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國學小說>

《紅樓夢》讀後感(15篇)

國學小說 閱讀(1.67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樓夢》讀後感(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爲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溫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髒的一面。小說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溫柔與多才。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悅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爲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着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着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爲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紅樓夢》讀後感2

懷着對看書的一腔熱血,我翻開了那了不起的著作——《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刻畫了衆多人物形象,儘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有着相通之處,他們的悲劇命運是相同的。作者用爐火純青的筆法,塑造出了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衆多的藝術典型。它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是罕見的瑰寶,是我們中學生加強藝術修養的良好讀物。

主人公爲賈寶玉,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的家族是因爲元春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是多麼的孤獨,爲了保護自己,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養成生性猜疑的性格的因素,林黛玉在淒涼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爲她哭泣。

《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間的美與醜、善與惡,讓我懂得人們之間並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骯髒與醜陋的靈魂。這部著作展示了“金陵十二釵”及其它相關人物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了追求光明、崇尚自由的思想精神,揭示了當時社會中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無情地批判了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的罪惡。體無完膚地暴露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及社會道德觀念的兇殘吃人本質。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預見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的結果以及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歷史規律。

一部好書,值得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去思考,因爲我們能從中得到更多書本以外的東西。讀一部好書就如同和一個作者在交流自己的思想。

《紅樓夢》讀後感3

紅樓的夢,讓那花開千年,在那花開的背後……誰穿過了他們的夢?手起,琴響。一曲《枉凝眉》。

——題記

讀罷那本厚厚的《紅樓夢》,掩卷沉思,心中沒有多少成就感,更多的卻是無盡的傷感。“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黛玉的葬花,寶玉的出家,還有那句:“寶玉寶玉,你好……”都撲朔迷離,讓人在迷霧中追逐着追逐着,卻永遠看不到盡頭。花開花落,最終零落成泥。

書中最令人心痛的便是黛玉了,她是如此的多愁善感。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卻沒想到她葬花的多情,最終葬送了自己。

在花開的背後,你是否看到了黛玉的身影?她雖是多愁善感,見了落花都要流淚的人兒,在感情面前,卻是如此的執着,“你懂不懂我的心”便是她的癡情。不管是什麼結局,她都要執着的堅守,哪怕最終落了個香消玉損。

花開的背後,你是否看到了寶玉的徘徊和他微鎖的眉梢?憐愛?在花開的背後,你是否看到了寶玉的堅守?他努力地堅守自己的那一份純真的感情。哪怕是面對寶釵的賢淑、封建家庭的施壓、權勢的誘惑……他卻永遠愛着自己心愛的林妹妹。最終看破紅塵,出了家。臉上的表情,似悲似喜……

在花開的背後,黛玉曾小性過、尖刻過,寶玉也曾放蕩過、癡迷過。但他們卻共同用生命和心血堅守着一份純真的愛,這愛,滌盪了封建的禮教、衝破了世俗的牢籠;這愛,寄託了後來人的美好向往,象徵着世間自有真情在。真是這愛,才使“紅樓”花開千年!

書聲,花語。一卷厚厚的故事,翻來覆去地咀嚼,滿口的醇香,在脣齒之間遊弋。《紅樓夢》如花兒一樣,使人醉了,夢醉了,在半醉半醒之時,我想到了在花開的背後是:

滿紙謊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花開的背後是曹雪芹的癡,花開的背後便就是他一把把的辛酸淚,他把畢生的心血拋灑在《紅樓夢》中,說“癡“?說“癡”。

花開的背後,是寶黛的堅守,是紅樓的輝煌,是作者的心血。在那花開的背後……

《紅樓夢》讀後感4

書,是寒冷冬日裏一縷溫暖的陽光;書,是那炎熱夏日裏一縷涼爽的清風;書,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無窮;書,是人類神聖的階梯,引領人們攀登上至高無尚的知識寶座……我喜愛讀書,我願伴着鍾情的書成長。

在暑假裏爸爸給我買了一本《紅樓夢》之書。讀着、讀着,書中的精彩片段時而讓我高興,時而讓我憂傷,時而讓我憤怒,時而讓我感慨萬千,更讓我思緒萬千、浮想聯翩。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做人也如此。最讓我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最終得到是淒涼的結局。《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讀後會讓你愛不釋手。

《紅樓夢》以四大家族爲背景,以寶、黛、釵三人的愛情悲劇爲主線,廣泛的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轉衰的過程。小說刻畫了一個個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大到府中夫人,小到不起眼的丫鬟,我想書中的每個人無不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黛玉留給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他的才華。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界的梅花一縷香”:一句”質本來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一句“冷月葬花魂”;一句“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黛玉,你就如水,生命似水的蔚藍,心志似水的靈動。正是因爲你又如水的嬌弱,最終還是在真愛與他人的良辰之時淚盡而逝。“木石前盟”伴着如雨般的淚水,化爲永久的遺憾。

《紅樓夢》真是本奇書,讀完它,我得到了《紅樓夢》帶給我的精神上的洗禮。而今年暑假,是我第一次讀《紅樓夢》。

讀《紅樓夢》讓我悟到了更多,寶黛的愛情悲劇始終如清澈的山泉,純潔無暇,發自內心,兩人更多的是在彼此理解的基礎上情投意合,兩人也互相猜忌過,爭吵過。但歷經這些矛盾,兩人最終達到了靈魂深處的信任與默契,《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這纔是它的不朽魅力。

《紅樓夢》讀後感5

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便被接到賈府撫養教育。後來她又死了父親,從此過上雖無父母卻嬌生慣養的生活,因不願與人交流而養成了孤傲的性格。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裏別號瀟湘妃子,才華橫溢。林黛玉與賈寶玉因從小結緣,從相識、相知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兩人奇幻浪漫的色彩,並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從小就飽受寄人籬下的辛酸,懂得謹言慎行,察言觀色。況且賈府家大業大,勢利之人與羨慕嫉妒者比比皆是,黛玉自己亦深深地瞭解這點,因而即使自己多病,也不敢向賈母多提要求,所以寶釵一段話、幾兩燕窩就讓黛玉感恩在心,卻又不免傷心自己沒有雙親撐腰,亦無兄弟姊妹可以仰仗。置身於人影婆娑的大觀園,她卻是隻身一人,能當做知己的也不過寶玉一人而已。但自從寶釵來到賈府之後,金玉之說讓黛玉心裏多感不忿,所以她只能冷言冷語地對待寶玉,無非是想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這樣的黛玉讓人心疼。

黛玉感花傷己,吟唱《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寶玉聽之不覺慟倒于山坡之上。黛玉之死不僅是因爲寶玉娶了寶釵,也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無奈和失望。她註定是不幸的,是封建社會的犧牲者。

喜歡她的孤傲冷豔,清高脫俗,才情滿溢;喜歡她的一塵不染,率真純淨,多情婉轉。一個款款而來的女子,爲芸芸衆生步入凡塵。她的清淚都源自那份純淨,所以喜歡她所有的嬌嗔怒笑。

我們一直全力以赴追逐着現實的理想抱負,眼前有太多燈紅酒綠,耳旁有太多喧囂嘈雜,心裏有太多浮躁不平。轉過身去,總希望有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寧靜致遠的世外桃源,沒有名利的追逐;總希望有一張張笑靨如花,細語如絲的真摯面孔,真誠透徹。於是將心中那些隱着的但是蔓延靈魂深處的期望精彩地編織起來。因爲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因爲許多丟失了純真的靈魂,也因爲還有一個夢想的堅持。

所以說曹雪芹用黛玉那一雙純粹微蹙的眼睛,冷冷地看着這茫茫世界中的世事變遷。

《紅樓夢》讀後感6

聽爸爸說我小的時候,喜歡看書,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他的書房裏“搗亂”,找幾本認爲不錯的古典名著來閱讀。說是閱讀,倒不如說是瀏覽:畢竟當時的我才8歲,只會看那些插圖,是看不懂它的內涵的。可也就是這些栩栩如生的插圖,讓我愛上了古典名著閱讀。

8歲時,第一次翻開了《紅樓夢》,那微微泛黃的書頁,似乎被我的前人翻閱過很多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人物的圖片,畫上的女子,明眸皓齒,勝似天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在腦海裏留下了《紅樓夢》好看的印象。

10歲時,初學文字的我再一次看見了《紅樓夢》,咬着手指頭,卻怎麼也讀不懂。繁瑣的字體,枯燥的文字,讓我理解了《紅樓夢》的含義,那就是:乏味。

13歲時,偶然間聽到同學在討論《紅樓夢》中的故事情節,令我意外的是,我竟然對他們所說的情節沒有絲毫的印象。回到家裏,我在書架的最上一層找到了它,可它早已被塵土遮蓋了模樣。坐在窗前,我帶着疑問翻開了它,第一頁,仍是那些女子微蹙黛眉的模樣,我衝她們微微一笑,便扎進了《紅樓夢》的海洋。這回,我用我這13年來學到的知識讀“懂”了它。在這裏,我明白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愛卻不能相守的無奈,也氣憤林黛玉不敢愛的軟弱,更惋惜她鬱鬱寡歡,淚盡命絕的悲慘命運,同時也憎恨王夫人等人扼殺他們愛情的殘忍。這一切,讓我明白封建是多麼可怕,甚至有些慶幸自己生在了二十一世紀,不用囚禁在“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中。也正是因爲時代的不同,我才能和男孩子一樣坐在教室裏學習,分享知識的快樂。

14歲時,應老師要求賞析《紅樓夢》,這一次我又有了新的感受。開始羨慕作者的才華橫溢,把人物刻畫得如此傳神,宛若真人站在你面前一般。想象力還那麼豐富,情節曲折跌宕,讓我不得不歎服。

如今,我15歲了。再一次坐在窗前,拿起《紅樓夢》,不知道又會對它做何詮釋。不過我相信《紅樓夢》一定能給我全新的感受,讓我體會到它更深一層的含義。如果有一天,你偶然看到了這篇文章,何不嘗試着去體會一下《紅樓夢》的意味悠長呢?

紅樓夢,夢斷愁,情字何解。

兩情悅,終不守,陰陽隔絕。

《紅樓夢》讀後感7

“紅樓夢,半夜做。只從此迷上石頭記,戀上紅樓夢。”——題記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你一個女子,深受曹雪芹的憐愛,“兩彎罥眼眉,一雙含情目。嫺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拂風。”任誰見你都會誇你標誌,只可惜身世異常淒涼,但好在你來到外祖母身邊。我想在別人眼裏你是幸福的,你深受賈母喜愛,寶玉和寶釵對你又十分關心。可什麼都不缺的背後,你的痛苦,又有誰理解你呢?

寶玉失玉變癡呆而你在重病中。當你聽到珍珠妹妹說寶玉娶寶釵時,你內心絞痛,變得神情呆滯,直接去找寶玉,你們倆的對話多麼讓人心疼啊!“黛玉說道:寶玉,你爲什麼病了。寶玉笑着說到:我爲林姑娘病的。”你回到屋後,賈母來看你,你氣喘吁吁的說道“老太太,你白疼我了。“這一句字字戳中我淚點,你可知,如果我在當時,一定會把你拉住,不讓你去,不讓你走,只恨這時空之差。在寶玉誤娶寶釵拜堂成親時,你兩眼一翻,一縷香魂就此歸天了。這是你不知道的,紫鵑想說話卻未成,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直流,李紈探春爲你痛哭時有一陣奇妙的音樂之聲,這是上天痛苦的表現啊!“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濺淚,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你在金陵之地,絢麗的綻放,可又無聲的凋謝,爲何上帝偏就要你離開,你不過只是一株絳珠仙草罷了。但我不知你是否願意離開,其實走了也好,腐朽的賈府已不再是屬於你的地方,倒不如回到太虛幻境。繼續做你的絳珠仙子。

總是會想若沒有那仙石的傳說,你離去時,是否還會那麼痛苦,愛是一種緣分,若你可以再來一聲,請不要再陷入那無法挽回的緣分之中。

一本厚厚的紅樓夢,浸在醉人的花香最早在紅樓夢裏,不願起來,只想永遠沉睡下去。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爲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述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爲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爲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感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激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杯具,可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杯具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應當說,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最高權威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捱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於是她被學者定位封建統治的衛道士。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杯具,寶釵的鬧劇。

品讀之後,就會發現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着自我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能夠選擇,那麼,死於悲痛,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芽的灰暗生活裏,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種“碧雲天,黃花地”的哀愁,並不是空泛無由的,好的感情總是最接近人類美的本質。女子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些,註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寶黛二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感情是一種如此稀缺的資源,除了珍惜,我們別無它法。

《紅樓夢》讀後感9

在被時間沖淡的歲月裏,或許我們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記憶,不過,在我的腦海中,《紅樓夢》這本書讓我記憶猶爲清晰,久久地印在了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紅樓夢裏可愛的女孩不少,而我卻偏偏喜歡那個古靈精怪的女子——晴雯,如果你問我喜歡她什麼,那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說:喜歡她風一般的性格。

諸多女子之中,林黛玉最爲有才,她的《葬花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可她太過嬌氣、孤傲,那可謂雲一般的女子。寶釵最爲智慧,她的李代桃疆之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可她太過世俗,那可謂雨一般的女子。鳳辣子最爲有趣,她的精算細謀,可以說是舉世無雙,可她又太過狠毒無情,那可謂電一般的女子。晴雯則不一樣,她智慧而不耍手段,靚麗而不染世俗,世界女子可愛之處幾乎凝聚於她一身,那是風一般的女子!

最初認識晴雯是在那怡紅院下,我還記得她臉上掛着頑童似的笑臉,將扇子撕得“滋滋”作響,惹得寶玉高興得拍手叫好,裘人則氣的不可開交,正所謂“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僅僅因幾把香扇,便讓我喜歡上了這個會笑會鬧的女孩。大觀園裏,願意如此笑給大家看的,也就只有她了。她率真不計後果,如此放縱,給她添了幾分英氣,也埋下了禍根,正如風一樣,悄然而來,又毫無顧忌地消逝而去,所謂來無影,亦去無蹤。

再次看到晴雯,是在昏黃的燈下。生病了,卻還堅持給寶玉補衣裳。昏暗的屋子裏所傳出來的斷斷續續的咳嗽,至今依然那麼真切地在我耳邊迴響。甚是淒涼啊!那份屬於她的大膽豪爽,可與她一比高下的也只有尤三姐了,可尤三姐哪有她的那份純真。

最後一次遇見晴雯,不再是那雕粱畫棟的怡紅院,而是在那間破舊的小屋裏,那纔是她的家。生病的晴雯雖然遠離了富貴的環境,但她依舊神彩照人,這是多麼難得!縱觀歷史,多少鬚眉英雄被困時總免不了淚如雨下,可晴雯沒有,她傲然而立,依舊如風。

直至生命的盡頭,她也只是化爲一縷清風,輕輕地歸去了……

好一種風一般的做派,好一位風一般的女子!

《紅樓夢》讀後感10

最近,爸爸介紹了一本書給我。它就是聞名古今中外的《紅樓夢》。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這本書中,由多情瀟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帶有黃金鎖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的故事。

我認爲《紅樓夢》這本名著很感人。看了它,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時常投入不已。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掌上明珠。雖然賈母非常疼愛賈寶玉,但我並不是十分喜歡他。我覺得賈寶玉有點“玩世不恭”的意味。輕佻,頑劣,屢教不改,這些詞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但是,最後他也在離開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過來,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爲的作風。我很喜歡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她雖然愛哭,但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經常一起玩耍,兩人是青梅竹馬,十分要好。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唱歌,跳舞、辦小報我也有些愛哭,有時家人說說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滾了一地。不過,這些應該改正,作爲現代的孩子,我覺得我們要堅強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

我看了《紅樓夢》以後,非常佩服曹雪芹。他能把作品裏面的人物寫得那麼栩栩如生,個個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說話似的,說明他的寫作功底十分深厚。我要向他學習寫作的方法,把寫文章的基本功打紮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讀後感11

自從識事起,我便聽說了“四大名著”,而這《紅樓夢》,便是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沒有拜讀過這本書,但現如今閱讀起它來,竟也能體會到其中幽幽的哀愁,不得不叫我嘆息。

林黛玉是這本書中核心描寫的人物之一,我曾聽別人提起,她的婀娜,她的悲傷,她的可憐。每個人對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們也無需去思考作者寫着本書時想要表達的本意,因爲往往我們能夠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影子。只看她當初入賈府時所做的一切,便對她瞭解了大半。她是一個很溫柔、討人喜歡、順人心意的姑娘,見到賈母便與賈母心靈相通,發自內心的哭泣,見到府上的姐妹會一個個施禮,吃飯時不願坐在上首席位。她那麼謙遜,溫柔,善解人意,當然被長輩和同齡人喜愛。但她本是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生長的一株絳珠草,爲報寶玉的雨露之恩下凡至人間,欲將一生所有的眼淚送與寶玉,她的恩人。所以她多愁善感,對一切可憐的都要同情,她又何時同情過自己的?她與寶玉相互愛慕,可是兩個人的家世又不允許一切的發生,在那個時候,利益被看得太重了,重過一個人一生的幸福。由此,黛玉更加憂愁,而寶玉卻娶了別人,黛玉聽說後傷心欲絕,從此一病不起,這就丟了性命。她報恩的淚水全都還給了恩人,於是與世長辭了。

這本書描寫人物都很精細,但我認爲只需研究黛玉便可看清這個故事。一段純潔的愛情,卻抵不過金錢地位的誘惑;一位絕代佳人,卻最終敗在了家世上。愛情本無價,卻還比不上一個家族的榮譽;一個人的生命,卻還比不上利益。那個時代的傳奇,和這個時代的悲劇又有什麼不同呢?現在的人們,只會看着金錢、權利,卻失去了人生中最容易也最難獲得的財富——快樂。人這一生啊,還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的嗎?我們努力去追求的,不正是它嗎?只不過它施了一個障眼法,讓我們以爲金錢、權力就能把快樂抓回來,但是它們不行。因爲當我們擁有它們之時,快樂已然跑得太遠、太遠。所以,當我們還能把它追回來的時候,當我們還有權利享受快樂的美妙之時,請加倍努力,讓快樂永遠伴隨你身邊,而不是那些身外之物。

快樂,是我們真正追求的目標。

《紅樓夢》讀後感12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數不勝數。首先,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順水推舟,讓我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這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

《紅樓夢》讀後感13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巨大之處在於它表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向,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消滅,這在喜聚不喜散,喜好大團圓末端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未幾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儘管他在許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多讓黛玉去世了,管她登仙照舊辭世,至多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暴虐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因禍得福,焉之非福?對付黛玉如許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去世,是她的擺脫,是她全部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探求出路,不得不說,她照舊幸福的。

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野,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氣力是云云微薄,在賈府她終究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玉,末了看破塵世,做了僧人。難道做僧人真是最好的了局嗎?如果云云,衆人都改爲僧。我的想法太極度了。“你去世了,我去做僧人。”預示着這統統,好似統統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還是無法逃出運氣的約束。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僧人已不是爲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僧人,還能做什麼?去追求富貴榮華嗎?”是啊,細度之,對付寶玉而言,這不失爲最好的了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汗青重演,看着自己的子女再來演出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運氣的約束,但運氣業已不能約束住他了,他既不是爲顰兒去做僧人,那便是爲自己,他也不像衆人爲了“得道羽化”,而是了無掛念,看盡塵世。只痛惜寶釵爲人光滑油滑,討人喜歡,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痛惜。

大概兩小我私家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應相遇,由於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塵不染,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以是,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想。

《紅樓夢》讀後感14

有人說:“讀《紅樓夢》,當你讀了許多回時,你的體會是與剛開始讀的時候不同的。”當時我還是半信半疑,但以後,我便體會到了這種奇特之處。

在這些內容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在第七回中描寫的冷香丸了……

這段內容始於周瑞家的人來向王夫人稟報劉姥姥走了這個消息,恰好王夫人與薛姨媽在談話,便也和薛寶釵聊起來。

剛開始她們只是聊聊家常,但不知怎麼的就帶出了冷香丸這個話題。

寶釵天生帶有一股熱毒,請了許多名醫也治不好。寶釵家可是皇商,專爲朝廷採辦,財大勢大,照理說碰到個疑難雜症也不難治癒,唯獨寶釵的病無從下手,直到一個和尚給了一個祕方——冷香丸。

構成冷香丸的幾味藥十分奇特,並且配成的概率極小,這幾味藥是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的花蕊各十二兩,在來年春分曬乾、研好,再要雨水這日的雨、白露這日的露、霜降這日的霜、小雪這日的雪各十二錢,調勻、和着之前研的藥,加些甜的,丸成龍眼大的丸子,發病時用十二分的黃柏煎湯服下。

在這初看時只覺得可笑而繁雜的方子裏,其實有很深的內容。

先看那幾種花,其中的共同點顯著——都是白色的。讀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白色的代表人物是林黛玉,她多愁善感,追求精神上的高度,而薛寶釵雖然進賈府的時間比林黛玉晚,卻是金陵十二釵中最惹人喜愛的,用白色來壓那熱情的紅色,再合適不過了。後面的幾種水也是如此,由於在中醫中,水是寒性的,用“寒”也能壓住“熱”。

但爲什麼花蕊要在來年春分這日曬幹呢?因爲這時冬天剛過,天不是太冷也不太熱,處於一種平衡狀態。也的確,這味藥是讓人的身體保持平衡,不要過陰或過陽,作者曹雪芹一直信奉着這種中醫的理念。

按照這個理念,爲何又要用黃柏煎湯呢?黃柏是一種極苦之藥,寶釵平日都十分快樂,爲何用黃柏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在紅樓夢中,像這樣的字句還有很多,只有細心挖掘,從字裏行間才能體味出作者寫作的理念。

《紅樓夢》這部千年難遇的奇書,不愧爲四大名著之一,值得大家細細品讀啊!

《紅樓夢》讀後感15

20xx.6月開始點開的這本書,開開合合如今總歸把它看完了。時間拖得太長,其中人物關係都沒有完全弄明白,但是最主要的幾個人物形象在我心中還是鮮明瞭起來。

自小藥不離手的我以前總是自詡如黛玉般多病嬌弱,那就先說說她吧。多愁善感,敏感脆弱是她的關鍵詞。以前聽聞黛玉葬花的故事,覺得黛玉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才女。書中“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更是讓她多愁善感的形象更加具體化。看完書,並沒有對她有更多的想法,可能在我當下20出頭的年紀裏,沒有那麼同情弱者。

沒看書之前,只知寶玉銜玉而生,與黛玉情投意合,黛玉逝世後便遁入空門,成爲一段不能廝守的悽美愛情。瞭解之後才發現不盡其然。他出身榮華,但一心只想與“純潔”的姊妹們玩耍,無心功名利祿。後來賈母覺得黛玉病多壽短便與鳳姐騙了寶玉迎娶了寶釵,成親當時黛玉含恨離世。寶玉悲痛,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只是仍然瘋癲,少時清醒。賈府隨着元妃離世賈赦抄家開始敗落,寶玉仍然無所作爲。後來他重遊太虛幻境,重看金陵十二釵,頓悟一切。便開始通過考取一第來回報家庭,在賈政歸途中叩頭謝恩,便算是“塵俗已畢”。這樣的寶玉,讓人討厭不起來。功名利祿,子嗣孫兒都有了,於是他纔去了,也算有他的擔當。

最喜歡鳳姐和平兒。鳳姐個性鮮明坦蕩,竭盡全力爲了賈府,最後卻被誤會不盡心操辦賈母的後事。平兒能夠在所有的關係中完美自處,這是我這個年紀最嚮往的。她能夠基於賈璉的小情人這樣身份還和鳳姐相處融洽,是爲智;能夠在下人都覺得鳳姐潑辣心狠的情況下保持本心,與人和善,是爲德;鳳姐離世後力保巧姐的幸福,是爲忠。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

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

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

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

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

放悲聲唱到老

紅樓結局不是想象中的悲慼,“桃林依舊,只是不見佳人揮鞭”,天下大赦,賈府又將興盛,只是不見當年的那些可愛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