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大學勵志>

大學勵志向上的文章

大學勵志 閱讀(1.45W)

各位大學生們再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關於大學勵志向上的文章來看看,那麼大學勵志向上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勵志向上的文章

大學勵志向上的文章:大學生別在最該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吃喝玩樂

“20歲的年紀,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寶,玩着網遊。幹着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丟給狗吃了”你是否也曾被這句網傳的流行語喚醒了心底那一絲早已沉寂的上進心?錦瑟流年,花開花落,歲月蹉跎匆匆過,而恰如同學少年,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該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吃喝玩樂。自是年少,卻韶華傾負,再無少年之時。錯過了人生最爲難得的吃苦經歷,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會淺薄。所謂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最現實的,你有沒有因爲平時沒有好好學習,而在考試前感覺到“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現在的安逸,就是以後的痛苦。

什麼叫吃苦?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那些透支着體力卻依舊在工地上汗流如雨的勞動者,在辦公室裏整整資料能算吃苦?在有空調的寫字樓裏敲敲鍵盤算是吃苦?坐在圖書館認真地看看書,學學習,算吃苦?如果你爲人生畫出了一條很淺的吃苦底線,就請不要妄圖跨越深邃的幸福極限。

當你看了《杜拉拉昇職記》,你覺得外企真好,可以出入高檔寫字樓,說着讓人聽不懂的英語,拿着讓人眼紅的薪水;

當你看了《親密敵人》,你覺得投行男好帥,開着凱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亞的海灘,隨手簽着幾百萬的合同;

當你看到一位做房地產的朋友,每天和有錢人出入各種高檔場所,發着各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微博,你覺得做房地產好賺錢;

……

你瘋狂的愛上了那種洋洋得意的狀態,卻不曾想到你日思夜想稱之爲夢想的狀態,其實並不等於你看到的那樣簡單,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有那麼一點牛逼。

他所吃的苦,是早就開始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從N年前的數據查到昨天,一點點的做着細緻無比的分析;

他所吃的苦,是爲了去爭取一個客戶,和農民工擠在一輛臥鋪大巴車上,冒着被偷被搶被撞車的風險,一邊敲郵件,一邊環顧周圍詫異的眼神;

他所吃的苦,是爲了簽下一個大訂單,自己一個人在他鄉,看着別人世界中的團圓,裝飾着自己的相思夢;

他成功的取得了讓人望塵莫及的榮耀,只因爲他是一個懂得吃苦的人,能夠承擔得起那種厚重的魅力。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隨時洋溢的才華,他的一切禁得起歲月的推敲。

親愛的朋友,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奮鬥的勇氣。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在你經歷過風吹雨打之後,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後的第一縷陽光投射到你那蒼白、憔悴的臉龐時,你應該欣喜若狂,並不是因爲陽光的溫暖,而是在苦了心志,勞了筋骨,餓了體膚之後,你毅然站立在前進的路上,做着堅韌上進的自己。其實你現在在哪裏,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找到那個屬於你自己的方向。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人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爲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爲了到達終點,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現在的苦,只是爲了讓自己以後的日子過得更好。

大學勵志向上的文章:只管努力做好眼前事

俞敏洪

常常有人問我一個問題:俞老師,你當初想到過自己能夠把新東方做這麼大嗎?我的回答是:如果當初我知道新東方會做到今天這個地步,一定嚇暈過去了。我當初做新東方,僅僅是爲了生存。新東方的第一個班只有十幾個學生,我怎麼敢想象有一天它會成爲一個年培訓學生達一百多萬人的教育集團呢?如今,回頭看去,自己也有大吃一驚的感覺,很多自己認爲不可能做成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人們做事情大概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走向何方,一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比如,有些人從很年輕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成爲偉大的音樂家、畫家、科學家或政治家,他們一輩子都在爲自己的終極理想而奮鬥。而第二種人可能並不知道這輩子到底能夠做成什麼事情,他們唯一堅定的信念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往前走,未來一定要比今天更美好。

我大概屬於第二種人。一個農村孩子很難去設想自己的終極理想,能夠吃飽就算萬幸。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開始嚮往土地之外的生活,夢想自己能夠像城裏人一樣走進大學讀書。所以我生命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考上大學,離開農村。第一年大學聯考失利,我緊接着考了第二年;第二年大學聯考失利,我緊接着考了第三年;前兩年連普通大專院校都進不去,第三年卻意外地被北京大學錄取。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體會到人生會有意外的驚喜發生,而這一驚喜又是和我持續不斷的努力密切相關的。

抱着這種態度,我一直努力到今天。在一場嚴重的肺結核之後,我意外地變成了一個樂觀的人,因爲我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所以更加珍惜每一縷陽光;在聯繫出國屢次無望的情況下,我意外地收穫了新東方學校,擁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在經過了很多的生死考驗後,我意外地把新東方變成了美國紐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在經過無數次的蛻變和洗禮後,我意外地把自己從一個書呆子教書匠變成了管理着八千員工的還不算太糟糕的企業領導。過去,我沒有預料到也沒有設想過新東方到底能發展成什麼樣子;今天,我懂得了生活充滿無窮的可能性,只要你努力,就會有意外的驚喜。

其實我們不需要去考慮這輩子到底能夠走多遠,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像駱駝一樣在沙漠中行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心中的綠洲前進。我們甚至不需要考慮自己能夠走多快,只要努力做好眼前的事,知道自己在不斷努力向前就行,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大學勵志向上的文章:大學4年,自我教育的逐夢之旅

每年九月,帶着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都會跨入夢想中的象牙塔。或許,你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支配自由……不過,也不要忘記:這四年,可能是你們踏上工作崗位前可以“肆意揮霍”的最後四年。因此,如何充分享受這四年,精彩規劃這四年,是擺在你們面前的一道問答題。我給它的答案就是“我的四年我作主!”

學習:不僅僅是那兩個星期

也許,你會認爲大學裏的老師平日只會照本宣科,作爲學生也都疲於應付,因而平日聽課與否都無大礙,只要考試及格即可。有同學竟總結出應付門道:一個學期滿打滿算四個月,真正留給考試的就集中在最後的兩個星期。所以,做兩個星期的“拼命三郎”,劃劃重點,背背筆記,攢攢論文也就大功告成了。其他三個多月的時間,都是學習之外的“歡樂假期”。其實,這是個巨大的誤區。

大學四年,畢竟是接受正規系統教育的四年(等你踏上工作崗位就很難再有這樣寶貴的機會了),所以還是要以學習爲主。有同學可能抱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大學的專業並不是自己的最愛,沒有興趣哪來投入?而我要說,我們在“選我所愛”的同時,也要學會“愛我所選”。能按照興趣選擇專業是幸運的,但並不代表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就憤懣懈怠,以致於肆意揮霍大學光陰。要知道,興趣是可以逐漸培養起來的。

至於如何學習,很多同學都走入一個消極的誤區:他們疲於應付老師,學得被動、教條、無奈。實際上,學習是自己的事,我們應該變被動爲主動,學得積極、靈活、放鬆。其實,《禮記.中庸》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博學之,審問之,慎問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就是要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詢問,謹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實地履行。當然,除此之外,多數大學生還忽略了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預習。

在大學裏,每堂課的信息量都是超大的,涵蓋課本上十幾頁甚至幾十頁的內容。如果在課前做好預習,就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課堂的精髓。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對所學專業的興趣,還能提出具體的問題跟老師請教。要知道,大學裏的老師願意聆聽,願意給大家啓發,與你們探討。能把學生教到不斷提出新問題纔是老師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英語:任何專業的必修課

無論你大學讀的是什麼專業,無論畢業後你選擇就業還是出國留學,英語作爲交流的工具都是一門必不可少的技能。對於廣大中國學生而言,聽、說能力普遍弱於讀、寫能力。要克服這個問題,我建議將input和output結合起來,也就是把“輸入”和“輸出”相結合。

“輸入”指平日注意積累語言素材,多看原版電影,多聽英文廣播,有意識地給自己營造出一種國外的語言環境,強迫自己用耳朵接受英語。這樣就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培養語感,糾正發音,以至厚積薄發。“輸出”是指大膽開口講英文,養成勤做presentation的習慣,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輸入”的時候要有身臨其境的融入感。比如,在學習這些視頻時,要時刻把握在“看”中“聽”,在“聽”中“說”,在“說”中“學”的原則。因爲只有如此,聽說能力纔可以相輔相成,全面升級。

親情、友情和愛情都不能少

跨入大學,很多同學都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父母和兒時的玩伴,此刻也更能體會到親情的可貴。建議大家常跟父母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彙報下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分享下校園裏的趣事和見聞,親情在此時會變得更濃、更醇。

同時,大學意味着集體生活的開始,而集體意味着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友情。愛迪生說過:“友誼能增進快樂,減輕痛苦,因爲它能倍增我們的喜悅,分擔我們的煩憂。”大學生活若是沒了友情,就好似缺乏了人生路的傾聽者,勢必會變得孤獨而乏味。試想,從大一的青澀和懵懂到大四的成熟和穩重是個怎樣的蛻變過程,你身邊的同學無疑是你成長的見證者和相隨者。可以說在大學結下的同學情誼彌足珍貴,甚至可以貫穿人的一生。

當然,要獲得真正的友情也並不容易,你要學會隨和、謙虛和包容。古人說得好:“人道惡盈而好謙。”朋友相處,一定要態度謙和。縮小自己的同時,努力發現和欣賞他人的優點,纔會讓你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至於愛情,人們總說那是校園裏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甚至還有人篤信沒有戀愛過的大學不算完整的大學。對於大學生而言,戀愛並不算“必修課”,而是“選修課”,因此愛情要隨緣。

其實,戀愛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足夠的自我認知是戀愛的前提。只有瞭解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你才知道想要找什麼樣的人,才能懂得去追求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在戀愛中,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戀愛本身所帶來的幸福和愉悅,更重要的是能在戀愛中學到怎樣與人和諧相處,如何珍惜彼此的感情,學會體恤和關心對方,而不再是以自我爲中心。一段戀愛無論好與壞,都能使一個人逐漸成熟。

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是一種責任,每個人在大學的四年裏都應該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用心負責才能修得正果,而用心負責的態度更應該成爲每一個人的人生準則。

自我教育:大學四年的真正目的

愛因斯坦曾經對教育下過這樣的定義: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在大學“放羊式”的四年時光裏,除了學好專業課,我們還應該把多數時間投入到各種興趣愛好中去,從而實現對自我全方位的再教育,而這種再教育也許是大學四年教育的真正目的。

自我教育可以是知識累加,可以是情操陶冶,也可以是人格完善。爲了達到這些目的,我們可以泡在圖書館博覽羣書,可以參與社團將興趣昇華至技能,可以積極做慈善,學會給予、收穫恬靜;或者到各種公司機構打工實習,提高與人溝通的交際能力;又或者參加各種比賽,練就自己的膽識。當然,也不要忘記天天鍛鍊以強健自己的體魄,畢竟健康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本錢。總之,我們在大學四年的目的就是發掘出自己的潛力和閃光點。正如哈佛大學Tal Ben-Shahar教授所說:你的潛力埋藏在你的心靈深處,當你找到它時,它將光芒萬丈。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教育的方式之一--網絡,其作爲一種快捷靈活的知識獲取手段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我們生活的多個層面。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查閱資料,通曉天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網絡,比如微博、人人網、開心網,認識更多的朋友。總之,網絡讓我們的世界變小了,也更親近了。惟一要警惕的是:凡事皆有兩面性,網絡也是把“雙刃劍”。大學生活給了我們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時需要學會的是如何管理時間,而非虛度光陰。千萬不要過度沉溺網絡,尤其是網遊。有句話算是老生常談:玩物喪志!

所謂夢想,不是你睡覺時想到了什麼,而是想到什麼令你激動得無法入眠。大學四年就是個追夢的過程,確定了目標,便風雨兼程吧。

每年九月,帶着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大一新生,都會跨入夢想中的象牙塔。或許,你們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獨立生活,第一次支配自由……不過,也不要忘記:這四年,可能是你們踏上工作崗位前可以“肆意揮霍”的最後四年。因此,如何充分享受這四年,精彩規劃這四年,是擺在你們面前的一道問答題。我給它的答案就是“我的四年我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