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人物>

經歷失敗最後成功的名人事蹟精選

勵志人物 閱讀(1.08W)

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本站小編精心爲大家蒐集整理了經歷失敗最後成功的名人事蹟,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歷失敗最後成功的名人事蹟精選

經歷失敗最後成功的名人事蹟篇1

19世紀末,美國教師喬治·派克因厭煩了給學生修鋼筆而發明了“更好的鋼筆”,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爲“派克”筆。後來,他成立了派克公司,派克筆因爲品質優良,迅速成爲市場主流產品。

到了20世紀中葉,派克公司已發展成爲跨國公司,派克筆也成爲鋼筆市場的王者,地位無人撼動。這一天,派克公司新任總經理馬科利正在開會,銷售部經理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在他身邊耳語了幾句。馬科利的臉一沉,馬上宣佈會議結束,隨即趕往銷售部。原來,有好幾家學校發來了退貨單,不僅如此,其他用戶的退貨單也陸續涌來。情況十分反常,馬科利立刻吩咐下屬調查此事。

“有競爭對手搶走了客戶。”調查人員報告說。馬科利大笑:“怎麼可能,派克在同行業中佔絕對優勢,幾年前還妄想跟我們競爭的企業,現在都奄奄一息了。”調查人員又說:“是真的,來自匈牙利的貝羅兄弟免費贈送了一批產品給人試用,用過的人紛紛和他們簽下訂單。”

馬科利叫人買來一些貝羅兄弟發明的產品,它們叫“圓珠筆”。經過仔細研究,馬科利大驚失色,他意識到:強敵來了。馬科利火速召集大家開會商議對策,得出的結論是:從實用、方便、廉價三個主要方面看,派克處於全面下風。馬科利下達命令,儘快對派克鋼筆進行改進和完善,務必重新搶佔市場。

但是,事實證明馬科利挽救計劃毫無效果。派克公司銷售額急劇下滑,公司逐步被逼到瀕臨破產的邊緣。

馬科利苦思冥想,夜不能寐。派克鋼筆跟圓珠筆硬拼顯然是沒有出路的,難道派克公司幾十年的基業真的要毀於一旦嗎?凌晨時分,心中煩悶不堪,他從牀上爬起來給他的大學老師寫信,訴說自己面臨的窘境,並悲觀地預言“從實用、價格等方面看,我們絕無取勝的可能”。

不久,老師給他回信,信中講了一個故事:“我家對面有個賣器皿的商店,商品物美價廉,很受顧客追捧。沒多久,周圍的同行全被擠跑了。可有一天,我家隔壁又開了家商店,我問老闆,你準備賣什麼,他說賣器皿。我說你不是找死嗎,難道你不知道對面有家狠角色。他說知道,但我賣的器皿不跟他比物美價廉,我賣的是古董。現在,這兩家店相安無事,生意都很興隆。”

看完老師的信,馬科利沉思良久,突然眼前一亮。他再次召開會議,宣佈了兩件事:一是不跟圓珠筆比銷售量,同時大幅削減了派克筆的產量;二是不比價格,同時大幅提高派克筆的銷售價格。下屬面面相覷,馬科利笑着說:“從今天起,派克筆專門爲名貴人士生產,它將成爲‘筆中貴族’。”

如此一來,派克鋼筆繞開了和圓珠筆的直接交鋒,你走你的低端路線,我走我的高檔路線,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在馬科利的精心策劃下,1960年,派克公司獲准成爲英國皇室書寫用具的獨家供應商,派克鋼筆成了伊麗莎白二世的御用筆。這件事被廣爲宣傳,派克鋼筆身價倍增,逐漸成爲高貴身份的象徵。此後,派克公司沿襲着高檔名貴的營銷路線。1962年,派克公司採用美國首批火箭的部分材料製成特別版鋼筆,只限售世界各地的重要人物。1987年,該公司又隆重推出百年紀念筆,成爲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就這樣,派克鋼筆不僅沒有在圓珠筆的衝擊下萎縮消亡,反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嶄新道路,成爲聞名世界的品牌。

談到派克筆的絕處逢生,馬科利深有感觸地說:“人的生存空間是立體的,當你山重水複的時候,不要總盯住前方的絕境怨天尤人,要學會看看天上、水下。如果人類只是專注於如何在陸地上跑得更快,就不會發明飛機,而事實證明,再快的汽車也跑不過飛機。派克筆就是這樣,既然我在地上跑不過你,那就飛到天上去。”

經歷失敗最後成功的名人事蹟篇2

家車打車服務Uber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儘管他與一般的硅谷創業家不同,不是T恤加牛仔褲,而是一身合身的正式西裝,但這位非典型的創業家,卻很可能是引領下一波科技創新的靈魂人物。

用Uber打車很簡單,只需在手機上打開專用的App程序,就可以看到地圖上各輛空車,然後點擊按鍵叫車,屏幕上立刻就會秀出司機照片、名字與聯繫電話。當黑頭車抵達,由於信用卡數據早已在App上登陸,因此用戶上下車無需支付現金,就跟搭乘私家車一樣方便。

然而,想用創新方式讓消費者像紳士、貴婦一樣,背後卻必須挺得住來自主管機關的管制以及地方出租車業者的威脅,這也是卡拉尼克被其他創始人推薦爲CEO的原因。“知道我背景的人,就知道打官司對我就像回家般熟悉。”他說。

創業曾破產

今年37歲的卡拉尼克出生於洛杉磯,國小六年級就會編寫程序,是個典型的硅谷小孩。1998年,他大四時,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工程系輟學,與同學合作創辦了Scour網站,讓網友交換音樂、影片。可想而知,與美國Napster等音樂交換網站一樣,他創立的首家公司遭到了30多家大型電影、音樂公司的侵權指控,要求賠償2500億美元損失。最後,他與同學被迫賣掉公司,償付賠償並宣告破產。

關閉Scour網站的挫折,未能打垮卡拉尼克。打過難纏官司的人,絕大多數從此做事變得保守,但卡拉尼克不同,他反而變得更加強悍。“我屬於比較少數的那羣”,他說,經過這次教訓後反而讓他深信,新創事業總會顛覆慣性規則,法律上站得住腳,就無需屈服。

31歲成千萬富翁

20xx年他再接再厲,與朋友合作創立了RedSwoosh公司,採用類似的技術爲內容提供商降低網絡流量負擔。在此期間,他曾付不起房子、多次賠到一文不名,直到公司漸漸有所起色。20xx年,卡拉尼克以1700萬美元賣掉RedSwoosh,那年他31歲,成爲了千萬富翁。

Uber是他與兩名友人在20xx年於美國舊金山推出的服務,他們與租車公司簽訂合約,以iPhone作爲計費跳錶器,讓高級出租轎車能在空閒時提供出租車服務。Uber上線四個月後,他就知道這個點子成功了,因爲公司收到了舊金山市政府發出的勒令停止營業公文。由於Uber服務跳出了傳統範疇,模糊了高級租車與平價出租車之間的界限,費率未經審查,車輛沒有漆成規定顏色,並挑戰了主管機關的審查制度,從而引發了傳統出租車公司的羣起抗議。

在與律師討論後,卡拉尼克不但不搭理公文,甚至還號召網友簽署請願書,發動以電子郵件向市長信箱反饋的活動,最後這紙公文不了了之,Uber的黑頭車照樣在舊金山滿街跑。但當Uber服務進入其他城市,又在紐約、華盛頓、加拿大溫哥華遇到了類似的阻礙。目前,Uber正發起對休斯敦市政府的請願活動。“市政府只是在保護當地沒有競爭力的出租車業者。”卡拉尼克說。

用交通工具傳送的業務,我們都會嘗試

他的強悍與耐心得到了回報。儘管Uber從未透露過營收,但《華爾街日報》旗下科技網站All Things D估計該公司今年營收將達到1.25億美元。卡拉尼克對此不願證實,但他得意的強調:外界估計的只是Uber抽取的佣金,而不是搭車總金額。而Uber今年7月舉辦的冰激凌車到家服務,一天就賣出了數萬支冰激凌,成功展現了跨行業服務。“未來只要是用交通工具傳送的業務,我們都會嘗試。”他毫不掩飾公司擴張的野心。

經歷失敗最後成功的名人事蹟篇3

失敗了沒什麼大不了,如果你因爲一次的失敗就氣妥了的話,那麼你將一事無成。只有不斷的從失敗中得出經驗,重新再來,總有一天會成功的。創業者林東,經歷了三次創業失敗的經歷,而且一次比一次慘,這沒有打倒他,堅強的站起來的他,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不要急於東尋西找發財機會,其實真正能讓你發財的就在你的身邊,在那些不怎麼起眼,平時你又不大注意的事物上。”經歷了十多年創業的風風雨雨,起起落落,年輕的牛肉乾大亨林東道出了他創業以來的人生感悟。

林東,溫州瑞安人,杭州綠盛集團董事長,第七屆“杭州十大青年英才”和“杭州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他創辦的企業銷售業績連續五年來以超番番的速度遞增,今年銷售額已超過3.2億元人民幣,被業內稱爲“中國的牛肉乾大王”。

從小崇拜李嘉誠

1986年的某天,一名年僅12歲的男孩聽到一則消息:有名叫李嘉誠的男子,捐資10億元人民幣給汕頭大學,作爲辦學資金。

李嘉誠?他是誰?他爲什麼這麼有錢?一連串的問題在男孩心頭縈繞。

不久之後,他找到了一本《李嘉誠傳》。書裏面提到的很多東西,對於當時12歲的男孩來說並不好懂。但是男孩的體會是,要完成他的夢想——25歲之前創業成功,開着私家車,住着帶花園的別墅,大客廳擺着三角鋼琴,出國留學也是必需的經歷——需要像李嘉誠那樣,而不是像身邊大多數人那樣擺個小攤子。

幾年之後,長大後的男孩明白了,李嘉誠做的叫做“實業”,而自己大部分老鄉做的行當叫做“貿易”。

這名男孩就是林東。

兩次起落,賺回第一桶金

1993年,林東大學畢業後,問家裏借了30萬元,準備自己出來創業。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的第一撥風雲人物大多出在飲料行業。像1984年李經緯和“健力寶”的揚名,1987年宗慶後和“娃哈哈口服液”的誕生。

林東覺得,這兩人的興起代表在中國賺大錢的模式。想做什麼,就到現實的市場中找答案,這種思維模式一直貫穿在林東的創業中。同年,林東註冊了杭州綠盛食品有限公司。綠盛的第一款產品是綠盛果粒橙,由於生產出來的時間過了飲料的旺季。林東第一樁生意失敗了。

這次失敗使林東學到了只有充分了解市場才能組織生產的道理。他經過深入調查,發現牛肉乾很好賣。一個月後,第一批綠盛牛肉乾生產面市,很快就脫銷了。但過不久,他發現自己信任的合夥人竟然幹着“暗度陳倉”的經營勾當,大大損壞了綠盛的品牌和銷路,林東毅然決定放棄。

轉眼即是第二年的夏天,棒棒冰很流行。由於市場嚴重缺貨,只要能生產出來,就能到市場上換成現鈔。成本幾分錢的水和糖,流出機器,轉眼就變成了一元錢。簡直跟變戲法一樣。

短短三個月,林東“狂賺”了40萬元,不僅賺回了總的投資,還獲得了10萬元的盈利。這一切發生在十個月不到的時間內。40萬元,在當年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那個時候,一幢比較好的房子,也不過是五六萬元的價格。

第三次失敗,輸了全部家當

然而,僅僅半年後,林東就感受到了失敗,而且是致命的失敗。

牛肉乾成就了他的事業

1995年的那個春節,林東過得相當的落寞:出租房內,粉絲、大白菜和土豆一直陪伴着林東。耳邊則是年卅父親的叮嚀,一定要回家一趟。

可是他覺得丟臉!

林東準備結束生意去匈牙利,但是廠房的租期還有幾個月,租金是一個月6000元,加上水電、人工,如果一天沒有兩三百元的收入,“被債主拿走桌椅,砸了電話,那就算是真正的破產了”。

春節前後,林東第二次開始做牛肉乾。撿起這個生意,純粹是迫於這種壓力。因爲林東一直覺得做牛肉乾生意太低檔了。

那個時候,林東每天扛着75公斤牛肉,心裏想着如何平衡每天的收支。1995年年卅,當林東把一筆30萬元款子匯出去的時候,心裏是一陣徹底的輕鬆。一年運營下來,牛肉乾幫他還完了所有的欠款。

但林東那時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已經找到了一個理想的產業。直到五六年後,林東學完MBA纔對這個“低檔”的產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在已知的所有食品行業中,包括薯片、方便麪、瓜子,都有年銷售超過30億元的巨頭,而牛肉乾則沒有。

在一個沒有巨頭的行業,機遇自然會多很多,何況牛肉乾還是中國的傳統休閒食品。接下來的幾年間,綠盛牛肉乾每年幾百萬元的利潤讓經歷了挫折的林東相當滿意。

這個局面持續到20xx年,那一年,他在澳大利亞修完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歸來後的林東,不再提起賺大錢,但是卻帶回來一套規劃——那是他畢業論文的一部分,20xx年綠盛的銷售目標是30億元。

“以前只想着賺大錢,但是卻沒有具體的計劃以及執行的步驟,那只是年輕人幼稚的想法。”

而在這份規劃中,企業每個月都有特定的銷售目標。按照規劃,20xx年年底綠盛的銷售將會達到3.2億元人民幣,今年的實際銷售收入已略略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