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短一點的成語典故的精選

成語故事 閱讀(1.56W)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成語是其中的精髓,體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短一點的成語典故的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短一點的成語典故的精選

短一點的成語典故的精選篇一:如火如荼

春秋時代末期,吳國國王夫差連續征服了越國、魯國和齊國,雄心勃勃,又繼續向西北進軍,打算一鼓作氣征服晉國。

可正在這個時候,越王勾踐抄了吳王的後路。他帶領軍隊一直打到吳國的國都姑蘇(蘇州),又派人馬佔據淮河,把吳王的退路切斷了。

這消息給吳王夫差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驚,立即召集文臣武將商量對策。大家說,現在退回去等於兩頭打了敗仗,還會兩頭捱打;如果能打敗晉國,就等於在諸候國中當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踐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經拿定,當務之急是儘快征服晉國。考慮再三,決定出奇制勝。

一天傍晚,吳王下達了命令。全軍將士吃得飽飽的,馬也喂足了草料。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每一萬人擺成一個方陣,共擺三個方陣。每個方陣橫豎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頭的都是軍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個大夫負責。每一個方陣由一名將軍率領。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稱爲中軍;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衣服;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半夜出發,黎明時分到達離晉軍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剛剛顯出亮色,吳軍鼓聲大作,歡呼之聲震天動地。

晉軍從夢中醒來,一看吳軍那三個方陣和聲威氣勢,簡直都驚呆了:那白色方陣,“望之如荼”――像開滿白花的茅草地;那紅色方陣,“望之如火”――如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陣,簡直就像深不可測的大海。

短一點的成語典故的精選篇二:暴虎馮河

春秋末期,魯國卞地有一位名士,姓仲名由,字子路。他性情剛直,酷愛耍弄兵器,年輕時就是鄉間出了名的勇士。

後來,子路拜孔子爲師。每當孔子外出時,子路就常常在左右護衛他。孔子曾感慨地說:“自我收了子路做弟子以來,再也沒有人敢當着我的面用惡毒的話語污衊我了。”

子路不喜歡讀書,孔子常勸他用心習文。子路卻說:“南山上產的竹子,生來就很筆直。如果砍下來做成箭,一樣能射穿厚厚的犀牛皮。學習有什麼益處?”孔子說:“如果爲竹子粘上羽毛,安上箭鏃,豈不是能增強它的威力?”子路聽完後,還是不願學習。

子路很愛誇耀自己有統兵作戰的本領。他對人說:“假如有一支勇焊的軍隊,揮動漫天的旗幟,擂起震耳的戰鼓,如潮水般向我衝來,我還是能直撲敵陣,斬將奪旗,開拓千里疆土!”

一次,孔子與弟子們閒談,子路忽然向孔子發問:“夫子,要是您統領大軍,您願意與誰共事?”

孔子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便說道:“對於那些空手搏虎、徒步渡河,炫耀膽量不怕死的人,我不屑於與之共事。我看重的是那種凡事謹慎、勤于思考、想盡一切方法追求成功的人。”子路聽後,臉漲得通紅。

後來子路在衛國做了官。公元前480年,衛國發生內亂,死了許多人。孔子知道了說:“哎,子路這一次有難了!”果然,子路一個人奔回京城,堅決要求懲處作亂的人,結果被殺。

短一點的成語典故的精選篇三:天羅地網

元代的李壽卿創作了一個雜劇,名叫《伍員吹蕭》,說的是 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一段曲折經歷的故事。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楚平王身旁有個很會拍馬的人,名叫費無極。一次,他奉命到 秦國去給太子華建迎接新娘,見新娘非常美麗,便慫恿平王把她留 作自己的妃子。昏庸好色的平王居然照辦。這件事傳開後,成爲一大 醜聞。

太子華建的老師伍奢,是個剛正不阿的大臣。費無極生伯他今 後幫助太子懲罰自己,便慫恿平王誘殺了他及其長子。這樣做還不 夠,費無極又慫恿平王把太子華建送到城文去把守邊疆。後來仍不 放心,又派人去殺害他。

公子華建得到風聲,連夜逃跑。他知道伍奢的次子伍員在樊城 鎮守,便趕到那裏,告訴了他父兄被殺的情況,並說費無極已派他的 兒子費得雄即將趕到樊城來騙你回去,然後殺掉。

伍員聽到這些消息,大罵費無極心狠,平王無道,決定採取適當 措施對付趕來的費得雄。 。

過了幾天,費得雄果然來到樊城。見了伍員後,他謊稱平王因伍 員屢立戰功,要重加賞賜,請伍員立刻啓程回朝,接受賞賜。

伍員故意問道: “我已半年未曾回朝,不知我家父兄等是否安康?” 費得雄裝模作樣他說: “你們伍家好生興旺,有哪家比得上!” 伍員聽了勃然大怒,一把抓住費得雄的衣襟, 痛斥道: “你們這夥壞蛋,把我全家殺絕,還無恥他說我伍家興旺!”

費得雄以爲伍員不可能知道這件事的詳情,便要求伍員舉出證 人。 伍員憤怒他說: “如果不是公子華建來到這裏說明內情,道破你這個壞蛋的謊 言,我險些兒被你騙進天羅地網!” 費得雄這才無話可說。伍員痛打了他一頓,棄官而走。

後來他來 到吳國,打扮成一個要飯的,在熱鬧的街市上吹蕭唱曲,終於被吳 王請去,當了吳國的大夫,促使吳國戰勝楚國,爲父兄報了仇。

短一點的成語典故的精選篇四:一竅不通

殷紂王,是商朗的末代帝王,是一個被老百姓所怨恨的暴君。

他整日胡作非爲,並不盡心朝政,沉湎於酒色,輕信寵紀擔己的讒言,過着荒淫無恥的生活。

紂王有一個臣子叫比干,是一位忠心的良臣。他看到紂王如此昏庸,心中十分着急,多次苦口婆心勸諫紂王改邪歸正,爲民多做好事。

有一次,紂王聽信了妲己的話,下令殺害了無辜的梅伯,並要把梅伯剁成肉醬。比干知道此事後,又急忙勸諫紂王,希望他不要聽信妲己的讒言,錯殺無辜,並說這樣下去是要亡國的。比干一連幾天極力勸諫紂王,引起了紂王的極大不滿。

紂王憤怒地嚷道: 我早就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要把他殺了,取出心來看個究竟! 紂王果真殺了比干,並挖出了他的心。孔子說起這件事,感嘆道: 紂王心竅不通,如果通了一竅,那麼比干就不會被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