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孝經>

孝經讀後感彙編15篇

孝經 閱讀(5.56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孝經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孝經讀後感彙編15篇

孝經讀後感1

孝經:孝敬父母。孝是上帝安排的,一定要孝順父母,一定要對父母好,不要跟父母頂嘴,吵鬧,。下面就來說說我是怎樣,孝順父母的吧!

某一星期的星期天,我和姥姥正在聊天,姥姥說要切黃瓜,姥姥的手爛啦!切黃瓜很費勁,那時候我正在寫數學作業,就剩一道題就寫完了,看見姥姥切黃瓜費勁的樣子,我就連忙跑過去對姥姥說:“姥姥,我來幫你切吧”!我第一次切的'時候切不好,對接的時候還是不好,但是我慢慢切慢慢切,我把黃瓜,切完了以後,姥姥誇我真棒!我微笑的點點頭。

又繼續在寫書寫數學,這時候媽媽剛回來,媽媽說數學作業寫完了沒呀?我說媽媽我還沒有寫完,我媽說,爲啥沒有寫完,寶貝,因爲我幫姥姥切黃瓜啦!姥姥手爛啦,切黃瓜很費勁,所以我就幫姥姥親切黃瓜,所以就沒有寫完作業,媽媽聽到我說這樣的話,開心的笑了,我也微微一笑,姥姥給我給媽媽說,子航寫的可快啦,馬上就寫完啦,媽媽又等我了兩分鐘,我把這道題寫完啦。然後我就開始寫語文作業語文作業,媽媽誇我,真是個孝順的孩子,姥姥也誇我可真乖,我說沒事兒,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和姥姥還有媽媽都笑了,媽媽還給我豎起了大拇指,誇我真棒!

這就是孝,在以前孝是最重要的本領,孝順父母是誰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有的人卻不,知道孝順父母跟父母頂嘴,還會把爸爸媽媽給氣哭了!這種人我最不喜歡最不喜歡跟他交朋友,媽媽誇我有教養,孝心,我要放第一。

孝經讀後感2

非常幸運地參加了快樂媽媽讀書會組織的誦讀描摹《孝經》活動,我的初衷是想讓孩子靜下心來,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同時能知義明禮,讓這個寒假裏過得充實、有意義些。

之前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虎頭蛇尾,不能堅持,這次活動直接建了一個羣,挺好的,無形中也督促了我們。和往常一樣,頭幾天孩子興致很高,過完春節就不行了,但每天看到羣裏面的家長和孩子發的圖片和視頻,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這是我和孩子一起第一次把一件事情做到底,說到這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以前總怪孩子不夠聽話、不夠努力,其實是我做的不夠好,總想着“腹有詩文氣自華”,讓她多讀點書,我沒有時間和能力帶她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總想把世界搬回來讓她通過讀書去認識和了解,可孩子並不領情,真可謂是“不讀書時母賢子孝,一讀書就雞飛狗跳”,讀書非但沒給她帶來樂趣反而成了一種負擔!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這次我從孩子的身上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平時對自己或孩子要求都有點苛刻,以至於現在孩子和我一樣做什事都不自信,她讀書時的語音或視頻從不讓發到讀書羣裏,她總感覺自己讀的沒別人好,怕別人笑話(其實我也沒把我讀書時的語音發到羣裏)。此時才發現造成這樣的結果,很大的責任在我,是我這個榜樣沒做好,這次看到羣裏面有好幾位家長,她們每天不論早晚都堅持讀書,很值得我學習,有這樣的家長、這樣的家庭環境、孩子每天耳濡目染一定也會愛上書的。和這些家長比起來,我真的很慚愧,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機會和大家一起讀書!雖然參加這次活動的結果離我們自己訂的目標還有些遠,但我相信,從改變自己開始,努力堅持下去,我的孩子也會愛上讀書的!

今天寫這些偏離主題的感悟,同我對《孝經》內容的感悟一樣深刻,只有先學會讀書,愛上讀書了以後,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到書的內容,才能踐行於生活!

孝經讀後感3

——百善孝爲先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孝就像一縷陽光,照射在心田,永遠讓人感到溫暖與幸福。讀完這本《孝經》後,我有了很深很深的感悟……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所謂:百善孝爲先,百行孝爲本。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不就是我們這些晚輩需要做的嗎?如果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麼你的一切品行該從何談起?

孝就是在心裏的愛嗎?不,這還不夠,孝還需要在行動上來證明。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孝子敬奉他的父母,平常在家的時候要儘自己的一切對父母恭敬;奉養飲食的時候則想盡辦法使父母快樂;在父母有病時,要爲父母擔憂並細心照料。記得有一次,媽媽吃飯的時候突然說她肚子痛,吃了兩三口飯就不吃了,看媽媽在沙發上難受的樣子,我擔心極了,連連問媽媽用不用去醫院。媽媽說:“不用管我,寫你的作業。”我寫作業時心都定不下來,寫完作業,我又給媽媽端來一杯熱水,媽媽誇我是個好孩子。

接着,我又讀到了“鹿乳奉親”的故事,寫的是一個人的父母患了嚴重的眼疾,需要用新鮮的'鹿乳來治。他裝扮成一隻活蹦亂跳的小鹿,來到林中,取到了新鮮的鹿乳。有一次,他差一點被獵人當做真鹿射死,獵人瞭解了事情的原委後,被他的孝心感動,併發誓以後再也不射殺鹿了。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大自然中的動物們也懷着一顆孝心,那我們呢?是不是應該更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孝是我們對父母最真切、真實的的報答,一種最樸實的表現。孝,是不求回報的,因爲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孝敬你的父母吧,這是我們用畢生經歷去完成的一項任務,更是一種使命。“人之行,莫大於孝”,讓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經讀後感4

《孝經》讀後感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孝經,它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我最喜歡的段落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和資於事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 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 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 保其 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它們的意 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 思是: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和用奉事父 親的心情去奉事母親,愛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國君, 親的心情去奉事母親,愛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國君,崇敬之 所以奉事母親是用愛心,奉事國君是用尊敬之心, 心也是相同 的。所以奉事母親是用愛心,奉事國君是用尊敬之心,兩者兼而有 之的是對待父親。 國君就忠誠, 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級則順從。 之的是對待父親。 因此用孝道來奉事 國君就忠誠, 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級則順從。

能做到忠誠順從地奉事國君和上級,祿和職位,能做到忠誠順從地奉事國君和上級, 然後即能保住自己的俸 祿和職位, 並能守 住自己對祖先的祭祀。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 詩經小雅小宛》裏說∶ 要早起 住自己對祖先的祭祀。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 《詩經小雅小宛》裏說∶“要早起 去做,不要辱及生養你的.父母。 晚睡地 去做,不要辱及生養你的父母。”

孝經使我明白的道理是:我們很有必要繼承我們所 應該繼承的孔孟儒學所提倡的合理孝道,以使之符合當今的 社會道德規範併發揚光大!

孝經讀後感5

最近,我很榮幸拜讀了影響華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詩的神聖着作——《孝經》,它恰若無聲的細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緩緩潤澤了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騰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澱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氳的水汽是一條繩,牢牢的拴住你我的情緣,瀰漫的茶香是親情的惠澤,默默的陶冶着典雅的文明底蘊。

當我讀的“事親者,居上下驕,爲下不亂,爲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爲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爲不孝也。”告訴我們侍奉父母,即使身居高位,也不驕傲自大;身爲別人的下屬,也不爲非作亂;身爲普通的百姓,也不與別人爭鬥。身居高位卻驕傲自大,最終會招致滅頂之災;爲人下屬卻犯上作亂,最終會遭受酷刑的懲罰;身爲普通百姓卻總與人爭鬥不休,最終會動刀動槍,互相殘殺。如果居高位而驕、做下屬而亂、處卑微而爭這三種違背常理的不良行爲不能去除,就算每天用牛、羊、豬三牲做成的美味佳餚孝敬父母,也不能讓父母安心享用,也不算盡孝道啊!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餘暉,我擁有一縷最溫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華,我摘一束最燦爛的,送給我親愛的父母。曾記得,著名作家畢淑敏告訴我們:“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接觸的鏈條,一旦斷裂,就無法連接,最可貴的是,孝是人們的責任和根基。”,我們更應該牢牢的銘記: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爲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育恩。父子原是骨肉親,爹孃不敬敬何人?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自費心。

我們應該讀懂孝經,並把他記下來。而不是簡單單的瀏覽一遍就算了。

湖南益陽沅江市益陽市大通湖農村中心完小六年級:謝琪

孝經讀後感6

《孝經》在中國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視的地位,特別是西漢統治者宣揚“以孝治天下”之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它成爲人們修養的必讀書目之一。

《孝經》,是古代的聖人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著,它是儒家經典著作中專門談“孝”的一部著作。《孝經》一共有十八章,每一章都是經典。第一章爲開宗明義章,是全文的主旨:“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短短33個字就總結了孝之始,孝之終。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別爲天子章、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和庶人章,規定了不同地位的人的孝道標準。第七章爲三才章,強調了孝的地位和作用:“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利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第八章爲孝治章,講聖明的君王如何以孝治天下。第九章爲聖治章,講聖人如何用孝道教化百姓。第十章爲紀孝行章,講孝子應如何孝敬父母。第十一章爲五刑章,講不孝爲諸罪之首。第十二章爲廣要道章,講孝爲什麼是重要的道理。第十三章爲廣至德章,講孝爲什麼是最高的'德行。第十四章爲廣揚名章,講孝道與揚名後世的關係。第十五章爲諫諍章,講父母有了過錯孝子應該怎麼辦。第十六章爲感應章,講孝道與神明的關係,孝道達到極點就可以感應神明。第十七章爲事君章,講孝子與事君的關係,孝子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第十八章爲喪親章, 講父母去世孝子應該怎麼辦。

《孝經》,短短十八章,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孝道上至諸侯、天子,下到黎民百姓無一不是要遵守孝道的。《孝經》,它不僅能教我們學會孝,還有教我們要效法天地,自然和萬物!

孝經讀後感7

《孝經》教會我們許多爲人處事的道理,讀了《孝經》,我受益匪淺。

孔子說:“百事孝爲先”。《弟子規》裏也說:“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讀到這裏,我想起平時我對媽媽的種種不好的表現,不由得臉紅了……平時我對媽媽總是呼來喚去的,我以爲媽媽生了我,就要爲我服務,什麼就得依着我。於是就連一點點小事,我都要媽媽來做。本來洗碗筷、打洗澡水等這樣的家務活我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但是我卻不做,全部要爸爸媽媽爲我做,他們對我百般依順,我對待他們卻完全隨着性子。有一次,我被作業難住了,心情不好,爸爸媽媽來叫我吃飯時叫了我好幾聲我都不理他們,最後才兇巴巴的對他們吼道:“我心情不好,別來煩我!滾!!”爸爸媽媽不但不生氣,還溫柔地安慰我。現在讀了《孝經》,學了《弟子規》,再想想老師說過的話“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我知道我錯了!我已經長這麼大了,還對爸爸媽媽大吼大叫,一點點小事情都願意去做,以後怎麼能做大事呢?

我對自己以前的行爲感到羞愧。古人說“有錯就改不算晚”,我決心“亡羊補牢”。從今以後我一定以孝爲先,好好對爸爸媽媽,不會再對爸爸媽媽大吼大叫,不會再亂髮脾氣了,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爲祖國作貢獻。我也希望所有的人能像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一給予一點關懷,用我們的愛心,真心去幫助所要幫助的人,讓世界充滿愛,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孝經讀後感8

學校給我們發了一套《國學經典書法教材》,它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爲主要內容的書。老師讓我們看《孝經》,其實我一點都不懂它的意思。然後聽了老師講解,我知道了這本書的意思。

孔子有一個學生他叫曾子,有一天,孔子在家裏閒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孔子說∶“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爲甚麼嗎?”

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學生我不夠聰敏,哪裏會知道呢?”

孔子說∶“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古詩文網經·大雅·文王》篇中說過∶‘怎麼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稱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讀了這一章,我知道了什麼是孝。孝就是尊老愛幼,我們不能目無尊長走在老人前面,我們要孝順父母,這就是孝的開始。通過學習國學經典讓我認識了更多的字和知識,它也能提升我的文化素養,讓我能夠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

孝經讀後感9

今天,晴朗,明媚,藍藍的天上飄着朵朵白雲,就像一羣活潑可愛的小綿羊。

早晨來到學校以後,我們開始早讀。今天的早讀跟以前不一樣哦,我們讀的是《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讀了幾遍後,我隱隱約約地懂了一點點意思,後來,翟給我們仔仔細細地講了其中的意思,我就更深刻地理解了《孝經》的含義。

晚上回到家,我和媽媽一起讀《孝經》。讀完幾遍後,媽媽說:“,你能給媽媽講講其中的意思嗎?”“當然可以了!”我說。“孝,首先孝順,這是德的根本。其次,我們的身體髮膚,是所給的,我們不能輕易毀傷。還有我們要忠於我們的'國家,要有所成就,最終建功立業。”媽媽聽了我的講解,誇我講得真不錯。

雖然我給媽媽講《孝經》,但我心裏卻非常慚愧不已。我心裏想,媽媽每天辛苦地照顧我,我卻經常對父母大吼大叫。就像說的,我在學校表現的像小綿羊一樣乖巧,在家裏卻像大考慮一樣兇猛。以後,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裏,我都要尊敬父母,孝順父母。

媽媽的話:不知道孩子爲什麼在外面和在家裏表現的截然不同,孩子總是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在外面,在家裏面確實像一隻小考慮。我也在反思,也許是我們做父母的問題。改變孩子,要從改變開始。

孝經讀後感10

寒假裏,我買了一本《孝經》,這本書主要講了古代孝子是如何孝順自己父母的,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汝南安陽(如今河南)的蔡順,他十分孝順自己的老母,不過年有喪父。後來又趕上了王莽作亂,建立新朝,年年饑荒,柴貴米貴,於是蔡順不得不採桑葚充飢。

有次蔡順採果時,遇見了紅眉軍。軍中的領袖問爲什麼把桑葚紅的放一邊,黑的放一邊,蔡順回答:“紅的甜,給老母吃。而黑的酸,給自己吃。”紅眉領袖被他的一片孝心感動了,送給了蔡順三鬥白米,一頭肥牛。讓蔡順回去孝敬她的老母去。

如果你問我:“爲什麼要孝?"我會告訴你:”因爲我們的一切都是父母提供的。我記得二零一六年的一月份最冷的時候有零下十幾度,爸爸爲了早點幹好活,六七點鐘就出去幹活了,回來的時候,爸爸的`手已經凍裂了,出現了一條條裂紋,流出了血。我想:古代人都那麼孝順父母,那我得更好的對待父母了。於是我給爸爸沏了一杯茶,又給爸爸打了一盆熱水洗腳。

於是我終於深知了父母對我的愛,我以後得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了。

孝經讀後感11

首先我們來看看“孝”這個字,上面是“老”字的頭,下面是“子”體現了孩子應對父母的恭敬。

《孝經》雲“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漢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國,國家也都非常強大。自古以來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古人還有一句話,“百善孝爲先”,幾乎所有的`祠堂都上書“入孝”和“出悌”,門口還刻有二十四孝。

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怎麼可能愛他人,愛國家呢孝經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弟子規》說“首孝悌,次謹信”。《論語》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人之本與。”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是我們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着我們,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

誰請我們吃一頓飯,或者我們飢餓時,別人給我們一杯水或一塊麪包,我們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給我們做過多少頓飯,給與我們多少吃的,用的,給我們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給孩子。

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麼能不孝。

孝經讀後感12

首先我們來看看“孝”字,上面是“老”字的頭,下面是“子”字,體現了孩子應對父母恭敬,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讓着長輩。

《孝經》雲“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漢文帝、康熙都是以孝治國,所以國家也都非常強大。自古以來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孝,是人們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古人還有一句話,叫做“百善孝爲先”,意思就是說在各種美德中,孝敬父母是佔第一位的`。幾乎所有的祠堂都上書“入孝”和“出悌”,門口還刻有二十四孝圖。

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怎麼可能愛他人、愛國家呢?《孝經》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謂之悖禮。”《弟子規》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人之本與。”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父母給予我一切。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難找的好老師。父母對孩子是無微不至、勞而無怨的。

誰請我們吃一頓飯,都要感恩;而父母卻給予我們多少,我們卻習以從不說一聲“謝謝”

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能不孝?

孝經讀後感13

“百善孝爲先”、“首孝悌”、“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等等,都是在教育我們,我們人生中必須擁有的第一品質就是“孝”。

這兩天,老師一直在給我們講《孝經》中的第一篇章“開宗明義”,我從老師的講解中,懂得了小孩子爲什麼要“孝”。“開宗明義”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孝”,首先,“孝”是一個國家的基本行爲準則,只要一個國家的人,上下一心,全國一體的遵崇孝道,就會國泰民安。其次說的就是個人的“孝”要做到孝順父母,忠實於祖國。

爸爸在和我一起看書的時候還給我講了一個這樣的事:“孝”字,其實是“老”於上,而“子”於下所組成的字,意思就是要讓爲人子的我們,時刻的把自己老人放在心上,揹負在背上,時時刻刻不能忘記。

《孝經》是教導我們懂“孝”的意義,讓我們知道了如何“孝”的方法和督促我們盡“孝”的'一本書,我們要好好的讀,認真的學習。“孝”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尊崇孝道,將“孝”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孝經讀後感14

“百行孝爲先”,這是一句古人的俗語。原本我也不是很懂得“孝”這個字的含義,但當我看了《孝經》以後,我便又進一步地瞭解了這個字的意義。

《孝經》是一本國學經典,裏面講了許許多多關於“孝”的故事。一篇篇古色古香的文章,一個個引人深思的文字,讓人陶醉其中。雖然《孝經》總字數連兩千也未達,但在中國思想史上已有着不容忽視的地位。從西漢開始,這本書受到歷代人們的`尊崇和提倡,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廣爲傳習,《孝經》稱得上是字數最少、內容最淺而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部文學經典。

“黃香孝父”的事蹟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黃香小小年紀就很懂事,對父母非常孝順。夏天,天氣炎熱,黃香每次幫父親打完水後,都會拿一把扇子,將席子扇涼了才讓父親躺下,冬天,天寒地凍,黃香怕父親晚上睡不暖,畏寒怕冷,於是每天都搶先上牀,以自己體溫捂熱被子,然後再讓父親上去睡。多麼感人肺腑的故事!多麼打動人心的孝子!讀着,讀着,我不禁熱淚盈眶,兩行清淚從眼角流下,輕輕滑過臉龐。

連世界之作——《三字經》都有大部分筆墨寫了孝的重要性。如有一句:融四歲,能讓梨。這句話講的是“孔融讓梨”。孝順的孔融孝敬長輩,知道把又大又甜的梨讓給哥哥們,自己卻拿小的,又是一個孝子值得我們去學習!

烏鴉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麼能不孝?我們要從小理解“孝”,實踐“孝”,將這本書吟之,誦之,感之,悟之,發揚“孝”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經讀後感15

關於孝,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百善孝爲先”,在生活、工作中,我也一直推行孝道。除了身體力行,盡己所能;在工作中,也通過各種感恩活動,引力推推孝行孝道。但對於《孝經》一書,曾有耳聞,卻不曾細讀。最近工作清閒,選讀幾本經書,《孝經》便是其一。粗粗通讀兩遍,卻是心愧顏紅汗涔涔。

一爲如此經典,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而我今日纔讀,枉爲我大學本科文科專業畢業生的稱謂。特別是耳熟能詳的這些話語:“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竟然不知道是出自此書。汗顏!

二爲自己孤陋寡聞,讀之前片面而主觀地以爲此書只講孝道,卻不知從孝出發,書中更多講述了立身理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孝”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認爲忠是孝的發展和延續。當然,對於“孝”的要求和方法,書裏也有詳盡論述,主張“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書中分別提出各階層人士“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而今,雖然時代變化,社會大環境與當時有了很大差別,但這些訟述仍是值得深思,值得修爲……

三爲自己行爲差距之大。書中講”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比照自己,實在無語汗顏。

讀《孝經》,才知古人早把道德規範與法律聯繫起來,”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古人已知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道德秩序和宗法關係,而今我們常回家看看卻也需立法規定,實不知是法治進步還是悲哀?昨夜聽新聞一男子將其母殺死並分屍三段,真可謂窮兇極惡良知點無;再想到現如今社會上衆多拋父棄母、悖行逆德之徒,心生寒意和憤慨!或許我們真的該更多地學習一些古人之言之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