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秀散文>

櫻花飄落青龍寺

優秀散文 閱讀(1.35W)
櫻花飄落青龍寺

乍暖還輕冷。春風依戀殘冬,彤雲密佈,雨雪點點,猶有似無。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這是多愁善感的晏殊悟解人生後對摯友的勸慰。可時隔千餘年,怎麼也找不着那種姿意縱情的感覺。連日不斷的珍饈美味,燈紅酒綠,奉迎禮送,歡歌笑舞,留下的只是揮之不去的疲累厭倦,及嚮往遠離塵囂、尋覓清淨之地的飢渴。於是驅車直抵鐵爐廟,踏上了青龍寺雨雪間或飄落的青石臺階。
這是一處在考古發掘的原址上重建的隋唐寺院。它位於西影路東段繁華鬧市的北側,青龍寺站牌下折向西北,順着一條平坦的車行便道緩坡直上,高踞於樂遊原的頂部。晚唐文壇雙璧“小李杜”登臨樂遊原,即興命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李商隱的《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在傍晚之時登上樂遊原,觀賞落日餘暉。夕陽雖美,卻是太短,給人以意味深長的哲學啓迪。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遊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抒寫詩人登高縱目,胸有塊壘,西望昭陵,意緒萬千。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盛世的追懷,對自己無所施展的嘆息和悲憤。
拾階而上,步入壯闊的青龍寺庭院大門,閃入眼簾的是高臺之上直矗雲空的雲峯閣,飛檐重疊,琉璃瓦覆蓋坡頂;雕樑畫棟,瑣窗朱戶,玲瓏雄秀。它西向俯臨青龍泉,泉池之畔,一根蟠龍石柱掘地而起,柱頂是石雕蓮花。這鮮活飛動的石龍隱含着青龍寺多少奧祕?緊貼院門北側是詩碑廊,遊廊迴環東拐,隱沒在環秀臺的竹叢中。長長的遊廊,白色的牆壁上依次鑲嵌諸多黛青色石碑,鐫刻着歷代文人墨客遊覽青龍寺的詩詞歌賦、佛經及本寺高僧的圖像傳述。它與孔廟及東嶽廟的碑廊難以比肩,與西安碑林相較更是鳳毛麟角。但卻可以從小窺大,領略唐風遺韻,觸摸盛世沉浮的蒼黃曆史,感知千年古剎的古老信息。因而在色彩繽紛的書法藝術的內面,透出深奧莫測的祥和佛光。撥開環秀臺的竹葉,朝北折入月亮門之內,豁然開朗,別有天地。漢白玉雕磨而成的“空海紀念碑”佇立在高高的石砌平臺之上,蒼松翠柏,環繞四周。它坐西朝東,下臨陳列室。陳列室迴廊曲折連環,牆壁上嵌入青一色的詩碑,琳琅滿目。名家詩文、書法交相輝映,煥發光彩,美不勝收。沿迴廊一週朝南折出月亮門之外,一條曲徑朝東南引入雲峯閣的正門。雲峯閣被櫻花叢林三面環抱,窗含青龍泉,成丹鳳朝陽、彩翎戲水之勢。此時雨雪漸漸轉換成紛紛鵝毛,未及消融,掛落在櫻花叢林的枝梢上。隨風飄舞的雪花擦拭着雲峯閣楹聯上斗大的金字:貝葉須於心底誦,櫻花遙共海東研。
盤旋登上雲峯閣高層,仰觀高空,溟溟溕溕,雪壓彤雲白絮飛;環視四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在茫茫雪霧中若隱若現,恍然海市蜃樓;憑欄俯瞰,南邊一溜青灰色磚牆把寺院界分兩半。北院是青龍寺庭院,幾位遊客在櫻花林中遣興踏雪。南院是僧人做佛事的所在,“惠果空海紀念堂”雄居中央,緊傍殿堂南側的“中日友好之鐘鐘樓”,與雲峯閣隔牆遙相對峙。甬道上時見一、二黃衣僧人迎雪行走。那裏同樣有疏密有致的櫻花林繞殿栽植,高大蒼翠的松柏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溟溕冬雪”是青龍寺四景之一,眼前所見,不在其時,僅是冰山一角而已。它雖然比不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奇觀,但在殘冬未盡、春寒料峭的青龍寺,有緣觀賞天然造化的初春雪景,也稱得上是覽勝幸事。“櫻花爛漫”是青龍寺的四景之冠,每年春初只出現一次。青龍寺的櫻花來自東瀛,它與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師空海相伴,漂泊汪洋大海,來到這裏,生根開花。
青龍寺南院“鐘樓”下的石碑上,鐫刻着西安大書法家石憲章手書的《中日友好之鐘鐘樓記》。顏體大楷,點畫豐腴,用筆勁健,記述了20世紀80、90年代以來,日本友人捐資修建青龍寺本事始末。在南院大門道旁,有一通方棱石碑,四面各書寫“青龍寺”三個大字,俊朗神秀,遒勁渾厚。這是已故的中國佛教界領袖趙樸初的遺墨。端詳趙樸初的墨寶,怏怏而別時,總覺得心頭縈繞未盡的缺憾,渴望一睹“櫻花爛漫”的姿容。
這是去年正月初八偶入青龍寺的見聞。
豬年清明過後,我懷抱誠心所至,金石爲開的心境,唸叨着採芳務必覽勝的詞句,選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再訪青龍寺,觀賞青龍寺四景畫卷中最爲絢麗的一頁。行至青龍寺停車廣場,一陣濃烈的清香撲鼻而來,順着香風飄來的方位,向寺院外圍牆西北角眺望,一片奼紫嫣紅。走近一瞧,才發現萬綠叢中浮出一塊灰白的巨石,洋洋灑灑地豎寫着“樂遊原牡丹園”幾個大字。這是空海的家鄉人募捐300萬日元與西安市政府合作開發的。滿園牡丹,一抹春色,爭奇鬥豔,花肥葉茂,紅、黃、白、紫,朵朵盛大如碗,千姿百態,雍容華貴。30多個品種,薈萃一園。霞光下,蜂蝶相嬉;微風中,濃香漫漫;國色天香,分外嬌豔。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好一幅靚麗優雅的仕女遊春圖!我不禁讚歎楊巨源的《城東早春》寫得是那樣真實:“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再入青龍寺庭院,泉池側畔,高柳垂柔枝,燕子雙飛弄飛絮;環秀臺上,迴廊近旁,竹月軒裏,奇篁異筠換綠衣,清風搖曳,竹影婆娑。有的偉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有的葉大如帛,有的細如棒針;有的墨綠青滴,有的古怪扭曲。曲徑通幽,連翹夾道叢生,綠枝銜黃花;石階側旁的四季海棠,點點腥紅小,片片蝶衣輕;玉蘭樹下,幾株紅牡丹含羞帶笑;草坪綠茵,三葉草頂着白絨球,臥雀蛋吐出小藍花。雲峯閣下,叢林之上,蘑菇形樹冠,棵棵交叉粘連。粉紅櫻花,滿枝怒放,遮天覆地。“仙雲昨夜墜庭柯,化作蹁躚萬玉娥。映日橫陳酣國色,倚風小舞蕩天魔。”蔟簇花朵,象倒掛的小懸鐘。仰望繁花似錦,俯視紅綠掩映;橫看燦如雲霞,縱觀彩舟浮海。染井吉野、一葉、普賢像等10餘個櫻花品種,各展風姿,引人注目的“楊貴妃”,一樹雪白,幾處點綴,萬般嫵媚。“看到繁枝處處開,韶光駘蕩錦成堆。春歸滄海剛三月,骨醉東風又一回”。花樹之下,綠陰叢中,偶見情侶依偎,喁喁私語:“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情人問:櫻花盛開的月夜,青龍寺又如何呢?只能從賈島的《題青龍寺》裏去憧憬了:“碣石山人一軸詩,終南山北數人知。擬看青龍寺裏月,待無一點夜雲時。”此時此地的遊客,只能沐浴吮吸櫻花叢林噴發的香氣,感觸漫步瓊樓瑤池、魂遊東瀛的幻覺。

熟知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這個民族熱愛櫻花。在東瀛的古典文學中,“賞花”一直是值得吟詠的恆久主題。燦若羣星的中國古今文化名流,在青龍寺留下了筆跡。川流不息的匆匆遊客,在樂遊原留下了足跡。還有日本僧人在佛像前留下的影子,組合成悠遠悅耳的歷史迴響,讚美櫻花的燦爛,牡丹的嬌豔,使得唐時日本留學僧空海的名字更加顯耀,家喻戶曉。隋唐青龍寺的櫻花,沖天香氣透長安,朵朵雲霞迎客來,成了中日兩個民族友好往來的國際花。
日本文化之根在中國。公元8世紀以前,日本使用漢字作爲表達記述的工具。古往今來,大和民族不勝枚舉的文化精英,禁不住中華文明的強烈吸引力,浮海泛舟,來中國尋根。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漢字標音表意的基礎上,創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同時日文的詞彙和文法也受到漢語的影響。日本空手道令世界刮目相看。《空手道傳真錄》的作者金城昭夫,是日本空手道研究會創始人,這本書是他48年心血的結晶。48年來他沿着白鶴拳的傳說一路尋跡,多次到臺灣、福州等地探尋研究,收集的大量史實和證據證明了日本空手道源自福建永春白鶴拳。朝鮮、韓國、越南、新加坡等不少東南亞國家古老文化的根系都紮在中國版圖上。這是做一箇中國人的榮耀,也是亞洲文明的榮耀,亞非四大文明古國排名榜上赫然寫着“中國”的國名。



時至今日,無論在世界那個角落,人家都把“中國人”與“唐人”理解爲同一個名詞。那是因爲唐朝國威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在中國封建社會是空前的,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僅有的,早已在世界上深入人心,得到普遍的認同和敬慕。唐文化承襲並突破六朝風韻,博大清新,燦爛輝煌,不僅是中國封建文化的高峯,在當時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唐都長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東方國際大都市。據近年考古工作者對遺址的實測,周長約35公里有餘,大於現在的北京舊城,相當現在明建西安舊城的5—6倍,大明宮遺址遠大於明、清北京故宮。唐朝對外交通比過去發達,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有足夠的自信心。安史之亂前,唐政府奉行“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與歐亞各國之間的交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朝與世界70餘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長安城裏各國使節、商人、留學生、僧人等絡繹不絕。唐玄奘西遊天竺,於貞觀年間歸唐,帶回經書600餘部,並奉詔著述《大唐西域記》。此時天竺佛教由於種種原因已漸趨衰落,唐朝反而保留珍藏着佛教和印度歷史的一些重要典籍,吸引了一些天竺僧人千里入唐,探祕尋真。唐太宗爲唐玄奘所譯1300卷經著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充分肯定佛教及其學術地位,並說明了玄奘取經的功德和意義。因而,唐朝佛教影響廣泛,聲名遠播。長安城更成爲唐朝乃至東南亞的宗教中心。
空海是四國島香川縣人氏,俗姓佐伯,幼名真魚。空海是他的法名。他天資敏慧,篤志好學,孜孜不倦。15歲學《論語》、《孝經》等儒家經典,18歲遊學京都,進入大學明經科,研修中國古典文學,奠定了漢學基礎。一個偶然的機會,讀了《虛空藏求聞持法》,從此信佛作了居士。24歲著《三教指歸》,敘述自己的宗教感悟和篤信佛教的思想。這部著作被看作是他皈依佛門的宣言。公元793年,空海於奈良東大寺接受具足戒。接觸密宗後,開始唸誦《大日經》。日本當時尚未形成體系嚴密、衆望所歸的密宗教義。空海芒鞋走遍島國近百處寺廟,磨礪修行,求師問道。不遇高僧,彷徨困惑,佛學上許多疑難問題找不到答案。804年,空海與最澄等人以留學僧的身份,隨同遣唐使一道入唐求法。落腳福州,北上揚州,轉道洛陽,進入長安。先住西明寺,各地名剎高僧都訪遍,研習《華嚴經》和梵文。805年,就學於長安青龍寺,拜密宗大師惠果爲師,探究密宗真諦。對於空海,惠果只聞其名,未見其人,及至相見,他欣喜異常,發了一通“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的感慨。在青龍寺,空海接受傳法阿闍黎灌頂。惠果圓寂後,他奉唐憲宗敕命撰寫碑文,位列正統密宗第八代祖師。空海生平著述甚豐,有佛教著作《即身成佛》、《付法傳》、《十住心論》及文學作品《文鏡祕府論》等等,都收錄在近年編輯出版的《弘法大師全集》中。空海的佛學代表作是《祕密曼荼羅十住心論》,“六大”、“四曼”、“三密”這三說,集中體現了他的佛教主張,爲他歸國後創立真言宗奠定了思想基礎。真言宗具有肯定現實的傾向,由此衍生出“興密護國”的宗教觀點,這在空海的佛教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表明他的教義是爲日本統治階級服務的。因而他得到日本天皇的格外敬重,聲名鵲起。
空海博學多才,不僅精通佛學,弘揚佛法位列密宗一代宗師,而且漢文學、書法、詩文、教育、建築等方面也造詣殊深,多有建樹。尤長於書法,在長安留學期間,篆、隸、楷、行、草五體書法揮灑自如,有“五筆和尚”之稱。相傳曾奉詔入宮殿試,唐皇極爲讚賞,長安士林爲之震動,名不虛傳。據說宮牆上王羲之的墨跡因年久失修,殘缺不全,唐皇命他填補。空海揮毫而就,與真跡沒有差別。他師承王羲之筆法,成爲日本書道的開創人,與嵯峨天皇、橘逸勢並稱爲日本的“三筆”,即三大書法家。
806年,空海學成歸國,帶回大批唐朝新譯佛經、梵字經疏、法物等。現存青龍寺石碑詩文中,有一首《空海留別青龍寺》:“同法同門喜遇深,空隨白霧忽歸岑。一生離別難再見,非夢思中數數尋。”詩文既抒發了空海感恩師門的拳拳深情,又直言不諱地表明日本真言宗和唐朝密宗的淵源關係,是珍貴的佛教歷史文獻。空海回國後一直致力於在日本各地傳教、建佛寺。初住京都雄山寺,從事傳法灌頂。816年開創高野山,號金剛峯頂。823年天皇詔賜京都東寺爲密教永久道場。“東密”的名稱即由此而來。他的故鄉四國島,寺廟羣集,形成著名的四國“靈場”,從而更爲天皇所器重。他首創了平民學校“綜藝種智院”,教育平民,德高望重,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用佛教語言說,86歲(即921年)往生後,日本醍醐天皇頒賜“弘法大師”諡號。香川縣出了個空海,才成爲日本的佛教勝地,每年吸引着百萬虔誠的佛教徒、觀光遊客到四國島朝聖,祈禱平安。今天的西安青龍寺,就成爲“東密”(日本真言宗)的祖庭。尋根溯源,如今的四國四縣,尤其是香川縣佛教徒和日本友人,飄洋過海,頻頻接踵而至青龍寺朝拜,與現代西安人共同培植櫻花樹,把兩個民族源遠流長的友誼澆灌在櫻花樹的根下。

“東密”入唐八家,其中有六家到青龍寺拜佛求法,空海影響最大。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青龍寺有了惠果,傳法於空海,造就了日本真言宗的創始人。一衣帶水,中日佛緣。大和民族深深摯愛的櫻花,飄落長安青龍寺,雨露滋潤,根深葉茂,歲歲年年,鮮花盛開,成爲隋唐古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絢爛之極,復歸平靜。
掐斷雲峯閣下的縷縷遐思,離卻紛紛揚揚的櫻花林,緩步輕移,轉身來到“中日友好之鐘鐘樓”下,品玩石憲章的顏體書法,透過方正敦厚的筆體,彷彿看到了“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戰爭烽煙。是呵,戚繼光抗倭,明鑑史籍。《馬關條約》,草草興亡休問,功名淚,欲盈掬。八年中日戰爭的亡靈,六朝古都的30萬冤魂,向誰索命?煌煌大唐,給海上島國注入了蓬勃生命力,同時又在自己的錦繡江山給後代子孫播種了兵燹之災。歷史常常惡意捉弄人類。篤信因果報應之說的佛教徒,總是擁有百花爭豔、陽光明媚的極樂世界。可是,無所不能的宙斯,偏偏伸出冥冥之手,把世界鬧騰得一塌糊塗。善良勇武的普羅米修士偷來火種給人類,觸怒了宙斯,不僅用鐵鏈子把英雄鎖在斷崖上,命神鷹啄食他的眼睛和內臟,還造出了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這個宙斯用泥捏的冷血美女殺手,打開裝滿一切災禍的盒蓋子,放出戰爭、惡魔和瘟疫等等危害世界,卻把希望壓在了盒底。神道佛家,各守本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釋迦牟尼普度衆生,把希望施與人類。觀於滄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炎黃子孫相信這個流傳了2000多年的古訓,海納百川,虛懷若谷。以馬克思的智慧鑄造民族之魂,以諸子百家的思維編織筋骨經絡,以孔孟之道、老莊學說化育萬物,用博大、深邃、寬容、博愛滋潤心田,讓惡魔帶走戰爭。歷經血雨腥風后露出隱痛的微笑,把一切災難重新裝入潘多拉的盒子,讓昨天帶給過去。
從“中日友好之鐘鐘樓”朝北,沿甬道經過“惠果空海紀念堂”,折西繞殿穿行,又回到一進南院大門就可以觀瞻的“世界和平祈念塔”。它位於大門之內的北側,正面朝東,也是日本友人捐資合建的。所用石材和規模與“空海紀念碑”大同小異。不同之處是塔前有一尊鎏金佛像,前置長方形鐵鑄大香爐,紅燭明滅,香菸繚繞,來來往往的遊人香客,上香默禱。有一位文質彬彬的青年導遊,正好在爲一羣外賓作講解,說日語,間或說漢語和英語。佛寺被認爲是清淨聖潔之地,營造出祥和肅穆的氛圍,使朝拜的衆生虔誠地接受靈魂的洗禮。佛教戒妄殺。締造和平友好,消除戰爭仇殺,這是中日兩國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共同的心聲。中國走和平崛起之路,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包括在昨天的惡夢中曾經蹂躪中國的仇敵。但是,日本靖國神社裏所供奉的東條英機等戰犯的牌位,不斷受到歷屆日本首相的參拜;釣魚島主權歸屬之爭執;幾次三番篡改日本近代史引發的東南亞歷史教科書大論戰,以及以中國爲假想敵的某些軍事演習等等,在東瀛不時投下暗淡的陰影。這不能不是大和民族的悲哀和不幸,不能不說是對和平友好的褻瀆和漠視。當然,這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是兩碼事。現代中國人不一定欣賞老祖先伍子胥掘墓鞭屍的壯舉,對京劇《紅燈記》裏李鐵梅所唱的“仇恨入心要發芽”也未必完全贊同。但至少不會誤導已步入老年的李鐵梅,把在後代心裏發了芽的仇恨連根拔掉。這樣做豈不是有一牀錦被遮蓋之嫌?中國人的智商自認爲不可能打破吉尼斯記錄,但也不會淪落到數典忘祖的地步。



鑑真東渡,空海入唐求法,一葉扁舟,萬頃碧波,兩個民族和平友好、和諧發展的情結世代傳遞,創建出今日之“世界和平祈念塔”,屹立在青龍寺。佛心即人心,佛心即光明。正如佛家所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漢白玉石塔在春日照耀下,光芒四射。薰風陣陣,片片粉紅櫻花瓣隨風飄搖,散亂地撒落在塔座潔白的平臺上。“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輕吟晏殊的詞句,是感奮?是落寞?是憂慮?是悲傷?難以分清。離別青龍寺,身上還飄拂着櫻花的幽香。

乍暖還輕冷。春風依戀殘冬,彤雲密佈,雨雪點點,猶有似無。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這是多愁善感的晏殊悟解人生後對摯友的勸慰。可時隔千餘年,怎麼也找不着那種姿意縱情的感覺。連日不斷的珍饈美味,燈紅酒綠,奉迎禮送,歡歌笑舞,留下的只是揮之不去的疲累厭倦,及嚮往遠離塵囂、尋覓清淨之地的飢渴。於是驅車直抵鐵爐廟,踏上了青龍寺雨雪間或飄落的青石臺階。
這是一處在考古發掘的原址上重建的隋唐寺院。它位於西影路東段繁華鬧市的北側,青龍寺站牌下折向西北,順着一條平坦的車行便道緩坡直上,高踞於樂遊原的頂部。晚唐文壇雙璧“小李杜”登臨樂遊原,即興命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李商隱的《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在傍晚之時登上樂遊原,觀賞落日餘暉。夕陽雖美,卻是太短,給人以意味深長的哲學啓迪。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遊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抒寫詩人登高縱目,胸有塊壘,西望昭陵,意緒萬千。表現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盛世的追懷,對自己無所施展的嘆息和悲憤。
拾階而上,步入壯闊的青龍寺庭院大門,閃入眼簾的是高臺之上直矗雲空的雲峯閣,飛檐重疊,琉璃瓦覆蓋坡頂;雕樑畫棟,瑣窗朱戶,玲瓏雄秀。它西向俯臨青龍泉,泉池之畔,一根蟠龍石柱掘地而起,柱頂是石雕蓮花。這鮮活飛動的石龍隱含着青龍寺多少奧祕?緊貼院門北側是詩碑廊,遊廊迴環東拐,隱沒在環秀臺的竹叢中。長長的遊廊,白色的牆壁上依次鑲嵌諸多黛青色石碑,鐫刻着歷代文人墨客遊覽青龍寺的詩詞歌賦、佛經及本寺高僧的圖像傳述。它與孔廟及東嶽廟的碑廊難以比肩,與西安碑林相較更是鳳毛麟角。但卻可以從小窺大,領略唐風遺韻,觸摸盛世沉浮的蒼黃曆史,感知千年古剎的古老信息。因而在色彩繽紛的書法藝術的內面,透出深奧莫測的祥和佛光。撥開環秀臺的竹葉,朝北折入月亮門之內,豁然開朗,別有天地。漢白玉雕磨而成的“空海紀念碑”佇立在高高的石砌平臺之上,蒼松翠柏,環繞四周。它坐西朝東,下臨陳列室。陳列室迴廊曲折連環,牆壁上嵌入青一色的詩碑,琳琅滿目。名家詩文、書法交相輝映,煥發光彩,美不勝收。沿迴廊一週朝南折出月亮門之外,一條曲徑朝東南引入雲峯閣的正門。雲峯閣被櫻花叢林三面環抱,窗含青龍泉,成丹鳳朝陽、彩翎戲水之勢。此時雨雪漸漸轉換成紛紛鵝毛,未及消融,掛落在櫻花叢林的枝梢上。隨風飄舞的雪花擦拭着雲峯閣楹聯上斗大的金字:貝葉須於心底誦,櫻花遙共海東研。
盤旋登上雲峯閣高層,仰觀高空,溟溟溕溕,雪壓彤雲白絮飛;環視四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在茫茫雪霧中若隱若現,恍然海市蜃樓;憑欄俯瞰,南邊一溜青灰色磚牆把寺院界分兩半。北院是青龍寺庭院,幾位遊客在櫻花林中遣興踏雪。南院是僧人做佛事的所在,“惠果空海紀念堂”雄居中央,緊傍殿堂南側的“中日友好之鐘鐘樓”,與雲峯閣隔牆遙相對峙。甬道上時見一、二黃衣僧人迎雪行走。那裏同樣有疏密有致的櫻花林繞殿栽植,高大蒼翠的松柏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溟溕冬雪”是青龍寺四景之一,眼前所見,不在其時,僅是冰山一角而已。它雖然比不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奇觀,但在殘冬未盡、春寒料峭的青龍寺,有緣觀賞天然造化的初春雪景,也稱得上是覽勝幸事。“櫻花爛漫”是青龍寺的四景之冠,每年春初只出現一次。青龍寺的櫻花來自東瀛,它與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師空海相伴,漂泊汪洋大海,來到這裏,生根開花。
青龍寺南院“鐘樓”下的石碑上,鐫刻着西安大書法家石憲章手書的《中日友好之鐘鐘樓記》。顏體大楷,點畫豐腴,用筆勁健,記述了20世紀80、90年代以來,日本友人捐資修建青龍寺本事始末。在南院大門道旁,有一通方棱石碑,四面各書寫“青龍寺”三個大字,俊朗神秀,遒勁渾厚。這是已故的中國佛教界領袖趙樸初的遺墨。端詳趙樸初的墨寶,怏怏而別時,總覺得心頭縈繞未盡的缺憾,渴望一睹“櫻花爛漫”的姿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