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閱讀(2.33W)

列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主張清靜無爲,關於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你知道多少?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一

列子的鄰居家丟失了一隻羊。這位鄰居已經帶領了他的家屬親友等人去追尋,又來請求楊子的童僕幫忙去追尋。楊子問道:“嘻,丟了一隻羊。爲什麼要這麼多人去追呢?”鄰居回答說:“岔路太多了。” 追羊的人回來後,楊子問鄰居:“找到羊了嗎?”鄰居回答說:“沒有追到,還是讓它跑掉了。”楊子問:“爲什麼會讓它跑掉呢?”鄰居回答說:“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它到底從哪條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來了。”楊子聽了,心裏難過,改變了臉色,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他的學生覺得奇怪,問他說:“羊是不值錢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卻不說不笑,爲什麼呢?”楊子不回答,學生不知道楊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比喻因情況複雜多變而迷失方 向,誤入歧途。引申爲泛而不專,終無所成。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二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爲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着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秦青關心地對他的朋友說:“從前韓國的娥到東邊的齊國去,沒有糧食了,經過雍門(齊國的城門)時,在那賣唱乞討食物。雖然她走了但是還有餘音繞着(那雍門的)中樑,三日不停(消失),旁邊的人還以爲她人沒有走呢。住客棧時,客棧的人侮辱她。韓國的娥因此放聲哀哭,整個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傷愁苦,互相垂淚相對,三天都不吃飯。(里弄的人)趕緊去把追她(回來)。娥回來後,又放聲歌唱。整個里弄的老小歡喜跳躍拍手舞蹈,不能剋制自己,全忘了剛剛的悲傷了。(里弄的人)於是給了她很多錢財打發她走。所以雍門那的人,至今還善於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藝)啊。”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三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快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着這兩座大山。他苦於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面,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裏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去。” 於是,愚公就率領着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鑿石頭,挖土塊,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運到渤海的後面去。就這樣從冬到夏,他們才能往返一次。愚公家搬山的事,驚動了鄰居。鄰居家的一位寡婦,有個遺腹子,纔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跑去幫忙。黃河邊上住着一個老頭,人稱智叟。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說:“你怎麼傻到這種地步呀!就憑你這把年紀,這點兒力氣,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樹都不容易辦到,又怎麼能搬掉這麼多的山石土塊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看你太頑固了,簡直不明事理,連那寡婦的小孩都不如!雖然我會死的,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樣子子孫孫都不會斷絕的呀!而這兩座山再也不會增高了,還怕挖不平嗎?” 智叟聽了,無言以對。 山神聽到了愚公的這些話,擔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稟告了天帝。天帝爲愚公移山的誠意所感動,就派了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去揹走了那兩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東,一座山放到雍南。從此以後,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面,再也沒有大山擋路了。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四

甘蠅,是古代一個善於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獸就會倒地,飛鳥就會落下。甘蠅的一個弟子名叫飛衛,向甘蠅學習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領卻超過了他的師傅—甘蠅。紀昌,又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後我們再談射箭。”紀昌回到家裏,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注視着牽挺練習不眨眼睛。練習兩年之後,即使是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眶裏,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紀昌把自己練習(不瞬)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啊,接着要學會視物才行。要練到看小物像看大東西一樣清晰,看細微的東西像大物一樣容易,然後再來告訴我。”紀昌用犛牛尾巴的毛繫住一隻蝨子懸掛在窗口,朝南面遠遠的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後,看蝨子愈來愈大了;三年之後,蝨子在他眼裏有車輪那麼大。轉過頭來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紀昌便用燕國的牛角當弓,用北方出產的篷竹作爲箭桿,射那隻懸掛在窗口的蝨子,穿透了蝨子的心,但犛牛尾巴的毛沒有斷。紀昌把自己練習(視物)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高興的手舞足蹈,說:“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了。”

飛衛教紀昌學射箭的故事可以給後人這樣的啓示:當老師的,一定要教學有方,善於指導,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做學生的,一定要謹尊師教,善於學習,勇於吃苦,不怕枯燥,練好基本功,才能獲得真正的本領。學習一定要下苦功夫,紮紮實實地打好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無味。學習要把基礎打好,不要整天把時間用在學習的形式上,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部分難題上。真正的學問不是靠難題和形式主義能得到的 ,而是靠刻苦,訣竅。還表現了紀昌虛心聽取師傅的教誨,勇於吃苦,善於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