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文章>

勵志的正能量文章_積極向上的美文

勵志文章 閱讀(4.19K)

每天閱讀一篇;勵志的文章,讓自己保持滿滿的正能量,做積極向上的自己。小編爲大家精心推薦了的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勵志的正能量文章_積極向上的美文

勵志的正能量文章篇一:關於堅持這件事

作者:盧璐

一年之際在於春,在這春光裏面,你在壯志雄心的計劃什麼?

從明天開始:

減肥,跑步,狂練馬甲線?

學那門特別優雅的外語?

每週讀五本有意義的書?

每天寫一千字?

……

誰沒有仰面長嘯,豪氣凌天的大喊:“我要做。”

誰沒有頓足捶胸,低頭萎靡的喏喏:“我放棄。”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絕大多數人,面對大多數事情,也就是三分鐘熱度,連刀子都還沒有找到就放棄了。

人生貴在堅持,就是因爲堅持如蜀道,難於上青天。更要命的是,堅持這條難走的小道,正是走向成功的通途。

沒有聽說,有人要堅持每天玩遊戲,睡懶覺或者吃巧克力。

當一件事情需要堅持,就是說這件事情做起來,有來自某個方面的某種阻力。

堅持一種自我掌控的意志力,逆水行舟,花得是體力,精力,毅力和努力。

是堅持,讓我們從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種子都可以長成大樹;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長大樹。

想成爲大樹,請先給自己創造一種可能,讓我們可以堅持下去。

1.是一定要做這件事情嗎?

我從十六歲開始,到三十幾歲生思迪,在不做運動的情況下,體重一直在四十八公斤以下。

在巴黎的時候,我有一個嘴饞又容易發胖的閨蜜。有次意外賺了點小錢,我們決定把這錢吃掉,纔算變成自己的。

她眼睜睜地看着我穿着三十四碼的連衣裙,吃了三份蛋糕外加一個水果撻。氣憤而惡毒地說:“Lulu,我覺得你應該去看一下醫生,你的消化吸收系統肯定有毛病。”

生完思迪,我一直在五十三四公斤徘徊。常常減肥,從沒有堅持過一個星期。

生完子覓,春節的時候去巴厘島。五十八公斤的我,抱着五個月就有二十幾斤的子覓,穿着夏天露肉的衣服,足足兩個肉丸子。旁邊玉樹臨風的盧中瀚領着細伶伶的長腿妹妹思迪,步履輕鬆,有意和我們拉開一段距離。

根本不必發誓吶喊,我知道,我已經到了必須減肥的時刻。

從巴厘島回來,我開始我的減肥計劃。

從減少晚餐攝入量,到取消晚餐。取消所有的甜點,巧克力,蛋糕,各種餅乾;不喝甜的飲料,可樂,雪碧,珍珠奶茶;控制澱粉質物質的攝入量……

每天起牀第一件事情,就是稱體重並記到IPAD上,做曲線圖。

從寒風料峭的二月,到花開漫天的五月,隨着熱起來的天氣,我彷彿脫掉了一件笨重的外衣。從五十八公斤減到了四十九。

我找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打開幾年沒有開過的箱子,翻出昔日那些美麗的衣服。

生完了兩個孩子的高齡產婦,穿着生孩子之前的衣服在落地鏡前臭美。生過孩子的女人們,都會明白我澎湃的幸福。

說實在,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我會減的那麼順利。

人類的潛能是驚人的。當意志力終於可以引發潛能,小宇宙就會爆發。

後來這幾年,我的體重從四十九慢慢長到現在的五十一二。雖然說如果能在五十以下會更完美,但是在我這個年齡,五十一二也是勉強可以算及格了。

沒有了目的,也就沒有動力。所以我近期的減肥運動一直在這間餐廳,和下一次聚會中間,斷斷續續的持續,沒有效力。

減肥是女人們的共同夢想。隨便問個甲乙丙丁,十個女人中,有九個在減肥中,剩下的那個,剛減完。

可是想減肥的意願並沒有影響到大家饕餮的心情。各個餐廳都人滿爲患,邊吃邊說,“吃完這一餐,從明天開始減”。

嚥下去這口接着說:“既然從明天開始減肥了,那就再來份甜點吧,特此紀念。”

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想要做一件事情,是因爲看起來不錯。而不是我必須一定馬上要做,非做不可。錦上添花和背水一戰的爆發力,怎麼能夠相提並論?

所以做之前,想清楚,再發力。

勵志的正能量文章篇二:起點不高,又很迷茫怎麼辦

文/溫言

一個教授去演講,聽者雲集。演講完畢,一個學生舉手提問:“我就讀的大學是一所三流大學,大家都不努力學習,也沒有什麼對未來的計劃,像我這種起點不高又很迷茫的狀況應該怎麼辦呢?”

教授的回答很犀利:“在這所三流大學裏你出類拔萃嗎?如果沒有,那恐怕就不是環境的問題。”

我們常說,人生最美好的歲月是二十到三十歲的這段時光,可是這段時光也最容易煩惱。如果點數這期間各種各樣的煩惱,恐怕有一半以上都和上述問題相關。似乎在各個領域,我們恰巧都處在了一個不高的起點上,被迫開始各種人生競賽;更糟糕的是,發令槍響起時,我們常常還處於懵懂之中,想努力,卻又沒有清晰的目標,想使勁,卻又往往不知道怎麼使勁。

如果向已經成功的人尋找答案,答案大多會是相似的,他們會告訴你:你應該先設立一個清晰的目標,然後開始朝着這個目標狂奔。

我的個人經驗是,如果年紀輕輕就能確認明晰的人生目標,並矢志不渝地爲之奮鬥,那麼人生就不存在那麼多的曲折和自我折磨了。換而言之,那些在十幾歲、二十歲出頭就能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怎麼做的人,一般都不存在迷惘,也能年紀輕輕就成爲人生贏家。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苦惱就苦惱在起點不高、目標也很模糊。

對我而言,真正有用的建議是:當你覺得迷茫時,不管好壞,先設一個目標,哪怕後期再調整也沒關係,先朝着這個目標行動起來。在後面的努力過程中,你可以不斷回顧、修正最初的目標,你會發現自己正慢慢朝着正確的方向行駛,哪怕走的是一條當初根本無法預料的航道。

有人會問了:如果一開始目標就設定錯誤,那不就白努力了嗎?

這是一種普遍的心態,也正是因爲這種心態,絕大多數人花費了大量時間坐井望天、搜腸刮肚地思考着人生的正確目標而寸步未行。

在我看來,即便目標有所偏頗,也往往是因爲起點不高、眼界狹窄、知識和精力有限而導致的,因此,大可以先設定一個目標,只要這個目標是現階段你覺得值得爲之奮鬥的,就趕快奮鬥,先走起來再說。

這就好比登山,你在層巒疊嶂的山腳下仰頭,只能看到離你最近也最矮的山峯,你只有先佔領了這個山頭,纔有可能看到之前被遮蔽的更高的山巔。

有一次我去聽新東方的俞敏洪演講,老俞說:“我最煩現在的年輕人在一點兒基礎都還沒有的時候,就給自己定下目標要成爲下一個馬雲,他甚至還不如馬雲長得好看。”臺下一陣大笑,他又說:“即便是我也很難看清未來甚至五年後的走向,而我之所以能走到這一步,和我願意每天都取得一點進步是有關係的。”

因此,即便目標有所偏差,只要動起來,也比原地坐着空想有用。

我的一個學妹爲了能考上好大學,當初報考了自己並不熱愛的小語種專業,由於不知道未來的出路在哪裏,所以大一的時候非常苦悶。四處找人聊天后,她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畢業以後要進大使館工作。她其實並不知道大使館的要求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大使館,但有了一個自己願意爲之奮鬥的目標,她就開始爲這個目標學習起來。

沒事的時候,她就上大使館的官網刷一刷對方的招聘空缺和職位要求。她發現英語很重要,可以使她在競爭中比別人更有優勢,如果自己到大使館應聘,最有可能的就是和翻譯相關的職位。口語一直是她的軟肋,她就不斷地去攻破口語上一個又一個的障礙,並同時關注使館的微博、新聞,每天都堅持去看對方發佈的新聞、政策,積極報名參加對方組織的各項活動。爲了讓自己更有競爭實力,她還在大三的時候參與了一個學期的海外交流活動,更貼近地瞭解了對方國家的文化風俗和思維習慣,還認識了我國派駐外國大使館的官員,並在其介紹下,到當地的一個公益組織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實習。

等到大四找工作的時候,師妹投遞了很多份申請,可當她最終拿到大使館和一家知名電商的offer(錄用通知)時,她選擇了拒絕大使館,去了電商工作。

在過去的幾年裏,她已經做了很多功課,並且通過努力和交流,認識到其實她的性格並不適合去大使館做翻譯類的工作。她在工作中屬於進攻型選手,而大使館的職業天花板相對較低,很快便會無法提供她所期望的空間;電商屬於風頭正勁的大船,可以給她足夠的空間,讓她結識各種背景的牛人們,還能給她提供乘風破浪的機遇。

回顧她大一時設立的目標,那個目標到現在已經過時作廢了,但是她數年來爲最初的目標所做的努力卻完全沒有浪費。每一點微小的努力和進步,都爲她最終做出的選擇增加了微小卻關鍵的籌碼。

現在的社會中,起點不高又很迷茫是常態,因爲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正常人,但有太多人僅僅因爲起點不夠高、目標不夠明確,就一直迷茫下去了。在太多人眼中,似乎只有一個醍醐灌頂的正確目標,才值得全力以赴地去奮鬥,所以大家總在各種媒體網絡中搜尋着突圍的捷徑,似乎真的有什麼一招鮮的好辦法,可以像直升機那樣迅速地帶領我們脫離低谷、躍上山巔。

可是,當你起點不高的時候,困住你的並不是迷茫,而是患得患失。你希望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目標,而是一個能夠確保你成功的目標;你所期待的也不僅僅是一條道路,而是一條萬無一失、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

世界上沒有這樣的目標,也沒有這樣的道路。當你覺得迷茫的時候,迅速行動起來纔是克服無力感的唯一方式,而只有行動,纔有可能突破和超越。

永遠不要用此時自己的心態和眼界,去揣度自己未來的心態和眼界。一旦開始行走,不需要很快,就會輕易地超過其他人,不要懼怕你的目標還不夠完美和準確,因爲最終能帶領你抵達成功的,不是存在於你想法中的目標,而是不斷積累的腳步。

勵志的正能量文章篇三:不會選擇,你再努力,只是炮灰而已

世界上很多人相信成功是1%的天分,99%的汗(努)水(力)而成的。只有少數人成功的人深知人生中的大小選擇,遠比所謂的努力重要的多。不會選擇,你再努力,有時候也只是炮灰而已!

大城市裏掙高薪,還是小城市裏圖安逸?

雖然不是所有在大城市奮鬥的人,也不是在小城市工作生活就爲了安逸而不求上進,但我們身邊仍然有很多例子表明畢業之後的選擇可能會影響一個人很多。最近和一個大學的朋友聊天,在名校的本科和名校的研究生光環下,她畢業後沒有留在生活了6年多的北京,而回到了老家找了一份集團單位上班。雖然高學歷讓她得到了一個不錯的薪資,但是每天的工作是做文祕,每天都有一羣30、40十歲陰陽怪氣的女員工對她的工作指手畫腳、挑三揀四。雖然說回家之後的房價低、房租低、離家近,但是自己一個人每天憋在工業區的員工宿舍裏,健身房、咖啡館、書店等原來的愛好都成爲了目前的奢侈品。

最近她來到北京來辦事,感慨自己每次來到這裏都會萌生換工作的念頭。想想自己在安逸的老家,除了不用交房租以外,工作環境很多勾心鬥角,而且上升空間也十分有限,看着昔日的不如自己的同學都在北京成爲了月薪幾萬的新東方講師、500強拿着高薪的中層,自己卻還在工作的原地掙扎。

回到老家,就可能面對工資低、人際關係複雜、生活環境單調無聊的情況,獲得的是房價低、生活成本低、離家近等便利。留在北上廣,則免不了高房租、高生活成本、更多的競爭、孤獨,但同時獲得更多的見識、可以享受健身房、演出、咖啡廳、書店等帶來的精神愉悅。

無論是回到小城市工作,還是留下北上廣奮鬥,每個人的選擇都會有所利弊,我們做出選擇時要考慮到潛在的機會成本,多年後再回首也不會讓自己後悔當初的選擇。

20幾歲再重新開始,是不是不理智的選擇?

這兩天刷朋友圈時刷到一個朋友的狀態,讓我深深地撼動——朋友的爺爺從50多歲開始學習鋼琴,現在已經70幾歲的高齡,在小視頻之中嫺熟地談的一首好琴,蘇博特即興曲D899。朋友的一句話寫得特別好“雖然你老了,但只要活的年輕,都可能創造奇蹟”。

她叫ErnestineShepherd,1936年生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目前,她的身份是私人健身教練,模特,馬拉松選手。從59歲開始健身,硬生生的把一身贅肉練成了馬甲線。

71歲第一次參加健身比賽,就贏得了冠軍。每天凌晨2:30起牀,隨後早餐,準備一天的訓練。凌晨4點跟朋友集合,開始10英里(約1.6萬米)的慢跑。8點30到達健身房開始訓練。下午會小憩一會兒。晚上10點之前必須入睡。次日凌晨2:30起牀……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如果你一直在自己不適合的位置埋頭努力,很可能錯過更好的機會,所謂“樹挪死,人挪活”,隨時根據自己的狀況進行改變纔是一個人的智慧之處。一個人很難在畢業之後就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很多所謂的職場專家都會勸年輕人不要輕易嘗試新的行業,但我認爲在沒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之前就需要一個不斷的試錯,但給自己的試錯要有個期限,畢竟還需要積累時間去研究去探索,去實現自己在一個行業的縱深。

如果你現在才20幾歲,有了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和工作,完全可以去嘗試。相同的話,也適用於你的個人愛好,如果你突然萌生了學習跳舞、學習一門外語、學習一門計算機語言、學習樂器......一切都可能實現,可能創造奇蹟,只要你勇敢地作出選擇,用行動去實現。

在大公司做鳳尾,還是在小公司做雞頭?

首先,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如果你沒有創業的本事,找到一份工作纔是最該做的事情。無論它是大小公司,在你沒有選擇時,先選擇就業,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如果你的機會很多,我們再考慮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好處和弊端。小公司比較靈活,薪資福利一般,培訓機制少,需要在實踐中培養能力,辦公室政治氛圍淡薄,大公司就像一頭大象,體制龐大,流程繁瑣,相應的培訓機制完善,薪酬福利相應高一點,可能會存在戰隊問題......無論你如何選擇,都應該瞭解自己此時最需要什麼,最需要工作歷練,多積累經驗,去小公司就比大公司要合適些。如果你現在最希望獲得一份穩定的高福利待遇,那麼去大公司纔是正確的選擇。

其實無論怎麼選擇,在職業發展的初期,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魚躍龍門式的成功,在企業中更多的還是充當最基礎的元素,最底層的螺絲釘角色。但如何從螺絲釘躍升爲更大的原件,就需要個人的能力,和下一步的“競聘高一級”或“跳槽”時的正確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