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大學勵志>

大學生必看經典勵志文章大全

大學勵志 閱讀(2.98W)

分享幾篇勵志大學生必看文章,希望大家看了有所感悟。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必看經典勵志文章,供大家參閱!

大學生必看經典勵志文章大全

大學生必看經典勵志文章:你與成功的距離,就是這2%

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要想獲得成功,努力是必然的!

不過,有些人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回報,有些人只是多付出了一點就獲得了成功。他們與成功的距離,就是這2%。

多2%的主動

上級逼我多思考與我要主動思考,兩者行爲一樣,但動機不同,做事的感覺也不一樣。追求的比例高,凡事主動,會更開心;被要求的比例高,就沒那麼起勁。

請記住: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幹三成功。

多2%的用心

勵志文章:你與成功的距離,就是這2%

你聽說過科比嗎?美國一個打籃球的,很厲害,最近剛宣佈準備明年退役了。

曾有記者問科比爲什麼會如此成功,科比反問記者有沒有看過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

科比認真地說:我知道每天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言下之意,他老人家每天凌晨四點就起來訓練了。

我們不必去追究故事的真實性。因爲科比的人生早已被列入了籃球史冊,他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之一。

我們也不用執意要成爲像科比一樣的大人物,只要多付出2%的用心,小河也可以匯成汪洋。

多2%的謙遜

遇到難相處的同事、脾氣不好的老闆,要記住8個字:看他的壞,學他的好。

他憑什麼驕傲?因爲他的技術比所有人都好。他憑什麼指揮大家?因爲他有發現團隊問題的能力。

學習別人的優點,要比悶頭生氣來得好。

多2%的思考

某位同事受歡迎,就想想他說話爲啥讓人那麼舒服;看娛樂節目哈哈大笑,不妨思考這個節目創意何在;逛街看到可愛的茶杯,想想它有什麼特別的元素。

多一點觀察、思考和感受,會激發創造力。

多2%的自信

有自己的個性、專長,不要爲迎合、討好他人而改得跟別人一樣。喜歡自己的與衆不同,勇敢走自己的路,建立自我品牌,別人自然會因你的獨特而珍惜你。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成功總是用心人的皇冠。

不需要太多,只需要2%的努力,只要多用心去做事情。

這樣做既不引起衆人的嫉妒,又不會給自己留下遺憾的做法,爲什麼不嘗試一下呢?

大學生必看經典勵志文章:我們的身邊從來都不缺堅守的人

是誰說過,當一個社會開始嘲笑文藝青年時,這個社會已經無藥可救了。

有個週末,我要去書店做講座,卻發現相機落在了辦公室,當我趕到寫字樓下時,才知道電梯出了故障。

我只好將手上的兩本詩集放到了前臺的大叔那裏,讓他暫時幫忙保管,心中一片怨念地跑步上樓。當我氣喘吁吁地飛身下來時,那位大叔正津津有味地讀着其中一本詩集。當我走到他面前時,他甚至都沒有擡頭。

我謙意地表示我要趕時間,他纔將詩集遞過來,並對我說,能送我一本嗎?我說這是做講座用的,總共才這兩本,給了你我講座就做不起來了。

如果你喜歡,回頭我再送你。

不知道爲什麼,離開寫字樓後,一路上都有些愧疚。但很快,我還是把這件事給忘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又坐在了一樓執勤,眼神望向我時,有那麼一點點詢問有那麼一點點責怪,或許什麼都沒有,只是我心裏的內鬼在作崇。

前兩年,我都跟會跟着我們的發行同事去倉庫清理書目,將一些老早過期的圖書銷燬,再將一些比較新的圖書放到比較好的位置,並貼上標籤。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圖書業是多麼辛苦,多麼悽慘。

理貨員師傅一直在迭迭不休地說着他們理貨的不易,不停地進貨出貨退貨理貨,打包裹,上架子,填單子,他們好多人年紀並不大,但看上去都很憔悴。

成年在暗無天日的倉庫勞動,他們一個個看上去像飽經滄桑的老人。

活做到一半,我發現有個理貨員師傅坐在一輛移步車上,正默默地讀着一本書,我看到書封正是我編輯的一本書,他認真地讀着,旁若無人,在灰暗的燈光下,他猶如一個忘我的思想者,置自己於世界之外。

我有些憤懣地對發行同事說,誰說這書不好賣的,你們看,連一個理貨員都在讀。

發行同事並沒有反駁,他們甚至饒有興致地告訴我,不光是理貨員,好多身邊的朋友都會問他們要書看,但當問他們買不買書時,答案都是否定的。

幾乎清一色都會說,好看的書太多了,我們也不知道買什麼書,能要幾本看看就不錯了,買還是算了。

如果你問他理由,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是囊中羞澀,是家中無處可放,還是在這個物質的世界裏,捧着一本書,會遭到嘲笑?!

我有個姑父在安徽鄉下,那是個相對落後的地方,就算現在,還是有很多泥坯搭起的房子。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裏過年的對聯都是姑父寫的,他總是會在臘月二十五左右不遠千里將鮮紅的對聯送過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我的書法啓蒙老師,正是他的引領,我纔對書法甚至對聯感興趣。有一次,我看出由他書寫的對聯上有一個錯字,並戲謔似地告訴他,寫這麼好有什麼用,連個字都不認得。

姑父沒有說話,他摸着我的頭,眼神裏滿是憐惜,又帶着些期待。母親說,其實姑父沒什麼文化,打小家裏就窮,上不起學,只是對文字感興趣,一直堅持寫毛筆字,有些字不認識很正常。我時常想起他的眼光,是對我成長抱有的希冀、羨慕抑或更多複雜的情緒。

姑父生有兩個女兒,但他一直希望能有個兒子,所以在他和姑媽還算年輕的時候,總是在折騰生養的問題。在這一點上,他十足的封建並且十分固執,在一次次失敗和失望後,兩個女兒已經長大成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他張羅着想將其中一個女兒招親入贅。在招待遠親近鄰的討論宴會上,他受到了大多數親友的反對,特別是我的母親,母親一向看不慣他的重男輕女思想,說現在都什麼時代了,你把兩個女兒嫁得近一些,到你老了還是可以坐享清福的,如果你入贅女婿,有一天有了矛盾,過得不和睦,還是自討苦吃。

母親一語成讖,好景不長,原本入贅的大女婿是一個愛好讀書出口成章的窮小子,因爲家裏生有三個兒子,但無力給他們一個好的將來,早早就輟了學,更別提蓋新房娶媳婦了。

早先,因爲有共同語言惺惺相惜,日子過得還算和睦。我記得去他們家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家裏放滿了書,有亦舒的,也有瓊瑤的,甚至有巴金茅盾的著作。

可是,在這樣一個貧窮的家庭,讀這些書又有什麼用。很快,大女婿去了無錫打工,白天辛苦勞作,晚上以搓麻將消磨時光,直到有一天,因爲實在體力不支,竟然一腳踩空,從一個剛建好的樓梯上墜了下去,落得半身不遂的殘疾。經過一陣沸沸揚揚的鬧騰後,終以落得幾十萬的傷殘費而告終。

從此,大女婿一直養病在家,鬱郁度日。從前的書早已不蹤影,待身子稍好一些,他又重新上了牌桌。

昨天,又有一個實習生要離開了,這是我見到的爲數不多,在我們討論業務時,會在旁邊靜靜聆聽的女孩。只有在她離開之時,纔會像其他實習生一樣,來向我諮詢一些就業的問題。

她告訴我,自己喜歡讀書,對這個行業也是充滿了嚮往,卻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也不知道事業的前景如何。

我想,凡是一個在單位實習的新人,都會有與她同樣的困惑吧。

就像我當七年級樣,連書稿都看不好,連錯別字都看不出來,就莽撞地入了這個行業。就算現在,我仍然不能像那些專業嫺熟的同事那樣能如魚得水,無非就是憑着內心那點狂熱和喜愛。說到底,是一種情懷在支撐着,一路走到今天。

所以,我告訴她,如果你真的喜歡,就不妨一試。但一定要記住,興趣愛好和工作永遠是兩碼事,並不是自己是一個文藝青年,就一定要從事文藝的工作。

哪怕在外人看來,你身上的標籤是那樣光鮮誘人,是那樣值得崇敬。

在工作面前,我們都是一個個鏍絲釘,都在不停地鬆懈和擰緊,都在打磨,都在無畏地抗爭。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乏喜愛文藝的人,我的小姨曾經那麼愛讀書,愛看電影,一度成爲電影院的員工,後來她嫁作官太太,卻再也沒有拿起過書,看過一場電影;我小時候認識的一個姐姐,她曾經瘋狂地迷戀唱歌,寫小說,她敢愛敢恨,離家出走,與男友私奔,做盡了一個文藝女青年所能做的離經叛道的事。

後來,她像一隻被打撈的魚終於收入網中,每天帶着孩子過起正常人的生活。

我們永遠不知道是從何時起,就輕易地放棄了心中的夢想,就像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真正走向。

但至少,我們懂得,讀書的意義,還有思考的重量。沒有這些,這個社會只會更加的糟糕,污濁之氣會填滿每個角落,暴戾會更加橫行。

當一個看門大叔,一個倉庫的理貨員,一個對未來充滿懵懂和未知的實習生,他們都對文學抱有一份敬重,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放棄?

還好,我們的身邊從來都不缺堅守的人,哪怕現實的槍一直指着自己,還是會像一個英勇就義的人一樣從容不迫。

大學生必看經典勵志文章:苦難逆境與機會希望的勵志文章

每個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遠的夢想,區別在於有沒有能力實現這些夢想,當夢想成真的時候,你是否會在成功的臺階上更知進取?當夢境破滅,無力轉敗爲勝時,你是否會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鎖裏?是否會沉浸在萬念俱灰無所期待的沮喪中?

再有學識,再成功的人,也要抵禦命運的寒風,雖然我在事業發展方面一直比較順利,但和大家一樣,我也有達不到的夢想、做不到的事,說不出的話,有憤怒、有不滿、有傷心的時候,我也會留下眼淚。

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處於逆境的時候,我認爲我夠!因爲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一個信譽。

苦難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鍊,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的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這些,是我今天用10億、100億也買不來的。

我不看小說,也不看娛樂新聞,這是因爲我要從小爭分奪秒地“搶”學問,我的學問,我的知識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搶回來的,我一直好勤力,有時間便自修,現在的人說求學問,我是偷學問。

一個真正做大事,有遠見的人,會看世界的潮流,估計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事在人爲,不能有志無才。你可以誇口說你的志向是摘天上的月亮,但你知道怎麼摘嗎?所以我說事在人爲,靠自己,靠意念,還要有最新的知識及經驗才能達到。

17歲的李嘉誠辭去了中南鐘錶的工作,到一家很小的五金廠做推銷員,這一事件讓很多人都詫異,他們本以爲這個學藝精湛、推銷技術嫺熟的年輕人一定會在鐘錶行業成爲一個不大不小的角色,沒想到,李嘉誠在中南鐘錶勢頭猛進時離開了,偏偏又轉了行,從頭做起,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李嘉誠一反常態的做法讓人們不得不想:李嘉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啊?

李嘉誠對鐘錶行業前景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是看好中南公司的前景的,但是,對他更有吸引力的是香港經濟形勢的風雲變幻,和手到擒來相比,他更喜歡充滿挑戰和刺激的遊戲。他想趁年輕多闖蕩一番,擴展視野;多趟出些路子,趁着這多變的經濟形勢幹一番大事業。

五金廠很小,卻也要從銷售做起。銷售是最鍛鍊人的,特別是商人,只有做過銷售的商人,才真正懂得市場。與茶樓和鐘錶的做店銷售不同,五金店的銷售需要跑出去找客戶,就是在不知道對方有沒有購買意願的情況下將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顯然,和前兩種客人找上門來的銷售有很大的區別。

面對新的挑戰,李嘉誠經過深入思索發現在推銷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很多問題,比如:如何和客戶搭上話,又該如何維持關係?這對於生性靦腆的李嘉誠來說是不曾遇到的過的問題,在書上也沒學過,他只能在實踐中去悟就連當年的李嘉誠自己也沒想到,幾十年後他在各種場合竟然能談吐優雅、思維敏捷,成了一個辯論家。

老實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誠實,這在做銷售時最容易博得客戶的信任。有着犀利的商業眼光,卻稚氣未泯,這一點爲李嘉誠贏得了客戶。五金廠的銷售一般對準的是雜貨鋪,這樣一次銷售額度很大,還能建立長期客戶關係。

很多人都按照這個路子做銷售,而李嘉誠卻有意避開了。他決定向客戶直銷。他直接找到酒樓、旅店的相關部門,一次就銷售了100多個產品。面對家庭用戶,他則跑到居民區上門服務。

他摸清了老太太們的脾性,曉得只要在一個小區裏賣掉一個,也就意味着能賣掉一批,因爲老太太不上班,喜歡串門,自然就是他可利用的宣傳員了,於是他就專門找老太太賣桶,物美價廉,自然不愁銷路。

總結做推銷員的經驗,李嘉誠說:若想客戶買你的產品,就得事先想好應付一切的辦法。面對不同的客戶,採用不同的說辭。爲此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途徑蒐集市場信息資料,並和不同層次的人交談,瞭解客戶心理和產品反饋,對拒絕產品的說辭要做到心中有數。

李嘉誠曾經根據一個區域的市民生活習慣,摸清了他們對塑膠產品的需求,在他的產品沒有生產出來時,就鎖定了銷售客戶。

親身體會掙錢的不易,一個人纔會迅速成長。李嘉誠在早起的茶樓生活中練就了從早到晚跑腿的功夫,所以,在做銷售時也往往以步代車走遍大街小巷,既省錢,也攬得更多的客戶。

如今李嘉誠每每回憶起這段銷售日子時,總是自豪的地說:“我十幾歲就做銷售,對自己要求嚴格,工作時間總比別人多一倍,所以業績也總超過別人很多。

做到最好時,我的業績是第二名的7倍。憑着我的業績,一年後我就坐上了部門經理的位子,兩年後就做了總經理。”

機遇對於一個人的成功來說非常重要,善於抓住機遇的人往往會事半功倍。對於李嘉誠來說,善於捕捉機遇無疑促進了他的成功。李嘉誠說:“機遇有了,最要緊的就是你要充實,多瞭解外面的情況,無論政治、經濟,最新的行情,你都要儘量知道。這樣機遇來的時候纔有能力抓住它。”

曾經有一個記者問李嘉誠的推銷祕訣是什麼。

李嘉誠沒有給予正面的回答,而是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

日本的“推銷之神”原一平在69歲時的一次演講會上,有人問了他同樣的問題,原一平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臺,說:“請摸摸我的腳底板。”該提問者摸過之後,驚訝道:“您腳底板的老繭真厚!”原一平說:因爲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所以腳底板的繭子特別厚。“提問者恍然大悟。

李嘉誠講完故事,對記者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底板,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腳底板的繭子也很厚。”

可見,機遇不常有,而且只降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正如孟子所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起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嘉誠是一個幸運的人,機遇多次眷顧到他,而這也得得力於他早年的準備。

在華爲,《致新員工書》向每一位入職的新員工表明了公司是多麼重視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

“您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工人做起。進入公司一週之後,博士。碩士。學士,以及在公司外取得的地位均已消失,一切憑實際才幹定位。您需要從基層做起,在基層工作中打好基礎,展示才幹,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來做高級領導工作。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個環節、每一級臺階對於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義。”

困境不是不可度過的,凡是在事業上大有作爲的人,都是從最簡單。

最基層的工作開始做起的,他們不會對繁瑣卑微的工作抱怨,在每一件微小的工作中,他們都可以做到極致,做到最好。在做這些小事的時候,積蓄力量,逐步走向成功。

每個人都有遠大的夢想,但在大的夢想也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在通往遠大目標和理想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要像這些苦難低頭,要做的是迎頭面對困難,從這些困難中看到機會,很多成功的人士就是這樣一路迎着挫折而上的,最終成功的。

靠的就是他踏踏實實的精神永不言敗的毅力。

人們要從困境中看到機遇,而不是在困難中面對未來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如果李嘉誠一味的埋頭在困境中掙扎,只求解決溫飽,那就不會有日後的“塑膠花大王”了。

所以,能否抓住並善於運用機遇,是對一個人能否厚積薄發的考驗,是對一個人判斷力的考驗。

一句話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的人才能抓住一個個機遇,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