦·序》對之考證甚祥,“漢遣烏孫公主,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裁琴、箏、築、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北宋大文豪蘇軾《宋書達家聽琵琶聲詩》:“何異烏孫送公主,碧天無際雁行高。”唐人段安節在《樂府雜錄》中明確指出:“琵琶,始自烏孫公主造。”或隱指,或明言,都認爲劉細君是琵琶的首創者。

在一個深秋的清晨,鬱悶已久的細君走出夏宮,徜徉在“地莽平、多雨寒,山多鬆”的昭蘇夏特河谷。遠處,烏孫山巍峨矗立,山中墨綠的塔鬆、碧綠的青草、棗紅的駿馬、潔白的羊羣,在晨光的映襯下美麗而生動。河岸上生長着蒲草,蒲草旁邊搖動着一串一串殷紅的水蓼花,儼然江南秋色。猛擡頭,一對天鵝由西向東緩緩飛去,撩起漢家公主強烈的思鄉之情,悲慼之感油然而生。望着天鵝越飛越遠,幾年的痛苦凝結成詩行一瀉而出,吟唱出那首被史官班固記入《漢書》的思鄉絕唱《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爲室兮旃爲牆,以肉爲食兮酪爲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當這首思鄉之歌傳到長安後,“天子聞而憐之”,但是爲了大漢王朝的社稷江山,漢武帝又怎能讓細君回來。遂一邊派使節攜帶錦繡帷帳、美味佳餚等前往烏孫慰問,一面勉勵她安心邊塞,不負王命。這首《悲愁歌》,如泣如訴,言辭似子規啼血,令人黯然神傷,後收入漢詩,被稱爲“絕調”。因歌詞中有“願爲黃鵠”佳句,又稱爲《黃鵠歌》。

獵驕靡是烏孫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雖年老昏花,但很精明,細君的哀怨烏孫王怎能看不出來?按烏孫的禮俗,國王死後,年輕的王后必須嫁給王室子孫爲妻。爲了細君的幸福,也怕將來莫測的變化可能對細君不利,獵驕靡思前想後,決定在自己生前將細君嫁給繼承他王位、年紀與細君相仿的孫子(岑陬)軍須靡。這雖是烏孫國的傳統習俗,但在漢族人看來,卻是違經背義、不符合倫理道德規範,細君公主自然不肯接受。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她上書懇求漢武帝,一旦獵驕靡歸天,便將她召回故土,她要把自己的生命結束在養育自己的土地上。漢武帝接書後,內心也很憫情,可匈奴仍在北方虎視眈眈,爲保中原安寧,與烏孫的結盟就必須堅持下去。於是漢武帝回書曰:“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細君只得含悲忍辱再嫁軍須靡。細君雖然與軍須靡年齡相當,但此時她已心如死灰,終日以淚洗面。兩年後,獵驕靡病故,由於獵驕靡的兒子早亡,孫子軍須靡繼承王位,細君爲軍須靡生下一女,名少夫。因爲產後失調,加上心情抑鬱、思鄉成疾,細君不久因憂傷而死,時年僅25歲,年輕的生命永遠長眠在塞外的大草原上。

細君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由藩國郡主淪爲罪臣之女,再由罪臣之女驟升爲大漢王朝的皇室公主,又由皇室公主成爲烏孫王祖孫兩代的夫人。她歷經幾番浮沉,飽嘗了人間的榮寵和酸楚。可以說她爲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大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滄海桑田,如今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古烏孫國故地,古烏孫人是伊犁主體民族哈薩克族的族源之一,哈薩克族中至今還有叫“烏孫”的部落。他們主要居住在伊犁河谷昭蘇縣一帶,細君公主的故事在這裏流傳甚廣,被當地傳頌爲“民族團結”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