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宋朝歷史人物範例

歷史故事 閱讀(4.27K)

歷史本身是由一個個小故事組合起來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存在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歷史故事,那麼有關宋朝歷史人物有哪些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宋朝歷史人物,希望能夠幫到你!

宋朝歷史人物範例

宋朝歷史人物篇一:靠大年七年級的驚天謊言當上了皇帝的趙匡胤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變換,不一定非要點燃烽火,刀光劍影,打打殺殺,血流成河。有時候,一個計謀,甚至一個謊言,就能成就大事。北宋的建立,靠的就一個彌天大謊,而撒謊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原爲後周將領,歷郭威、柴榮、柴宗訓三朝。趙匡胤的發跡,始於戰功,也始於柴榮,沒有流血的英勇事蹟,沒有柴榮的大力提攜,趙匡胤不會嶄露頭角。從殿前都虞候到殿前都指揮使、殿前都點檢;從嚴州刺史到定國軍、義成軍、忠武軍、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短短几年便成爲後周舉足輕重的人物。

權力和地位,容易讓人滋生更大的野心。郭威、柴榮能當皇帝,趙匡胤認爲自己照樣能辦到。爲了這個夢想,趙匡胤沒少動腦筋,下功夫。廣結黨羽、收攏人心是改朝換代必備的條件,趙匡胤暗地裏的所作所爲,瞞過了皇帝,瞞過了宰相,但被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的兒子察覺,此子雖然是個病怏怏的羅鍋,但頗有智略,目光犀利,“見太祖有人望,常勸通早爲之所,通不聽。”

顯德六年(959年)六月,柴榮病死,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即位,柴榮的繼室、柴宗訓的小姨符皇后爲皇太后。一對孤兒寡母,哪裏懂什麼政治?十一月,柴榮下葬,其餘威不存,趙匡胤的時代到來。如何把小皇帝趕下臺,趙匡胤想了很長時間,畢竟他是柴榮一手提拔起來的,也是柴榮生前信得過的兄弟。若動粗,一則念及柴榮不忍下手,二則朝中還有不少異己勢力,怎麼辦?有了。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七年級,正當後周君臣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氣氛中時,一道急奏突然傳到了朝廷,奏報說北方的契丹要聯合北漢入侵後周。對此,《宋史》載,“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續資治通鑑》載,“辛丑朔,周羣臣方賀正旦,鎮、定二州馳奏,遼師南下,與北漢合兵”;《續資治通鑑長編》載,“正月辛丑朔,鎮、定二州言契丹入侵,北漢兵自土門東下,與契丹合”。

契丹,此時的皇帝爲耶律璟,也就是那位“荒耽於酒,畋獵無厭……賞罰無章,朝政不視”的“睡王”,此人“專事宴遊,無遠志”,整日醉生夢死,沒有入主中原的雄心;顯德二年(955年),契丹遭後周重創,“自是契丹不敢涉胡盧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顯德六年(959年)四月以來,契丹寧州、益津關、瓦橋關、莫州、瀛州的刺史、守將紛紛舉城投降後周;耶律璟在位期間,反叛不斷,上年(959年)十一月剛發生了親弟弟耶律敵烈的反叛,契丹局勢不穩。在這種形勢下,契丹不可能入侵。

至於北漢,當時的情況更加不妙。作爲契丹的臣國,北漢“土瘠民貧,內供軍國,外奉契丹,賦繁役重,民不聊生,逃入周境者甚衆”,自廣順元年(951年)“北漢主始息意於進取”,後來的幾個皇帝更是軟弱;顯德元年(954年),高平之戰,後周重創北漢,北漢從此元氣大傷,同樣也無力配合契丹攻打後周。

綜合契丹和北漢的實情,契丹聯合北漢入侵,其實是個彌天大謊。而且,這個謊言傳來的時機不前不後,恰好在正月七年級,這顯然是趙匡胤事先編織的,而且是謀劃已久的,目的就是要在國內製造極度恐慌。面對這個如同晴天霹靂的謊言,小皇帝嚇得要命,頓時慌了手腳,趙匡胤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作爲殿前都檢點、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趙匡胤“掌軍政六年,得士卒心,數從世宗征伐,屢着功績,爲人望所歸”,是最佳出征人選,於是“周帝命匡胤率宿衛諸將御之”,一如趙匡胤所謀。

正月八年級(壬寅),殿前副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先行出發,正月九年級(癸卯),趙匡胤率領大軍出征,當晚到達陳橋驛。在趙光義、趙普等人的策劃下,正月初四(甲辰)早晨,趙匡胤“黃袍加身”。消息傳到京師,百官無措,只有韓通反抗,結果被殺。正月初五(乙巳),小皇帝柴宗訓退位,“周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稱帝”,定國號爲宋,改元建隆。一個驚天謊言,讓趙匡胤掌握軍權,四天後幾乎兵不血刃地當上了皇帝,史稱宋太祖。

宋朝歷史人物篇二:宋太宗和開卷有益的故事

宋太宗好讀書,“開卷有益”典故即來自他。

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文臣李防等人編寫《太平總類》。這部書收集摘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共一千卷。

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內全部看完,遂更名爲《太平御覽》。

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着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一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於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誤了,他也要抽空補上,並常常對左右的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會有益處。常用於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

宋朝歷史人物篇三: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權臣高儼

權臣,指有權勢之臣,專指掌權而專橫的大臣。在歷史上,權臣層出不窮,如趙高、霍光、董卓、曹操、司馬師、劉裕、楊堅等,大名鼎鼎。一般來說,權臣在官場歷練多年,具有很強的政治手段,經驗豐富,年齡較長。南北朝北齊時期,曾出現過一個權臣,名叫高儼,他十幾歲時就專橫朝野,後來政變奪權失敗,死時也只有十四歲(按:虛歲),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權臣。

高儼(558年—571年),字仁威,北齊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北齊後主高緯的弟弟,生母爲胡氏。高儼自小非常聰慧,個性狡黠,很得父親寵愛。清河四年(565年)四月,高湛禪位,太子高緯即位,是爲後主。高湛表面上雖退居二線,成爲享清福的太上皇帝,但實際上“名號雖殊,政猶己出”(《北齊書·後主本紀》),“軍國大事鹹以奏聞”(《北齊書·武成帝本紀》),依然死死地掌控者北齊的大權,高緯實則傀儡。在這種背景下,高儼開始高調步入政壇。

高儼九歲初封東平王,隨後一路拜開府、侍中、中書監、京畿大都督、領軍大將軍、領御史中丞,遷司徒、尚書令、大將軍、錄尚書事,成爲手握軍政大權、代父行職的風雲人物,處理政務時的老成決斷讓一干王公大臣莫不畏懼,而此時的他,也不過十一二歲,竟成了北齊的權臣。有父親給他撐腰,高儼小小年紀就氣焰囂張,一是擺譜,“儼恆在宮中,坐含光殿以視事,諸父皆拜焉”;二是僭越,“儼器服玩飾,皆與後主同,所須悉官給。……後主先得新奇,屬官及工匠必獲罪。”即便這樣無禮,“太上、胡後猶以爲不足”(《北齊書·高儼傳》)。

高儼性格剛強,舉一個例子,他經常患喉疾,醫生給扎針時,他“張目不瞬”,眉頭不皺,眼睛不眨,很有些男子漢氣概。當時,高緯已經做了好幾年皇帝,但高儼瞧不起這個皇帝哥哥,高儼也經常對父親說高緯懦弱,將來不能指揮左右。高湛認爲高儼“當有所成”,甚至一度“以後主爲劣,有廢立意”(《北齊書·高儼傳》),想廢掉高緯,另立高儼爲皇帝。後在羣臣的勸諫下,高湛才作罷。

有父親罩着、寵着,高儼是不可一世的一號人物,連高緯都得靠邊站。高湛一死,高儼也就失去了靠山。天統四年(568年)十二月,高湛駕崩,這對高儼來說如同晴天霹靂。高緯親政後,對高儼還算不錯,改封高儼爲琅邪王,並繼續加封其官職,次年高儼十二歲就做到了大司馬。其實,高儼如果就此打住,或安心輔佐,或急流勇退,或許都會有一個好的歸宿,但他偏偏是個不甘寂寞的主。

武平元年(570年),發生了一件事,讓高儼陷入了困境。當時,高儼見大臣和士開、駱提婆等人奢侈恣肆,大興宅第,十分不滿,兇狠狠地教訓了他們。二人私底下議論,琅邪王高儼眼光閃動,能看穿人的腑臟,剛纔只不過是同他打了一下交道,就緊張得渾身冒汗,在天子面前奏事還不至於這樣。這件事發生後,二人“由是忌之”(《北齊書·高儼傳》),對高儼開始忌恨起來。高儼雖然身份高貴,但他招惹了小人,而且是皇帝身邊的小人,他們能放過他嗎?

果然,厄運來了。武平二年(571年),高緯下令讓高儼住進北宮,要求他五日一朝,不久又讓高儼任太子太保,餘職全部解除,但還兼中丞,督察京師,意在“移儼於外,然後奪其兵權”。高緯此舉,顯然是和士開的主意。瞭解實情後,高儼對侍中馮子琮說要殺死和士開,而馮子琮也想廢掉後主而立高儼爲帝。隨即,高儼指使人彈劾和士開,並通過欺騙的手段得到了高緯的同意,並矯詔矇騙過了領軍厙狄伏連。第二天,高儼就派人將和士開捆送給了御史。接着,高儼又指派馮永洛在御史臺殺死了和士開。

和士開是當朝重臣,高緯寵臣,這麼無緣無故地死了,高緯必定追究,後果很嚴重。與其等死,不如一搏,參與殺戮的黨徒們逼迫高儼把鬥爭進行到底。高儼也想取代高緯,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率領京畿三千多軍士屯駐到了高瑋處所外的千秋門。高緯大驚,先是派人去召見高儼,後又向太后求救,均不奏效。最後,高緯總算找來了斛律光這顆救星。斛律光認爲“小兒輩弄兵,與交手即亂”,沒什麼可害怕的,勸高緯親自出馬,便可化解危機。果然,高緯一露面,高儼部衆“駭散”(《北齊書·高儼傳》),政變宣告失敗。

高儼小小年紀就敢誅殺大臣,發起政變,顯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魄力,這讓高緯本對高儼更加忌憚。然而,高儼畢竟太年輕了,他就像一個被寵壞了自視甚高的幼稚小孩子,一旦挫折了就一下子潰不成軍。自此以後,高儼天天躲在太后宮內。衆人以“琅邪王聰明雄勇,當今無敵,觀其相表,殆非人臣”爲由,皆勸高緯殺掉高儼,以絕後患。高緯猶豫不決,直到九月下旬才決定下手。“是夜四更,帝召儼,儼疑之。……儼出至永巷,劉桃枝反接其手。……桃枝以袂塞其口,反袍矇頭負出,至大明宮,鼻血滿面,立殺之”(《北齊書·高儼傳》),高儼時年十四歲。他的四個遺腹子,生下幾個月後皆被處死。一代權臣不僅弄丟了自家性命,還弄了個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