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孟子>

《孟子》讀後感集錦8篇

孟子 閱讀(1.12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孟子》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孟子》讀後感集錦8篇

《孟子》讀後感1

在思考如何構思這篇文章之前,猛然間有件小事撞入腦海,便想着就以這樣的一個故事作爲文章的引,也是不錯的。如古人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話,自然而然地還在你寫上一句的時候,它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跑出來,並且自覺排好了隊,你不想記錄下來,怕是都不由着你了。

一天,與一位初入社會的年輕女孩談讀書,她問我該讀些什麼書,能夠明確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不至於迷惑。我想這是許多嘗試着與自己對話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既生存於這個變幻多化的世界,又不想被這個世界同化得過於徹底,總想着最後留一張書桌給自己。在她問出這個問題後,我幾乎是不假思索便告訴她,去讀讀南懷瑾老師著的各類書吧,可能起初讀起來不能讓你透徹理解他的話,甚至很多時候你跟不上他的思路,但只要你能多讀幾遍,哪怕一本書中只能理解那麼幾頁,也是收穫頗豐的事。她又問,我總覺得那些古書早就用不上了,爲什麼還要讀。於是我對她說,讀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決你在現有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惑,你覺得現在的這些作家所著的書讓你讀了之後透徹了覺悟了,還是讓你更加困惑了。她說是後者。我告訴她這就對了,現在的很多作家們,連自己的思想問題尚且解決不了,怎麼能夠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呢?一個思想比較混亂的人,他寫的書怎麼可能條理清晰,怎麼能讓人內心堅定呢?

說到條理清晰,讓人內心堅定的好書,便不得不提南老師著的這本《孟子與盡心篇》。最近跟着南老師的思路,讀到了《孟子教修身》。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一切都是註定好的.,自然順受而死的生命,就是正命。所以說,知天命的人,不會站在危牆下面。盡力行道的正常死亡,都是正命,非正常的死亡,受刑或自殺身亡等,都屬於非正命。孟子之所以成爲亞聖,從盡心篇可見一斑。他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讓人消極地去適應天命,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爲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纔是真的正命,一旦這些都做到了,“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好也罷,壞也罷,長壽也罷,短命也罷,就這樣靜身寧神以候,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和不滿的了。

那麼孟子修身篇,於我而言的啓示是什麼呢?作爲一個偶然幸得思想,有意識地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自我,到底該以怎樣的方式去修身?想來,一定要讓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爲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去惡從善;無論身處山巔抑或低谷,始終銘記《大學》中“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而如果要總而言之,那就不得不又歸於孟子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孟子》讀後感2

《孟子》一書中《梁惠王(下)》篇裏有孟子與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對話,通篇論述孟子的“仁義”、“王道”思想,運用大量的典故比喻來勸誡梁惠王、樑襄王、齊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統一,倡導“仁者無敵”。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挾太山以超北海,非不爲也,是不能也;爲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爲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等一系列的類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嘆:“夫子之言,於我心有慼慼焉”。進而認可孟子“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以這樣的做法去滿足所想達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方法與目標大相徑庭,相差甚遠,越是努力,離目標越是背道而馳。孟子通過一系列的論述與類比,說明一個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國家,也有美好的願景與目標設計,但方法手段都太過功利,沒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義”爲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與目標訴求反而相反的尷尬局面,且孟子又進一步指出:“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盡力而爲之,後必有災。”告誡君王爬到樹上去捉魚,雖不得魚,卻無禍害,但君王以這樣的做法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處心積慮,勞民傷財,不但達不到目標,反而會引禍上身,提醒統治者要以正確的手段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認爲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但在此他又特別提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爲能”,也即沒有恆產而有恆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這類人是社會的精英,他們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會使士大夫都來歸附,進而百姓們都來歸附。那樣王國就會興旺發達,民衆就會安居樂業,君王也才能真正贏得尊重。

我們現在發展經濟也好,改善民生也罷,政策與措施都要接地氣,可操作。特別是基層幹部身處一線,更要實事求是,不可爲單純的完成任務而不講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僅僅是指我們的來時去路,同樣也指我們踐行初心的方式方法。總之,不能脫離羣衆,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其行爲也只能是緣木求魚,距初心越來越遠。

《孟子》讀後感3

《孟子與盡心篇》是全書的最後一篇,是整個《孟子》的結論,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

孟子認爲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急於求成。同樣一個人的成長也要有相應的規律,在何時做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講究,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事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

當人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

人必須注重對於心態及人格的培養,就像《有我無我》一章中提到的:一個人的學問修養做到了,雖然一輩子倒黴,人格始終不會褪色,不要因爲自己沒有錢而將人格打了折扣,那就整個失敗了。即使是在某個時段出現窮困潦倒的情況,那也沒有必要去退縮,只要確保自己的努力方向沒有錯誤,堅定信心,那終究會有好的`回報。

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重人格魅力的學習及提升,這種提升一方面要從書本中學習得來,在書中我們應該是帶着以“感恩的心”去閱讀,去更多的閱讀一些國學性質類的文章,用心體會書中的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對於不足之處要不斷進行修改,從而在個人修養上得到提升。

除了個人的修養外,我覺得還應該注重在個人心態上的成熟,就像書中一直在講的一個道理,一件事情我們往往會急於求成,會出現浮躁。作爲一名分公司總經理,有時也會出現因爲衝刺當月任務而出現急於求成的情況,在心態上也會出現急躁。實際上這樣的心態不僅對任務的完成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也對團隊的建設產生非常不利的因素。

通過對書中內容的學習,使我充分明確了心態的重要性,一個人心態的成熟決定着一個人生活的幸福指數以及事業發展的平臺。如果能夠在心態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對於個人的許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認爲在任何事情出現時,我們都不能急躁,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冷靜的去思考,想到解決的辦法,一定能夠將問題處理好,更爲重要的能夠在員工中樹立榜樣,對於團隊的心態以及凝聚力都會有一個很好的提升作用。

《孟子》讀後感4

作爲傳統文化的鼻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後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即使我的視野和眼識短淺,也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爲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爲夷、轉難爲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偉大領袖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爲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爲,給予一個發揮才幹的舞臺,就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涌,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讀《孟子》的時間不長,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後感5

作爲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爲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爲夷、轉難爲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着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幹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爲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爲,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臺,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涌,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後感6

孟子所說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說成是“拔苗助長”,但說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爲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說,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纔不致於過於高興,被成功的喜悅麻痹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衆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說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孟子》讀後感7

今天在開始正文之前,我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壞消息是因爲7月6日是期末考試,所以7月1日—五日我會停更,等到7月8日或9日才能更新孟子趣說(下)(因爲7月7日可能還考),還請大家諒解!好消息是這學期的作文比賽我得了二等獎。通過這件事也能讓大家放心,雖然這個公衆號只是我—一個五年級的國小生創辦的,但裏面文章的內容絕對不是一派胡言,也說明了我的文章是有足夠的水平、質量的。當然,今後我也會讓我的文章更上一層樓的,爭取下次拿到一等獎。話不多說,趕緊步入正題。

《孟子趣說》(中)—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緊張。本冊是公孫丑篇,主要講的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公孫丑的對話,但我最感興趣的是本書的最後一篇文章—《謝幕:不要相信我的話》這一篇,讓看似兩個不相關的人物做了結尾,這兩個人物就是:張良與趙高。這篇的觀點是人民羣衆的眼睛可能不是雪亮的,只要達到預期目的.就行。下面就看我的詳細介紹吧。

張良,他原本是韓國貴族,在秦始皇統一天下滅了六國後,年輕的張良爲了替故國報仇,要刺殺秦始皇,於是就有了博浪沙大鐵椎的行刺事件。雖然行刺失敗了,但秦始皇可是氣壞了,緊急派人展開搜捕行動。如果在春秋戰國時期,逃跑是很容易的,因爲有那麼多國家呢,在國際社會來回輾轉唄。可當時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六國,想逃都逃不了。而且以秦始皇的兇殘手段: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看樣子張良想逃都逃不了。可張良改名換姓藏起來,讓秦始皇找都找不着。據說是被神祕黑衣人給藏到自己家裏了。是誰呢:趙高。那麼秦朝著名的大奸臣怎麼會幫助張良呢?這時,又有人說:趙高是關公唱白臉,好人扮反派。他是趙國貴族遺孤,想要爲國家報仇雪恨,於是進入了宮殿。先設計死扶蘇,再禍害秦二世胡亥。把秦國搞的千瘡百孔。文章中說比秦國當年打趙國的長平之戰威力更大!要真是這樣,趙高就成了滅秦第一功臣了呀!可真的是這樣麼?文中引用了一句老話:存一家之言而已。因此作者在最後說了姑妄聽之,姑妄說之罷了。

古時候的歷史記錄並不一定準確、全面,可能與事實有偏差,甚至相反,而且缺少能夠相互印證的資料。並且當時老百姓識字的很少,只有少數的史官記載,難免一家之言。但在浩瀚的歷史資料中,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和經驗,繼承先賢們的光輝思想,古爲今用,但也要多方考據,辯證的看待歷史事件和人物,因爲書中所記不一定是真實的。

《孟子》讀後感8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跟孔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在孔子去世後很久,纔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他還去到魯國,想找孔聖人的門第來教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逝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因爲他的背上莫名其妙地長出了一個"小山丘",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爲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別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了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爲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卻行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拒爲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武器"——口才,他說話滔滔不絕,又因爲他學士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口就能說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說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積蓄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銜,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再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衆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他整整呆了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嘆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爲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趕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爲,孟子總是說,孔子說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功勳遠大與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有一副好口才。

看了我這篇讀後感,你應該對孟子不只是孟母三遷的印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