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詞集>

譚嗣同的七言絕句《獄中題壁》

詩詞集 閱讀(2.69W)

《獄中題壁》

譚嗣同的七言絕句《獄中題壁》

清代•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賞析】

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獄中所題寫一首絕句。戊戌變法只維持了103天,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並開始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康有爲、梁啓超避往海外。幾位日本友人力請譚嗣同東渡日本,他卻說:“各國變法,無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請自嗣同始。”慷慨赴義。這首詩表達了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祝福,以及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願爲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兩句詩,有多種解釋,尤其是“去留”二字,爭議頗多。一般認爲“去”是指逃亡離去的康有爲和梁啓超,變法失敗後康有爲幾經轉折逃往加拿大,而梁啓超則逃亡日本;“留”是指譚嗣同自己,變法失敗後有人勸譚嗣同東渡日本,但被譚嗣同拒絕,甘願留下來,保護光緒帝。另一種說法是說,“去”是指俠客大刀王五,譚嗣同曾隨大刀王五學習武術,變法失敗後,譚嗣同和大刀王五一起營救光緒帝,但未能成功;“留”則是指譚嗣同自己。第二種說法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譚嗣同和大刀王五關係非同一般,而譚嗣同死後,大刀王五也冒着危險爲譚嗣同收屍,一時被傳爲美談。最後大刀王五參加義和團,被八國聯軍殺害,並梟首。更有一種說法認爲“去留”是偏正詞,即留,肝和膽分別對應“兩崑崙”,只有一層意思。前兩種說法的意思是,逃亡保存實力也好,留下爲了犧牲也好,我們都是好樣的,我們的事蹟都會像崑崙大山那樣,永垂不朽。如果是第三種說法,這兩句的意思就變得更加簡單,即使大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又有何懼,那就去留下我如崑崙大山一樣的浩然之氣吧!更加能表現出作者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勇和無畏。不管是哪種解釋,這兩句詩早已經深入人們內心,成爲了人們追求真理而甘願獻身的勵志語。

擴展閱讀:譚嗣同的簡介

譚嗣同(東海賽冥氏,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並稱爲“戊戌六君子”。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時年30歲的譚嗣同在家鄉滿懷憂憤,即努力提倡新學,呼號變法,並在家鄉組織算學社,集同志講求鑽研,同時在南臺書院設立史學、掌故、輿地等新式課程。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5月2日,康有爲聯合在京參加會試的1000多名舉人上書清政府,要求拒和、遷都、變法。深重的民族災難,焦灼着譚嗣同的心,他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義憤填膺,堅決反對簽訂和約,對清政府“竟忍以四萬萬七千萬人民之身家性命一舉而棄之”的妥協行徑極爲憤慨。在變法思潮的影響下,開始“詳考數十年之世變,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計。他感到“大化之所趨,風氣之所溺,非守文因舊所能挽回者”,必須對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實行改革,才能救亡圖存。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2月,譚嗣同入京,結交梁啓超、翁同和等人。

譚嗣同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後加入維新派。他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主張。並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代表作品有《仁學》《獄中題壁》《遠遺堂集外文》等。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

擴展閱讀:譚嗣同的思想體系

譚嗣同身處晚清新舊中西混雜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師友衆多,強調兼收幷蓄。譚嗣同在《仁學》序言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第二十五條中說:“凡爲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社會學之書,於中國書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莊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靜、王陽明、王船山、黃梨洲之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來源中包括了經學、理學、佛學、諸子學和西學。經學提倡今文經學,理學提倡王陽明、陸九淵的心學;佛學提倡禪宗、華嚴宗、唯識宗;諸子學提倡莊子、墨子以及明末遺民王船山、黃宗羲等的思想;西學攻格致、算學、社會學。既有唯物主義也有唯心主義,既有自然科學又有社會科學,既有宗教、哲學又有政治思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融中西古今之學於一體的龐雜體系。

譚嗣同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於南京“閒戶養心讀書,冥探孔、佛之精奧,會通羣哲之心法,衍繹南海之宗旨,成《仁學》一書”,《仁學》是一部將哲學、宗教、科學冶爲一爐,自成一體的學術著作,匯聚了譚嗣同短暫一生的學術研究成果。成書五十篇,分爲二卷,五萬餘字。譚嗣同在而立之年就因參加社會革命而慷慨就義,也使得《仁學》成爲他的學術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