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故事集>

給你的職場生涯帶來啓發的職場故事

故事集 閱讀(2.37W)

最後的日子

給你的職場生涯帶來啓發的職場故事

在一個偏遠、封閉的小鎮只能聽到兩個電臺:第一電臺專門廣播名人消息,或是熱門歌曲排行榜,它的收聽率相當高;第二電臺則是氣象專業電臺,它的聽衆只有一小羣人。

一天晚上,氣象電臺發出緊急警告:一個威力驚人的“龍捲風”將在午夜來襲本鎮,電臺呼籲鎮民立即疏散他處。這一小羣聽衆立刻組織起來,有的去找鎮長, 有的到街上敲鑼打鼓,有的打電話給第一電臺,請求播出龍捲風消息,好保存身家性命。鎮長說:“本鎮從未有過龍捲風,龍捲風的消息是氣象電臺誤報或捏造,爲 的是提高收聽率。”敲鑼打鼓的人則被視爲瘋子。而第一電臺則以現場正在訪問名人爲由,不立刻插播這一條“生死存亡”的消息。最終,小鎮被夷爲平地,後來者 沒有人知道這塊地曾經是一個小鎮。

職場點睛

每一個日子都可能是最後的日子,我們要以敏銳的心過每一天,更要用心看看這個世界,用心看看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視爲理所當然,因爲所有的事情都會改變,且看你如何去衡量他了。

大衆和小衆,主流和邊緣,兩種相對獨立的羣體。獨立的不光是他們的生存空間,更是他們思維的方式、價值觀、判斷是非的標準。

身居職場,同樣也有主流大衆和邊緣小衆的存在。如果你是職場精英,那麼你就會被公司定義爲主流。你是標準,你的思維定勢讓你考慮問題時往往漠視身邊的那些邊緣員工,但是如果你能大度地進行換位觀察,也許你會發現你的一些職業漏洞和職業風險。

搜索落點

雪地行軍是樁危險的事,它極易使人患上雪盲症以至迷失行進的方向。但人們感到奇怪,若僅僅是因爲雪的反光太刺眼,爲什麼戴上墨鏡之後,雪盲症仍不可避免呢?

最近美國陸軍的研究部門得出結論:導致雪盲症的並非雪地的刺眼反光,而是它的空無一物。科學家說:人的眼睛其實總在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從一個落點到另一個落點。要是連續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它就會因緊張而失明。美國陸軍對付雪盲症的辦法是,派先遣部隊搖落常青灌木上的雪。這樣,一望無垠的白雪中便出現了一叢叢、一簇簇的綠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點。

職場點睛

所有的眼睛都在搜索世界,搜索世界的眼睛不怕光怪陸離,卻怕空空一片。一個人如果搜索不到友誼的落點,他很可能對所有人充滿敵意;如果搜索不到真誠的落點,他很可能會懷疑整個世界。

目標,是個人行爲的意圖。如果沒有目標,那麼行動的結果只能是無聊、空虛,找不到生命的落點,就會患上人生前進的雪盲症。現實中,人生沒有志向,往往 無所事事,無所事事自然找不到人之爲人的社會意義和個人價值,最終結果是,極端的人選擇自殺,一般的人怯懦的活下來,但卻成爲了會呼吸的殭屍。人在職場, 要提早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目標,不應稀裏糊塗,隨波逐流。

自找“惡名”

春秋時代,當了30年齊國大臣的晏嬰,是位著名的政治家。《左傳》中,頗多晏嬰的記載,比如說,晏嬰經常勸齊景公要愛民,但齊景公卻總是擾民。

有一次,齊景公強令民工造大臺,鬧得齊國民不聊生,衆百姓苦不堪言。正巧晏嬰出使回來目睹了這一情景,他馬上進言齊景公不要造臺,齊景公勉強同意了。 晏嬰卻不急於回家,而是立即趕到工地,催促民工抓緊幹活,稍有懈怠,就以鞭子抽打。晏嬰罵累了、打累了,這纔回家。他剛離開工地,齊景公的傳令官就到了, 下令停止施工,民工解散,可以回去和家人團聚了。民工一聽此令,齊聲歡呼,好像遇到大赦一般,高高興興地趕回家去了。

晏嬰這樣做,是故意把“賢名”讓給君王,把“惡名”留給自己。孔子對他大爲欣賞,說他既糾正了君王的過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義。

職場點睛

人無完人,不管做到多高的職位,總也會有出錯的時候。而聰明的下屬此時會爲挽回上司的名聲而不遺餘力。如果犯錯的是公司,這樣做可能就保全了公司對外 的良好形象,對上司好,對自己也好,甚至對整個團隊的成員都有極大的好處;於私上司會非常感激你的犧牲,總會找機會投桃報李。在管理中總充滿這樣的矛盾, 看似付出了很多,實際你收穫得更多。

每人都難免犯錯,巧妙地讓別人從尷尬中走出來,是一種高超的學問,是一種隨機應變的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