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散文>優美文章>

表達鄉情的文章有哪些

優美文章 閱讀(2.04W)

鄉情是咖啡,苦澀中蘊含着濃濃的醇香;鄉情是烈酒,入口苦澀,卻令人亢奮,充滿激情;鄉情是甘甜的果汁,清爽可口,脈脈溫馨。鄉情是遊子心中永恆的旋律,故鄉是遊子心中永遠眷戀的聖境。表達鄉情的文章有哪些呢?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表達鄉情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表達鄉情的文章有哪些

表達鄉情的文章篇1:回家的路

楊 豪

回家的路,好長。

當我真正回到家鄉的時候,我已經44歲了,我帶着滿身的疲憊、帶着皺紋和零星的白髮回來。

我離開家鄉的時候,才28歲。那時,我是憑藉着滿腔的熱血和夢想離開。

沒有離開過家鄉的人不知道思鄉的滋味。按一般人的理解,既然思鄉,回來就行了,其實,如果回得來又何必思鄉!思鄉恰恰是因爲想回而回不來。

一個九月的午間時分,我在北方的驕陽下、在那裏最繁華的一條大街上了無心思地躑躅,手裏拿着一封剛剛收到的家書。我知道父母想我了,知道哥哥和弟妹們想我了,但他們一定不知道,不知道我更想他們,否則我不會再三收到這樣的信件。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停下腳步,並順勢坐在街邊的一張木椅子上。

一個樂隊正在一家商場裏演奏,一個男性用富於磁性和沙啞的聲調唱了出來: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飄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

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纔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舉起杯,倒滿酒,飲盡這鄉愁,醉倒在家門口。

字字句句敲在心坎,痛在心頭,我聽得神思恍惚,聽得鼻子發酸,似乎這是專門爲我寫的歌曲

而面對現實,我依舊茫然無措。我不想再次展開手裏的信件,不想再看那些略帶責備卻充滿期盼的語言。

但我分明看見了,看見了父母憂心的眼神,想起父親用佝僂的身軀幫我把幾麻袋書揹回家時的情景,想起帶着一身勞傷病依然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母親,想起與我一樣沒有出路的弟弟們和年紀尚幼的妹妹。

我還想起院子裏的桂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想起那些苦竹、筋竹、釣魚竹,想起白菜、青菜和辣椒,想起豬圈,想起黃牛,想起那一壩水田,想起一切令我回味和思念的、伴隨着我長大的鄉中物事和情感。

不過是幾千裏的路程,對我又何止萬里之遙!

一陣哨音飄來,我擡頭望天,幾縷白雲悠然飄過,一羣鴿陣掠過藍空,看着自己捏慣毛筆和鋪慣宣紙的手,想着自己一身的骨氣和滿腹幽思,心在,夢也在,但我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知道我的心思。

心隨流雲遠去,人在異鄉漂游……

回首來時路,滿目盡成空。

懷揣六幅畫換來的六百元,我帶着妻子來到北方,這是我平生第一次遠行。

出門之先,我憑藉的是熱情和夢想,並沒有看清將要走的路是什麼樣子。

但我毫無後悔的餘地,我是實在沒有別的路可走了,才選擇這樣一條未知的路。

是北方一個朋友的熱心讓我鼓足了這次離家的勇氣。常言說有志男兒往外飛,我希望自己出門後真能飛起來。

想象中的目的地該是一個發達的城市,可當我由黔而冀,由省而縣,由縣而鎮,由鎮而村找到朋友家的時候,見其大門緊鎖並打聽到他是在地裏幹活的時候,我的心,真的冷卻了!

原本一隻小小的鳥,來到這裏卻註定沒有高枝,天空離我愈遠了。

沒有出路,沒有退路。

我託朋友到縣城買來一些毛邊紙和雕刻工具,整天以寫畫和雕刻打發着空落的時光。

以爲堅持就是一種希望,可到第38天的時候,我希望自己不要再待到第40天了。

就憑着這樣的想法,第39天,我揹着簡單的行囊與朋友一家揮手告別。

過了京杭大運河,我就從河北來到了山東。

這是一個地級市,是離我之前住的地方路途最近、需要旅費最少的一個城市。

一個我完全陌生的城市,也是讓我真正理解“走投無路”這個成語的地方。

看到一家川菜館,我倍感親切。奢侈地花了七元錢,我吃到了四十天以來最爲可口的飯菜。

並不想找一家旅店暫且休息,當街燈已經全部亮起的時候,我仍然在尋找適合自己寄居之處——我想從明天就有個工作。

母親常說黃天不絕無路之人,這是我此時僅剩的也是最寶貴生存信念。

憑藉一些作品,我當晚就在一家石材加工廠找到了“工作”,月薪250元,夠生活費了。

那位善良的廠長說,他們並不生產我能做的東西,只是因爲自己無才,所以愛才。

他讓我先住下來,等找到合適的工作再離開,當晚就安排我住進了村委會的一間簡陋空房。

有一種溫暖涌遍全身。

永遠記住這個山東漢子!他並不知道給了我多少感動,可我至今難以忘懷。

感動是一回事,吃白飯卻不是我的性格,往後的日子,我力所能及發揮自己的長處,曾經一天刻過六塊花崗石大匾,這是一般刻工難以想象的事情。

勞心勞力的目的,只爲飯碗。

勞作之餘,不分晝夜,揭開半邊牀單,我傾注所有的心思,在牀版上忘情地寫字作畫,常常通宵達旦,夜以繼日。

我到街頭賣藝,看客甚衆而購者稀少,倒是一些總替我懷才不遇的聲音令我難堪。

街頭賣藝意外的結果,是當地一位頗負盛名的老裝裱師把我請到他家作客,他願以每幅五元的價格長期收購我的作品,同時無償提供宣紙筆墨。

北方第一個寒冷的冬天,應該可以度過。

我不斷地尋找工作,想找到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終於,我與一位大學教授同時被一家“美術機構”聘用爲書畫教師。雖然不是正式教師,但這是我一直嚮往的職業。所不同的是,他是由市教育局安排過來,我則是自己找上門去。

我上課的時候,教授不在。而他上課的時候,我則和學生們一起聽課。當過多年的學生了,但那種如飢似渴地吸取營養的感受未曾有過。這位博古通今的教授,讓我學到了很多之前不懂並走了不少彎路的知識。

我特別仰慕這位教授,沒想到我卻成了比他更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我住上了專門安排的有傢俱有畫案的屋子。那時五百元是我從未想過的高薪,而聘方卻意外地要給我一千元,還說這是創業階段的標準。

陡然攀高的身價讓我感到今非昔比。父親一向認爲我該做大事,又老是責怪我不“發霞”,我想這回真的“發霞”了。

曾經,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

總算是棲上高枝了,可以飛了。我要飛得很高!更高!

我不計較暫時的困頓,並認爲正是困頓纔給我帶來了今天的好運。

曾經有一位老師給我說,苦難是人生一筆難得的財富,篤信斯言。

我生怕自己教不好學生,每天抓緊看書,練筆,每天迎着風雪走到學校,把自己懂得的一點東西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們。

我把那對古聯抄下來貼在牆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生活無比充實,精神無比快樂,夢想不再遙遠!

不想妻子卻病了,病得很沉。

我安慰她,堅持一下,明天就可以拿到薪水了,一千元,不愁治不好這病。我真的沒有一點擔心,好運不會白來。

在去拿薪水的路上,我止不住自個笑起來。記得剛來時,火車過了長江,又過了黃河,我充滿豪氣對妻子說,長江黃河我們都過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走過黃河,北方,就是一馬平川!

後來面對很多磨難的時候,我感到害羞,不再激昂。

今天,在拿到平生最高薪水的時候,可以激昂了!我想買一瓶“叫人想家”的孔府家酒一飲而盡,然後把之前積儲的很多苦悶和糾結如同墨汁一樣縱情潑灑在宣紙上,留下一幅千年不朽的曠世之作。

我想起了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他們的快樂,就是我現在的快樂。

天空依然紛紛揚揚地飄着大雪。

出門時,我的皮鞋實在不能穿了,我索性穿着妻子的一雙白邊布鞋,沒有覺着一點彆扭。

看着北國的雪,吟誦着毛澤東的那首沁園春,我感到自己也是風流人物了。

萬萬,萬萬沒有想到,我所扮演的,卻是唐僧師徒的第八十次歷險,所有的“真經”空無一字!

那家所謂的美術機構,已於昨晚席捲了數十個學生的數萬元學費逃之夭夭。

我,教授,學生,一同受騙。

面對數十雙無助的眼神,我還不得不安慰他們,其實我的心,在流血!他們馬上可以回家,回到父母的身邊,而我面對的,是病在牀上未能治療的妻子。我的家,還很遙遠。

房東反而找我要租金,好在聽清原委之後,他只希望我馬上搬走。

又是那位善良的廠長,再次向我伸出了溫暖的手。

我和妻子用一輛自行車推着行李走在冰天雪地,只走二十來米又全凍住了,掏冰雪的時間比行走的時間還要長。

來到廠裏,之前住的屋子已經有人住着,我們住進了一間簡陋煤棚,那是做蜂窩煤的鄉下人臨時休息的地方,因爲天太冷,都回家了。這算是老天對我的眷顧麼?

磚頭和木棒搭成的牀鋪上輔着薄薄的麥草,雪花從屋頂的縫隙裏飄下來。

小時候住土牆房,我曾經埋怨過父母不給我們一間象樣的住處,真不知道比我更苦的父母是否曾經住過我這樣的屋子。

我寫字和作畫的基本條件也沒有了。

其實,能有個住處就不錯了。

只是,我不可以找別人花錢爲自己的妻子治病。

我身上最值錢的,是一塊英納格手錶,這是結婚時一個貴陽朋友送的,是我最貴重最珍愛禮物。

但這時它不貴重了,我必須把它賣掉!真正貴重的,是妻子。

幾乎走遍了大大小小的當鋪,沒人要。走了數十家鐘錶修理店,纔有一個江西藉的“老闆”因爲與我同是南方人,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但他連五十元也不願給我,最後以三十元成交。

三十元,醫好了妻子的病,這真是老天的眷顧了。

從來不願讓妻子工作的我,同意她去學書畫裝裱的請求,這樣每月可增加一百元的收入。

在那樣的煤棚,我一住就是整整三十天。

這個北方的冬天,寒冷異常。

我沒有停止過學習,省吃減用留下來的一點點錢都用來買書,最不吝嗇的,就是買書的錢。

回憶起來,我學知識最多的時候,就是最苦的時候。

我不斷地拜訪當地的書畫名家,學習他們的長處。

沒有學過一天廣告的我,後來承擔了一家廣告公司的所有設計工作。

我還用八小時以外的時間在外兼職,那時沒有電腦,毛筆之外,我用鉛筆寫各種美術字體,一晚上寫三百字以上。

我在苦累中迎來了北方溫暖的春天。

有工作一年多來,那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我的書法,我參加當地的一些書畫展覽和筆會,也陸續參加了一些全國或國際性的專業比賽,每有斬獲。

認識的各界人士越來越多,感到自己的進步也大了。

我到濟南拜訪了八十餘歲的中國著名國畫家、山東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山東省美協(書協、文聯)名譽主席於希寧先生並得到他的教誨。

我引起了當地電臺、電視臺的注意並作了專題報道。

有朋友希望我把戶口轉過去,說那裏就是我的第二故鄉,還說已輸通了各種關係,準備把我轉到當地條件最好的一個居民小區。

我的作品價格一路飆升,從沒人要到五元,從五元到一百五十元,很多不認識的人主動找我購畫。

可是,正當一切纔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就接到本文開頭所說的那封家書,主要內容和之前接到的幾封基本相同,拿着家書,我坐在街頭聽了《九月九的酒》……

的確,我也想家了,但還沒有到我能回家的時候。

在北方剛剛住滿三年的時候,一些特殊的原因讓我不得不打道回府。

既然回來了,我已經不想再出門。可老家現在業已過時的那些父母官似乎並不歡迎我,他們一系列的作爲讓我含淚發誓:討飯也得走出去。

我選擇了貴陽,自己經營廣告,一做就是六年。

但我發現自己俗了。一方面爲了經營,我得與一些醜陋的官方人員長期打交道,否則我得花幾百元辦幾十元的事情,一方面我荒廢了許多寶貴的學習時光。

後來又發現,打了的很多交道贏得了面子卻沒有少花錢,無非是不花下而花上而已。

我討厭很多很多的官方作派!想找一個只憑能力換取報酬的工作,想用業餘時間多學點東西。

我的工薪要求不斷提高,曾在好幾家公司從事設計高管。甚至在我要換工作的時候,無需談條件,對方就知道我能值多少錢。多年的努力,我可以做到衣食無憂了。

工作之餘開卷有益,我恢復和保持了自己人格的純淨和獨立。

可我還是想家——始終思念着那個當年不能讓我吃飽穿暖的家。

我聽到、感受到家鄉的很多變化,看到了她的發展和希望。

可在參加全省廣告大賽評委工作的時候,我發現整個畢節地區沒有一件作品能夠入選。

基於這樣的事實,我更想回家——家鄉該有我的發展空間了。我希求在賺錢的同時,爲家鄉做一些可以做到的工作,至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改變家鄉廣告設計方面的某些現狀。我並不計較自己力量的單薄,存在,就是一種影響和帶動。

20xx年7月10日,我回家了!在我44歲、離開家鄉已經20xx年的時候,我用全身心擁抱了這片溫暖的土地,並開始了新的夢想。

築巢引鳳,創意先行。我一直用心工作,用文化的視角踐行自己的創意思維,同時也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擁抱溫暖,我也感受到溫暖,這是家鄉給我的幸福!我將繼續努力,用行動回報家鄉!

勸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20xx年的思念20xx年的路,回家的路,好長!

表達鄉情的文章篇2:娘,不用等我吃飯

承羽駕駛着貨車在高速路上飛馳,也飛馳着他的希望。等攢夠了錢就給妻子在縣城買一棟沿街的樓房,好開一個攝影店。妻子那麼鍾情於攝影,當有人擺出優雅得體的動作,一邊的相機咔咔作響時,妻子的心便被撓抓了一樣地癢,瞅着妻子豔慕的眼神,他的心也被撓抓了。

貨車藍色的車頭車身被剛剛一陣夏雨洗得亮汪汪的,像藍色的海豚在大海里遊躥。等了幾晚,好不容易等到了貨源,貨如期送到,他的心也放下來了。今天拉的貨重,在發車上路前,他仔細地檢查了車的制動、水箱、輪胎等,不敢有丁點的閃失,尤其夏季開貨車,他懂這一點。因爲裝車的人手不夠,他還跟着扛了十幾大包的貨品,靜心下來,才感到肩頭火灼般的痛,他不敢去觸碰它,稍稍移動手臂,心底便生出一股變成寒氣的恐懼。是有點睏意了,車上不肯輕易點菸的他燃起了一支香菸,長吸一口,之後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夾住香菸,撫在方向盤上,睏意一點點被趕跑了。他身子端端正,眼睛不敢溜號地看着前方,丈母孃還等自己回家吃飯呢。

承羽小時候有一個不雅的稱號,村裏大小孩子都喊他“皮娃子”。他就是那種上房揭瓦、上樹掏鳥的主兒,領着一幫孩子跟鄰村的孩子對抗“開火”,臉上胳膊上弄點傷疤,那是馬勺碰鍋沿——常有的事兒。有一次,鄰村一男孩子欺負本村一女孩子,他拿了秫秸杆兒,到大糞坑裏,戳了滿滿一秫秸杆兒的大糞,塗了那男孩子滿滿一身的屎臭。爲此,那男孩子的娘跳着腳兒、蹦着高兒罵了他半天。他不喜歡學習,老師也不喜歡他坐在教室裏學習,因爲他在班裏總是讓人神經緊張,不經意地就會給你整出什麼幺蛾子來。再者,他只跟半啞巴的娘相依爲命,五年級時他就輟學不再上學了,作爲男娃子,連國中都沒能念上,這在村莊裏也是罕有的事情。

他再吸一口煙,吐着菸圈,菸圈氤氳着,隨風散出車門,悠悠地飄失在空氣裏。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

妻子小名筱筱,大號龐筱竹。想起龐姓,他就想起宋朝龐太師,想起龐太師的女兒。只是他的岳丈並不是國丈,雖非國丈,卻是他們這個小村子書記,也算得位高權重,然而他並不如龐太師仗勢欺人,反而深得大家信賴。而自己呢?想到自己的出身地位,想到那已經逝去的苦命的半啞巴娘,他不由痛苦地搖了搖腦袋。筱筱是書記家的小女兒,書記家沒有兒子,三個女兒。但書記很開明,自己的女兒個個是她的寶貝疙瘩兒,他要送每一個女兒走進大學的門檻兒。不像村裏有的人因爲沒有兒子,每每喝了酒,就咧開大嘴,嗚嗚大哭:哭自己絕戶,後繼無人。兩個女兒都已經考上大學了,一個在西安交大,一個上了師範學院。而這老三卻不買賬,高中後沒能考上大學,卻死活不復讀考大學了,要在家學什麼攝影。爲這當父親的還跑到縣二中找來了筱筱原先的班主任來勸解,也沒能動搖筱筱的意志。

承羽知道爲什麼,她心裏念着他呢。別人不喜歡承羽,她卻喜歡,她知道他骨子裏正直,她知道他人窮卻不志短。當年他那苦命的啞巴娘去世時,他這裏那裏七姑八姨借錢硬是給母親辦了一個風光的喪禮,拼死拼活幹建築,硬是在一年裏就把饑荒還清了。她心裏有了事情喜歡跟他嘮叨,他覺得他的肩頭硬實可靠。他國小都沒有念下來,她上大學做什麼?

想到這裏,承羽從方向盤上移下一隻手來,狠狠擂了一下自己的肩部,他很快就唏噓了一聲,疼痛讓他趕快收了手。不過,他也很快意識到:嗯,還是結實得很。他記得有人說過:看一個人的身材,就大概知道他的修養。他可不像那些結了婚,剛過三十的人就有了便便大腹。他笑了。還有半個小時的路程就到家了,確切說是丈母孃家,丈母孃還等着自個兒吃飯呢!

當年他和她好的消息蔓延開來,像爬山虎的觸鬚到處伸展。小村子裏就沸騰了,不光自己的村子,還有幾個鄰村。怎麼可能,啞巴孃的窮兒子和書記的女兒?一個國小生和一個高中生?大家口口相授,交換着自己的不屑和質疑。然而就成了,那幾日筱筱的嘴巴里總是酸水,而且吃的特多,筱筱不懂。細心的娘等不了了,於是承羽約了媒人,和龐家人約了日子,他也正式成了龐家的一員。

他沒有上過多少學,卻懂得勤能補拙的道理。黨的路線好了,他相信勤勞能夠致富,何況身邊還有老丈人這黨內人士的團結和引導呢。他領着村裏的幾個青壯年包活兒幹過建築,騎三輪子販過蔬菜,開鐵馬子倒騰過糧食。有一次筱筱跟他到南邊去收糧食,走的是山裏路。鐵馬子在山路上迎着風,他敞開的衣襟呼啦啦像招展的旗子。他在上坡路上故意停了車,叫筱筱往山下看。天,看的筱筱暈眩心慌,深陷的山谷就在自己的旁側,急的她把腦袋直往他結實的肩膀上靠,催促他開車趕路。

小日子一天天紅火了,人們看他的目光改變了,丈母孃看他的目光也改變了,見人就呵呵笑:人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我這可是一個女婿整個兒呢。而且女婿這個主勞力不到家,丈母孃是斷不會開飯的。有時候老伴兒餓慌了,夾一筷子菜,都讓老婆子伸巴掌打落。只是那可心的外甥女可以先用小碗盛了飯先將就點兒。想到這裏,他左腳不由自主點了點油門,貨車又加速了些,他沒忘把眼睛睜大,把身子坐端正。安全是第一位的,每次外出,筱筱總不忘這樣囑咐,好像沒有了這囑咐,他就不知道一樣,務必要每次提醒。而對於安全,筱筱想必是心有餘悸的。

天上不知道哪塊雲彩就會有雨。有一天傍晚,筱筱在大門口整理賣剩下來的蔬菜,一懵懂的小夥子駕着摩托騰雲駕霧般趕過來,將猝不及防的筱筱撞飛在水泥路面,繼而飆車飛馳而去。他只記得他抱着妻子嚎啕,等到了醫院,妻子有了意識,他卻不哭了,對着妻子只是笑。但誰也不知道,在照顧妻子的幾個月裏,他抱着腦袋在醫院的各個角落裏,痛哭流涕過多少次!那幾個月,不僅僅是錢花光了,他幾乎快把一輩子的淚都流盡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每次回家給筱筱做飯送飯,總能聽到有人盯着他的背影感慨:這個家是完了呀。

雨落了總有晴空的時候。他把心一橫,又像當年安葬自己的親孃一樣,這裏那裏七姑八姨借了錢,買了一輛八成新的二手貨車,竟是硬生生地把日子重新過起來了。人們又把“嘖嘖”的讚歎送了過來,書記也已經不在了,丈母孃把這半個兒已經看得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兒子不回家不吃飯的原則,成了板上釘釘的硬性規定。

藍色的“海豚”暢遊着,瀟灑地行進着。沿途掠過的是一片片的綠色,是黃綠的半人高的玉米棵子,或是黑綠的還低矮的棉花葉子;或是一片片的白亮,那是農人搭起的排排蔬菜棚子,或是白亮亮的還有撒歡兒的魚兒蹦躍起的湖波。這富有生機的一切給他的生活注入了又一股力量。

車轉彎就有不到一刻鐘的路程了。他稍稍放慢了車速,亮起了左轉車燈,正準備逆時針轉動方向盤,後面有一輛紅色轎子突然顯現在左側後視鏡裏,似乎要準備超越這笨重的大物。未等他做出反應,紅色轎子已經將嘴巴觸伸過來,狠狠地親吻在藍色“海豚”的身上。他緊急順時針打轉方向盤,並及時剎了車。“海豚”太重了,它依了慣性,向前衝着,衝出路面,衝向了路側的河谷。他一身冷汗,好在“海豚”只把腦袋探在河谷岸邊,眼巴巴地向着滾滾的河流。他也把眼睛望向滾滾的河水,就像當年他讓筱筱望向路邊的山澗,他真想筱筱再倚靠在他的肩頭,催促他離開這裏。

他往前看去,河的對岸如同這邊一樣擠滿了人流,他看到一個個的相機舉起來,伴隨“咔咔”聲響閃着亮光。他好像看到筱筱了,在河對岸她也舉起了相機……

靜靜地,他掏出手機,撥出了一個號碼:娘,不用等我吃飯。

……

表達鄉情的文章篇3:秋讀銀杏

秋天帶着一種金屬的聲音來到了沂水之湄。我夢繞的故鄉就浸在秋裏。沂河之濱我金碧輝煌的家鄉呵,此時若靜女其姝,沉醉於優美的秋聲之中。河的對岸,誰家迎親的隊伍開始出發,嗩吶朝着升起的太陽,吹得聲聲斷斷。

秋陽在銀杏的梢頭灑落,故鄉更顯得明淨而溫暖。風從林間走過,樹葉發出愉悅的掌聲,在澄澈的天空下,低低迴旋,翩翩飛落,一片又一片,像是蝴蝶的精魂。望着這碧綠的抑或金黃色的葉片,不由地使我想起拾楓而作的詩人,眼下這無數的銀杏的葉片,任何的一枚,又讓訪秋的詩人題寫怎樣的詩句,隨風寄遠。

而在秋天的畫廊裏,最美的作品,還是這綴滿枝頭的銀杏果。它飽滿、圓潤、晶瑩,黃燦燦的,沉甸甸的,在凝重的秋陽裏,堅持地抓住銀杏的枝條,以一種鞠躬盡瘁的精神與姿態,在向我們點頭,在向凝重的秋天和養育我們的故鄉示意。而高大的銀杏,一棵棵,一片片,掩映和環抱着我美麗的村莊。那株有着一千二百多年樹齡的銀杏王,一直偉岸在我的夢裏,夢外。

在這銀杏的故鄉,孩子們常在銀杏樹下玩耍。誰若是撞上銀杏果,誰就能長高,誰就會撞上幸福和吉祥。年年歲歲,銀杏果流入了民俗:誰家的閨女出嫁了,抓一把銀杏果縫入被角,祁願早生貴子,富貴吉祥。而今天,現代科技之光,把故鄉人世世代代的美好祁願變成了現實的財富,銀杏的葉、果、苗,支撐起農家越來越殷實的日月。最讓人感慨的,當是那些庭前屋後的銀杏老樹,它們是這村落中閱盡千年滄桑的老者,相伴過秦磚漢瓦,苦守過茅屋秋風。今天的故鄉,農家的樓宇高了起來,站在自家的樓上,孩子們隨手可摘秋天的果實,這不禁讓我想起“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詩句來。

我是在銀杏樹下長大的。過去清貧的年代裏,母親們曾用銀杏果醬拌上粗糧粉末,哺育過孩子。在銀杏母親的懷抱裏,我們的童年成了它的一隻金色的葉片。當童年的葉片像蝴蝶一樣飛旋而去的時候,我知道,我的血管裏已沉澱了銀杏的本質與內涵。

我們村子西邊有棵“抗戰樹”,它的前身在抗戰時已是合抱之木,我抗日軍民以它作掩體,還擊日寇,罪惡的侵略者用炮火將它毀於瞬間,只剩下被燒焦的樹樁,千年古樹的血與抗日軍民的血流在一起,澆灌腳下頑強的土地。就在第二年,這段枯木又重新發芽,長出了樹椏。這就是銀杏樹,習慣在傷痛之中吐出希望。如今,勤勞而富有想象力的故鄉人,找來被風雨雷電和刀斧烈火摧蝕得體無完膚的銀杏枯乾爛根,製成令人驚奇的盆景,銷往四面八方,世人從這些一脈尚存、生命不止的銀杏盆景中,看到的當不只是一種簡單的美,而應當是一種深刻的氣質與精神!

距抗戰樹不遠的地方,站立着兩棵“姻緣樹”,雄樹呈挺拔的寶塔形,洋溢着一種陽剛之美,雌樹則是圓潤的蘑菇狀,呈現出一種陰柔之秀。關於這兩棵樹流傳着一段美麗的故事。傳說,兩棵樹先前苦戀很久而不能相合,夜間化成一雙青年男女相對而泣,一得道高僧撞見後,用一根紅絲線將兩棵樹連起來,便成全了他們美好的姻緣。從那以後,雌樹便開始結果,他們愛情的果實已不知繁衍出多少代銀杏樹,而愛情不老,他們依然牽手站在這裏,看長天雲捲雲舒,看沂河潮起潮落。在這美麗而安詳的秋天,在這童話般的銀杏園裏,這段關於愛情的傳說,或許是許多來這裏遊玩的情侶的最大收穫。

樹葉一片片落下,我從輕盈的落葉中讀到生命的落寞與真實;果實紛紛墜地,我從沉甸甸的果實上讀到生命的酸辛與喜悅。秋天的銀杏,我就在你的身邊讀你,讀你的風姿,讀你的氣質與精神。讀你,就是讀家鄉的歷史;讀你,就是讀腳下的土地;讀你,也就是讀我們自己。注視之中,深入之中,它讓我們讀懂生命的含義,以及沉澱在生命之中的一種不息的精神。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