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經名句>

詩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3篇)

詩經名句 閱讀(2.74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詩經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詩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3篇)

詩經讀書筆記1

有詩三百,悠悠入畫。三百風雅,傳誦萬載。《詩經》,又名《詩三百》。第一次和她邂逅是在長滿荇菜的水塘邊。雎鳩和鳴,荇菜參差。她身着羅裳對我莞爾一笑,似有萬千風情。那時,我只覺得詩境美好得像一幅悠悠的畫,殊不知,詩有三百,每首都悠悠入畫。

我展開這源遠流長的畫卷,覽盡這畫中人之悲喜。城邑之外,衛君爲二妹送行。燕子舒展羽翼,欲前又卻,上下翩飛徘徊不忍離去。她梨花帶雨一步一淚,楚楚可憐直戳衛君心中柔軟,所有兒時最美好的記憶都翻涌而出。燕兒哀鳴,遠方渺茫,至親分離,不知再見何時。送了一程又一程,可終是“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他淚溼衣衫,遙望宮車轆轆遠去,久久複述着二妹的囑託:“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燕燕》的色彩黯淡了整幅畫卷,可亦有《桃夭》的那一大片粉紅明亮了一方天地。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陽春三月,桃花正盛,漫山遍野淨是粉紅。出嫁的女子乘轎姍姍而來,桃花灼灼映出她明眸皓齒。新郎怒馬鮮衣,意氣風發,擷一朵桃花別於女子髻前。兩人相視而淺笑,剎那桃花雨下,歲月靜好。畫中人亦有畫中情,我徜徉其間,品盡這三百風雅。是“式微式微,胡不歸?”的.行役之苦或“風雨悽悽,雞鳴喈喈”的安居之樂。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山盟海誓或“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的心照不宣。“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深情讚美父母的嘔心瀝血。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室。”即使愛妻先逝長眠,也生死廝守,不離不棄我在這三百風雅中流連忘返,彷彿身臨其境。我可以聽到古人的歌哭之聲,可以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到他們熾熱的心跳。從“采采芣苢”走到“蒹葭蒼蒼”,從“青青子衿”來“雨雪霏霏”,我覽盡這千年滄海桑田。“南有喬木”,我有《詩經》。

浩浩湯湯的中華傳統文化長河中遺留下這樣一冊畫卷。歷經千年風霜仍光芒璀璨,埋藏數載還沉吟至今,一字一句都扣人心絃。可當高樓大廈層層崛起,當衣食住行日新月異時;當我們遠離戰爭,生活無虞,一部手機就可以同五洲四海通訊時;當物質名利充斥着我們的生活,當人情冷暖支配我們的心靈時,當一切都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時,還有沒有人會記的那年荇菜水塘邊,窈窕淑女婉轉地一唱牽動了幾度春秋幾代人心呢?

時代在進步,這是我們的成功;經典要流傳,這是我們的使命。悠悠《詩三百》,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瑰麗的寶藏,是中華民族驕傲的名片!我願化“燕燕于飛”,把你字字句句捎向人間;我願做夭夭桃花,綻放你悠悠詩韻長存不朽;我願爲雎鳩關關,將你三百風雅傳誦萬載。有詩三百,如畫悠悠,我吟《詩經》又一秋。

詩經讀書筆記2

這幾天忙得雞飛狗跳,焦頭爛額地應付着白天滿滿的安排。但每到夜闌人靜的時候,凝眸窗外明亮的燈火,緊繃了一天的神經在漸濃的夜意裏歸於放鬆。一本《詩經》,一杯清茶,這個夜,就這麼地染上了淡淡的書卷氣。

關關雎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前那位佇立苦思,望穿秋水的男子的形象,漸漸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在河畔痛苦而又心醉地守望。“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她採摘荇菜時的倩影,伴着還未消散的霧氣中一對對雎鳩快樂地啼叫,朦朧了男子烏黑的眼眸。作爲《詩經》的開篇之作,《關雎》代表的是一種已經被遺忘在了歷史的拐角處,被掩埋在現代人追求浮華的靈魂深處的純粹。當我讀到這首小詩時,怦然心跳的感覺是那麼地清晰,彷彿自己便是那位顧盼東西的守望者。我想,這應該就是這首小詩之所以能夠如藤如蔓,縈繞在讀者心中的美麗所在。一字一句,簡短易懂且朗朗上口,即使是我這般年紀的也能誦讀得抑揚頓挫。可是,這簡單的字句之後,卻隱伏着一種令我半懂不懂的.綿長思緒,恍惚間由書頁間逸散而出,潛入我的衣袖之間,再也排遣不開。

反觀如今從熒幕到現實,層出不窮的“多邊形戀情”,紅男綠女開口閉口的“我愛你”,還有車載斗量的花言巧語,滿山滿谷的欺詐謊言,再到市面上“劇情不夠,愛情來湊”的所謂“新潮”小說??我在這個“愛情自由”之聲響徹天外的社會裏,竭力想要緊握住那種純粹的相思最後的幻影,可惜卻之覺得滿眼燈紅酒綠,內心卻茫然若失。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曾經修訂過詩經的孔老夫子如是說。那是一種如玉一般的美,色若羊脂,如切如搓,如琢如磨。

我想我已經找到夢境中聲聲鳩鳴的源頭了。

生死契闊

西周後期,自王室東遷以來,周朝天子便失去了對諸侯的感召力與控制力。本來就不十分穩固的和平局面一下子便土崩瓦解。各地羣雄逐鹿,爭相割據稱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之間存在的只是狼與狼之間的關係,各國之間以強

凌弱,以衆暴寡。戰爭,使千千萬萬的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而那些幕後的操縱者們,則正用無數年輕戰士們的鮮血作祭品,供奉着自己日益膨脹的野心。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擊鼓》正是一位遠征將士悲愴的天問。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仲。”戰士在將軍的帶領下征戰南北,一個鮮活的生命,成了統治者手中的一枚小小棋子。在這場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中,戰士凝望着天空向着他的故土飛去的一行大雁,瞪圓了怒目。“爰居其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餘林之下。”眼見得征戰太久的將士們個個苦苦思歸,軍心渙散,一路上疲於奔命,連戰馬也丟了,軍紀鬆散,直如逃命。但戰火還在蔓延,軍隊還在征塵中前行,統治者絲毫就沒有考慮過士兵們的心情——畢竟,棋子是不應該有太多情感的。

戰士在漫漫征途上,無力地前行着,他的心卻痛苦地皺成一團。還記得,在他出發之前,他的妻子爲他送行的場景——故鄉的土壤泛着一種芳香的青草味,於風中梳理着長髮的楊柳還剛剛展開嫩綠的新葉。二人心知這次出征吉凶難卜,但他卻以戰事將會很快結束爲由,故做輕鬆,寬慰已經心如亂麻的妻子。在這生離死別的時刻,遠方,集合的號角似乎已經吹響。他牽過妻子的手,一雙還未起老繭的白皙的手,“與子成說”,鄭重地立下山盟海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答應就這麼牽着她的手,一起走到生命的盡頭。

一陣風沙吹來,敲打着戰士錚錚的鐵甲。他驟然從回憶墮入現實,心中不由得無明火起:“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唉,那柳陰下的誓言裏說的是自己很快就可以和心愛的人聚首。那知,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是不會讓我活着回去的,統治者讓我長期服役,一點信用也不講!

——我們這些後人往往覺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句多麼美好的誓言。可惜,不知又有幾個人知曉這句浪漫的誓言之後,有着一顆怎樣歸思如焚,怎樣悲愴苦痛的心。

見鴛鴦獨活於世

當諸侯們爲了權利而打得昏天黑地、屍橫遍野的時候,神州大地卻浸泡在了血與淚之中。《葛生》一詩就是描寫的一位戰死者的妻子悽婉地悲歌。

詩經讀書筆記3

春秋戰國時期,舊的社會體系行將瓦解,新的社會秩序尚在探索中,時人驚呼:周文疲敝,禮崩樂壞。在這個有序、無序不斷轉換的歷史時期,思想界空前活躍,文化極度繁榮。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基礎之上,中國各地涌現了各種民間民謠,後經孔子聖人之手點滴積累修整,終成《詩經》——我國第一部一詩歌典籍。

它彙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間的詩歌305篇。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是我國詩歌發展的源泉,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的詩分爲風、雅、頌三部分,堪稱中國古代文學精粹。詩經的風格樸實自然,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並真率的表達思想感情,具有較強的現實主義風格。其中多處運用賦、比、興的手法。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給人的感受,就像是一汪清泉,清澈見底,毫無雜質。我們只有靜下心來慢慢品,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它所要表達的思想。

讀詩經可發現,它的題材多出自這三個方面,分別是描繪愛情與婚姻的詩,這類在詩經中居多,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同時也是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其次是鞭撻黑暗的現實、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場景的詩,這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要的歷史價值。最後一類是有關上古神話傳說、英雄事蹟的詩,它成爲了我們瞭解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孩提時代的我們就開始誦唸這些朗朗上口的詩歌,雖不知其詩經本源,但是對於詩經也多少有所涉獵。詩經對我們的影響是深刻的。根深蒂固於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千百年來,詩經的光彩依舊靚麗奪目。其至高至極的地位從未隨時間的遷徙而有所變更。

除此之外,詩經的'文學造詣亦是極爲玄妙。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明慧睿智。讀詩經更能讓我們明智。詩經在內容上主要包括名言、要義和故事三部分。其中各種名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等亦文辭曼妙,意境邃遠都是歷來所被稱頌的佳句。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有些詞句比如“窈窕淑女”“投桃報李”等等不僅被歷代文獻所引用,而且至今仍爲人所熟悉,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名言”,同時也說明這些詩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的聖人賢者將詩經奉爲堪史要典,詩經帶給我們的,並不僅僅單純是優柔的詞句,或唯美或悲涼的愛情抑或生活故事。而是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它所表達的古典浪漫現實主義情懷是基於現實歷史背景之下,透過詩經這層薄紗我們不僅能發現當時社會背景條件下人民的生活現狀,更能感受到文化的發展與變遷,社會文化氛圍人民羣衆思想等歷史線索。詩經不同於史書的是它從另一個方面向我們充分展示了春秋到戰國年代的社會面貌。它用簡短樸實的語言,熟練的表達技巧,爲我們描繪了一副古代史實長卷。這亦是詩經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在現如今文化氾濫的年代,各類文化層出不窮,面對這樣一個文化大浪潮,對於中華璀璨文化蘊含的挖掘與學習更我緊迫。讀史使人明智,讀詩經使人明智又明理,它教給我們的是中國古代的整個文化大背景,小小的一本書承載的是無數深厚文化哲理,詩經不愧爲中國第一詩歌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