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實用工具>繞口令>

新編糉子繞口令簡單有創意

繞口令 閱讀(2.89W)

糉籺,是籺的一種,俗稱“糉子”,又稱“角黍”、“筒糉”,由糉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以下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糉子繞口令精選,歡迎大家閱讀。

新編糉子繞口令簡單有創意

新編糉子繞口令

一隻糉子四隻角,

解縛(音“婆”)脫殼,

抲筷割角,白糖一沰(音“篤”),

直噠咽落;

兩隻糉子八隻角,

解縛脫殼,抲筷割角,

白糖一沰,直噠咽落;

三隻糉子十二隻角

糉子的歷史發展

糉籺是一種糉葉包裹糯米蒸煮食品,起自南方古百越俚人時代,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自古至今,每年農曆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糉的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20xx年糉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糉子的史籍記載

歷史上關於糉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糉”字本作“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

西漢把糉子做爲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爲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爲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糉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糉子才成爲端午的應節食品。

西晉周處稱呼糉子爲“角黍”,《風土記》中有“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220xx年後南朝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齊諧記》說法,因爲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糉子這種形色。因爲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糉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嘆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爲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纔有了後來的糉子。另有民間傳說:包糉子其實是暗示屈原是被綁着扔到水裏害死的,並不是自殺的。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卻說:“糉”,俗作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糉”。明清以後,糉子多用糯米制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糉子了。

如今的糉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