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小本創業成功的故事3個

勵志故事 閱讀(6.96K)

創業其實首先就是創新。我們要有一個真正創新的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小本創業成功的故事,歡迎閱讀!

小本創業成功的故事3個

小本創業成功的故事1:

20xx年前,第一次來到天津的陳旺生並未想過,20多年後會在這片沃土創下自己的“服裝王國”:從只有4個人的皮衣作坊,發展至如今擁有近850名員工,廠區佔地53畝,年產值4個億的國際皮草生產領軍企業。服裝大王陳旺生:7000元起家的小作坊 成服裝集團

人應爲經受過苦難而自豪,因爲它終會是成功者幸福的回憶。如許多溫商一樣,陳旺生的創業路堪稱一部“苦難史”。1999年,皮衣行業整體疲軟,他辛苦積累20xx年的財富一分不剩地還給市場。爲東山再起,他高額舉債,壯着膽子從“負數”做起,終造就出大起大落的商業傳奇。他常說,上蒼給了溫州一個貧窮的起點,所以溫商面對挫折時不會怨天尤人,甚至會渴望苦難,因爲苦難的背後纔是財富的源泉。一個無依無靠的溫州人,究竟如何發現商機?又如何在異鄉成功創業?陳旺生的小本創業故事爲我們詮釋了答案。

七千元錢起步幹起皮衣作坊

溫商,世界惟一可與猶太商比肩的羣體。雖沒有數千年的經商史,但智慧卻促使他們在短短二十幾年間創造了全球商界奇蹟。陳旺生便是他們中的一個代表。1989年,20歲出頭的陳旺生決定離開家鄉,到正在發展的北方城市尋找機會。最初,他與同鄉去了北京。但沒多久,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夥子便因那裏的繁華與壓力陷入迷惘。無奈下,天津成了他們的第二選擇。

愛上一座城,並長久駐足,很多時候源於“初見”它的感覺。陳旺生亦不例外。剛下火車,他就被天津人與世無爭的恬淡和樸素真摯的熱情深深吸引。也許彼時那個年少輕狂的陳旺生尚不曾清晰規劃出此後20多年的事業發展路徑,但有一種安定的感受卻準確無誤。他當即決定,在這座城市落腳紮根。可靠什麼爲生?創業支點又在哪?

揣着幾個人東拼西湊來的7000元“家當”,陳旺生陷入了人生的第一次沉思。到工廠打工,積累些資金再單幹。或者賣小吃,天津人喜歡美食。抑或憑年輕力壯組建個裝修隊。同鄉的3個小夥七嘴八舌地出着各自認爲可行的主意,卻逐一被陳旺生否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鮮有人或沒有人做的。對於這樣的理由,其餘三人面面相覷。

那年冬天,冷得出奇。某日,外出歸來的陳旺生突然提議,要開個皮衣作坊。想法絕非空穴來風。一來,作爲當時的“奢侈品”,皮衣正成爲人們體現身份的標誌。二來,皮衣的生產廠家有限,市場供需不對等。此時不做待何時?認準商機的陳旺生不出3天,就在何興莊租了間十幾平方米的房子,添置了4臺縫紉機,開始了“作坊生活”。與所有在津創業的溫州人一樣,陳旺生艱苦奮鬥的日子就此開啓。

買賣做大合夥人卻分道揚鑣

對於不懂設計、不懂面料的陳旺生來說,涉足服裝業一切需要從零開始。本着“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則,他借來縫紉書,從裁剪開始邊幹邊學。又買來大批國外時裝雜誌,力求在款式設計上緊跟流行趨勢,先模仿再創造。儘管說着簡單,可當真實踐起來,這4個從未做過針線活的大男孩卻做得一塌糊塗。皮料費了一筐,卻只將就製出個大概,投入的原始金如冰般消融。

可即使如此,陳旺生仍舊不放鬆成品品質,哪怕借錢,也要保證皮衣質量。因爲“做高端”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更是未來的目標。那段時間,他吃住在作坊。白天除了生產,就是扎進商場試穿別家皮衣,以改進自家產品;晚上除了看雜誌,就是拉開木板在工作臺上和衣而臥。漸漸地,皮衣有了陳旺生自己的設計風格,質量也出現了跨越式提升。服裝大王陳旺生:7000元起家的小作坊 成服裝集團

隨着銷售訂單從無到有,由少積多,作坊從以前每天只做5、6件成衣逐步增至1600多件。陳旺生送貨的工具也由自行車過渡到黃大發。最忙的時候,他顧不上正在坐月子的妻子,一天跑10多個地方送貨,累了也只能在商場樓梯間的角落裏歇歇腳。這樣的苦日子一直延續至1994年。

那一年,白手起家的幾個人終於走出作坊,成立工廠,也創設了自己的皮衣品牌。可令陳旺生沒想到的是,這些一起踩縫紉機、睡裁剪臺的合夥人,開始出現分歧。有的人提出要迅速擴大生產規模,趁勢而上;有的人提議要拓展投資領域,向其他行業進軍;而偏於保守的陳旺生則希望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地做服裝,陪伴企業慢慢成長。

迥異的經營理念,終於讓共同打拼的兄弟分道揚鑣。但分開意味着新生。沒多久,陳旺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一個屬於他的服裝夢,又在趙沽裏的小廠房中孕育開來。

十年創業打拼遭遇行業危機

依然本着“高端定位,只做皮衣”的生產理念,陳旺生帶領新員工,嚴守質量關。他將一件皮衣分解成100多道工序,所有細節都親自審查,稍有瑕疵就責令返工。同時,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陳旺生憑藉毅力與堅持隻身一人跑遍大江南北開拓業務,甚至獨自赴歐洲採購原材料。至1999年時,已有10多個國內知名品牌商找他做貼牌,國外出口訂單已達上千萬元,企業生產規模擴大了8倍,生產車間也由小廠房遷至新開路原服裝二十二廠。正當陳旺生自創的品牌漸在國內皮草服飾領域嶄露頭角時,一場致命危機差點兒摧毀了他辛苦耕耘的一切。

1999年,是陳旺生創業20xx年的一個結點,也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歲月。那年,皮衣行業遭遇系統性風險,出現迅速滑坡。一時間,所有皮衣生產企業都像漂泊大海的扁舟,被打入浪底。眼看着產品銷售遇阻,企業迅速陷入虧損,陳旺生急得發起了高燒。畢竟年關將至,彼時的員工工資是年結方式,這意味着要支出很大一筆費用。可錢從哪來?要麼借錢堵窟窿咬牙度過,要麼遣散員工關門轉行。

一番糾結、痛苦、掙扎過後,陳旺生選擇勇往直前。他找老家拆借到了一筆錢,總算解決了工資問題。20xx年春節,200多名員工歡喜過年,只有陳旺生黯然傷神。他深知,若不能儘快轉型東山再起,一切將無法挽回。情勢緊迫下,陳旺生不等出正月,就急急約見了一個人。而恰是此人,成爲他二次創業的“助推器”。

轉型皮草質量至上再創輝煌

香港的春節,處處張燈結綵。長途跋涉的陳旺生在一家咖啡館找到了這位他最想見的人全世界皮草行業華人“第一把手”。那天,那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借給陳旺生2600萬元,甚至連借條都沒有打。因爲20xx年的接觸,彼此已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老人除了在資金上的支持外,還建議他放棄皮衣轉做皮草,不僅利潤空間更大,且市場更容易拓展。

只要心不死,再造企業並不難。春節後,老人親自帶着陳旺生去丹麥、芬蘭、美國的皮草批發中心,耐心教授他原材料的甄別技巧,囑咐他不論何時都不要放鬆對質量的要求。這一切,陳旺生都牢記在心。回國後,他即刻召集員工開會,並組織學習皮草的製作工藝,強調質量意識和品質把關,即在面料上刻意求精,在設計上標新立異,在利潤上力求合理,在服裝上爭創一流。所有的皮毛原料均從國際四大毛皮供應商直接購進,不選其他渠道。因爲他深知,質量纔是企業的生命線。

二次創業的陳旺生投入了200%的精力,因爲他始終告誡自己:只能比第一次更成功。爲此,他設立了品質調查制度,即在每件服裝出廠時都附一張“意見卡”,以及時瞭解消費者的意見和市場動態,爲公司抓生產和品質管理提供第一手依據。區別於那些利益至上的商人,陳旺生最大的不同是,無論虧賺都要先把產品做好。在他眼中,簽訂的任何一份合同都是責任,一定履行至最後。絕不會以犧牲品質降低價格來贏得市場份額,相反,近乎吹毛求疵的他對每一個生產線上的員工提出了更高要求“精貂細作”、“裁剪激情”。只要從他手裏送出去的服裝,就是品質絕對上乘的一等品,一針一線都精益求精。

如此認真負責的態度,讓公司不出一年便再度贏得廣大客戶的信賴,同時也在企業內部逐步形成一種信用文化,繼而使公司逐漸在國內衆多服裝生產企業中脫穎而出。時至今日,陳旺生的服裝集團已服務國內外70多個知名品牌。未來幾年,他計劃對企業進行更爲系統化的管理,不僅要建立一支由專家型經營者組成的團隊,還要構建出實力主義評價制度與業績掛鉤的工資體系,並整理歸納爲一套完整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懷揣着對未來的期待,陳旺生依舊如剛創業般激情四射,闊步向前。

陳旺生創富感言:

1、誠信是企業的生命。

2、寧可盈利慢,也不能降低對產品的標準。

3、只有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真正贏得他們的心。

4、與其冒着失敗風險投資那些並不擅長的領域,不如繼續做有把握而確定的事。

小本創業成功的故事2:

林坤,四川美術學院攝影系20xx屆畢業生,畢業至今只有短短半年時間,但她通過售賣自己獨立設計或二次改造的衣服,月均營業額已超過兩萬元,盈利過萬元。12塊一件的衣服買了10件,經過自己改造再賣出去,1992年出生的林坤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小本創業之路。兩年時間,23歲的林坤有了自己的獨立服裝品牌,並開了第一家分店。100多元小本起家 90後女孩創建獨立服裝品牌

百多元 成了她創業的“註冊資金”

從最初的100元錢小本創業到如今擁有自己的獨立服裝品牌,從廣東到重慶求學的林坤似乎並沒有過多的規劃,“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原來,在林坤讀大三的20xx年,男朋友小麥也從廣東過來“陪讀”,“那時候我們去麗江採風,身上只剩下100多元錢,我們又不想向父母伸手,看到街邊12元一件的T恤,就買了10件,想拿回重慶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也緣於從小就在自家服裝廠泡大的林坤天生手巧,“那時候我經常在寢室改造自己的衣服,同學們很認可,讓我幫她們也改改。”

回到重慶後,12塊一件的T恤經過林坤一改,立馬變了模樣。“下午放學後,5、6點鐘就拿去擺地攤,這10件衣服,3、4天就賣完了。”林坤有了六七百元的收入。

只想找生活費的林坤沒想到,自己小試牛刀,居然能夠掙到將近一個月的生活費。於是,原本學攝影的她還是回到了父母定的專業,“偷偷跑到服裝設計專業蹭課聽。”

有了這次經驗,林坤把父母囤積的尾貨買了回來,經過自己改造再拿去售賣,“最高紀錄半小時賣了300多塊錢,如果不是下雨應該還要高。一般一天就擺4小時地攤,高的時候能賣到1000多塊錢。”

近萬元貨積壓 資金鍊差點斷掉

看到這麼好的生意,林坤放棄了地攤生意,把店面開到了川美的創意微企園,同時增加了進貨量,“那一次就進了近萬元錢的貨,因爲沒有經驗,7月份同學們都放假了,生意不好,近萬元的貨積壓,這基本上是我們所有的資金,如果再賣不出去,我們幾乎都沒有流動資金了。”

爲了解決存貨,林坤在網上發起了免費同城攝影活動,利用自己學習攝影的專業優勢,爲參加活動者拍攝藝術照,前提是參加活動者須穿她店內的服裝。林坤說,最後活動吸引了100多人,既提高知名度,還因此多賣出了兩三千元的衣服。

這一次危機,林坤就這樣挺過了。

準備聘請微信運營團隊 走高端定製路線

回顧創業經歷,林坤稱,自己家裏人就是做服裝生意的,一直不太同意她創業。店內週轉遇到困難,或者太累時,她也想過放棄。但她覺得,售賣自己設計的衣服,其實不光是生意,更多是分享自己的理念。如今,店內70%左右的生意都是回頭客或是熟人介紹的顧客,林坤覺得,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展望將來,林坤說,近兩年大學城開了不少風格相似的服裝店,加之網上無數價格極低的淘寶店的競爭,堅定了她要有獨立設計品牌的決心。將來,她計劃聘請專業的微信運營團隊,將實體店和網上運營結合起來,將來網店的營業額要佔到總營業額的40%,實體店更多起展示和體驗的作用。

林坤錶示,目前她開在川美微企園的店內,70%的商品都經過二次設計後改裝,或乾脆就是她原創設計的。貨源上,這些衣服是來自廣東很多服飾廠家的尾單商品,質量上過關,但是款式上過時、過季。林坤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過時的衣服重新改造得時尚,比如將長款變成短款,或在衣物上加上小裝飾。

除了二次改造,林坤還計劃創立屬於自己的獨立品牌,走高端定製路線。爲此,林坤已經召集了校內服裝設計專業的十多名學生,結合顧客們的要求,進行獨立設計,然後交付廣東廠家使用高端面料生產。

林坤說,這個靈感來源於有顧客在上門的時候,有時會提到自己想要一件連衣裙之類的衣服,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這讓她想到,如果有設計團隊爲客人專門設計圖紙,再交由專業廠家製作,肯定很吸引人。

拒絕近百萬風投 要自己養大“孩子”

畢業一年多,林坤用100元起家到如今擁有自己的獨立服裝品牌,總店和分店月均營業額達到五六萬,這樣的成績,也讓風投找到了林坤。

“總投入不大,也就近百萬元,開始說我們佔股多少由我們來決定。”面對這樣誘人的條件,林坤卻堅定地拒絕了,“風投看重的是投資回報,但我看重的是品牌的發展和團隊的強大,現在我有了自己的獨立品牌,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要自己養大。”

小本創業成功的故事3:

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在節奏緊湊、競爭激烈的辦公室裏工作,疲倦常常會在不經意間襲來。此時,不少白領都想喝上一杯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提提神,可是丟下手頭的工作去樓下的咖啡店又不現實。85後小夥放棄7萬月薪回青島創業 咖啡外賣

這時身邊如果能有一位咖啡師在爲你訂製咖啡,是不是一大驚喜。在香港中路上的一座寫字樓裏,這個設想就被一位85後小夥圖經經變成了現實。白領們只需在辦公室裏用手機在網上下訂單,可口的咖啡就會被送到身邊。

放棄7萬月薪辭職回鄉創業

回青島創業前的圖經經曾經在北京從事保險理財工作,已經做到了公司的二級主管,月收入可以達到7萬,手下有一個30人左右的團隊。“我20xx年下半年去的北京,當時家裏已經幫我找好了一份相當穩定的工作,所以父母都不支持我的決定。”圖經經說,他到北京時身上只有爺爺給他的20xx多塊錢,自己去了一家國際保險公司應聘併成功,但那之後就全部都要靠自己了。

爲了省錢,他每天只能把10塊錢的包子分成兩頓吃,租住在北五環外每月租金只有50元的半地下室裏。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要起牀,然後花兩個多小時到單位。因爲沒有經驗和資金支持,在北京也沒有人脈,沒有辦法的圖經經就只能每天抱着調查問卷去“掃街”拉客戶。

就這樣堅持了8個月,他終於在和一位偶然遇到的優質客戶合作成功,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圖經經回憶起那一次經歷依然覺得很興奮。憑藉這一次出人意料的 “壯舉”,24歲的圖經經成爲了公司裏最年輕的主管,之後進一步的成功也來得水到渠成。但是他還是想回家鄉創業。

只買一杯也可以外送

走進圖經經的BWG品牌咖啡店,整體裝修風格和偏小資、文藝的咖啡廳有些區別。“我把店址選在高端寫字樓,緊鄰商務公司的辦公桌,店面的裝修佈置不走文藝復古路線,而是更偏重商務。”圖經經介紹說。明亮的落地窗使得店內光線明亮而澄澈,桌椅擺放整齊有序,廚具、設備簡約中透露出年輕的氣息,吧檯裏的咖啡師也是一身白領裝扮,舉手投足間都顯現着幹練的氣質。

圖經經透露,多數喜歡喝咖啡的白領由於白天工作忙,沒有時間去咖啡店裏享受咖啡,而只能選擇在晚上喝。但咖啡作爲飲品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提神,讓人更有工作狀態,幫助提高工作效率。現在市場上並沒有提供工作時間外送咖啡服務的商家,於是他看準這個商機,將創業項目定爲外送咖啡,並自創品牌BWG。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推出單價在30元左右的咖啡產品,在上班時間提供咖啡的製作、外送服務,並且接受網上訂單和支付,“買一杯即可外送還能保證品質,這也是我們能夠吸引顧客的一大特色。”圖經經得意地說。

避開與大店正面競爭

與此同時,他也希望利用這種特色服務規避傳統咖啡店的正面競爭。圖經經把實體店定在香港中路一家高端寫字樓內,供顧客能夠坐下來喝一杯咖啡的地方並不大,同時整個樓裏已經有兩家實力大店,選擇外送方式可以有效避開和傳統咖啡大店產品服務上的重合。

有了想法,就得執行,經過一系列的張羅,今年年初,BWG咖啡店開張迎客了。此時,如何推廣,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戶成了擺在圖經經面前的大問題。那段期間圖經經也策劃了不少推廣活動,比如旺季時在店內進行咖啡和甜品的免費品嚐活動,建立會員制度,顧客可以用消費積分領獎,當然也包括最傳統的方式——“掃街”發傳單等等。

每月中下旬生意最好

圖經經介紹,目前自己的咖啡店每個月的營業額可以達到六七萬元,“咖啡銷售的淡旺季週期很短,每個月的中下旬,大家剛開工資的幾天裏生意是最好的,而開工資之前的幾天和每個周的週一生意往往不理想。”他分析出這個有趣的規律。

開店以來,圖經經的難處還不止是品牌的推廣,咖啡產品的物流配送也是一大難題。圖經經說,因爲店裏的配送能力有限,使得自己的服務範圍大幅受限,所以現階段咖啡的推廣宣傳只能集中在香港中路沿路的寫字樓附近展開。“距離較遠的訂單往往不能保證咖啡的品質,我們只能告訴客戶實情,建議他們到店裏來品嚐。”圖經經略顯遺憾地說。

從刷盤子做起進咖啡店學習

“如今,小店經營情況不錯,但小本創業最初還是非常辛苦。”圖經經笑着說,去年他從工作了5年的北京回到老家青島,在一家公司做了半年的網絡市場銷售主管,工作業績穩步增長。“但這些並不能夠讓我滿足。”圖經經說,去年7月份,他辭去了銷售主管的工作,決定根據自己的興趣,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

沒有相關經驗的他先去了一家熟人的咖啡店學習,他是從刷馬桶和刷盤子開始做起的,一個月後幫忙出單,之後被允許做果汁,一直到有資格進入吧檯學做咖啡。期間,他也學習到了這個行業中的物流、培訓系統、盤點和庫存安排等方面的技巧。“真的是從零學起,重新體驗了一次做新人的經歷。過程很苦,但也很有收穫。”圖經經笑着說。

學到了開咖啡店的基本知識,圖經經又面臨着選擇具體經營項目的難題。20xx年初,他去自己奮鬥過多年的北京尋找創業靈感,這期間一位好友提醒他,附近寫字樓裏的一家咖啡店比較有特色,不同於文藝的咖啡街店,服務員都是西裝革履,整體走的是職業化純商務路線。到店裏實際參觀之後,圖經經感覺這種形式的咖啡店正是自己多年來所向往的,也非常適合在青島推廣。

未來欲創建網上咖啡聯盟

“嶗山的新店開業後會嘗試新的經營模式,去實現我的終極創業夢想。”圖經經說,創建咖啡聯盟是出於對自己現實情況的考慮,目前實體店面比較少,而且每家店的生產力有限,導致距離較遠的咖啡配送保障不了高品質,所以下一步他會找一些產品質量達標的咖啡店合作,由BWG咖啡作爲一個平臺去接下各地客戶的訂單,再分配給最近的咖啡店去製作配送。期間,通過推出各類咖啡周邊產品等方式,最終組成一個品牌影響力更大的網上咖啡聯盟。

“對於合作的咖啡店,我們會嚴把質量關。”圖經經說,想加入咖啡聯盟,對方必須和自己一樣,對咖啡有着非凡的熱愛,並能夠堅持產品高質量始終如一。他相信,只有這樣的做事方法才能把創業做好、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