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論語>

論語讀後感[共15篇]

論語 閱讀(6.75K)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後感[共15篇]

論語讀後感1

我讀過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後第一個感觸就是萬物歸一。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萬古規律。綜觀人的一生,人這輩子,要麼忙着生存,要麼趕着去死。生命在逝水流年中悄然凋零,什麼是看見的,什麼是看不見的?大多數人都在爲自己平凡而樸實的生活忙碌打拼,卻忘記適時停下休息欣賞自然之力與自然之美。人有追求與信仰,爲實現自己理想進行能動性的創新與改進,以最大限度適應自身生存的環境,但或許就會漸漸迷失自我,迷失人的本性,做出愚蠢瘋狂幼稚傲大的可悲行爲。從地球看我們生活的城市,很小;從銀河看地球,微小;從宇宙看銀河,微乎其微。而我們每一個個體,每個人,根本微不足道。可是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在爭,在鬥,爲了無休止的利益,爲了滿足與吞噬無限膨脹的慾望,在我們生存的小星球上拼命去捕捉原本並不屬於任何人的東西,我記得網絡上有一個簽名:天上的星星,爲何象人羣一樣擁擠,地上的人羣,爲何象天上的星星一樣疏遠?我想,這就可以用來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心態問題罷!簡言一句話,人,應該學會看透生命的本質,看穿亙古廣漠,潮起潮落,看清事物潛在的規則與本質。

如果說把寰宇看得寬闊透明,那麼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就應該看得坦然釋懷。四海之內皆朋友,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則是我的第二個感觸。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維簡單的一首詩十足勾畫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古人以人生得到一知己足以來形容人的'一生要找到一個十分了解自己的人有多麼困難。在今天,我們仍然也會以擁有一個和多個知己而感到自己人生存在的價值意義。可是,上帝總是帶有一絲幽默,他可以把人相隔千里之外,也可以讓人如親鄰一樣貼近。我們總是期望別人有多麼瞭解自己,然後便有了被充分了解後的感嘆,然而事實上沒有誰能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只有認清自己,纔會更好去了解他人。否則就會做出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情,產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現在,地球更象一個小的村落,只要有足夠的旅費,每個人都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當然,如果可能,我們也可以認識任何一個在從前想都不可能想過未曾謀面的傢伙,我們所生存的環境被無限地擴大與擴展。而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也因此該得到闊延和釋放,古人所云比較封閉的交友概念現在也已經絕跡,與人爲善,就是與己爲善。

與人產生爭執和爭吵再所難免,因爲我們的頭腦中存在成千上萬個不同的idea,因此人與人的思維方式和思考模式並不相同,對待同樣一個問題的處理方式和反應程度也不盡相同,於是偏差和誤解便產生。對待這種事情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處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直率去對待所有的問題,我們想讓別人瞭解和理解我們真正不被歪曲的想法,那麼我們就要學會用最簡明最直接的說話方式去將我們的想法陳述給對方去聽。可惜的是,許多人並不願將他們的直率使用到應該使用的地方,因爲我們都很自我,都很主觀。我們認爲自己應該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這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過於自我,過於固執,固執得乃至無法放下偏執。這就嚴重得多了,回頭想想,我們連宇宙都可被認識,那麼我們爲什麼就不能把自己頭腦中的idea真實地放映在對方面前呢?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到。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也許無法做到最好,但我們起碼可以用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我們的朋友,家人,愛人和我們所認識的一切善良的人們。孔老夫子說幫人錦上添花不如幫人雪中送碳,能及時帶給別人最迫切的需求,那是我們道義上的責任。

我相信人本善良,只是在成長中受到了種種誘惑吸引,自己定力不夠才漸漸變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在人間。把握住內心的尺碼,不論外在怎樣,我本善良。希望自己在學習過此書後能用更高一層的心境和態度來釋懷面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那纔是我最終學習此書的目的。

論語讀後感2

子說:“冉雍這個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統治大權的行政職務.”冉雍便向孔子問詢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可惜不依禮樂.”冉雍說:“如果內心充滿着‘敬’而言行又表現爲‘簡’,這樣的人來掌握一方統治大權,不也是可以的嗎?如果內心便充斥着‘簡’而言行也表現爲‘簡’,這樣不是太過於‘簡’了嗎?”孔子說:“冉雍說的沒錯.”

當孔子評價冉雍時,並沒有具體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麼.但通過冉雍與子桑伯子的比較,我們便可以明確這一點了.但這個比較並不是孔子直接了當地說明的,而是通過冉雍的提問引出了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但卻“簡”.問題是,這一評價仍然十分模糊,於是冉雍對“簡”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兩兩相對的四個概念:居、行,敬、簡.我們可以看到,冉雍顯然是“居敬而行簡”,而子桑伯子則是“居簡而行簡”,則“居敬而行簡”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評價的關鍵所在.那麼,“居敬而行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曾明確地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讀得》14)又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見本章後)相對於夏、商二代來說,孔子很明確地選擇了周的禮樂文化.在他看來,夏、商二代缺少“禮”對人的修飾(“禮”是周公旦制禮作樂的結果),因而人顯得“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蠻人.當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禮”飾身時太過於強調“禮”,那樣的人顯得虛僞,後世理學時期所出現的“假道學先生”便屬於這一類型.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質彬彬”,以“禮”合理地修飾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矯情,也不能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修飾.

《禮記》開篇說“毋不敬”(《禮記·曲禮》),而其中所記載的各種對人的言行的規範,其最終的目的也在於使人做到“敬”,“敬”在“禮”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由此來看,“居簡而行簡”顯然缺乏對“敬”的堅持.那麼孔子爲什麼又會認可“居敬而行簡”這種對“敬”的`解釋呢?

首先,孔子已經說過要“文質彬彬”,“居敬而行敬”顯然太矯情,屬於“文勝質”的一面,“居敬而行簡”則做得比較好,既有內心的“敬”,又不張揚.

其次,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則所謂“居敬”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行簡”則是對他人的寬容態度.《大學》說:“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同時還說明了只有經過嚴格地修身,纔有可能達到“喻諸人”的目的,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最終理想,這與孔子因爲冉雍“居敬而行簡”而認爲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轍.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也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而炫耀於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炫耀於人,那代表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於人”實際上是內心的“敬”表現到人的言行時的一種錯誤態度:從大的方面講,我們不能因爲我們自己做到了嚴格的要求而要求別人也能夠做到;從小的方面來講,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刻都不忘記在別人面前故意表現一番.“居敬”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對自己的一種態度.能夠做到“居敬”的人,對內而言,能夠謹守自己的真人狀態,而不讓自己在孤獨的世界裏顧影自憐,對外而言,又能夠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讚譽和挫折),而不讓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裏迷失了方向.

論語讀後感3

孔子認爲,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智力,他把人分爲3種,一種是上智,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習就知曉一切;一種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一種是中人,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爲2種,即學而知之的人,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第二種是困而學之的人,遇到自己過不去的坎,纔會想起來去學。這兩種人都是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論語的經典對白中我們還可以捕捉到這樣一個詞聖人。聖人又是比仁人高一個檔次的了。孔子特別推崇的是聖人,但是他卻不希望每個人都參照他的觀點去當聖人。這是爲什麼呢?其實,孔子覺得自己就當不了聖人,他眼中的聖人是堯舜禹那樣的先帝。首先,孔子認爲,聖人必須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過是祖上發過跡,到孔子這一輩,已經是窮困潦倒四海爲家了,更談不上是什麼君王。其次,聖人必須天資聰慧,不用學習就能明理明德,顯然,孔子一生都在學習,做不成聖人。因此,一般人的標準到仁人這個檔次就已經是成功了,即使不能爲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學富五車桃李天下了。他也是這麼教育他學生的。

論語中一共有105個仁字,那何爲仁呢?學生問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針對性。比如他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對於溜鬚拍馬的人孔子最討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要他剋制自己,一切按照禮的規矩辦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要他善待別人,承擔幫助別人的義務。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訴他,說話要有分寸,三思而後言;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近,與人忠。這裏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種德性,讓他接物處事待人都要充滿敬意和忠誠。此外,孔子還經常將仁與智、勇相提並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實在孔子眼裏,仁者已經具有了智勇兩種品質。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己要有奮鬥目標要有追求,其次纔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生輕易夠不着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於他們的評價卻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爲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仁學理論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到實際。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講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時,總是忘不了自己將大學舍友從國外拉攏到國內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經歷。他說,這全是他在大學期間爲他們掃地的功勞。當然,這是句俏皮話。宿舍衛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掃,但是俞就是喜歡一聲不吭自己一個人包攬,留給大家好印象,直到他遠赴大洋彼岸找到當年的舍友時,對方還會忍不住激動地回憶起這樣一個小細節。我把它也定義爲仁,雖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這份仁義使他

們義無反顧地跟隨俞敏洪創辦新東方,讓他們堅信能在宿舍裏爲大家服務的人,自然在事業中也虧待不了當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論語讀後感4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爲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爲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爲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爲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裏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于丹的論語讀後感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纔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論語讀後感5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爲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爲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爲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爲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裏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于丹的論語讀後感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纔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

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論語讀後感6

《論語》一書中,關於君子的敘述,還涉及了好多方面,如“孝道”、“交友”、“金錢觀”等等,句句都飽含真理,讀來發人深省。這些不因時代更迭、歲月變遷而褪色的真知灼見,對於我們的成長有着莫大的好處,我們應該多讀讀《論語》。《論語》,作爲一部中華民族的瑰寶,給我們的啓示遠不止這一些,作爲一個教師,希望自己“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爲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爲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爲人處事。

《論語》的第一篇是“學而”,講的不是關於學習的道理,而是學做人的學問和爲人處世的原則,即君子的修養。“人不知而不慍”、“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等講的是如何學做人做事的學問,教導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精進,進而努力修養有“仁”“愛”“孝”“弟”等品德的人,成爲真正的君子。作爲一名教師,教授學問是重要的,但是教育或者影響學生的做人做事也是必須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自己先成爲一個君子,身正,而後正人,起到行爲示範的作用。

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想成爲孔子的學生很簡單,一塊肉就行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是說只要給我一些薄禮,我從來沒有不教的,來者不拒。這就是孔子的“有教無類”,不論什麼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富人還是窮人,聰明的還是愚笨的。教育各式各樣的學生,就會想到孔子的另一個教育觀點——因材施教,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其實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有教無類的因,纔有因材施教的果。孔子的教育就是把學生都培養成君子,君子就是品德上有所樹立的人,有所爲有所不爲。那麼在學識、能力上要達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沒有什麼專長,卻什麼都可以做,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發展,成爲社會需要的任何一類人才。

人生是一個對自我不斷完善,不斷充實的過程。爲了使自己的外在和內在都有所提升,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人生的起點還是學習。“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本領。更重要的是,學習是仁、知、信、直、勇、剛等人生各種素質得以充分發揮的條件。“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三十而立”重心在“立”字。伴隨着年齡的增長,學到了不少知識,豐富了人生閱歷,基本掌握了爲人處事的道理和原則,從而作爲一個獨立的主體、而不是依附於父母或家庭在社會上做人做事了。

我們在個人品行修養方面追求君子的行爲,那麼,在生活方面,我們更應當嚴於律己,正確對待富貴貧賤。子曰:“君子食勿求飽,居勿求安。”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貴,是人人所渴望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接受;貧賤,是人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解決它,就不會逃避。可見,精神上的快樂要遠遠高於物質上的快樂。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地位之高、對每位中國人的影響之深不言而喻。即便是一位沒有讀過《論語》甚至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依然受到了《論語》思想的影響。當我以一個教師的視角去重新翻閱它時,我再次感受到了孔子作爲一位教育家的思想高度。

論語讀後感7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生於這個時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創辦私學,周遊列國熱心救世,言行爲後世留下典範。漢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趙普得之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一生鍾情於政治,投身於政治,天命之年居魯國中都宰,路無拾遺,都邑大治,孔子所傳之道皆經世致用。

論語開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縱觀《論語》二十篇,君子的內涵無外乎“仁、義、禮、智、信”,而唯獨把求學放在首位,可見學習地位之重。《論語·陽貨》有云:“性本相近,習相遠也。”太初有道,萬物始於混沌,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兩小兒辯日孔子尚不能決也,可見修身之道,貴在勤學!修身之道,僅於求學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韓非的以法治國,也非莊周的無爲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國,天下歸心!在孔子眼中,重學歸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顏淵問仁,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身爲君子,還需謹慎言行,重行禮教,不能誤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還需有不爲外界所惑的堅定內心。“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僅要重學歸仁,克己復禮,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這種高尚的品格。君子之道,廣施仁義也,若十里之衆欣欣向榮,必以禮樂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則君子之道正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莫非勤學以禮,固守正道只爲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爲一個治理國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寧,百姓安居樂業,何不流連山水,“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而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孔子所提修身之道皆爲明德於民,以身作則,教化四方。季康曾問政於孔,“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治理政事,如若主張殺戮,施以暴政,必然加速其滅亡,若能主張仁政,以德治國,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如欲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君子僅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恐爲時尚早。“何爲則民服,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治國之道還應命令法紀,加強四方治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治國應當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造福蒼生,得萬民之心,則天下可大治矣。“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君子從修身之始敏而好學,克己復禮,至執政之時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最終皆爲天下蒼生!若君子順天而行,廣施仁政,以德教之,明德於民,則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正如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孔子所處的時代,烽火四起,諸侯割據,孔子選擇政治作爲自己的人生歸宿更是一種必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記載,“出則入仕爲官,入則著書立學”,孔子生平,莫過於此。所謂時勢造英雄,自孔子起,中華民族有了自己獨特的政治文化。相比同時代的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追尋真理並以身殉道,柏拉圖著書立學並提出理想國主張,雖處於不同文化不同環境,卻有異曲同工之妙。細品《論語》,部分觀點難免有所瑕疵,如《爲學·第二》記載,“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殊不知,萬事萬物皆在變化,真理總是經過不斷地否定發展並完善。

兩千多年的時間若白駒過隙,中原數易其主歷朝更替,變化的是不同時代解讀孔子角度的差異,不變的是孔子的思想在歷史長河烙下深深的烙印。

論語讀後感8

淺讀過兩遍《喪家狗》,對論語更是不得其門而入,遠未升堂,更別提入室,以下只是個人愚見,僅博君一笑。

我們往往習慣對人和事定性,去貼上潛意識裏的標籤。提及孔子我們往往加諸聖人,弟子三千,仁義或者更深入一層知其不可而爲之。李零在喪家狗中想告訴我們的是孔子不僅僅是這些,更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在論語裏會哭會笑,會嗔怒會貧嘴會罵人,會因爲別人批評黯然,會因爲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的"衆人"。

李零說:"孔子不是聖,只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爲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遊說,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無奈,脣焦口燥,顛沛流離,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正是這樣,我們所需要的,也是所欠缺的就是抱着一顆平常心去讀論語。當論語編撰的時候,那不是什麼四書,不是什麼聖人經典,只是個記錄當初那羣人的小冊子,述說着些或瑣屑或崇高的小故事。儒學也並非宗教,去僞存真之後,每個人都能讀到自己的論語,那些能夠理解能夠共鳴也許就是故事本身想傳承的力量,那些覺得不可思議,不能苟同的也實屬正常。姑且不說隔着兩千多年歲月長河,物逝人非,就算今日微博熱點,知乎題目尚能衆說紛紜,甜鹹亦能各執一詞,何不在求同存異的時候,去看看熱門評論,有時候就會發現有個叫何晏的大牛評的拍板叫好,有個叫朱熹的網友評的哪裏哪裏不對。

李零的這本書就是告訴了我們他所理解的論語,"我的書是用我的眼光寫成,不是人云亦云,我纔不管什麼二聖人、三聖人怎麼講,大師、小師怎麼講,只要不符合原書,對不起,我概不接受。我讀《論語》,是讀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麼,要看原書。我的一切結論,是用孔子本人的話來講話——不跟知識分子起鬨,也不給人民羣衆拍馬屁。"

當然,他的批註有時候也只是個參考,僅是一個啓和發的`過程。正如他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想法,目前的我是接受不了。"孔子認爲,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塗蛋,只能聽喝,而不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即"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17.4)。孟子也說‘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衆也’(《孟子?盡心下》)。這話很難聽,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認的常識。大家讀法家的書,也能讀到類似的話。如《商君書?更法》的名言‘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就是體現這類看法;《孫子·九地》有‘愚兵投險’之術,把帶領士兵到敵國作戰比作趕羊,‘如登高而去梯,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也是出於同樣的看法。講愚民的政策,何止秦始皇,還包括很多我們稱爲知識分子的聰明人。"

而當初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還是因爲出於對一個老人的同情,不要想他是誰,他只是一個絕望於自己祖國,徒興浮海居夷之嘆,但遍幹諸侯,一無所獲的知其不可而爲之者,是一個晚年年年傷心,只能在韋編三絕的同時面對着如斯逝者帶給他哀痛:喪子,哀麟,回死,由亡,一個哭乾眼淚的男人。

"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卻沒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對與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識分子的宿命。

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

這並不是頹然,並不是悲觀,相反只有明白知其不可而爲之才明曉是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支撐着他和他們前行。二三子,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孔子欣然笑曰:"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論語讀後感9

看到阿波的讀後,纔想起幾年以前曾帶研究生讀過一次《論語別裁》。不過當年共讀的學生都畢業了,阿波也已碩士畢業工作了兩年,今年又來我新調來工作的這所大學讀博士,並由我協助指導論文,可謂因緣巧合。而《論語》,我希望成爲我指導的每一位學生的必讀內容;對我來說,也是常讀常新。

說來這是第二次閱讀南懷瑾先生所著的《論語別裁》,只不過第一次並未留下任何文字印記,隨着閱讀討論的結束而結束,在之後的日子裏也未能用心去體會,有些慚愧。這次趁着入學前的一個月,伴隨着一些雜事,斷斷續續地讀完了上冊。

第一篇學而包括了孔門教學的目的、態度、方法等等,講的是作學問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爲政,講的是學問的外用,突出了德的重要性。第三篇八佾,爲我們講述了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禮。祭祀之禮,外交之禮,君臣之禮,皆入其中。第四篇里仁,對“仁”進行了闡釋和講解。公冶長第五和雍也第六,通過對話和事例進行印證,述而第七則是通過對學而的註解,引申了學問之道。泰伯第八引申註解了爲政,而子罕第九則是對公冶長和雍也進行了引申,闡述了孔子的思想與教育學問的觀點。

讀完之後,印象較深的是學而、爲政和里仁三篇,在此記下一些零星的感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問不是呆板的文字,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而應該從人生經驗和做人做事上去體會。作學問,要多看、多疑問,隨時隨地地去思想、去見習、去體驗、去反省,並不是讀死書。反觀我們,求學都爲了工作,爲了生活,無可厚非,但離真正的作學問,還差的十萬八千里。再來看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家做孝子,出門在外,愛朋友、愛社會、愛國家,爲人處事要謹慎,不小器,擁有寬廣的胸襟,親近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然後量力而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讀來是這樣的美好,可在現實生活中,孝敬與友愛卻是那樣的缺失。爲人子女者不贍養父母,更談不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卻爲爭奪財產大打出手,對簿公堂,朋友間陽奉陰違,爾虞我詐,不喻於義,而喻於利。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想來令人痛心。

從“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可以看出德業的`重要性。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說的是法制與德治。其實爲政也好,做人也罷,都要有德,都要通曉人情世故。正所謂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窮通看指甲,壽夭看腳踵,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時刻懷揣一顆平常之心,愛人之心。

南懷瑾先生認爲“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又要救世救人,追求“仁”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無限的溫暖照亮他人。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善於抓住機遇,從容應對;以“惠”警示自己,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

以上是我一些淺顯的感受,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論語》,其中的深意和內涵,留着以後慢慢去學習和體會。

論語讀後感10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歡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並且樂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十分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論語》中對於教育思想方面的資料對我啓發很大。在教育對象的選擇上,他主張“有教無類”,不分貴賤、賢愚,機會均等。用今日的話來說,孔子十分尊重學生。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重視誘導式的啓發教育,觸類旁通,強調在實行啓發誘導的基礎上必須注意循序漸進。本學期我所教的課文中,講的就是孔子與學生的故事,再次重讀孔子的《論語》,讓我再次理解了教育。在教育的培養目標上,孔子認爲進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淨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爲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於培養具有仁義之心的“仕”、“君子”,以爲當時的社會服務,這就是他著名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

讀孔子的《論語》,讓我想到了我們今日的教育教學實際,發現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今日仍被繼續沿用,仍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一部經典著作。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爲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了,提出了“學”是“思”的基礎,“思”又能使“學”不斷深化和擴大,闡明瞭學和思的辨證關係,就是我們今日常說的學思結合。再如今日的因材施教、寫作參考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等這些教學原則、方法在《論語》中都能尋找到痕跡,除了教學,孔子關於做人也有自我的獨樹見解。他強調做人要正直磊落,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僅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他還強調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說明僅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做人還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我:幫忙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教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僅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認爲,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纔是我們憂慮的啊。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後的一點感受,經過這次學習我才明白自我的知識面是多麼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師”的感覺。今後,我必須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我的文學修養。

論語讀後感11

“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如果想要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社會環境中最重要的是朋友,從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從一個人一生中的朋友看,大體能夠了解他的爲人、性格以及處世方式。每個人的交友準則都不盡相同,但是交友準則總結起來,又有着一定的共同性。曾經看過一首交友的打油詩:坦然天地一線寬,縱橫四海行爲善,不狂不躁頭低下,哪兒是水哪是山?其實這詩就表達了三重意思:心善第一,謙虛第二,隨緣第三。大多數人在於其他人交往的時候,彼此能發展爲朋友關係的,大多還都是看中對方的善良、合自己胃口這些條件。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友直就是說要爲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照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裏以他的廣見博識爲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這是三種什麼人呢?論語告訴我們,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爲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爲己甚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着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論語讀後感12

《論語》是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說,它可作爲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我作爲一名教師,在仔細讀了《論語通譯》後,覺得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孔子從他的政治、哲學和教育心理學觀點出發,認爲德育的主要內容是仁和禮。所以他主張“爲政以德”,這反映了當時人的價值的提高和奴隸要求解放的時代特徵。因此,孔子的思想是適應時代潮流的,具有進步意義的,他的目的在於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在孔子思想中對教育具有啓示意義的許多智慧精華,都還值得我們這些兩千多年後的教育工作者借鑑學習。

一、有教無類。孔子在幾千年前就說過:君子授學,有教無類。換成我們今天時髦的說法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說教育是不應該分對象的,不分老幼、不分貧富貴賤、不分聰明愚笨、不分善良罪惡,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什麼人都教,這就是一個全民終身免費教育的概念。爲什麼要搞有教無類,是因爲有教無類有好處。孔子搞有教無類的目的就是儘量多的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這就體現了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而由什麼人來搞有教無類?孔子說了,是君子,君子也就是有道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由此可見,孔子自認自己是君子,也鼓勵別人都來做君子,都來搞有教無類;同時這也有教師素質要求方面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提高自己在道德思想和教學業務方面的素養。對此孔子提出了辦法:學而時習之,也就是說不斷的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就是說虛心的向所有的人學習。通過這兩個辦法,老師的水平就不斷提高,就不會誤人子弟,至少不會一直誤人子弟。

二、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通過《論語》我們可以發現,孔子提倡“仁者愛人”,所以他對所有的學生包括那些出身貧苦的學生都不歧視,確實做到了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而且孔子認爲“後生可畏,湯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當仁,不讓於師”,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寬大的懷抱,同時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正因爲孔子與他的弟子們之間有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孔子的教學態度是非常謙和民主的,經常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呼喚民主的社會裏,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平等的重要性,教學民主化也同樣得到提倡。教師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熱情引導學生,肯定學生的正確方面,不輕易給學生傷害性或壓抑性批評,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保持愉快的心境,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奮學習。

三、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對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說明:子路問:“聽說人有困難,可以馬上伸出援手嗎?”子曰:“有父兄在的話,應先與他們商量該怎麼做?” 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子曰:“好啊,馬上去做。” 公西華想不通,便問孔子這是爲什麼呢?孔子開導說: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子路遇事輕率,所以加以抑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爲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瞭解學生的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心理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今天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就應該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培養的目的。

在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論語》裏處處輝映着中國早期教育心理學的思想火花,民主的色彩、睿智的目光、平等的問答;這種如師如友的互動教育方式,不正是我們當今的素質教育所努力追求的嗎。

論語讀後感1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世間充滿了誘惑,有時候,僅僅靠人自身的意志做抵抗是不夠的。由於“病毒”無孔不入,所以必須經常性地給自己打“預防針”,並且應隨着“病毒”的升級而更新換代。其實,大多數人缺少的也正是這種自我省察和約束精神。

張瀚初任御史的時候,有一次,他去參見都臺長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給張瀚講了一個乘轎見聞,說他某一天乘轎進城辦事時,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有一個轎伕剛好穿了雙新鞋,他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循着乾淨的路面走,後來轎伕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裏,此後他就再也不顧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後總結說:“處身立事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錯誤,那麼以後你就再也不會有所顧忌了。所以,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

這一點對我們是很有必要的。學習生活中,經常性地檢省自己的言行,並及時作出調整和約束,是少犯和不犯錯誤的關鍵所在。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將爲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好優良的“軟裝備”,凡事皆可善始善終。

“人的生活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痛苦是成熟的催化劑,它能使堅強的人更加堅強,懦弱的人更加懦弱。放眼天下那些英雄人物,沒有一個不是歷經坎坷,嚐盡人世間的滄桑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會發現沒有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任何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挫折和逆境,當逆境降臨到你身上時,用怎樣的一種心態去對待它,則成了人生的重要契機。

那些平凡的人,總是祈盼一生都能平平順順,一旦遇到逆境,他們便表出脆弱的天性,或者聽從逆境的擺佈,任年華與時光如水東流,或者不敢面對逆境,逃避困境,爲尋求暫時的平安而做無謂的犧牲,聽任逆境的宰割與剝奪,這種人是生活的loser,逆境的'犧牲品。但聰明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爲他們的損失而哀嘆,而是去尋找辦法來彌補損失。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就不要再怨聲載道,調整好心態,勇敢地面對現在和未來。要知道,悔恨過去,只會損害眼前的生活,不要讓“打翻的牛奶”潮溼了我們的心情。

記住,正是逆境將卓越與平凡鮮明的區分開來,使那些不平凡的生命從混沌的世俗中脫穎而出。所以,要想活得“不平凡”,就要正視逆境並盡最大的努力去戰勝困難。

除了學會自省,堅強,我們還要學會愛別人。

人活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還有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他們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要把愛賦予他們,與他們共同分享快樂,承擔煩惱,只有愛他們,我們的心裏纔會充滿陽光,在我們付出愛心的同時,也就收穫了人世間最美好的真情。對那些與你擦肩而過的人,我們也要心存善意,在他們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也要報以真誠的微笑。

一個歸來的美國士兵從舊金山打電話給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而且要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當然好呀!他們回答,“我們會很高興見到他的。”

不過兒子又說:“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只有一條胳膊和一條腿,他無家可歸,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兒子,很遺憾,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

“不要,爸媽,我要他和我們住在一起!”

父親又接着說 :“兒子,他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後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就在此時兒子掛上了電話。

一個月後,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警方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墜樓身亡,而且已排除他殺的可能。當他們傷心地趕去舊金山確認時,發現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只有一條胳膊和一條腿。

這個故事令我非常痛心,究竟是誰釀成的慘劇,難以解釋。學會愛別人吧!只有學會愛他人,我們才能摘到友誼的豐碩果實,才能嚐到親情的佳釀,才能在旁人的簇擁下登上理想的巔峯。其實,付出永遠比索取快樂。

真正做到這三點,你會發現,人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論語讀後感14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也許有點誇張。但論語的重要意義是不能忽視的。《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讀了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基本瞭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孔子對“孝”的理解,對現代社會的教育意義不減當初。近年來,空巢老人等詞彙的問世,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這一問題;還有文化名人于丹對論語的解讀,也有“孝敬之道”這一篇節。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論語中孔子對“孝”的解讀: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人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看過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孝敬”仍然現代社會道德素質的樸素的起點。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裏,“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衆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而,在孔子心中,“孝”是做人之本,也是“仁”之本。做不到“孝”,就不稱之爲人;更不能做到“仁”。在文中,孔子已經詳細的說明了,應該如何對待父母。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這個,是毋庸置疑。最基本的,是“養”。而犬馬皆能“養”。所以“孝”之本就是要“敬”了。就如我們平時說的:孝敬。正所謂,孝、敬不分家。然後便是憂其憂,樂其樂,心繫於父母。體諒父母,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如果都能做到這樣,就不用“可憐天下父母心”了。至於“不遠行”之類,我想,應該都是心繫父母的表現。最後就是,父母過世之後要厚葬他們,並守喪。古人很看重守喪,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種形式。只有學會孝敬父母,用心愛自己的父母,才能學會愛別人,忠於君主。所以說,“孝”是爲人之根本。

在現在這個經濟,科學都非常發達的時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們所忽視。小孩子們,在家都被寵着,哪裏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們追逐自己夢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竟都忘記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們獨自在家中,雖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們並不幸福。他們一年到頭也難見他們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們的心靈是空虛的。他們只求一聲問候、一起吃個飯、常回家看看.......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回頭看看那爲我們而白了的頭髮,爲我們而皺了的臉頰。

論語中的“孝”讓我們拾起那顆久違的“孝心”吧!

論語讀後感15

我對XX講壇曾經一度癡迷,總覺得看此節目的都是文人,也曾追逐着去看,直到易中天被像超女一樣炒得火熱的時候,我心裏的火熱倒是一下子涼了,總覺得一下子出名的就像暴富一樣缺乏積澱。

將《XX<論語>心得》下載在電腦上,常常拿來欣賞品位女性厚實而充滿自信的演講,只有對自己絕對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如此鏗鏘有力地講述國學的經典,也只有勤奮的人才有可能練就如此流暢明晰的口才,只有達到這種社會地位的人才敢如此淡定地跟全國人民談論關於“淡定”的話題。

同樣的一部着作,每個人的個性和經歷不同,解讀自然也不同,也許,同樣是《論語》,憤世嫉俗的人讀出了天人合一,急功近利的人讀出了從容淡定,甘於平庸的人讀出了奮發進取,缺乏謀略的人讀出了生活的智慧……

也許是過於自信和自我的表現讓我並不欣賞這本書的呈現方式。不多的文字卻用了過於稀疏的排版方式;原本並不特別和獨到的'思想只因爲“在聖賢的光芒下”而顯得分外華麗試想,如果將書中所闡釋的這些觀點和故事聯繫在《讀X》或者某些有關心靈雞湯的圖書,也是完全沒有什麼不妥的;過於頻繁的簽名售書也讓我感覺到過於急功近利的商業氣息。“在聖賢的光芒下”這樣的語調讓我從靈魂裏感到自己的卑賤,用聖賢的思想啓迪心靈是有可能的,但只有當自己的心靈能夠釋放光芒的時候,可能才能快樂,在聖賢的光芒下,便永遠無法自己取暖。

喜歡書中引用的著名哲學家馮XX的一句話: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所以我認爲這本書更適合於那些已經絢爛之極的人們。當那些曾經爲了功和利追隨不懈,而如今卻發現金錢,權力,美女都不能填補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讓自己快樂的人,當他們有了房、換了車、有了穩定的家庭又有了可以引發激情的紅顏知己的時候,再告訴他們生活不要太多的功名利祿,不要奢求太多,內心的平靜纔是最高的境界。對於掙扎在生命的最現實狀態的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沒有感受到心靈絢爛之極的巔頂,又怎麼能真正的歸於平淡呢?

這本書談的是關於心態的話題,書中反覆出現的詞語是諸如淡定、平靜、坦然之類。反覆提及的觀點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她說我們無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但是,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被人左右的,當一個生活在總被人隨意左右的世界裏的人,並且還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內心的時候,這可能會快樂嗎?適應和麪對社會是必須的,不適應社會的內心必然是不快樂的,但是,苛責內心決不是適應的方式。心理學講擁有健康和積極的心態,所強調的是我們要能夠從各種不同生存狀態中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到能夠讓我有足夠的生存勇氣和快樂體驗的一種積極的人生觀。而於X《論語》心得更明顯地闡述恕與忍的調節心理的方式,類似於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漠視生存環境中讓自己不快樂的事情,有誰能做到嗎?對周遭灰色環境的漠視難道不是一種頹廢的表現嗎?

換句話說,如果照書中所說的那樣,快樂只決定於人對世界的認識態度,是不是過於唯心了呢!“中庸”是解讀中國哲學或者說儒家思想的一個關鍵詞,如果我可以解讀“中庸”之美,那麼應該是一種和諧,一種融合,如果用新名詞來解釋應該是一種“共贏”,人與社會的共贏,人與自然互惠互利。在這本書中,我卻感到作者過分強調了內省,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所呈現出來的做社會中的人與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我的狀態是兩種我們都需要體驗和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