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寓言故事>

寓言小故事150字以內

寓言故事 閱讀(2.59W)

莊子經常藉助寓言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審美傾向,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寓言小故事150字以內

寓言小故事150字以內

寓言小故事150字以內:虛言招謗

有一個大戶人家的子弟夜裏在深山行走迷了路,看見了一個巖洞,就想暫且進去休息一下。可剛進洞就看見已故去的一位同宗的前輩呆在裏面,嚇得不敢做聲,但這位前輩招手相邀十分殷切。想他一生慈善,不會有什麼壞心,這子弟就上前拜見。

前輩的形態和語調與生前沒什麼差別,略問了些家務事,互相感慨一番後,這位子弟問前輩說:“您的墓地在另一個地方,可爲什麼要在這裏呢?”前輩慨嘆地說:“我在世時沒有什麼過失,讀書時只是循序漸進,做官時本份供職,也沒有什麼建樹。想不到在下葬幾年以後,墓前忽然樹起了一塊巨碑,上面刻的字除了我的姓名官職外,大都言過其實,有的甚至是憑空捏造,亂吹一氣。我一生樸實無爲,自己已經很不安了,如今又引得遊人讀了碑文後時常發出譏笑的聲音,周圍的羣鬼也不時聚在一起觀看,更是嘲弄不已。

我實在受不了如此多的閒言碎語,於是就躲避在這裏,只有等每年祭掃之日,到原墓地去看看子孫罷了。”這位子弟婉言勸慰前輩:“有道德、守孝道的人沒有此等碑文不足以使家族榮耀。即便是大學問家蔡邕也不免寫些虛美之詞,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笑談自己靠寫溢美碑文賺過一些酒錢。

古來已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您老又何必如此耿耿於懷呢?”前輩嚴肅地說:“是非曲直,都在人的心中,別人即使可以虛言,自問卻很羞愧。何況虛言實在沒有什麼益處,光宗耀祖主要在於子孫發跡,我等又何必再用這些虛詞來招人嘲笑呢?”說完,拂袖離去。

這個寓言故事顯然是虛構的,其意在警示活人:只有實事求是地客觀評價故人,才能使人心安理得,精神也纔可長存。要知道,心中的豐碑一定比豎起的巨碑更重要、更長久。

有一個大戶人家的子弟夜裏在深山行走迷了路,看見了一個巖洞,就想暫且進去休息一下。可剛進洞就看見已故去的一位同宗的前輩呆在裏面,嚇得不敢做聲,但這位前輩招手相邀十分殷切。想他一生慈善,不會有什麼壞心,這子弟就上前拜見。

前輩的形態和語調與生前沒什麼差別,略問了些家務事,互相感慨一番後,這位子弟問前輩說:“您的墓地在另一個地方,可爲什麼要在這裏呢?”前輩慨嘆地說:“我在世時沒有什麼過失,讀書時只是循序漸進,做官時本份供職,也沒有什麼建樹。想不到在下葬幾年以後,墓前忽然樹起了一塊巨碑,上面刻的字除了我的姓名官職外,大都言過其實,有的甚至是憑空捏造,亂吹一氣。

我一生樸實無爲,自己已經很不安了,如今又引得遊人讀了碑文後時常發出譏笑的聲音,周圍的羣鬼也不時聚在一起觀看,更是嘲弄不已。我實在受不了如此多的閒言碎語,於是就躲避在這裏,只有等每年祭掃之日,到原墓地去看看子孫罷了。”這位子弟婉言勸慰前輩:“有道德、守孝道的人沒有此等碑文不足以使家族榮耀。即便是大學問家蔡邕也不免寫些虛美之詞,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笑談自己靠寫溢美碑文賺過一些酒錢。

古來已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您老又何必如此耿耿於懷呢?”前輩嚴肅地說:“是非曲直,都在人的心中,別人即使可以虛言,自問卻很羞愧。何況虛言實在沒有什麼益處,光宗耀祖主要在於子孫發跡,我等又何必再用這些虛詞來招人嘲笑呢?”說完,拂袖離去。

這個寓言故事顯然是虛構的,其意在警示活人:只有實事求是地客觀評價故人,才能使人心安理得,精神也纔可長存。要知道,心中的豐碑一定比豎起的巨碑更重要、更長久。

寓言小故事150字以內:取名不當

從前,在鄉下,大人給小孩取名字時一般對男孩起名“大黑”、“二黑”、“冬苟”等等,對女孩一般起名“春花”、“春桃”、“臘梅”等等。這樣,往往有許多名字相同,這種情況不少見。

鄉間有一位做父親的,要給他的兩個兒子起名字,又想不與別人的名字相同,叫什麼呢?想來想去,給他的大兒子起了個名字叫“盜”,給他的小兒子起名叫“毆”(打人的意思)。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兩個兒子也長大了,都長成“小後生”了。真是人生禍福難料。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有一天,大兒子“盜”要到外地去辦事,人已經走出了家門,走到大路上了。老大爺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要囑咐大兒子一聲,要把他喊回來,就在後邊一面追趕着,一面大聲喊:“盜!盜!”

事也湊巧,說巧真是巧,巧得不得了!

恰巧本地官吏巡查要從這大道經過,還要走兩里路才向右轉彎,走上向東的大路打道回府。轎子正顫顫悠悠地向這邊擡過來,他在轎子裏坐了將近半個時辰,正想閉目養神打瞌睡。突然聽到有人在大聲喊叫“盜!盜!”一下子驚醒了,瞌睡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喊叫聲叫跑了。這官吏輕輕拉起轎簾朝叫喊的方向一看:只見一年輕後生在前面急急忙忙地走着,後面有個老大爺向這後生邊追趕邊大聲叫“盜!盜!”

這還了得!太平世界,光天化日之下竟有人還敢行盜竊之事,竟然還是個身強力壯的後生偷盜老頭的財物,簡直是太不像話了!於是官吏拉開半邊轎門的簾子對身邊的護兵下令:“你們快上去把那個正匆匆走着的後生給我抓起來!他是強盜。”

官吏聽到老大爺叫喊“盜”,以爲老大爺追趕的是強盜,就把“盜”抓住捆了起來。老大爺看到自己的大兒子被官吏誤以爲是強盜抓住並捆了起來,就想叫二兒子“毆”去向官吏說明實際情況,由於看到情況緊急,心裏又着急,一時說不出別的話來,只是一個勁地喊着“毆!毆!”

官吏抓住了老大爺的大兒子“盜”後,不容“盜”分說,讓士兵用粗麻繩將“盜”五花大綁綁得緊緊的,然後再帶回府衙審問定罪。正準備起轎,又忽地聽到老大爺急切地呼喊:“毆!毆!”捆押“盜”的兵士都以爲是老大爺示意要打這個年輕的“強盜”,於是乎拳頭、木棒雨點般地朝“盜”頭上、身上打下來了,要不是老大爺和他的二兒子及時跑到跟前把情況說明,差一點“盜”就被打死了。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要注意“名”與“實”相符,慎重地給事物以稱呼;要防止因名廢實,若名不符實,就會給人們造成誤解,結果是事與願違。

寓言小故事150字以內:獨目網捕鳥

有一個人十分擅長捕鳥,他編織了捕鳥的羅網,那羅網上結滿了密密匝匝的網眼,捕鳥人拿了這張網去捕鳥,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鳥雀。

這一天,捕鳥人又守候在樹林裏,他張開了他那張捕鳥羅網,又在網下撒些食物。不一會兒,有一羣鳥雀飛下來了,果然,有不少的鳥雀撞到了網上,成了捕鳥人的囊中之物。

有個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鳥人捕鳥,他覺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卻發現了一個“祕訣”,那就是:一隻鳥頭只鑽進一個網眼就被捉住了。於是他想道:既然網住一隻鳥只需一個網眼就夠,那幹嘛還要去編結那麼多的網眼呢?成百上千個網眼,難道一次能網那麼多鳥嗎?那個捕鳥人也真是不嫌麻煩,實在太笨了。現在看我的吧。

於是他回到家裏,將捕鳥的羅網來了一次“革新”。他將麻繩一根根結成單獨的小圓圈,然後把這些小圓圈分別系在一根長竹竿上,準備也到樹林中去捕鳥。

他把長竿靠在樹椏上,守候着鳥雀撞在那一個個的圓圈裏,可是一批批的鳥飛下來,又都飛走了,他在樹林裏守候了一天,連一根鳥羽毛都沒得到。

他沮喪地扛着長竹竿回家。路上別人見了都覺奇怪,問他:“你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

他回答說:“捕鳥用的。”

別人笑着說:“新鮮!還沒見過這種捕鳥的東西呢。”

他說:“這是我改進後的獨目網。一隻鳥只需鑽一個網眼,我做的這個網不是比一張連結許多網眼的大羅網省事多了嗎?”

別人問他:“那你捕的鳥呢?”

他慚愧地低頭不語。

這個愚蠢的人只會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因此只看到了一隻鳥鑽一個網眼的表面現象,卻不懂所有網眼在一起互相配合才能捕鳥的本質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