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寓言故事>

國小語文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閱讀(2.63W)

寓言故事的語言運用相較於其他的文學體裁更具有獨特的魅力,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國小語文寓言故事。

國小語文寓言故事

國小語文寓言故事1:愚才酸甜蠢才澀

從前有兄弟二人,弟弟在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發高燒燒壞了腦子,說話做事都有些冒傻氣。

有一次,兄弟兩人要到一位前輩家裏去拜訪。臨行前,哥哥囑咐弟弟說:“這次啊,你跟着我到人家府上去做客,千萬不要再犯傻了,不然,會叫人笑話。進門見了人要作揖說:‘伯父好!’走的時候再作揖說:‘伯父再會!’除此之外,就不要再輕易開口說話了。”弟弟滿口答應說:“我知道了,放心吧哥哥。”

兄弟倆來到這位前輩的家中,進了門,見過主人。弟弟彬彬有禮地向主人作了個揖,說:“伯父好!”主人連聲稱讚:“好懂事的孩子!”哥哥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暗想:弟弟果然長進了許多。

寒暄一番後,兄弟倆坐了下來,主人一邊和他們說話,一邊吩咐僕人把茶水和果品端上來。僕人端來了茶和一盤蟠桃幹。弟弟看了看蟠桃幹,便用手推着問哥哥:“這是什麼東西呀?”哥哥一瞧,生氣了:這麼普通的東西你都不認識,難道是存心在別人面前丟我的臉嗎?這麼想着,就沒好氣地對弟弟說:“愚才!”過了一會兒,僕人又端來一盤橄欖。弟弟又盯着橄欖端詳了許久,好奇地問:“哥,這又是什麼呢?”哥哥更生氣了:你這小子,忘了我是怎麼教你的嗎?於是不耐煩地罵了句:“蠢才!”

終於該告辭了,主人把兄弟倆送到大門口,客氣道:“招待不週,請多原諒。”這會兒,弟弟開口了:“招待得還可以。只是剛纔吃的第一個愚才,雖然有些酸,但還有甜味,那第二個蠢才,就全是澀的了!”主人聽得目瞪口呆,哥哥又惱又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位弟弟的頭腦過於簡單,他將哥哥的氣話當成了知識,並且機械地搬用,結果當然會令人啼笑皆非。

國小語文寓言故事2:穿井得一人

春秋時代的宋國,地處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澤,而且乾旱少雨。農民種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澆灌。

當時有一戶姓丁的農家,種了一些旱地。因爲他家的地裏沒有水井,澆起地來全靠馬拉驢馱,從很遠的河汊取水,所以經常要派一個人住在地頭用茅草搭的窩棚裏,一天到晚專門幹這種提水、運水和澆地的農活。日子一久,凡是在這家住過莊稼地、成天取水澆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勞累和厭倦。

丁氏與家人商議之後,決定打一口水井來解決這個困擾他們多年的灌溉難題。雖然只是開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徑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進行井壁加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幹了半個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過節一樣。當丁氏從井裏提起第一桶水時,他全家人歡天喜地,高興得合不上嘴。從此以後,他們家再也用不着總是派一個人風餐露宿、爲運水澆地而勞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說:“我家裏打了一口井,還得了一個人哩!”

村裏的人聽了丁氏的話以後,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無關其痛癢並不在意的。然而誰也沒有留意是誰把丁氏打井的事掐頭去尾地傳了出去,說:“丁家在打井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個人!”以致一個小小的宋國被這聳人聽聞的謠傳搞得沸沸揚揚,連宋王也被驚動了。宋王想:“假如真是從地底下挖出來了一個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聽個水落石出才行。”爲了查明事實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問丁氏。丁氏回答說:“我家打的那口井給澆地帶來了很大方便。過去總要派一個人常年在外搞農田灌溉,現在可以不用了,從此家裏多了一個幹活的人手,但這個人並不是從井裏挖出來的。”

穿井得一人的[欣賞雨季愛情故事網]故事說明,凡事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輕信流言,以訛傳訛,造成視聽混亂。

國小語文寓言故事3:老人和他的孩子

一個老人將不久於人世,他把三個兒子召喚到病榻前說:“親愛的孩子們,你們試試能否把這捆箭折斷,我還要給你們講講它們捆在一起的原因是什麼。”

長子拿起這捆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折斷,“把它交給力氣大的人去吧。”他把箭交給了老二。二兒子接着使勁折,也是白費氣力。小兒子想來試試也只是浪費時間,一捆箭沒折斷一根,還是原樣子。

“沒有力氣的人,”父親說,“你們瞧瞧,看看你們父親的力氣如何?”三個兒子以爲是說笑話,笑而不答,但他們都誤會了。只見父親拆開這捆箭,毫不費勁地一一折斷每一羽箭。

“你們看,”他接着說,“這就是團結一致的力量。孩子們,你們要團結,用手足情意把你們擰成一股繩。這樣,任何人也不能打垮你們。”這是他在患病期間說得最多的一次話。不久,他感到要撒手西歸了,就對孩子們說道:“親愛的孩子們,我要走了,永別了。答應我,你們起誓:要親如手足,在臨終前我要得到你們的回答。”三個兒子哭成淚人般向父親保證,父親一一拉着他們的手,溘然長逝了。

三兄弟清理物品時,發現先父留下的遺產相當多,但留下的麻煩也不少,有個債主要扣押財產,另一個鄰居又要到法庭起訴。開始時,三兄弟還能協商處理,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然而這兄弟之情是如此的短暫,雖有共同的血統,但各自的利益促使他們分離,慾望、妒嫉和法律問題困繞着三兄弟,他們爭吵、分家,致使法官在許多事情上對他們一一課以處罰。債主和鄰居重新翻案,一個說錯判要重新起訴,另一個則由於前次訴訟不合手續又提出申訴。不團結的兄弟們內部分岐更大,互相使壞,最後他們丟失了全部家產。當想起捆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箭和父親的教誨時,爲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