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大學勵志>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

大學勵志 閱讀(1.84W)

只有不斷找尋機會的人才會及時把握機會,那麼像這樣勵志大學生的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爲您整理的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吧。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好姑娘,你配得起千秋萬代

作者:海歐

我們公司有一個女孩子,新來不久,圓圓臉,披肩長髮,長得小巧甜美,但不是甜膩的那種,就是笑容甜甜的感覺。平時碰見了,會對你微微一笑。我見過很多同事間打招呼式的笑,但大多是皮笑肉不笑。她那種笑容,是從心底升起來的,讓人看了很舒服。於是很喜歡和她“偶遇”。

我們是創意型的公司,公司羣裏相當活躍,聊啥的都有,大多以娛樂搞笑爲主。我們是伺候甲方的,那幫小主脾性較不穩定,時不時賞賜個加班、重做什麼的,大家還要跪舔着打呼“謝小主恩典!”

在這種環境下,人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的。所以同事之間就非常友愛,甲方不疼自己疼,誰叫咱都是自己人。於是就形成了在羣裏互相打趣的聊天模式。

羣裏有一位講話非常搞怪的妹紙,不是我們部門的,應該是新入職的那波人中的一個,因爲我之前沒聽過她的名字。這姑娘發的表情非常切合自己人互相打趣的聊天主題,損人也損得恰到好處,讓人看了哈哈大笑,頓時有種甲方你大爺的滾粗滾粗滾粗的快感。

這兩個妹紙我都很喜歡,覺得公司就是需要這樣的同事。

後來吃下午茶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倆人原來是同一個人。

公司休息區有個檯球桌,算是全公司唯一的娛樂設施。公司在25樓,高處不勝玩,朝九晚六都被圈在辦公室裏做困獸。於是,休息的時候,打檯球。累了,打檯球。困了倦了,打檯球。挨甲方叼了,打檯球。想不出點子來了,打檯球。

那張小小的檯球桌承載了太多的夢想,導致我們每每路過休息區,都會對它情有獨鍾,深情地望一眼。

其實是想看看他媽的誰又沒在電腦前跑去檯球桌瀟灑了,看到比較熟的同事在打,就會忍不住蹭過去打幾桿子。

有一回中午,我路過那裏,看到是那位惹人喜愛的妹紙和另一個女同事在打檯球,不由自主蹭了過去。那女同事正在接電話,索性就把球杆給了我,於是乎,我這小菜鳥歡騰而上。

令我驚奇的是,那妹紙個頭小小的,檯球竟然打得很好,我這種幾桿子都打不到球的人竟然第一次沒有遭到鄙視和奉勸,以往我這種渾水摸魚的人通常會被“行家”奉勸一句“乖別鬧了”,但她沒有。她微笑着給我示意打球的姿勢和方法,嗓音甜美,無比真誠,我把球打飛了她也是微笑着幫我撿回來,擺在檯球桌上說:

“杆子離球近一點,這樣會打得比較準一點。”

於是我愉快地打了人生最長一次時間的檯球。

再後來,我聽說這新人妹紙搞定了一個非常難搞的項目。那個項目的開發商在深圳是出了名的難纏,難到讓人想詛咒他們難產了。詛咒歸詛咒,人家的項目誕生速度以及銷售量總是那麼的遙遙領先。於是這樣的開發商註定是財大氣粗腦滿腸肥的,做他們的項目,姿態得放低,得哄得捧。可就算你低進塵埃也沒用,他們照例想罵就罵,想返工就讓返工,還時不時來個差評什麼的,簡直將甲方脾性的不穩定性發揮到極致。

項目經理搞不定了。總監也煩了。老總也想他媽的解約算了。這時候,那姑娘站出來了,大家抱着“反正已經這樣了試試也無妨”的心態,就讓她上了。

一個月後,我們驚奇而驚悚地收到了那難產(難纏)的開發商發過來的表揚郵件,讚揚我們的對接人做事有條不紊,勤勤懇懇,不卑不亢,最主要的是,態度非常好。

不可否認這姑娘能力不差,可這年頭,能力好的人太多了,但態度就不一定了。我想她打動甲方的一個很大因素就是她的態度,做事的態度,以及做人的態度。

很快,她就升任見習項目經理了,但她依然是那副姿態,笑容可掬,不蔓不枝。

這是一個寵辱不驚的姑娘,她的性格,遠不止“善解人意”這麼簡單。她身上沒有都市人共有的浮躁氣息,也沒有小有得志後的傲氣,我想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會發生在她身上,晉升、加薪、尋得良人……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必然的,因爲,她是一個好姑娘,心中有天地的好姑娘,配得起千秋萬代,一統歲月的江湖。

這是一座承載了太多年輕人的城市,人們有着這樣那樣的夢想。然而,夢想太大,現實顯得有些遙遠,於是很多人變得急功急利,焦慮狂躁,卻忽視了細小甚微的事情。

奔跑的同時,對自己好一點,對身邊的人好一點,讓人在想起你的時候,嘴角會有微笑,該有多好。

我們都是小人物,在鋼筋水泥下,揹着小小的包,懷揣小小的夢想與心情。不一定要吹皺一池春水,且當微風清徐時,漾出一圈水花,在水花中翩翩起舞,不就很好麼?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攀越隱形的山峯

作者:白俊華

人的一生,總是奔波而行。不管面對多少風雨,無論遭逢多少泥濘,前進的腳步,都會在厚實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印痕抑或淺淺的倒影。偶爾的一次回眸,便會在冥冥之中感悟,我們所追尋的終極目標,不是高高的山頂,而是許許多多微小的情節紡織而成的美麗的過程。

可是,有的人在追尋目標的旅途上,恰恰忽略了修養自己原本純淨而淡泊的心靈。到頭來,雖然登上了物化的巍峨高峯,實現了所謂的輝煌和憧憬,但轉身迴歸的時候,卻找不到指引下一個方向的明燈。

英國青年斯爾曼,腿部患有慢性肌肉萎縮症,而且日漸嚴重,走起路來很是不便。但是,他卻創造了許多健全人都無法完成的奇蹟。19歲那年,他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峯;21歲那年,他又征服了著名的阿爾卑斯山;22歲那年,他毅然登上了乞力馬扎羅山;28歲之前,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高山都被他踩在了腳下。他因此也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和景仰,很多人都把他奉爲楷模。

然而,就在生命最爲輝煌的時刻,斯爾曼卻選擇了在自己的寓所裏自殺!

爲什麼一個事業到達頂峯、意志力如此堅強的人,會選擇自我毀滅的道路呢?

他的遺囑告訴了我們真實的答案:在11歲那年,斯爾曼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馬扎羅山的時候,不幸遭遇雪崩,雙雙遇難。他們出發前怕遭遇不測,給小斯爾曼留下遺言,希望他以後能像父母一樣,征服世界上的著名高山。因此,他從小就有了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也成了他生活的動力。但是,當他28歲完成了所有的目標時,卻再也找不到生活的理由,越來越感到孤獨、痛苦和絕望,開始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他給人們留下了這樣的告別辭:“功成名就的我感到無事可做了,我沒有了新的目標……”

這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但它卻真真切切地發生了,讓每一個見證抑或聽到過這個故事的人,都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地思考。

斯爾曼之所以走上了不歸路,與他片面追求實現父母留下的遺願,而忽視心靈深處內在的修養有關。他所追求和實現的目標,只是一個人眼中簡單的物象,看似把一個又一個高峯踩到了腳下,但沒有真正瞄準和跨越自己心中那座隱形的山峯,在物質和精神之間,他輸給了精神。

其實,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座隱形的山峯,倘若發現不了它、攀越不了它,無論我們取得怎樣的輝煌和成就,也會在了卻心願的當口,再也看不到精神高處的風景。

攀越世界上所有的山峯也許很容易實現,但攀越隱形於內心深處的山峯,卻是一輩子的事情。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所謂的愛自己

作者:廖瑋雯

朋友問我,你文章裏說如果一個人不去愛自己,就不會去愛別人,那麼怎樣纔算愛自己呢?

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如果說愛自己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去活,只顧自己舒服就好,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就會陷入一種糾結之中,可能自責或者被人責怪——自私自利,對其他人不管不顧。如果完全活在別人的眼光和期待之中,似乎又會迷失自己,最終發覺自己好像從來沒有活過。

聽從自己的內心好好地活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難爲人的地方就是認識自己。所以,一個人愛不愛自己,怎麼去愛自己,去下判斷讓人非常爲難。

再後來,我發現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比較容易地看出一個人是不是愛自己。那就是看他能不能好好吃飯。

當然,這種好好吃飯和健康無關,絕非是指吞嚥,消化,排泄功能是否正常,而是,他在用一種怎樣的心態來對待吃飯,在他吃飯的時候,他整個人處於一種怎樣的狀態。

A君是個工作狂,吃飯於他而言就是一種“對付”,一大早的,他往嘴裏塞幾個饅頭,有時一杯豆漿,有時一杯開水,反正都是匆匆了事,中午叫來一個外賣,一眼看了過去,就那種賣相,雜七雜八的食物混了一堆,色是肯定沒了,香也沒有,至於味吧,以我的經驗看來,也好不到哪兒去,A君一邊扒拉,一邊盯着電腦,然後嚼着米飯說,肚子嘛,填填就好。

如你所知,A君是個理工男、程序猿,也是單身狗。總而言之,你會發現,A君可能是個無趣之人,當然,事實也是如此,你和A君聊天你會發覺乏味得要命,他不看電影,不聽音樂,不讀小說,不去旅行……,他認爲所有的文藝都是瞎扯淡,浪費時間浪費命,姑娘見了他都躲着,相親了好幾次也沒成,最後娶了一個同樣乏味的姑娘,過着無比乏味的日子,總之,許多人說,那真是一個無趣的人啊。

對於A君而言,他的生活就是完成工作,領取報酬,然後購買一頓又一頓讓他感到不得不去應付的飯菜,匆匆地填飽肚子,可是然後呢?婚後他常常和老婆吵架,然後百無聊賴地摔門而出,他們就是從來不能好好地坐下來,做一頓飯,吃一頓飯,即便萬家燈火,炊煙裊裊,一家人坐在飯桌上,品嚐美味是件如此美好的事,他們卻從未覺察到。

B女對於吃飯這事有很多講究,辣的不吃,酸的不吃,濃烈香味的不吃,加入各種佐料的不吃,煎的不吃,炸的不吃,內臟不吃,四肢不吃,飛禽走獸不吃,奇怪的植物不吃,那麼,她到底吃什麼呢?

我見過B君的廚房,只有油鹽,連醬油都沒有,B君告訴我,她講究健康,所有添加劑的東西不吃,然後她給我端來了一碗“苦逼面”,上面一點油花星星點點,兩片漂浮的白菜讓人深感人生寡淡。

這個挑剔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戀,內心十分愁苦,對於自己,時而肯定時而否定顯得十分精分,一會覺得自己那麼好怎麼會沒人疼沒人愛,一會覺得自己好糟糕這不行那不行,我想,哪裏會有男人願意被人挑三揀四囉嗦幾遍之後,然後端來一碗“苦逼面”呢。

C君是個理性的人,無論你是給他來碗蘭州拉麪還是沙縣小吃,還是一罈“壇啓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的佛跳牆,一碗芳香四溢的紅燒肉,他都是用一種木訥的表情安靜地吃完。

我甚至猜想,哪怕是一桌滿漢全席次第擺在眼前,他一定也是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的。一次在飯桌上他的話曾讓我吐出一口老血:無論吃什麼,最後都會變成屎的。

當然,這句話其實很有哲理:無論我們如何撲騰掙扎,人到最後都是會死的。於是,C君陷入了虛無主義之中,人生了無意義,對於一切事物瞭然身外,一副“生亦何歡、死亦何哀”的的模樣,這種模樣直接讓他食之無味,當然,對於一個這麼悲觀的人,除了擔心他得抑鬱症之外,我又還能再說些什麼呢?

說了這麼多不好好吃飯的人,再來說說好好吃飯的人。

首先,他們會去非常認真對待吃飯這件事兒,如果他們自己下廚,他們會哼着愉悅的小曲到菜市場精心挑選各種食材,對於各種新鮮的食材躍躍欲試,同時對於各式佐料和烹調方法從不拒絕,他們精心烹製,對於盛放飯菜的碗碟同樣有所講究,但是他們不會過分挑剔,也沒有“必須如此,否則不行”的桎梏,他們只是順其自然地去做一件講究的事,討得自己與他人的歡喜就好,所以得以樂在其中。

同樣如若他們出去吃飯,對於各種菜式各種風格全盤接受,享受美食的過程之中對於細細品味嘖嘖讚歎,同時又會心生好奇地探究這些食材究竟是怎麼加工出來的,和一起共享美食的親朋好友認真交流,促膝而談,享受美好的用餐時光。

關於這點,在電影《入殮師》裏,社長佐佐木和年輕的入殮師大悟一起吃烤雞翅還有河豚魚子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食材的珍視,那種“好吃到難爲啊”的感覺,不是淡漠的人所能體會得到的。他們還是一羣懂得剋制的人,對於美食,點到即止,絕不貪食,這種對於食物的熱愛和貪婪無關,否則就和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裏變成豬的那對父母無異了。

我想說的是,我發現我遇見的所有有趣的人,他們在一日三餐之中都是非常歡愉的,無論吃什麼都好,他們對於生活充滿了熱愛、好奇與包容,所以,他們對於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和開放,他們樂觀開朗,無懼生命裏的悲歡離合生死輪迴,他們在了無意義的人生之中製造了各種歡喜與快樂,他們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愛世界。充滿童趣卻又滿懷慈悲。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才能發現生而爲人的美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