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風燭殘年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閱讀(1.19W)

風燭殘年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那麼你們瞭解過這個成語的故事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小編爲你介紹的風燭殘年成語故事,希望幫助到你。

四字成語故事-風燭殘年成語故事

風燭殘年成語故事

劉因,是元朝初年的人。他非常聰敏,寫了一手好文章,並且肯下工夫讀書,著作有“靜修集”和“四書集義精要”等著名的書。他幼年時父親就死了,一向對母親很孝順;長大以後,曾在朝廷做右贊善大夫。後來因爲母親生病,才辭去官職,返回家鄉侍奉母親。不久,朝廷又叫他去做官,他卻不願意再去了。有人問他爲什麼要放棄這個做官的機會呢?他回答說:“我的母親已經九十歲了,就好象是㈱風中殘燭﹞,朝不保夕,我怎麼可以遠行,去貪圖那些榮華富貴呢?”

這句“風中殘燭”本來是比喻風中燒殘的蠟燭,很容易熄滅的意思;一般人就用來形容老年人的衰竭,不久人世。例如,隔壁的老奶奶最近經常生病,猶如“風中殘燭”。這句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切衰竭的事物,例如在商場上,可以這麼說:“最近商場的景氣不好,這家公司經常入不敷出,猶如“風中殘燭”,不知還能維持多久?”另外,“風中殘燭”也可以叫做“風前之燭”或者是“風燭殘年”。

尺短寸長成語故事

愛國詩屈原曾多次向楚王提忠告。但昏庸的楚王不僅不接受,反而聽信讒言,把他流放到外地。屈原心煩意亂,請人卜卦。他對占卜人說:對君王應該是真誠直言呢,還是虛假應酬?應爲真理正義犧牲一切呢,還是奴顏婢膝、苟且偷生?應與天鵝比翼高飛呢,還是和雞鴨去爭食吃?……占卜人被屈原的問題難住了,拱拱手說:對不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尺會有短的時候,寸會有長的時候),神也有不靈的時候。你的問題我沒法卜。尺短寸長由此簡化而來。

尺短寸長比喻事物都有其長處和短處。

公而忘私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的晉平公要找一位有賢能的人擔任南陽縣的縣令,因此他找來大夫祁黃羊,想請他推薦適合的人選。沒想到,他竟不計前嫌推舉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晉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戰的人擔任軍中統帥的職位,他知道之後,大力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一點都不擔心別人閒言閒語。

不論對方與自己的關係是好是壞,只要是適合的人選,他都會大方推薦,而他推薦的人也都很稱職,更是證明了祈黃羊的好眼光。後來孔子聽說了,稱讚祁黃羊推薦人才完全以一個人的才德爲標準,而不管對方是與自己敵對交惡的人,或是有血緣之親的兒子,的確稱得上是公而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