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歷史演義>

【薦】《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歷史演義 閱讀(1.9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

我非常喜歡看《三國演義》,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讀完後,我對裏面的人物又有了新的認識。

以往人們提起曹操,我就會聯想到戲臺上白臉奸臣,人們總覺得曹操是個陰險狡詐的人,卻不知他的另一面。曹操其實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你看,經過多年戰亂,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中原地區出現"白骨蔽平原”的悲慘景象,曹操急了,於是推廣“屯田"方針。召集百姓,編成組來開荒種地,不服役的四至五成的糧食交給國家。守兵戰士都把糧食上交給國家,這一舉措使中原農業很快恢復。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一個優點,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他不管貧富都提拔爲大將軍。還有,他的軍事才能也極其突出,他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平定了北方。所以,當時自願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爲他日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

對我特別有啓發意義的是,曹操”任人唯賢“這一點很值得借鑑,借鑑曹操用人之法,例如投票選舉心目中稱職的,有能力的班幹部,也許這樣會使工作呈現出新的局面。

再次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後,不僅使我全面瞭解曹操這個歷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長了許多歷史方面的知識。還對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帶來許多啓發。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2

在剛開學的兩個星期,我讀了一本長篇小說《三國演義》。

一開始引起我的目光在於它的內容與人物描寫,這其中令我好奇的地方在於劉備的侄子明明是一位皇帝,可爲何劉備卻只能靠賣草蓆而生呢?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讀完《三國演義》後,我的心情不知如何說出。原以爲劉備帶領的蜀國能統一天下,可迎來的卻是蜀國大將一個接一個地走了,也以爲皇帝能平穩大局,但其實一直被曹操控制,我認爲天下大勢就如大海一般,時而平靜無聲,時而又狂風暴雨地翻滾。

這本書中我最喜愛的人物是義絕代表—關羽。關羽字雲長,他待人非常講義氣,也很忠誠,而且從“千里走單騎”和“刮骨療傷”中既能體現他的勇猛,又能體現出他遇難不慌,沉着冷靜的一面。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十七回,關雲長千里走單騎,主要內容是:關羽知道了劉備的去向後,帶上二位夫人一同過關的故事。

看到“桃園三結義”時,我想起在二年級的事,那時候我還不認識李錦涵和牛世紀,有一次和牛世紀打了起來,正弄刀起舞時,李錦涵及時出手阻止才停手。朋友是千金難換,美好的友誼更是無價之寶。

這本書中可以告訴我們,爲天下統一的人都是偉大的,我應該從小做起,爲國家富強而奮鬥。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3

剛一放假,我就和媽媽去新華書店買書。媽媽讓我挑自己喜歡看的書,我就挑了《三國演義》、《西遊記》、《一千零一夜》這三本書。

我一回到家,就把當天的作業寫完了。我迫不及待的想看新書,吃飯看、上廁所看、睡覺前看,就這樣,不到兩天我就把這本少年《三國演義》看完了。

這本書裏面,我印象最深的是關雲長過關斬將。這一章節說的是關羽接到劉備的信,非常高興,準備辭別曹操去找他的大哥團聚。而曹操也是遵守承諾,對關羽放了行。關羽很感動,謝過曹操,繼續前進。在去見他大哥的路上,關羽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好在關羽非常聰明勇敢,過關斬將,一路上殺了很多人,終於找到了他的兄長劉備。

關羽看到兄長,痛哭不止,劉備也是十分高興,大家在回城找張飛的路上,路上又碰見了趙雲。兄弟重逢,謀士無缺,又得了趙雲、關平、周倉三員大將,於是劉備命手下殺牛宰馬,熱烈慶賀。

寫到這裏,我想起來書中有些字我還不認識,老是念錯,媽媽聽見了覺得好笑,我卻覺得唸錯字特別好玩兒。

請問小朋友們,你們暑假裏都讀了什麼書呀?可以告訴我嗎?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4

每當看到書架上的那一本《三國演義》我便想起了我讀三國之路。

在我八歲時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上面-一個個英雄人物,那一個精彩的畫面,深深的把我吸引了,次老師讓我們去買卷子的時候,我在一個書架上看到了一本《三國演義》,在我的軟磨硬泡下媽媽纔給我買了這本《三國演義》。

書買回家後,我坐那興高采烈地抱着它,開始閱讀,開篇第一回合,一串一串黑芝麻似的字。立刻把我給嚇到了,我一看什麼“話說天下大勢”之類的,我哪裏看的懂?甚至懷疑那不是《三國演義》,我便把書扔下,不讀了。但媽給我下了閱讀任務,我不得不拿起書,看到那串串黑蚯蚓一樣的字就心煩,嘆母命難違啊!終於讀完了,讀完後什麼都不知道,我甚至覺得我打破了讀一本書用時最長的記錄。

十二歲那年我整理書櫃時,翻了一下,我居然們被三國給吸引住了,從此我愛上了三國。姜維伐魏國,力挽狂瀾,九次伐魏快成功時被召回。如不是蜀國奸臣得勢這個弱者向強者發起的戰鬥定會成功。這告訴我了要勇於去實踐去嘗試。這時三國便成了我的朋友,我的老師。

三國教會了我團結,教會了我去嘗試,教會了我去實踐。我愛你《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5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我,令我愛不釋手,讓我精心品味這本書給我帶來的無限歡樂。

諸葛亮的聰慧、關羽的'忠心義膽、張飛的有勇五謀、呂布的英勇善戰……每一位英雄都有自己的長處,但也個有所短。三國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比如:曹操、孔明、孫權、關羽、劉備、張飛……在這些英雄人物當中,我比較敬佩的是關羽,他不僅忠心義膽,還武功蓋世,他降汗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桃園三結義,我還比較喜歡號稱是“臥龍先生”的諸葛亮,他志勇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像劉備提出“連吳抗曹”,拒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最後病逝於北伐五丈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可謂是一代傑出的軍事家呀!

讀了這本書,是劉備讓我知道了禮賢下士,是關羽教會我做人要誠信忠義,是曹操讓我知道了做事要雷厲風行,要大智大勇。英雄不論出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首《三國演義》主題曲陣陣在我耳邊響起,讓人開心忘己。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其中寫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物,從黃巾起義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的事情。雖有打打殺殺,但充滿人物個性色彩。在一片戰亂紛紛中,呈現了三國“魏蜀吳”鼎立。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最光彩的人物,憑藉他的絕頂聰明,赤壁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等妙計,爲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託孤之重,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等。雖然他滅魏吞吳的雄心霸業沒有完成,但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流芳百世,他永遠是讓人敬重的真丈夫也。

再談趙雲,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聽到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以看出他對劉備的忠義耿耿。再加上他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不愧被劉備稱爲“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真是一個令人敬仰的英雄。

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不僅增加了許多歷史文化,還明白一個道理,做人講忠義講正義,守規矩,武藝高強,德高望重,以理服人,還要知真英雄的含義,爲人誠實,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人有才能才幹,總能受到重用,總有用武之地。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7

在我讀討的書中,讓我最喜愛、感語最深的就是《三國演義》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以描寫戰爭爲主,講述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鬥爭,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歷史風雲。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情節就是“赤壁之戰”。曹操統一北方後,決定率軍南下,統一天下,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對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前去支援東吳,在這期間,周瑜因妒忌諸葛的才能,曾不斷地爲難諸葛亮。但顧全大局的諸葛亮並沒有和周瑜斤斤計較,而是巧妙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黃蓋爲了打敗曹操,甘願受罰,用苦肉計騙過曹操,此時,曹操已經中了連環計。後來,在衆人的努力下,曹操終於被打敗了,逃回北方。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難,當我們面對這些困難,不能退縮,要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去克服這些難題,戰勝恐懼。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也經厲過這種事情,接下來就來看看我是怎麼做的吧。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山葉口玩,忽然一座晃橋吸引了我,我看着在橋上快樂晃動着的遊客們,我也走了上去,誰知剛上橋,橋就晃動起來,我急忙跳下來,站在岸邊,我心裏不甘心,最終,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能在橋上來去自如了!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們一樣,用自己的努力去戰勝困難!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8

我和爸爸、叔叔一起又下了一盤三國演弈棋,在棋盤上回到了三國時代。下完棋後我意猶未盡,忍不住又拿起讀了三遍的《三國演義》翻看了起來。

《三國演義》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經典小說,我覺得小說最吸引人的是魏國、蜀國、吳國英雄人物間棋逢對手的描寫。三個中都有各自傑出的謀略家、軍事將領和治國能手,在人才了平衡。

在智謀人才,魏國有郭嘉、荀彧、賈詡、程昱、司馬懿等人,蜀國有諸葛亮、龐統、法正,吳國有周瑜、魯肅、陸遜,人都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間的能力勢均力敵,是當時傑出的人才。

武將,《三國演義》的描寫,熟知了蜀國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五虎上將。上,魏國的武將也不遜於蜀國,夏侯淵、徐晃等將領也智勇雙全,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顯示了超強的作戰能力,張郃也在對蜀國作戰中屢立奇功。只不過《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以蜀國爲正統,才着重刻畫了關羽、張飛等蜀國人物。吳國,呂蒙、甘寧、太史慈等人一時的豪傑,還有吳國老將軍黃蓋,赤壁大戰曾向周瑜獻火攻之策,以苦肉計詐降,率船火燒曹操水軍。

三國的人才旗鼓,才讓三國如此富有魅力。

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間人才對比不再均衡,魏國地域廣闊,政治上好的人才制度,了鄧艾、鍾會等人才,但蜀國和吳國的人才制度落後,優秀的文臣武將少於魏國,這蜀國和吳國走向衰落的原因。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9

這個學期,我懷着激動的心情把《三國演義》又看了一遍。我喜歡諸葛亮,他是一位多智多謀的人。他在蜀國是劉備的參謀師。

在《草船借箭》這個故事裏能夠體現出他的聰明:一天,周瑜對諸葛亮說:“你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了,他還說:“三天的時間就夠了”。而且還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草船,他還在每條船上安排了三十個士兵。第一天,不動;第二天,也不動;直到第三天夜裏,他的二十條草船向曹軍游去。曹操看見了,心裏很害怕中埋伏,命令箭手在寨前抵擋。不一會兒,諸葛亮的草船上插滿了許許多多的箭。然後諸葛亮就帶着裝滿十萬多支箭的二十條草船回營了。到了白條,曹操才明白上當了。諸葛亮回到營中,周瑜讓人去數箭,共十五六萬支。周瑜心裏又驚又恨,但他也沒有辦法。這樣能夠看出有多智多謀的諸葛亮,心胸狹窄的周瑜。

正所爲許我小朋友說的:“我們要好好學習,像諸葛亮一樣聰明。”

《三國演義》是一本不錯的書,有空你也找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0

書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是智慧大門的鑰匙,更是人類文明的寶石。

《三國演義》就是衆多寶石中的一顆。讀完《三國演義》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是羅貫中寫的,原著一共800萬1284個字,是中國第1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爲《三國志通俗演義》。

主要講了東漢末年,朝廷慘敗,亂世走遍中原,許多豪傑想統一天下,讓百姓安寧而發生戰爭,最終歷史證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天下大勢之趨,不可違反的定義。

主要人物有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周瑜,孫權……

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這個情節在書中記載不多,但他們三人同心。張飛爲了報效國家賣桃源,關羽文武雙全,劉備志向遠大。這樣三個人結拜成兄弟,多麼讓人感動。“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更是表明了他們的決心。劉備爲大哥,關羽爲二哥,張飛爲三弟,可謂是三位豪傑。但是萬萬沒想到,後來,關羽過世,張飛被殺,劉備病逝。

在三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莫過於諸葛孔明——諸葛亮了。

他才智過人,初出茅廬就讓曹操大敗而歸,又輔助劉備佔了西川。他神機妙算,在他指揮下,三國裏的故事不像歷史,而像寫好的劇本讓別人演出來的。就算死了的諸葛亮也能嚇跑活着司馬懿……

《三國演義》讓我十分感動,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爲人忠厚的魯肅,忠心耿耿單騎救主的趙子龍……這一個個歷史人物,一段段歷史故事,讓我永遠也忘不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1

《三國演義》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其中,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讓我大爲感嘆,爲後人豎立了很好的榜樣;劉備的仁慈、寬容是治國的一劑良藥,才得來了一個盛世;

三國的人物更是令我敬佩不已:關羽爲“萬人之敵”一虎將,卻並不居功自傲,關羽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爲劉備立下汗馬功勞,忠義永存,英雄無愧;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可是他的雄才大略依然爲我們至今傳誦;

張飛是一個打仗能手,幾乎每次都勝利而歸,不過,張飛的暴躁脾氣,也給他惹來了不少麻煩。

《三國演義》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引伸的用法,如善用兵是“小諸葛”,勇戰者稱“常山趙子龍”,結拜兄弟是“桃園結義”,卜卦看相以“賽諸葛”爲招牌,宗親會把“劉關張趙”認同一家。餓了說“肚子在唱空城計”,更有一些我們學過的諺語,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等。

《三國演義》是文學界的瑰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2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自從我把整本書反覆看了幾遍,就知道它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的系列故事,書中有上白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這本書注意人物有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周瑜、劉嬋等。

先說說大人大義的劉備,他深受將臣、百姓的愛戴。劉備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用人,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微,進而幸得忠誠的徐庶,受此二人指點三顧茅廬,成功得請到了天下奇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而且後來又收服數位博學多才的機智謀抗東吳、戰曹操。他愛民如子,寧失性命也決不丟棄漢室百姓。正是因爲他有這些高尚的品質,才贏得百姓和將臣們的忠心。

諸葛亮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他是熟知天文地理、具備高尚的文韜武略、足智多謀、他借東風,用過的計謀有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施空城計……這些都是平常人想不到的。書中描繪的他長像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批鶴氅,與常人無異。但他的所作所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被別人忠心和愛戴。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首短短的《臨江仙》,道盡了多少人世滄桑,多少風起雲涌啊!

《三國演義》是我最愛讀的一本書,書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感受頗深,記憶深刻。

讀《三國演義》,感受諸葛亮的智慧。“智絕”諸葛亮初出茅廬,便火燒新野,智算華容道,讓關張二人心悅誠服;火燒新野讓魏軍片甲不留,七擒七縱讓孟獲五體投地。但他畢竟不是完美的,錯用馬謖導致伐魏功虧一簣,“兩朝開濟老臣心”卻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讓我十分痛心。

讀《三國演義》,感受關羽的義氣。“義絕”關羽自從跟隨劉備,就從來沒有想過另隨他主。曹操惜才,將關羽抓住後,山珍海味、金銀財寶供應無缺,連赤兔馬也給了他,但仍沒有改變他對劉備的忠心。一得到劉備的消息,關羽便立刻別了曹操去尋劉備,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後來在華容道,關羽念着曹操對他的恩情,冒着被處死的危險放了他。但關羽驕傲自大,敗走麥城,被東吳殺死,這一情節讓我食不甘味。

讀《三國演義》,感受趙雲的膽識。當年他帶着阿斗,孤身奮戰曹操二十萬大軍,鎮定自若,最後脫險。劉備娶親時,趙雲帶着諸葛亮的錦囊,護送劉備帶着孫尚香安全回到蜀國。“一身是膽”的他,讓我熱血沸騰,深深拜服。

往事如煙,龍爭虎鬥,也是轉頭空。讀《三國演義》,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些興衰成敗、朝代更迭,還有那永不磨滅的精神。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4

暑假裏,我讀了一遍原版的三國演義,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講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各爭天下,最後由司馬炎統一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書中的人物都個性鮮明,如:志向遠大、寬以待人的劉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足智多謀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歡關羽。他在曹操的軍隊裏時,斬顏良誅文丑,曹操送給他許多金銀財寶,他都不要,只想快快回到劉備那兒。沒過多久,他知道了劉備的下落,帶着劉備的二位夫人和原來的五十兵卒,告別了曹操,頭也不回的走了。一路上,他過五關斬六將,越過重重關隘,終於和劉張二人相聚了。關羽真是重情義、武藝高強,有着萬夫不擋之勇的人啊!

他十分勇猛,並不是空有一身蠻力,還有謀略。在魯肅邀請他去參加宴會實際上是在宴會旁埋伏刀斧手,想要逼關羽獻出荊州。關羽知道他的用意,但又怕孫劉聯盟解散,與就讓水軍在看到信號後來援助,自己拿着青龍偃月刀,帶着十個人,駕着一葉小舟去參加宴會。關羽在宴會上假裝喝醉,摟着魯肅往岸邊走,刀斧手都不敢靠近,使得魯肅的計劃落空了。但後來,因爲他太驕傲了,纔有了“大意失荊州”這件事。

我很喜歡這本書,它不僅讓我知道了三國時期的歷史變化,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比如:滿招損,謙受益......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爲像關羽那樣有勇有謀的人!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5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地動搖了東漢王朝,中國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時代。

劉關張桃園結義後,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

作者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衆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周瑜、劉備等人。

我喜歡《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諸葛亮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不過他,像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諸葛亮精心策劃的,太厲害了!據說諸葛亮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棒了!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我很佩服他。我要向他學習。所以,我一定要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