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勵志故事:讓世界因我而不同

勵志故事 閱讀(9.44K)

她叫楊松一澍,一位長相甜美的廈門女孩。她1992年生於一個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剛一出生,父母就給她取了這一獨特的四字名字。高二那年,她打聽到一個去美國交換學習的項目。她主動爭取到這一機會,獨自拎起行李飛往大洋彼岸。那時,高中出國交換生不如現在普遍,她因此成爲所在學校第一個選擇出國交換的學生。

勵志故事:讓世界因我而不同

到美國不足3個月,楊松一澍就通過競選當上了學校科學社社長,併成爲一名“學霸”:參加美國數學競賽獲得伊利諾伊州第一名;選修的7門美國大學預科課程以全a的成績通過;參加美國大學聯考sat滿分2400分,她考了2270分。

隨後,楊松一澍收到了愛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聯邦高等理工學院蘇黎世分校的邀請,允許她在該校的物理實驗室實習一年,學習原子物理。一年後,原本可以留校就讀的她,同時放棄幾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最終選擇了“非主流”留學目的地——阿聯酋。

XX年,楊松一澍成爲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的第一批學生。這所高校有着典型的文理學院的氛圍、一流的硬件設施和雄厚的資金,全力支持學生們去實現個人的夢想。

第一批學生,在全球只錄取了150人,全部由國際學生構成,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有43種語言,錄取率僅爲1.65%,堪稱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大學之一。

大學期間,楊松一澍通過項目、實習、交流、考察、旅遊等機會闖蕩世界,足跡遍及突尼斯、黎巴嫩、約旦、卡塔爾等26個國家。

XX年,楊松一澍和分別來自中國臺灣、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的4位同學一起,組隊參加了美國霍特商學院商業諮詢大賽,決賽“如何解決非洲能源短缺”的命題。

當時,絕大多數參賽隊伍具有商科背景,隊員都是mba(工商管理碩士)出身,而她們的團隊卻是清一色的本科生,而且沒有一個是學商科的。

楊松一澍和隊員們沒有畏懼情緒,一起來到埃塞俄比亞實地考察了一週。他們發現太陽能產品之所以在非洲推廣不開,不是因爲當地居民購買力不足,主要癥結在於他們對太陽能產品缺乏瞭解和信任。

爲此,他們迅速調整活動方案,從部落首領、國小教師等在當地有威信的人入手,通過他們向當地居民介紹太陽能產品,獲得當地居民的信任。同時,在所有產品銷售區域設置銷售及售後代理商,在當地培養技術維修工人,如果產品出現故障,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得到維修,迅速建立起品牌信譽。

隨後,楊松一澍又來到肯尼亞考察,主動聯繫當地的銀行和銷售商,解決了物流等問題。另外,她還嘗試自己動手改進產品技術上的小細節,追求更人性化的設計。最終,她的團隊將“百萬美元”的大獎收入囊中。而且,在非洲推廣了太陽能燈,取代了當地居民幾十年來一直使用的煤油燈,幫助解決非洲電力短缺的問題。

太陽能項目大獲成功後,楊松一澍又有了一個奇怪想法:在城市中建立“溫室農場”,這也是她的大學結業課題。其間,她通過大規模使用循環水和營養液,以及通過非能源消耗的方式保持溫室運轉,最後測算出的結果是,建立城市農場,可以基本實現城市果蔬的自給自足,大量減少遠程運輸食物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另外,現代社會,人們對食品的概念越來越淡漠,而城市農場可以讓人們參與到食品生產的過程中來,瞭解食物從何而來,從而幫助居民樹立節約食品的消費觀念。最終,她的這一課題在答辯中通過了15位專家的評審,獲得了一致好評。

如今,楊松一澍作爲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的第一屆學生,畢業後將進入麥肯錫諮詢公司迪拜分公司工作。因爲她的敢想敢闖,無懼無畏,最終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成長之路。

她總是說:“不要給自己太多設定好的路,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讓這個世界因我而有所不同。雖然我知道有很長的路需要去走,但我會努力把想法付諸實踐,真正把它做出來,而不僅是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