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朽木難雕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閱讀(2.08W)

朽木難雕的意思是枯朽的木頭難以雕鑿,比喻不堪教育,無法造就。那麼你們瞭解該成語的故事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朽木難雕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四字成語故事-朽木難雕成語故事

朽木難雕成語故事

【出處】春秋·孔丘弟子《論語·公冶長》。

宰予是孔子的學生,他口才極好,說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孔子以爲宰予是一個有出息的人,但沒多久,他懶惰的毛病便暴露了出來。

一天,孔子給學生講課。宰予卻在房裏睡大覺!學生們聽說宰予大白天還睡覺,鬨堂大笑。孔子嘆了一口氣,傷感地說:“腐爛的木頭是雕刻不得的(朽木難雕),糞土似的牆壁是粉刷不得的。宰予是一個言行不一的學生,從他那裏我得了教訓,要改變一下態度,再聽別人的話的時候,我要考察他的實際行爲,絕不能再以言取人了。”

孔子明白了宰予是個什麼樣的人,從此以後再也不喜歡他了。

百無聊賴成語故事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

東漢末年,軍閥公孫瓚原先盤踞在薊州。

薊州流傳一首童謠:燕南睡,趙北際,有此中可避世。北方的鮮卑、烏丸,南方的袁術、袁紹,不斷侵擾薊州,盤踞於此的軍閥公孫瓚特地爲此找來術士,詢問童謠的含義。

術士說:“古燕國的南疆,趙國的北邊,有時歸入燕國版圖,有時歸入趙國版圖,那塊土地就是易州,該州城建在山坡上,後枕大山,發生戰事,來者只能仰攻,是固守的好去處。”

公孫瓚一聽有利於固守,當下就決定把都城從薊州遷到此處。

公孫瓚在易州城外挖了十道壕塹,每道壕塹後都築一道城牆,中建一座十餘丈高的城堡,藏有米糧300萬斛,稱爲易京,自己就駐守其間。他躊躇滿志地說:“兵書上說的,攻打擁有百座堞樓的城池是自討苦吃,現在易京有堞樓千座,哪個能奈我何?”

公孫瓚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中了袁紹的計謀,他就是爲了把公孫瓚引進孤城困守,才散佈童謠引公孫瓚願者上勾。

袁紹大軍圍困易京,公孫瓚據險而守,雖然一時不怕敵兵攻城,但是老呆在城裏,士兵無鬥志,米糧日漸減少,日子也不好過。另外,袁紹的軍隊日日夜夜在城外挖掘地道,通向城內,準備上下夾攻。

公孫瓚憋不住了,先派遣兒子突圍外出討救兵,然後率領士卒,打算出城跟袁紹決戰。可是援兵總是不來。公孫瓚寫信讓人快速送到兒子手裏,信上說:“袁紹的軍隊,像神又像鬼,鼓聲角聲在地道下響起,雲梯檑石在我軍頭上飛舞,困守孤城,無所聊賴。你急率輕騎前來救援,來時在北方山頭燃起烽火,爲父得訊後,開門擊賊,出其不備,打垮袁軍。”

不幸的是,這封信落到袁紹手裏,袁紹將計就計,按照信中所說的那樣點起了烽火,公孫瓚果然上當,中了埋伏,敗兵回城,卻又發現城已被袁軍從地道攻入而佔領,前後無路,公孫瓚只得自殺。

“無所聊賴”後來輾轉沿用,又作“百無聊賴”。

西山餓夫成語故事

【出處】唐·姚思廉《梁書·劉顯傳》。

劉顯是南北朝梁武帝的大臣,他才華橫溢,很有名氣。梁武帝把都城遷到鄭州,封劉顯爲戎昭將,同年,劉顯去世了。

劉之遴對好友劉顯的死感嘆萬分。劉之遴對皇太子說:“我曾經聽說過商朝的伯夷、叔齊因不肯做周朝的官,不吃周朝供給的米,餓死在西山上,被人們稱爲西山餓夫。他們這樣守全名節、不顧生死,又有什麼意思呢?他們的名字難道真的能流傳於後世嗎?生爲堂堂七尺男兒,死了不過佔據一個棺材,即使身懷絕技,有非凡的才能,有珠玉一樣的品格,如果死得早,英名就不得流傳於世,只能留下一聲深深的嘆息,世上難道還有什麼事比這更讓人心痛的嗎?我一直都忘不了我的好友劉顯。他熟讀經書,精通文藝,對一些深奧的問題常有獨到、精闢的見解,在我們這些人當中是最優秀的,可是卻死在郢都,魂歸西天。現在將要爲他選擇下葬的日子,我們想替他樹碑、撰寫銘文,希望您能大發慈悲,同意爲他樹碑立傳,以便能使他享受死後的榮耀,告慰他的在天之靈。”皇太子爲劉之遴的深情訴說所感動,就同意爲劉顯立碑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