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描寫類詩句>描寫橋的詩句>

關於橋的詩句—《鵲踏枝》

描寫橋的詩句 閱讀(1.4W)

《鵲踏枝》原文

關於橋的詩句—《鵲踏枝》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爲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鵲踏枝》鑑賞

“誰道閒情拋棄久”,誰說這份閒情能拋擲很久?起句就問,正是說明這份“閒情”千迴百轉,盤旋鬱結,欲罷不能。一個“久”字,更加強了這種掙扎努力的苦痛。 “誰道”者,想來是誰都做不到,一切的掙扎和努力徒然落空,因而“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每”,“還” “依舊”,已足可見此“惆悵”之永在常存。“閒情”,看似輕閒,實則無比沉重,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久久地纏繞,想對花排遣,但“淚眼問花花不語”他只能“日日”飲酒而已。借酒澆愁愁更愁,一日一日,形容枯槁,“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 “蕪”是叢茂之草。青青草色遍接天涯,有着無窮的生命力,生命和情感都甦醒過來,這份曾隱在心之深處的惆悵頑強地擡起頭來,相思愁苦正是這一份漫天的碧草。賀鑄有詞“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正是用草來形容愁之多。“堤上柳”的縷縷柔條所喚起的,又該是一種何等綿遠纖柔的情意?而這份草色又不自今日方始,年年河畔草青,年年堤邊柳綠,則此一份綿遠纖柔的情意,豈不也就年年與之無盡無窮!所以接下去就說 “爲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年年有”的“愁”,何以又說是“新”?一則此詞開端已曾說過“閒情拋棄久”的話,經過一段“拋棄”的掙扎,而重新又復甦起來的“愁”,所以說”新”;再則此愁雖舊,而其令人惆悵的感受,則敏銳深切,歲歲常新,故曰“新”。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獨立”二字,已是寂寞可想,再觀其“風滿袖”三字,更是淒寒可知,又用了“小橋”二字,則其立身之地的孤零無所廕庇亦復如在目前, “風滿袖”之“滿”字,風寒襲人,寫得極飽滿有力。在如此寂寞孤零無所廕庇的淒寒之侵襲下,其心情之寂寞悽苦已可想見。林梢月上,夜色漸起,路斷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後了。 “獨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如果不是內心中有一份難以安排解脫的情緒,有誰會在寒風冷露的小橋上直立到中宵?這種銘心刻骨的癡情似乎是與身俱在的,任你怎樣掙扎都無法擺脫。可憐見,他只能拖着瘦贏的身軀,佇立在風緊人靜的小橋上,和那一鉤孤悽的新月默默無言地相互對視……

 《鵲踏枝》作者簡介

馮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閒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