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多人合作成功的事例

勵志故事 閱讀(3.79K)

合作是成功的鑰匙,要想開啓成功的大門就要善於合作。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的多人合作成功的事例,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多人合作成功的事例

多人合作成功的事例篇1

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兩位革命巨人之間的友誼,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誼都沒法比的。馬克思對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說自己總是踏着恩格斯的腳印走。而恩格斯總是認爲馬克思的才能要超過自己,在他們的共同事業中,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資本論》這部經典著作的寫作及出版,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結晶。

1848年大革命失敗後,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徹斯特營業所,從事商務活動。這使恩格斯十分懊惱,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稱作是“該死的生意經”。並且不止一次地下決心:永遠擺脫這些事,去幹他喜愛的政治活動和科學研究。然而,當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國倫敦的馬克思一家經常以麪包和土豆充飢,過着貧困的生活時,他就拋開棄商念頭,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並取得了成功。這樣做,爲的是能在物質上幫助馬克思,從而使朋友,也使共產主義運動最優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資本論》早日寫成並得以出版。

於是,每個月,有時甚至是每個星期,都有一張張一英鎊、二英鎊、五英鎊或十英鎊的匯票從曼徹斯特寄往倫敦。1864年,恩格斯成爲曼徹斯特歐門——恩格斯公司的合夥人,開始對馬克思大力援助。幾年後,他把公司合夥股權賣出以後,每年贈給馬克思350英鎊。這些錢加起來,大大超過恩格斯的家庭開支。

從馬克思來說,也正是爲了對剛剛興起的科學社會主義進行有效的指導,爲了揭露資本主義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這種幫助。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他們所有的一切,無論是金錢或是學問,都是不分彼此的。

雖然他們分開了20xx年,但他們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並沒有終止。他們每天要通信,談論政治和科學問題。在一段時間,馬克思把閱讀恩格斯的來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語,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談似的。

“嗯,不對,反正情況不是這樣……”

“在這一點上你對了!”

馬克思說着說着竟高興得流出了眼淚。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樣地相互尊重,在他們看來,任何人對他們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評都不及他們彼此交換意見那樣意義重大。於是,一有機會,恩格斯便擺脫商務,跑回倫敦。他倆天天見面,不是在這個家裏,就是在那個家裏。討論問題時,他們在屋子裏,各自沿着一條對角走來走去,一連談上幾個鐘頭。有時兩人一前一後,半晌不吭一聲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見爲止。於是,兩人就放聲大笑起來。

1867年8月16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凌晨兩點,馬克思向他的戰友報告說,《資本論》第一卷所有印張(一共49個印張)的校對工作,都已結束。他興奮極了,寫信對恩格斯說:

“這一卷能夠完成,只是得力於你!沒有你爲我而作的犧牲,這樣三大卷的大部頭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擁抱你,感激之至!”

《資本論》於1867年9月14日在德國漢堡出版,這是整個國際工人運動中,具有偉大意義的大事,也是兩位巨人友誼的結晶。

這種理解的友誼是那樣深厚,甚至一直延續到馬克思逝世之後。

馬克思在病重期間,曾告訴女兒愛琳娜說,希望恩格斯能爲他尚未出版的《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點什麼”來。當然,即使馬克思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恩格斯也會去做的。 從1883馬克思逝世時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盡力從事《資本論》後兩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補充了許多材料,重新撰寫了一些篇章,使《資本論》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問世。

多人合作成功的事例篇2

你知道嗎?動物之間不光有生存競爭,還有互惠互助呢。

蜜獾(huān)和導蜜鳥是一對好夥伴,它們常常相互合作,共同搗毀蜂巢。野蜂常把巢築在高高的樹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銳的導蜜鳥發現了樹上的蜂巢後,使去尋找蜜獾。爲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導蜜鳥往往扇動着翅膀,做出特殊的動作,併發出“嗒嗒”的聲音,蜜獾得到信號,便匆匆趕來,爬上樹去,咬碎蜂巢,趕走野蜂,吃掉蜂蜜。導蜜鳥站在一旁,等蜜獾美餐一頓後,再去獨自享用蜂房裏的蜂蠟。

海葵蝦和紅海葵也合作得很好。海葵蝦的兩隻大螯(áo)各自夾着一隻紅海葵,整天東遊西蕩。一旦遇到危險,海葵蝦立即提起紅海葵,紅海葵便用有

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這樣,海葵蝦可以到處覓食,不必爲安全擔憂;而紅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蝦吃剩的食物就足可以飽腹了。   鱷魚和千鳥的互惠互利更爲有趣。千鳥不但在兇猛的鱷魚身上尋找小蟲吃,還進入鱷魚的口腔中,啄食殘留的魚、蚌、蛙的肉屑和寄生在裏面的水蛀,幫助鱷魚清潔口腔。有時鱷魚把大口一閉,千鳥就被關在裏邊。然而你不必爲千鳥擔心,只要千鳥輕輕用喙擊打鱷魚的上下顎,鱷魚就會張開大嘴,讓千鳥飛出來。

多人合作成功的事例篇3

一個幸運的人被上帝帶去參觀天堂和地獄。他們首先來到地獄,只見一羣人,圍着一個大鍋肉湯,但這些人看來都營養不良、絕望又飢餓。仔細一看,每個人都拿着一隻可以夠到鍋子的湯匙,但湯匙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長,所以沒法把東西送進嘴裏。他們看來非常悲苦。

緊接着,上帝帶他進入另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樣:一鍋湯、一羣人、一樣的長柄湯匙。但每個人都很快樂,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訴他,這就是天堂。 這位參觀者很迷惑:爲什麼情況相同的兩個地方,結果卻大不相同?最後,經過仔細觀察,他終於看到了答案:原來,在地獄裏的每個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湯;而在天堂裏的每一個人都在用湯匙喂對面的另一個人。結果,在地獄裏的人都捱餓而且可憐,而在天堂的人卻吃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