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描寫類詩句>邊塞詩>

邊塞詩—《悲憤詩(其二)》

邊塞詩 閱讀(7.67K)

 《悲憤詩(其二)》原文

邊塞詩—《悲憤詩(其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 身執略兮入西關。歷險阻兮之羗蠻。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東顧兮但悲嘆。 冥當寢兮不能安。飢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幹。薄志節兮念死難。 雖苟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歲聿暮兮時邁徵。 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寢兮起屏營。

登胡殿兮臨廣庭。玄雲合兮翳月星。 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 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 追持我兮走煢煢。頓復起兮毀顏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復生。

 《悲憤詩(其二)》鑑賞

《悲憤詩》語言渾樸,“真情窮切,自然成文”,它具有明白曉暢的特點,無雕琢斧鑿之跡。某些人物的語言,逼真傳神,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如賊兵罵俘虜的幾句惡言惡語,與人物身分吻合,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形象鮮明生動。文姬別子時,兒子說的幾句話,酷似兒童的語氣,似乎可以看到兒童抱着母親的頸項說話的神態,看出小兒嘟努着小嘴的樣子,孩子的天真、幼稚和對母親的依戀,躍然紙上,這在前此的詩歌中是罕見的。

《悲憤詩》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它深受漢樂府敘事詩的影響,如《十五從軍徵》、《孤兒行》等,都是自敘身世的民間敘事詩,《悲憤詩》一方面取法於它們,另方面又揉進了文人情詩的寫法。前人指出它對杜甫的《北征》、《奉先詠懷》均有影響,不爲無據。它與《古詩爲焦仲卿妻作》,堪稱建安時期敘事詩的雙璧。

《悲憤詩(其二)》作者簡介

蔡琰(原字昭姬(《後漢書、列女傳》注引《列女後傳》作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陳留圉人,生於公元173年,卒年不詳。(據譚正壁《中國文學家大詞典》,蔡琰生活的時代約在公元162至239年之間)是東漢末年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三國時期著名女詩人、琴家。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