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描寫類詩句>描寫橋的詩句>

關於橋的詩句—《河陽橋送別》

描寫橋的詩句 閱讀(1.3W)

《河陽橋送別》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河陽橋送別》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關於橋的詩句—《河陽橋送別》

  《河陽橋送別》原文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⑵。

若傍闌干千里望⑶,北風驅馬雨蕭蕭。

  《河陽橋送別》註釋

⑴河陽橋:唐代由洛陽去黃河以北必須經過的一座浮橋。

⑵晉國:指今山西一帶,春秋時期爲晉國之地。

⑶闌干:即欄杆。

  《河陽橋送別》譯文

滾滾黃河從千里之外奔涌而來,寬闊的江面上架有河陽浮橋;在此送別友人到遙遠的晉國故里去,路途一直延伸到茫茫的遠方。倚着欄杆,遙望千里之外的友人所住之地,但見北風蕭蕭,雨聲淅瀝,吹打着載着友人遠去的馬兒。

《河陽橋送別》賞析

此詩寫出了在河陽橋上這個特殊的環境中送別友人遠去的情景。前二句:“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起句寫題之“河陽橋”,次句寫題之“送別”。起句由遠及近,景象由線變點。黃河由遙遠的地方緩緩流來,流到這河陽橋。黃河是一條線,河陽橋是一個點。詩人送友人迴歸山西故里,故稱“晉國歸人”,這是點,也是近景。而友人所經之路,伸向遠方,這又是線,也是遠景。一個“遙”字,可以想象詩人送別友人,友人漸行漸遠,漸變模糊,消失在天邊,而詩人卻久久不忍回去的情景,依依離別之情,溢於言外。

後二句“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緊承次句“遙”字而寫。傍着欄杆,遙望友人遠去千里,這是具體寫送別的場景。“千里”與“遙”,正好呼應。前句着一個“若”字,則使語氣顯得更加婉轉。末句乃是詩人“望”中所見之景。“北風驅馬”,是視覺;“雨蕭蕭”,則是視覺兼聽覺。友人北去,其馬爲北風所驅。一個“驅”字,寫出了詩人不忍友人別去而友人終將別去的內心苦痛。而此時又下起了蕭蕭淫雨,風雨聲夾雜一片,更讓人思緒萬千,悵然落寞。靜默的詩境至此陡然變得喧囂,使人頓感心緒煩亂,餘味不盡。

全詩四句,每句分別是一幅獨立的畫面,四句又共同組成了一幅“浮橋送別圖”。全篇言辭簡淡,妍麗蒼莽,婉轉蘊藉,渾然天成,沒有一字言情,卻在蕭疏淡雅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迴盪着一抹濃濃的朋友真情,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河陽橋送別》作者簡介

柳中庸,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名淡,以字行,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爲柳宗元族人。曾授洪州戶曹,不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並有文名。其詩以寫邊塞徵怨爲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和李端爲詩友。今存詩僅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