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讀論語有感(13篇)

論語 閱讀(2.4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論語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論語有感(13篇)

讀論語有感 篇1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彷彿帶我穿越了2500年的時光,來到了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隨着我手中閱讀頁數的增加,如夢驚醒,《論語》帶我走進精神的家園。

我們的班主任方老師在四年級時就讓全班同學背誦《論語》;初次背誦,我並不懂其中意思,一知半解;但隨着深入地背誦,我漸漸地讀懂了其中的深刻含意,我內心甚爲歡喜。經過兩年來的背誦,日積月累,慢慢品悟,古人思想的精華好似悠悠的花香,迎面撲來,我沉浸在書香之中。

《論語》是一面文化明鏡,我從中覓到了學習的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是要我們常常溫習學過的知識,纔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了。”這句話激勵着我,有時間就去複習學過的知識,有時我還會去找老師和同學做更深的瞭解和鞏固,從知識中找到快樂,找到自我,找到內心的充實……

《論語》教會了我一套處事的方法。子曰:“己所不欲,匆施於人。”告訴我們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求於別人去做。因爲每個人的喜愛不一樣,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生活中,你幫助了別人,他會對你感激;但是,如果你強迫別人做他不喜歡的事,別人只會越來越討厭你。當我理解這句話的含意後,我沒有強迫別人做不想做的事,我和同學的'關係也越不越親密。

《論語》帶給我一種美好的生活態度。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如果有人不瞭解你,不太懂你,因某些事而誤解了你,又何必去斤斤計較與其生氣呢?生活中,難免會被人誤解的時候,需要你去包容,你可以耐心地跟他解釋,讓他知道真相;你也可以慢慢地等,讓他自己去理解,讓時間告訴他一切。

《論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使我學到了行爲禮儀,懂得了人生哲理。通過誦讀經典,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千古美文,他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精神之花常在我心中綻放。

夏色斑斕,經典讓書香更濃。一部《論語》,一種人生,我陶醉其中;《論語》文化榜樣的力量,幫助我們指點迷津;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着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讀論語有感 篇2

想必大家都聽過《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不懂裝懂,混在隊伍裏充數。最後事情敗露,只好逃跑了。在《論語》中,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條道理。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就是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當過一次“南郭先生”。

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吩咐我中午做稀飯,並教我做稀飯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電視,便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飯都學會了,你還是快去幹活吧!”我一邊說着,一邊推着媽媽向門口走去。媽媽拗不過我,只好搖搖頭,無奈地說:“那好吧,記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電飯鍋裏第二條線的位置,要留意鍋裏的情況,不要讓稀飯漫出來……”“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媽媽,我又撲到電視機前,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動畫片。不知不覺,到了12點。我伸了個懶腰,該去做稀飯了。

來到廚房,我又犯了難,剛纔說“我會做稀飯”,只不過是哄走媽媽的一個藉口。現在到了“真槍實彈”的地方,我卻大腦一片空白。算了,現在去向別人請教實在難爲情,還是我來吧!

可是到底應該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難。這時,我想到:我和媽媽一共要吃兩碗飯,那就倒兩碗米吧!倒完米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飯……幹完這一切,我又兩眼不聞天下事地看起了電視。

過了一會,我隱隱聽到“嘶嘶”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心裏一個咯噔:啊,慘了慘了,忘記掀鍋蓋了。這下完蛋了,媽媽會罵死我的。我連忙跑到廚房,發現米湯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打開鍋蓋,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發現鍋裏的稀飯成了一團漿糊,顯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幾舀子水倒進鍋裏,鍋裏的情況纔好轉了了一些。可這四濺的米湯,這溢出的米粒,這燒焦的糊味……我該怎麼收拾這爛攤子啊!?要是開始我專心聽媽媽的教導,知道放多少米,淘幾遍米,倒多少水,隔幾分鐘過來看一下……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是已經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我也不能改變現狀了。

結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頓“皮帶炒肉”。不過呢,這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不懂裝懂。遇到自己不會的事,要虛心請教那些會做的人,學習他們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纔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懂不要裝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讀論語有感 篇3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怨天,不尤人。”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不埋怨天命,也不責怪別人。這僅有六個字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的卻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們應更深的去體會它其中的含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一遇到困難、挫折或麻煩,就牢騷滿腹,埋怨上天不給自己好運氣,抱怨他人有過錯,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麼過錯和責任。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現。而孔子卻認爲,我們應當“不怨天,不尤人。”這實際上就是把對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個更嚴格的標準上,即苛責的應該是自身。

記得我曾經有過這樣一次經歷。有一次,省裏舉行作文大賽,我也報名參加了。我非常認真的對待這次比賽,用了一個星期來構思,還上網、翻書查閱了很多資料,並用了三個小時認真地寫了這篇文章。當我拿到學校給同學們看時,大家也是嘖嘖稱讚,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原以爲這篇文章可以受到老師的好評,但很可惜的是,老師僅僅給了我85分。當我看到這個灼眼的分數是,心裏“咯噔”一下,隨即,一種沉重的失落涌上心頭。看着別的同學拿着90分、95分、97分的作文歡呼雀躍時,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我很鬱悶,也非常想不通:爲什麼我這麼用心寫的作文老師會覺得有問題,爲什麼?而後,在當天下午的一節班會課上,老師講到這麼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應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當事情不是依你所想時,先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先好好反思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裏……”聽了這番話,我覺得心裏很慚愧,爲我在作文得了低分時抱怨老師而慚愧,爲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慚愧。我當即拿出我的作文,仔細的看了5遍,發現我的'措辭、結構安排等方面存在着缺陷;我又詢問了老師後,決定再寫一篇。真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獲得了作文大賽的二等獎!我很感謝這句“不怨天,不尤人”,它不僅讓我獲得了榮譽,更令我明白了待人處事的深刻道理。

這句話不僅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在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身上也可以體現。海倫凱勒——一位被世人廣爲傳頌的偉人,被評爲20世紀美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她用失明的雙目、失聰的雙耳譜寫了燦爛的生命樂章!當命運向她伸去可怕的魔爪後,她怨天尤人了嗎?沒有。她用她堅強的意志,克服先天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終於成爲一位影響全球的傳奇女性!從《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楊光,雖然是從來沒有見過陽光爲何物的盲人,但他卻用歌聲唱出了對人生幸福的追求與熱愛。他同樣沒有埋怨上天的不公,沒有埋怨父母給他的殘缺的身體,憑着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試問:我們相對一些身體有殘缺的人們,有着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公呢?

我還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它講的是一位名牌大學生因求職屢屢碰壁,想要跳海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被一位老者救下的故事。這位老者在最後的勸說時所說的話讓我頗爲感動:“一粒沙掉到沙堆中就很難再找到,但一粒珍珠掉到沙堆中,卻更能令它顯得熠熠生輝。”所以,我們不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順或障礙、阻力,首先應從自身找出結症所在,而不是抱怨沒有合適的機會,沒有賞識自己的“伯樂”。當我們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時,我們就會蛻變成那顆美麗的珍珠,很多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怨天,不尤人”。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百態,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成爲生活的強者!

讀論語有感 篇4

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好的書籍,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的'一些言論,被他的弟子寫了下來,裏面有很多有着大道理的名句,我給大家講一講吧。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告訴我們,學習後溫習、珍惜友誼、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自己不生氣,都是很好的。2、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說明君子講道義而小人只顧私利。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好學。

這本書對我們幫助很大,幾乎每一句都有用處。我在每一天的放學後總要把今天語數英科的學習內容、課堂筆記都看一遍,因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時在玩的時候,我不願去幹一件事情,比如重活,其他人都可能會推給別人,而我則因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自己想辦法做出來。有時我不小心做錯事了,別人批評我,我不會去頂嘴,因爲“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是一本很有用的書,能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更文雅、更君子一些,還能讓我們有一個好成績,我們值得讀。

讀論語有感 篇5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並對我說:“孩子,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告訴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你有時間多讀一讀。”我以前也聽說過《論語》這本書,但是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內容,於是捧起書翻看起來。我驚訝地發現,很多我聽過的話都在這本書中出現,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這些原話,而且有詳細的解釋,告訴我們這些話是什麼含義。

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而且要講信用。讀完這段話,一件幾天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我有一支非常漂亮、很好用的自動鉛筆,很多同學都很喜歡。我的好朋友王強也想要一支。他對我說:“你能幫我買一支同樣的筆嗎?”我滿口答應,說:“沒問題,我今天放學就去幫你買。”然而,放學的時候,媽媽來接我去吃晚飯,我就把這件事給忘了。第二天來到學校,看見王強,我才突然想起昨天答應幫他買筆的事情,可是我不好意思說忘了,於是對王強說:“昨天那種筆賣完了,今天我再去看看。”可是到了放學的時候,由於我在教室做值日,等我急匆匆地趕到商店,已經關門了。第三天,王強沒有問我這件事,我心想:“他一定也忘記了讓我幫他買筆的事,我也不用太着急了,什麼時候有機會再去買吧。”就這樣,幾天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直到看到《論語》中“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誠實、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即便由於自身的某些原因沒有做到,也要誠實地對別人講清楚原因。只有自己遵守諾言,才能讓朋友信任我,成爲真正的好朋友。當我想到這裏,就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對媽媽說了一遍,媽媽欣慰地笑着說:“好孩子,你能想通這個道理真好,做人就是要從小養成守信用的好品質,這樣無論你將來長大了做什麼事,都會擁有很多真正的好朋友。”我聽了點點頭,對媽媽說:“我現在就去幫王強買筆。”就這樣,雖然遲到了幾天,但是我終於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當我把這支非常漂亮的自動鉛筆交給王強的時候,看着他開心的笑臉,我不由自主地也笑了,心裏感覺輕鬆極了!

從那以後,無論我做什麼事情,心裏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兌現自己的諾言!

讀論語有感 篇6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有一本書記錄了他與他弟子的言行——《論語》。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撰的一部語錄體著作。這本書涉及政治、文學、哲學、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爲“四書”。

這本書裏的.每一個句子都能告訴我一個道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讓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風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讓我瞭解了認識事物的正確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學習,要隨時隨地注意學習······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這句話闡述了孔子認爲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恕”。寬恕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寬恕是一種鎮定劑,可以使人在衆多紛擾中格守平靜;寬恕是一縷陽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間的猜疑積雪;寬恕是一座橋樑,可以將彼此間的心靈溝通······寬恕是生活裏必不可少的一種因素。如果沒有寬恕,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無比沉重,身後的包袱就會越來越重。總有一天,它會把我們壓垮。

《論語》中的句子不長,但是每一個句子中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每讀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

讀論語有感 篇7

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人從出生到衰亡,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身體和心理經歷着不間斷的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其身心的表現具有不同的特點。這種“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所表現出來的身心上的不同特點,就反映出了人生的階段性。比如你十歲了,就不再是嬰幼兒了。階段性是一個客觀存在,是人的生命“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所以,古往今來的教育家、哲學家研究人生,也往往對人生階段有所思考,並劃分出不同的人生階段。在我國,最早劃分人生階段並對各個階段進行科學、系統論述的人,就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在《論語》中兩次劃分人生階段:

第一次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這裏,孔子把人生分爲三個階段,即少年、壯年、老年。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情要避免,要戒絕。他以人的血氣盈虛爲依據,指出一個人在這三個階段上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三戒”,即“戒之在色”、“戒之在鬥”、“戒之在得”。

先說“戒之在色”。古人結婚較早,差不多十四五、十六七歲就完婚了。比如《孔雀東南飛》“十七爲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樣的記載非常之多。在這個年齡段,男女的身心發育都還不健全。此時男歡女愛,好色縱慾,必傷身體,危及性命。歷代皇帝大多不長壽,這與他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肯定是有關係的。

再說“戒之在鬥”。人到中年,“血氣方剛”,常常會爭強好勝,會鬥起來。如果是鬥字當頭,不論怎麼鬥,其結果都不美妙:你鬥贏了,就多了一個或幾個對手;不輸不贏,就兩敗俱傷;你鬥輸了,就會更慘。所以,孔子說人在壯年,戒之在鬥,確實是金玉良言。“鬥”的反面是“和”。孔子提倡“和爲貴”,這是應當遵守的金科玉律。

最後說“戒之在得”。過了壯年,人很快就老了。這時,有些人就心裏不平衡,覺得此生不划算,於是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經得到的不想失去。得則喜,失則悲。這就給人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輕則心情鬱悶,重則生病住院,再重就要了性命。所以孔子說老年“戒得”,切中要害。“得”的反面是“舍”。舍是一種生活態度,撒得開,放得下,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計較。這樣才能度過一個平常、平安、平靜的老年。

孔子立足於人生的三個階段而提出來的“三戒”,是他對無數人的生命精密觀察、深入研究的結果,也是對自己一生經歷審慎思考、認真總結的結果,對每一個人都具有巨大的指導價值。

第二次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這裏,孔子現身說法,敘述自己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所達到的不同境界。李澤厚《論語今讀》說:“由年歲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是很有意思的。”一般文章據此把人生分爲六個階段,其實十五歲以前也應當算一個階段。

十五歲以前。古者八歲入國小,學習的內容爲禮(禮儀)、樂(歌舞)、射(射箭)、御(駕車)、書(語文)、數(算術),學制是七年。這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小階段。經過七年的學習,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已經具有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知識儲備,開始對人生有所思考了。所以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那時不設中學,國小畢業,有的人就進入大學(即太學)。大學的學制是九年。大學沒有具體課目,只提考覈要求,大致是離經辨志,廣博學習,尊師樂友,通達知識類別,立場堅強穩定等。能這樣,就叫做“大成”。大學畢業,人就二十四歲了,就完全地進入社會了。

“十有五而志於學”。什麼是“志”?《說文》雲“心之所之也”,意思是心向往的地方。志,不是空穴來風,不是心血來潮,是經過認真思考而定下來的人生目標。“志於學”,就是有志於學問。既然“志於學”,那就要多讀書,多請教,多思考,多研究。讀書筆記摘抄,這些,孔子都做到了。孔子年輕時就博覽羣書、博學多聞,各國的國君、大夫、學者常常向孔子問政、問仁、問孝、問禮等。有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來問孔子。《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季桓子挖井得一物,像羊,問孔子時卻故意說“得狗”。孔子說,這是土裏的怪物,應該叫做“墳羊”。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晚年整理古代文獻,刪定《詩經》、作《春秋》《書傳》《禮記》《易·序卦》等。這都是他“十有五而志於學”的結果。

“三十而立”,是說三十歲的時候,能夠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一個人到了三十歲,人格成熟了,確立了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有了比較固定的職業和賴以生存的技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歲的人,已經完全融入社會,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已經擔在肩上,應當踏着穩健的步伐,積極去進取美好的人生。

“四十而不惑”,是說四十歲的時候,遇事不迷惑。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已經經歷了許多的人物和事件、經歷了許多的坦途和坎坷、經歷了許多的勝利和失敗,已經品嚐了人生的甘美和苦澀。有了這樣的經歷,他就會更理智地觀察社會和人生,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沉靜,遇事沉穩,三思而行。四十歲,人生過半,不能也不應該出現重大的失誤和過錯了。

孔子很重視“四十”這個年齡。對這個年齡,他還有論述:

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陽貨》)

後生可畏,焉知來之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被人憎惡,還沒有一點名望,這輩子也就算完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的時候,就知道天命了。古人認爲上天有意志,一個人的壽夭、窮通是上天安排的.。那種在冥冥之中決定着人生走向和結局的東西,通常被認爲是“命”或“天命”。其實,天命是沒有的。所謂命運,那是一個人通過無數次的選擇、無數次的作爲而編定的。俗話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你前面有什麼樣的作爲,後面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自己的人生,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怨天,不能尤人。人到五十歲,就能明白這個道理了。

“六十而耳順”,是說六十歲的時候,順耳的話、逆耳的話就都能聽得進去了。人活到這個歲數,成功者的輝煌,失敗者的落魄,已然成爲事實。因此,聽了讚美的話不再歡欣,聽了批評的話也不再憤怒,都能恬然面對,安之若素。六十歲,是人生的夕陽,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喬羽的歌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啊。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七十歲的時候,能隨心所欲,又不逾越法度。七十歲,百鍊鋼化爲繞指柔,個人的修養和社會的規則已經合而爲一了,所以無論怎樣行動都合情合理合法,都不會逾越法度。“人生七十古來稀”。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已屬不易,那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吧。

論語讀後感:以上是孔子根據自己所處時代的人的壽命而劃分的人生階段。現代人的壽命要長得多,所謂“七十小弟弟,八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百歲亦可期”。孔子對人生階段的劃分,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人。但是,孔子這樣的劃分,對研究社會、研究人生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學習這些論述,正確認識人生的階段性,並且在不同的階段合理安排適當的任務、有效管控人生,那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少走彎路、不走邪路,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輝煌。文/吳慶峯

讀論語有感 篇8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爲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爲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論語》只是衆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論語》這本書。

在書中子曾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呀!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破陋地小巷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可是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的高尚呀!”是呀,在現在生活安逸,收入不斷增加的今天,人們不是住在高樓就是住在大廈裏,還有誰願意住在那破陋的小巷子裏呢?就算是住在小巷子裏的話,也不會像顏回那樣好學的。所以我們應該多向顏回學習。

子還曾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可以同他談的話,卻不同他談,這樣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談的話,卻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也不會說錯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常常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以前甲和乙是一對好朋友,有一次甲生病沒來上學,晚上放學時,老師讓乙把學校發的通知告訴甲,可是乙回家後卻只顧自己玩,沒有去告訴甲。甲知道後就再也不理乙了。以前有兩個人是鄰居,有一在,一人問另一人要不要一起去旅遊,另一個想也沒想就同意,可是回家後他的媽媽不同意他去玩,於是他立即改變了主意,不願意和鄰居去旅遊了。

從這兩句話中,我懂得了,做人應該說話算話,不應該出爾反爾!《論語》裏面的知識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讀論語有感 篇9

我來到讀書會已經一個月了,每次都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和大家學習《論語》,分享各自的經歷與心得,這些就像純凈無雜質的溫水,不斷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讀到《學而篇第一》的第四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國小時就已經知道這則了,但知道歸知道,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瞭解和體會,但通過讀書會,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過三個方面:忠,信,傳。通過讀書會,我對於「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屬於儒家強調的「八德」。盡己之謂忠,這是盡心的態度。「忠」字,心上一個中,便是懷着一顆「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離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一開始所堅持的`始終不變;不倚,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力量,或許就是責任和擔當。做到這兩點,便離「忠」很近了;那何爲「信」?以實之謂信。一是對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根細刺,那是難以暴露的私慾和雜念,不僅別人看不見,連我們自己也很難找到,這就需要我們抱着很大的勇氣去揭開自己的心並找到它;二是對他人,這也要分爲兩個方面來談,首先是我們自身對於他人的信,懷着誠心、講誠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虛實,就如學長在讀書會上所說:「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樣,不僅要看見海面上不斷迭起的波浪,還要看見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實質的內心,分清誠僞虛實,也是「信」的一部分。

於這一則,另一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說,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個揭開內心尋找它,並將它連根拔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確很痛,因爲我們總是把眼睛放在別人的身上,看得見他人的是非對錯,卻覺察不出自己的問題。我有自省過,我知道那種需要將一切都放下、不斷揭開內心不敢暴露的陰暗面,發現自身的缺點並承認它、正視它的感受。或許由於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勇氣,我也很久沒有觀察自己的內心去尋找那根刺了。學姐說:「自省是一個過程,是需要不斷努力與反覆的過程,可能很快便發現自己改變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與磨練,但是隻要堅持下去,最終會變得更好。」

很感謝當時聽從內心的聲音來到讀書會的那個自己,《論語》讓我認識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與脆弱。我知道自己現在心中的那杯水沒有很多,但通過不斷注入,總會有醍醐灌頂的時刻。

讀論語有感 篇10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被世人譽爲“聖人”。《論語》是一本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語錄體散文。《論語》蘊意深邃而又妙趣橫生,人性與文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讓我們理解爲人處事的道理。所以,我們可以從中找出不少感同身受的例子。

學思並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每天都會學習,每天也必須要去學習,那麼我們是如何學習的'呢?上課時,是老師輔助我們學習,引導我們思考;下課時做作業,我們會照着老師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舉一反三,認真思考。

假設我們不去思考呢?那麼上課時便是另一番光景了:老師拿着資料念給我們聽,我們在書本上寫下來,下課時我們一遍一遍地讀、背。這樣會使我們感到疲勞和厭倦,甚至慢慢的厭惡學習。所以說,學思並進很重要,掌握好方法,我們就能事半功倍。

樂在其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們常說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學習,我們的態度就分爲三個層次:知、好、樂。學習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我們對學習的興趣。我們對學習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爲主動,在快樂中學習,以學習爲快樂。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讓我們更加靈活 的知把識運用在生活中。

善於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反省是一朵美麗的花。反省能讓我們學會豁達,讓我們做到樂觀,讓我們擁有豪情。

倘若我們都不反省,都不會反省,那麼我們的人生會怎樣?世界會怎樣?若科學家們不反省,現在生活怎會如此便捷?若我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不反省,那怎會有我泱泱大國,巍巍華夏?可見,反省多麼重要啊!

《論語》,它經歷了兩千多個春秋,直到今天,它仍然深深影響着我們。儒家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讀論語有感 篇11

在這個充滿歡天喜地的寒假裏,我閱讀了衆多名家名作,在這衆多名家名作中裏我最流連忘返的肯定非《論語》莫屬了,《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讓我意解難分,每一句理解都讓我知足了,還有每一句名言警句也都讓我精神飽滿了。《論語》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流連忘返,每一句的理解都讓我彷彿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論語》的主要內容是圍繞政治和學習創作的。

曾子和孔子是兩位古代名人,都一直是主張積極參與政治的。他曾說過:“讀書不可以不堅強而有毅力,因爲他責任而路途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爲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奮鬥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遙遠嗎?他還說:“可以把幼小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一個國家的命運委託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卻不動搖不屈服。這樣的`人才是君子嗎?是君子啊!孔子之後,曾子勇敢地擔負起推行仁德的重任。”

讀完這本名家名作,我懂得了一個令我終身難忘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之間都要講究一個‘禮’字,在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間講了一個‘仁’字,在守實守信的人叫做“君子”,讀後感《讀《論語》有感500字》。只有在人與人之間相互照顧,互相幫助,那我們的社會就會變成一個文明社會,甚至是一座城市,一個世界,都將會是和睦和平的,世界就不會再爆發出一次有一次的戰爭了,每次戰爭後,每個國家的士兵都會有所傷亡,是地球母親創造給我們的,所以我們再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動戰爭,讓我們的世界成爲一個文明世界吧,讓我們從現就開始努力吧!”

我要再回顧一下這本書,一起和孔子各代歷史偉人去書的海洋裏遨遊,一探隨其中的奧祕之處,品味其中的樂趣之處。

讀論語有感 篇12

一部《論語》,有人從中覓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有人獲得了人生的感悟。孔子,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至情至性之人,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至真至誠之人。

我總認爲一位大師,他必定不是純粹的、專一的,就像孔夫子。教育家,他弟子三千,名副其實;思想家,一個"仁"留給世人永久的啓發;文學家、哲學家他依然當之無愧。試問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天地乾坤皆滄海一粟的胸襟,何以成爲一代聖人呢?

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述略》中曾說:"孔子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以至於超越中國歷史的界限,受到長期的尊重,首先在於他是偉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於他的政治思想。"在浩如煙海的各式教育讀物中我們難免迷失,面對每天繁瑣的教學工作也難免浮躁,那不妨卸下一絲僞裝,拋棄一些浮躁,迴歸千年前的經典,靜心聆聽聖人之言吧!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回頭看看孔子,20xx多年前的思想依舊能給我們啓迪。

大千世界的魅力在於萬事萬物的多樣性,沒有同一處風景,纔會讓人對旅行如此迷戀,同樣教育的魅力也在於教育對象的多樣性,教師看似重複機械的勞動背後卻隱藏着諸多鮮活的生命個體。一句"因材施教"似乎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孔子一生中花費了很多時間來了解學生的性格、智商、情商、特長,有時他能從學生優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有多才多藝;有時他能從學生缺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有時他能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比如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個強一些?"孔子說:"子張偏激一些,辦事說話容易過頭;子夏遲鈍一些,辦事說話有時跟不上。"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子張強一些呢?"孔子回答說:"過猶不及。"正因爲對學生的.如此瞭解,他的教育和教學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說教,往往許多學生問同樣一個問題,而孔子回答不一樣。如子路問:"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執行嗎?"孔子答:"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實行?"冉求也問,而孔子答:"對,馬上去實行。"公西華問爲什麼對同一個問題而答覆相反。孔子說:"冉求遲緩,我推他一下,子路向來膽大好勝,所以我往後拉他一下。"

說起"因材施教"道理和理念誰都有一堆,可實踐起來怎一難字了得啊!我們真的瞭解那講臺下幾十雙眼裏藏着什麼嗎?孔子說過"智莫難於知人",沒有什麼比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難懂。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我們是不是把我們的學生都當成中上人了呢,那些艱澀的理解,那些文章背後的深意他們真的個個都需要知道嗎?語文課堂上我們總是糾結與那些莫名其妙的"深情厚意",那小小的心靈哪能感悟那麼多呢。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有朱自清先生一篇經典的散文作品《背影》,我記得當年我學的時候老師神情的講,我似懂非懂的聽,只忙着體會那字裏行間的深情,做題倒是會了,萬分感動吧倒也談不上,父愛的偉大倒也略懂一點點。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看過了父親無數次的背影,有一天突然讀到這篇文章,我才感慨頗深。只到我自己站上講臺,婉婉到來那傷感中帶着憂傷的文字時,我差點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知道,那一課不是爲我的學生上的,而是爲自己上的,下邊的孩子如同當年的我,有的頗有領悟,大多似懂非懂,也有的暗自偷笑。可那又怎樣呢,那一刻多少人懂真的不那麼重要,歲月會告訴他們一切,對於那些暗自偷笑的孩子更無需指責,過多苛求。

那教育到底要交什麼,有人恐怕要發問了。孔子只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不外乎四大方面,即"文、行、忠、信",而對於"文"孔子似乎把它列在末尾,相對來說更爲推崇"行""忠""信"。也就是政治和倫理道德方面的踐行,這是孔子的本意。我到覺得沒必要把思維禁錮在孔夫子的本意上,何嘗不能理解爲一種實踐能力和爲人處事之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恰恰與孔子主張的"仁與德"不謀而舍,兩人都把"仁與德都"當做自己不斷追求的目標,從而提高自己的修養品德,具備良好的修養品德,纔是我們所調的''真人''。我們總在說教書育人,要育成什麼樣的人——"真人",是"君子坦蕩蕩",是"敏於事而慎於言",是"言必行,行必果",是一種坦蕩、內省、直率與真誠。孔子通過點滴,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地與弟子探討,感悟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白天,忙碌於教育教學工作;入夜,翻開聖賢之書讀上幾頁,雖不能自稱"大徹大悟",卻無疑享受了一次"靈魂桑拿"。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這條路與我而言還有太多的風景要去追尋,我不是開闢者,但我願意去追尋那一片片綺麗的風光。面對繁瑣的工作,不知從何時起也變得喋喋不休,變得心浮氣躁,與聖人對話,才發現來自遠古的真理總能給予人一種寧靜的智慧,我沉醉於那份內省,感動着那份質樸與直率,不寧靜怎能幸福,不寧靜何談教育!

讀論語有感 篇13

談到《論語》思想,首先當屬"仁"的思想,中國人的讀書人自古以來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義禮智信"方爲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則。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爲了華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華人的血液當中並影響至今。要說《論語》就不得不先說說創造他的人---孔子。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這個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時候,從開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爲兩部分,西周跟東周。孔子的時代是在東周,東周分爲春秋跟戰國兩個時代,孔子是春秋時代末期,他生命結束的時候,春秋時代也隨之結束了。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因爲天下亂了,每一個人念念書都要問,怎麼樣從古人的智慧找到一個方法幫助現在的人?人總是要設法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所以纔會有百家齊放的現象。

孔子認爲周朝的興盛就是靠禮樂的製作讓天下安定。禮跟樂的製作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必須有天子的位置,你還必須有聖人的德行。這兩個配合起來,天子加上聖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後,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嚮往這樣的一種境界,但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他了解到自己這一生對人生要如何的看法,應該往哪裏發展,但是在魯國你要從政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因爲魯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鬥爭。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歲纔開始有機會,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魯定公讓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縣的縣長。古代當縣長就已經成爲大夫,不過是最基層的,你要當到中央級的話,才慢慢進入權力核心。所以孔子開始是當中都縣的縣長,一年下來,這個縣變成模範縣,全國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訂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稅的方式全國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擔任小司空,司空是負責古代建設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門,他是副長官。結果幾個月下來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負責司法的。所以孔子沒有當過教育部長,卻當過司法部長,負責管法律如何執行的,維持社會治安的。

他當司寇的時候就發生很多事了,比如說他當司寇的時候,整個魯國就開始上軌道了,治得非常好。後來魯君跟齊國的國君相會的時候,孔子跟他去,表現極其卓越。他等於是幫助魯君跟齊君來談判,得到許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全部還給魯國,這是孔子的貢獻。讓魯君在齊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國之後就攝行相事,代理總理了。孔子最高的官就做到這個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後,魯國大治,他當代理總理三個月,魯國大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東西掉地上沒有人去撿,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兩邊。這個社會實在是很安定。但是社會安定繁榮開始往上發展的時候,孔子很有企圖心,就任命他的學生子路擔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讓魯國統一,因爲魯國分成四分,他要統一。當時都靠城牆,一個城牆很高,裏面有一些武器,別人就對你無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牆,各有武器,所以孔子開始叫子路把這些城牆都給我拆低一點,不要那麼高,太高了打不進來,不行。這兵器不能太多,結果三家大夫裏面兩家就認了,一家還是起來反抗。到最後還是沒有成功。沒有成功之後,很多反對的力量就出現了。孔子那時候也是一樣,所以孔子在魯國慢慢就發現,批評他的人越來越多,齊國在魯國旁邊,兩國經常在競爭。

所以齊國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馬送到魯國來,那時候魯國的執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魯定公每天觀賞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這些馬去賽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後送給他們,他們也不看,就拖着,就擱着。孔子發現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歲結束的時候開始周遊列國,從此到六十八歲纔回來。而《論語》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這段遊歷期間產生的。

我們常說,看文章不僅要看其詞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後的精神所在。正所謂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語中透露的不單單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這些隻字片語背後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來,古來聖賢,他們的行爲、品德無一不被後人歌頌。但看看那些聖賢們後來的遭遇又有幾個能做到我們今天所說的"成功"呢?並沒有幾個,沒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運氣。但爲什麼他們仍然值得後人不斷學習他們呢?這後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個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識分子該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將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將使得你有一股正氣,一股追求真理,剛正不阿的勇氣。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級也要把真理道出來的骨氣。這纔是一個讀書人要有的氣節,纔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國學熱,許多家長都會教自己的小孩學《弟子規》,而《弟子規》表面上看是爲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諸如做人要孝順,要團結、友愛等等。我們太容易將這一套東西變成馴化人們的一套工具,卻忘了這套東西背後支撐它的是什麼。支撐它正是千百年來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氣。我相信,孔子當初的言論也並非想讓看《論語》的人,學習如何做一個順民,在遇事時如何趨吉避凶,而是教導人們如何做一個剛健的人。當這股剛健之氣蔓延到每個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麼整個社會將會被一股浩然正氣所充盈。這纔是《論語》這類文學經典久盛不衰的原因,纔是我們學習它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