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演講稿>

2021年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

勵志演講稿 閱讀(3.22W)

講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實,光明磊落。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以下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希望能幫到你。

2021年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

20xx年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篇一

暑假期間,我認真學習了教師文明禮儀,對此有了新的認識。教師禮儀是教師在工作、待人接物、爲人處事等方面的規範化的做法。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需要的儀式。禮儀所體現的不僅是個人有禮貌的簡單層次、更是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

教師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着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承擔着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爲學生和社會的楷模。語言是教師用來傳授知識和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是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的一種手段。教師是學生的良好表率。我身爲教師,禮儀尤爲重要,孩子天性好模仿,他們學習說話,待人接物,往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作爲孩子的教師自然是他們學習的榜樣。我意識到,應當用一顆平等的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放下教師的架子,對學生真誠相待,做學生的朋友,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推動孩子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人類有許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頂峯,這就是一個人的自尊心。”要想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學生,並且要讓學生從心底裏接受你的這份情感,只在口頭上說說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要做到潤物細無聲。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爲開。只要我們付出真愛,就一定會獲得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們動不動就對他們諷刺、挖苦,使他們喪失上進心,破罐子破摔,這樣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們應該採用表揚、鼓勵。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使學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我們的國家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通過學習我意識到:作爲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一名教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爲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爲教師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着文明。教師的衣着整潔、典雅、美觀,則具有導向和潛移默化的久遠影響。如果衣着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顯然不雅。而女老師超時髦,超前衛的着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爲我們是國小教師,面對的是模仿能力很強的學生,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爲學生模仿的對象。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德行的修煉,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總之,從事了教師職業,就意味着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爲學生樹立一個表率,爲創建和諧社會貢獻綿薄之力。

20xx年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篇二

⑴獻身教育,甘爲人梯

獻身教育,甘爲人梯,是人民教師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體的表現。它是履行師德要求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條件。這是說,只有首先具備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覺履行其他師德規範,爲人民教育事業盡責盡力。

教師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大多數教師在工作上不計地位,不計名譽,不計報酬,不計時間,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長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爲培養下一代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因爲如此,人民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和讚揚。人們把教師比喻爲用知識雨露澆灌幼苗並使之茁壯成長的“園丁”;比做吐盡最後一口潔白明淨的纖絲,一心一意爲人類謀幸福的“春蠶”;還比做將全部心血化爲火焰,照亮了青少年心靈的“紅燭”。如果說科學、技術事業及其他事業需要有人梯,那麼教師尤其是中國小教師就是這部人梯的最初幾級;人們常常讚美大廈的高大、壯觀、但卻忽略了根基,沒有大廈的根基,大廈就會倒塌,而且根本不會有大廈。這“園丁”、“春蠶”、“紅燭”、“根基”、“人梯”,就是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教師把自己的青春毫無保留地獻給人民的教育事業。這種熱愛教育事業,以獻身教育爲樂、甘爲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師德情感的表現。

⑵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我國古代早有“師表”的提法。所謂“爲人師表”,是指教師應該成爲學生效法的表率。孔子作爲教師,能被後世譽爲“萬世師表”,絕非偶然,他最早倡導以身作則,提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而最可貴的是身體力行。孔子從事教育的一生,也正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熱愛教育,倡導教師要有良好的舉止、語言的修養,也很重視教育有道,鼓勵有方,任使得法。正因爲如此,孔子受到他的學生的愛戴和尊敬,也受到後世教育工作者的敬仰。

學生除了向書本學習之外,主要是向教師學習。在兒童、少年的心目中,教師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是智慧的象徵、高尚人格的化身。所以說教師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思想、行爲、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薰陶和影響着學生。學生的模仿和可塑性都很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學生的眼睛是“錄相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錄下來的信號裝在“電子計算機”,然後指導他們的行動。所以要塑造下一代的心靈,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確實成爲學生的表率。

率先垂範是爲人師表的重要表現。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人民教師應該表裏如一,言傳身教。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說得漂亮,做得很差,這樣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而且會對他們心靈產生極壞的影響。每個優秀的人民教師應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在政治覺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應成爲學生的楷模。南京市特級教師斯霞說得好,“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使學生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教師首先要身體力行。”每位人民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範,這是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要求。

⑶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調整教師與學生相互關係的師道規範。師生關係是否協調,直接關係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的天職。何謂愛呢?所謂愛是人的一種偉大感情,是主體之間誠摯而親密的感情聯繫。教師尊重和信任學生,需要訴諸理智和感情,這種理智感情的聯繫,表現爲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尊重是熱愛的根據,熱愛是尊重的表現;沒有尊重便沒有熱愛,沒有熱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熱愛學生,是教師在一種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對學生髮自內心的誠摯的親密感情,它也是一種社會的感情。這種感情的產生和發展,是社會對未來所表示的關注和寄託。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孤立地看,是師生之間的愛,其實這種熱愛,是教師對祖國對人民對共產主義事業的愛的具體表現。責任感和良心,促使教師體驗到自己是社會利益的代表者,是受社會的委託,關懷着下一代的成長,使學生成爲符合社會的設計標準,能履行社會職能的人。只有在這種責任感的驅使下,教師對學生的感情纔是發自內心的和誠摯的。愛的感情是某種需要特別滿足時所產生的內心積極體驗。學生都有對愛的本能要求,希望得到教師、家長及社會的熱愛;當教師滿足了他們的這種需要時,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有利於成才。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感情,同時也是一種不斷深入的活動。

熱愛學生並不是對學生溺愛、遷就和放縱,而是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熱愛與嚴格要求是並行不悖的。俗語說,“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這些話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嚴格並不等於懲罰,教師對學生要嚴慈相濟,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自己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遠之。誨人不倦,就是教育學生要特別耐心,全心全意培養他們,希望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甘當一輩子人梯,使學生真正成才,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

熱愛學生,還要堅持正面教育,要始終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尊重學生人格,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當然,堅持正面教育並非遷就落後,姑息錯誤,而是要向學生提出高標準、嚴要求。熱愛學生,更要做到對所有學生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無類”,意思就是說,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歧視。好的學生要教育要愛護,差的學生同樣要教育要愛護,絕不能分高低貴賤、遠近親疏。對於差生,不但不能嫌棄和歧視,反而更應倍加愛護,對他們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實踐說明,差生是可以教育好的。

⑷精通業務,學而不厭

嚴謹治學、精益求精是處理教師與教學勞動關係中的教師道德規範。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把人類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學生,因而勤奮學習,精通業務,掌握教學規律,是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決不單純是個業務問題,而是個社會道德責任問題。所以,千百年來,一直把精通業務的要求看作是師德的主要內容之一。“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

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古語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又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這些都是頗有道理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因此每個人民教師都必須勤奮學習,精通本行業務,要有學而不厭的進取精神。

人民教師不僅應當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精通所授課程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當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以及社會學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教學規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堅持邊教邊學,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加厚基礎,做到精通一門學科,又研究相鄰學科,使自己具有廣博精深的學問和較高的文化素養,能勝任其本職工作。尤其是我們正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知識新成果不斷增加,每個教師要勇於進取,勇於攀登,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不斷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另外,精通業務,嚴謹治學,還要求教師提高教學的方法和技巧,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技巧等,以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學而不厭還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這是人民教師的又一美德。唐代思想家韓愈在《師說》中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如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就是鼓勵教師要博採衆長,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從總的方面來看,教師的知識和才能當然要高於學生,但是在某一點或某個問題上,學生有獨到見解,甚至比老師高明,這也是正常現象。遇此情況,教師應虛心向自己的學生學習,以彼之長補己之短,這是高尚師德的又一體現。

⑸互相學習,團結協作

一般說來,教師的工作既較多地表現爲個人的勞動,但同時又是一種集體的活動。整個教育過程既凝結着個人勞動的智慧,又反映了整體勞動的力量。教師工作的這一特點要求每個教師既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要發揮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即同一學科教師之間,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班主任與班主任之間,新舊老師之間,教師與其他教輔人員之間的關係等等。

爲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發揮教師的和集體力量,應該提倡在教師之間彼此尊重、相互學習的良好道德風氣,同一學科的教師,可能畢業於不同的學校,教學時間有長有短,教學方法各有不同;他們的思想覺悟、道德修養、文化水平和業務能力也有高有低,有強有弱,這是正常現象。同事之間有實際差別,這是客觀存在。特別是同一學科的教師,要從教好學生這一共同目標出發,不要拆臺,互不服氣,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共同提高。同事之間真誠相待。

在教師之間還要提倡:有教學資料,公之於衆,大家使用,不搞資料保密;有教學經驗,及時交流,切磋琢磨,不搞知識私有;有意見分歧,展開討論,共同探討,不要互相攻擊。在新老教師之間要提倡: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互尊互敬,不搞文人相輕。一般說來,老教師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情操高尚,青年教師要向老年教師虛心求教,認真學習,不斷提高;青年教師朝氣蓬勃、敢衝敢闖、上進心強,老教師也要學習青年教師的這些長處,對他們要關懷愛護,精心培養,切勿求全責備,埋沒人才。

同樣,在教育過程中,搞好教師與領導、工人、幹部、教輔人員之間的關係,也是極爲重要的。在教師與領導之間要提倡:教師應尊重領導,服從領導;領導應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師,不要互相瞧不起,互相攻擊。在教師與工人、幹部、教輔人員之間要提倡:教師應尊重工人、幹部、教輔人員的勞動,尊重他們的人格,學校職工要尊敬教師,以教學爲中心搞好本職工作,爲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方便的條件。總之,教師與職工之間應加強彼此之間的瞭解和團結,形成“團結協作,勉勵共進”的校風。

互相學習,團結協作,搞好教師同各方面的人際關係,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對貫徹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對於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昌盛,對於把我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廣大人民教師一定要奮發向上,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努力把自己鍛鍊成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帶頭人。

20xx年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篇三

1.教師應真誠的接受學習,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行

人的道德品行是經過教育和學習才能形成的,教師要有良好的品質,首先必須努力、認真地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時刻牢記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教師所擔負的神聖使命,責任重大,任務艱鉅。認真學習《教師法》、《教育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未成年保護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法律法規,依法從教,時時嚴格要求自己。要學“八榮”、記“八恥”,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科學的人生觀,完善的道德觀,現代的教育觀。爲樹立起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提供思想保障。

2.經受考驗,不斷純潔自己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形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各種思想相互激盪,社會上一些封建的、資本主義的舊道德又沉渣泛起,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和淫穢的文化,時刻考驗着清苦的教師,對教師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產生強烈的衝擊。一些意志薄弱者就是因爲經受不住誘惑而自甘墮落,“不思進取、貪圖享受、驕奢淫穢”的思想也日漸滋長起來。因此,在這樣複雜的現實面前,教師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就必須增強批判思維的能力,分清正邪,明辨是非,自覺抵制封建的資產階級道德意識的侵蝕,不斷淨化自己的靈魂。要牢固的樹立起社會主義的榮辱觀,以熱愛祖國爲榮、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辛勤勞動爲榮;要牢固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觀,完善自己的情操,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斷地純潔自己,把握好道德觀,經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堅守高尚的情操,發揚無私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廉潔從教。

3.深刻反省,勇於自我批評

反省是一面瑩澈的鏡子,它可以照見心靈上的污點。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就必須對自己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無情地解剖自己。效仿古之聖人“日三省吾身”,對自己的言行進行深刻的反思,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認識。對自己的錯誤行爲進行反思,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在道德修養中,不斷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剔除假醜惡的東西,不斷的自我淨化。使自己的道德素質得到不斷的昇華,真正使自己在思想道德上達到爲人師表的標準。

4.用模範的事蹟激勵自己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是我們時代人格的化身。在他們身上體現出崇高的道德價值,給人們以鼓舞、以教育。人民公僕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把人民的利益時刻牢記在心中,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切實有效地落實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中去,無私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風口浪尖撲激流的抗洪英雄那種團結奮戰、無私無畏、捨己爲人的精神;抗擊“非典”中,白衣天使的那種在生與死的考驗下,不怕犧牲的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精神風貌,奏出了時代的主旋律。他們那種無私奉獻,一心爲民的崇高人格是激勵我們永遠上進的精神支柱。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充實自己,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5.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投身到教育實踐中去,刻苦磨練自己

在現代教育中,中國小生既是教學的主體,又是發展的人,作爲發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在教學實踐中,人們往往忽視學生正在成長的特點,要求學生十全十美,對學生求全責備。把學生作爲發展的人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並且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轉變觀念,徹底擯棄“唯師獨尊”的道德觀念,創造民主平等的條件和氣氛,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採用民主的教育方法,把教學過程建立在師生合作的基礎上,以學生爲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使學生得到和諧的全面發展。

由於遺傳和後天環境不同,學生的個體差別總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要以平等的精神對待學生,決不能因爲差別的存在而厚此薄彼,對調皮、成績差的學生歧視、放任自流,教學方法粗暴,嘲笑、挖苦、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的發展,損害了人民教師的現象。教師在自己的道德修養中要熱愛學生,這是達到民主和諧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處處關心學生,鼓勵學生,對學生充滿信心,循循善誘,不指責、不呵斥、不急噪。要有信心和耐心,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彼此之間以誠相見,互相推心置腹。教學中創設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的發展。教師也從中完善了自身的道德修養。

無德很難爲師,教師這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對我們的品行風範提出了最爲嚴格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修養,更新教學觀念,走進新課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給學生以關愛。在平時行爲中時刻注意自己,反省自己,使自己成爲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樹師表、正師風、鑄師魂、揚師德,愛崗敬業,依法從教,做一名新時期品德高尚的老師。真正做到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以高尚的道德品行去從事教育活動,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教好書。在教壇中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弘揚時代主旋律。

講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實,光明磊落。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以下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希望能幫到你。

20xx年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篇一

暑假期間,我認真學習了教師文明禮儀,對此有了新的認識。教師禮儀是教師在工作、待人接物、爲人處事等方面的規範化的做法。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需要的儀式。禮儀所體現的不僅是個人有禮貌的簡單層次、更是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

教師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着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承擔着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爲學生和社會的楷模。語言是教師用來傳授知識和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是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的一種手段。教師是學生的良好表率。我身爲教師,禮儀尤爲重要,孩子天性好模仿,他們學習說話,待人接物,往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作爲孩子的教師自然是他們學習的榜樣。我意識到,應當用一顆平等的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放下教師的架子,對學生真誠相待,做學生的朋友,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推動孩子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人類有許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頂峯,這就是一個人的自尊心。”要想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學生,並且要讓學生從心底裏接受你的這份情感,只在口頭上說說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要做到潤物細無聲。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爲開。只要我們付出真愛,就一定會獲得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們動不動就對他們諷刺、挖苦,使他們喪失上進心,破罐子破摔,這樣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們應該採用表揚、鼓勵。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使學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我們的國家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通過學習我意識到:作爲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一名教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爲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爲教師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着文明。教師的衣着整潔、典雅、美觀,則具有導向和潛移默化的久遠影響。如果衣着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顯然不雅。而女老師超時髦,超前衛的着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爲我們是國小教師,面對的是模仿能力很強的學生,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爲學生模仿的對象。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德行的修煉,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總之,從事了教師職業,就意味着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爲學生樹立一個表率,爲創建和諧社會貢獻綿薄之力。

20xx年教師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篇二

⑴獻身教育,甘爲人梯

獻身教育,甘爲人梯,是人民教師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體的表現。它是履行師德要求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條件。這是說,只有首先具備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覺履行其他師德規範,爲人民教育事業盡責盡力。

教師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大多數教師在工作上不計地位,不計名譽,不計報酬,不計時間,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長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爲培養下一代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因爲如此,人民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和讚揚。人們把教師比喻爲用知識雨露澆灌幼苗並使之茁壯成長的“園丁”;比做吐盡最後一口潔白明淨的纖絲,一心一意爲人類謀幸福的“春蠶”;還比做將全部心血化爲火焰,照亮了青少年心靈的“紅燭”。如果說科學、技術事業及其他事業需要有人梯,那麼教師尤其是中國小教師就是這部人梯的最初幾級;人們常常讚美大廈的高大、壯觀、但卻忽略了根基,沒有大廈的根基,大廈就會倒塌,而且根本不會有大廈。這“園丁”、“春蠶”、“紅燭”、“根基”、“人梯”,就是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教師把自己的青春毫無保留地獻給人民的教育事業。這種熱愛教育事業,以獻身教育爲樂、甘爲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師德情感的表現。

⑵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我國古代早有“師表”的提法。所謂“爲人師表”,是指教師應該成爲學生效法的表率。孔子作爲教師,能被後世譽爲“萬世師表”,絕非偶然,他最早倡導以身作則,提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而最可貴的是身體力行。孔子從事教育的一生,也正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熱愛教育,倡導教師要有良好的舉止、語言的修養,也很重視教育有道,鼓勵有方,任使得法。正因爲如此,孔子受到他的學生的愛戴和尊敬,也受到後世教育工作者的敬仰。

學生除了向書本學習之外,主要是向教師學習。在兒童、少年的心目中,教師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是智慧的象徵、高尚人格的化身。所以說教師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思想、行爲、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薰陶和影響着學生。學生的模仿和可塑性都很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學生的眼睛是“錄相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錄下來的信號裝在“電子計算機”,然後指導他們的行動。所以要塑造下一代的心靈,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確實成爲學生的表率。

率先垂範是爲人師表的重要表現。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人民教師應該表裏如一,言傳身教。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說得漂亮,做得很差,這樣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而且會對他們心靈產生極壞的影響。每個優秀的人民教師應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在政治覺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應成爲學生的楷模。南京市特級教師斯霞說得好,“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使學生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教師首先要身體力行。”每位人民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範,這是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基本要求。

⑶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調整教師與學生相互關係的師道規範。師生關係是否協調,直接關係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的天職。何謂愛呢?所謂愛是人的一種偉大感情,是主體之間誠摯而親密的感情聯繫。教師尊重和信任學生,需要訴諸理智和感情,這種理智感情的聯繫,表現爲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尊重是熱愛的根據,熱愛是尊重的表現;沒有尊重便沒有熱愛,沒有熱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熱愛學生,是教師在一種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對學生髮自內心的誠摯的親密感情,它也是一種社會的感情。這種感情的產生和發展,是社會對未來所表示的關注和寄託。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孤立地看,是師生之間的愛,其實這種熱愛,是教師對祖國對人民對共產主義事業的愛的具體表現。責任感和良心,促使教師體驗到自己是社會利益的代表者,是受社會的委託,關懷着下一代的成長,使學生成爲符合社會的設計標準,能履行社會職能的人。只有在這種責任感的驅使下,教師對學生的感情纔是發自內心的和誠摯的。愛的感情是某種需要特別滿足時所產生的內心積極體驗。學生都有對愛的本能要求,希望得到教師、家長及社會的熱愛;當教師滿足了他們的這種需要時,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有利於成才。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感情,同時也是一種不斷深入的活動。

熱愛學生並不是對學生溺愛、遷就和放縱,而是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熱愛與嚴格要求是並行不悖的。俗語說,“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這些話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嚴格並不等於懲罰,教師對學生要嚴慈相濟,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自己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遠之。誨人不倦,就是教育學生要特別耐心,全心全意培養他們,希望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甘當一輩子人梯,使學生真正成才,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

熱愛學生,還要堅持正面教育,要始終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尊重學生人格,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當然,堅持正面教育並非遷就落後,姑息錯誤,而是要向學生提出高標準、嚴要求。熱愛學生,更要做到對所有學生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無類”,意思就是說,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歧視。好的學生要教育要愛護,差的學生同樣要教育要愛護,絕不能分高低貴賤、遠近親疏。對於差生,不但不能嫌棄和歧視,反而更應倍加愛護,對他們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實踐說明,差生是可以教育好的。

⑷精通業務,學而不厭

嚴謹治學、精益求精是處理教師與教學勞動關係中的教師道德規範。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把人類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學生,因而勤奮學習,精通業務,掌握教學規律,是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講,它決不單純是個業務問題,而是個社會道德責任問題。所以,千百年來,一直把精通業務的要求看作是師德的主要內容之一。“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

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古語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又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這些都是頗有道理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因此每個人民教師都必須勤奮學習,精通本行業務,要有學而不厭的進取精神。

人民教師不僅應當懂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精通所授課程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當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以及社會學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教學規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堅持邊教邊學,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加厚基礎,做到精通一門學科,又研究相鄰學科,使自己具有廣博精深的學問和較高的文化素養,能勝任其本職工作。尤其是我們正處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知識新成果不斷增加,每個教師要勇於進取,勇於攀登,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不斷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另外,精通業務,嚴謹治學,還要求教師提高教學的方法和技巧,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技巧等,以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學而不厭還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這是人民教師的又一美德。唐代思想家韓愈在《師說》中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如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就是鼓勵教師要博採衆長,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從總的方面來看,教師的知識和才能當然要高於學生,但是在某一點或某個問題上,學生有獨到見解,甚至比老師高明,這也是正常現象。遇此情況,教師應虛心向自己的學生學習,以彼之長補己之短,這是高尚師德的又一體現。

⑸互相學習,團結協作

一般說來,教師的工作既較多地表現爲個人的勞動,但同時又是一種集體的活動。整個教育過程既凝結着個人勞動的智慧,又反映了整體勞動的力量。教師工作的這一特點要求每個教師既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要發揮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即同一學科教師之間,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班主任與班主任之間,新舊老師之間,教師與其他教輔人員之間的關係等等。

爲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發揮教師的和集體力量,應該提倡在教師之間彼此尊重、相互學習的良好道德風氣,同一學科的教師,可能畢業於不同的學校,教學時間有長有短,教學方法各有不同;他們的思想覺悟、道德修養、文化水平和業務能力也有高有低,有強有弱,這是正常現象。同事之間有實際差別,這是客觀存在。特別是同一學科的教師,要從教好學生這一共同目標出發,不要拆臺,互不服氣,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共同提高。同事之間真誠相待。

在教師之間還要提倡:有教學資料,公之於衆,大家使用,不搞資料保密;有教學經驗,及時交流,切磋琢磨,不搞知識私有;有意見分歧,展開討論,共同探討,不要互相攻擊。在新老教師之間要提倡: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互尊互敬,不搞文人相輕。一般說來,老教師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情操高尚,青年教師要向老年教師虛心求教,認真學習,不斷提高;青年教師朝氣蓬勃、敢衝敢闖、上進心強,老教師也要學習青年教師的這些長處,對他們要關懷愛護,精心培養,切勿求全責備,埋沒人才。

同樣,在教育過程中,搞好教師與領導、工人、幹部、教輔人員之間的關係,也是極爲重要的。在教師與領導之間要提倡:教師應尊重領導,服從領導;領導應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師,不要互相瞧不起,互相攻擊。在教師與工人、幹部、教輔人員之間要提倡:教師應尊重工人、幹部、教輔人員的勞動,尊重他們的人格,學校職工要尊敬教師,以教學爲中心搞好本職工作,爲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方便的條件。總之,教師與職工之間應加強彼此之間的瞭解和團結,形成“團結協作,勉勵共進”的校風。

互相學習,團結協作,搞好教師同各方面的人際關係,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對貫徹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對於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昌盛,對於把我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廣大人民教師一定要奮發向上,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努力把自己鍛鍊成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