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部>國學小說>

西遊記讀後感集錦14篇

國學小說 閱讀(2.6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讀後感集錦14篇

西遊記讀後感 篇1

回他那齊天大聖府的時候,誤闖進了太上老君的地方,偷吃了金丹,把天庭鬧了個頂朝天。齊天大聖回到花果山,把自己帶的酒和小猴子們一起痛飲,這可把玉皇大帝氣壞了,最後命令二郎神抓住了他。

我覺得體現出了孫猴子是一個爲了公平起見,不畏強權的一個猴子,他也可愛,淘氣,愛惡作劇。

我讀的了鄭淵潔的`西遊記,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是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和觀世音遣將捉猴王。

齊天大聖孫悟空管了蟠桃園以後,就偷吃蟠桃,完了睡覺。一天,要開蟠桃會,七仙女來摘蟠桃,說:“沒有請齊天大聖。”齊天大聖一氣之下,七仙女全被齊天大聖定住了。他智取了赤腳大仙,變成了赤腳大仙的模樣,偷吃了山珍海味,偷喝了仙酒。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西遊記》,講的是孫悟空學得一身好本領,會七十二變,能上天入地。它天不怕地不怕,自封爲齊天大聖,並大鬧天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來,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它和豬八戒、沙和尚一路上降妖除魔,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西天,取回真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只有戰勝了困難才能成功。

從前,有一個石頭裏蹦出了一個猴子,人們叫它石猴。有一天石猴和小猴子戲水,有一隻猴子說:“咱們去看這水是從哪裏來的?”猴子們紛紛跑過去。原來,水是從美麗的瀑布流下來的。有一隻老猴子說:“誰敢跳進瀑布看看有什麼,我們就稱他爲大王。”石猴說:“我去!我要去!”它一下就跳進了瀑布,看見裏面有洞,洞裏有一些石桌、石椅、石凳……

石猴跳出來說:“裏面有好東西!”大家迫不及待地跑進去了,就這樣石猴當上了大王。

我看《西遊記》,西遊記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啊,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還有沙和尚,還有白龍馬呢,一起西天取經的故事。媽媽說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是從天上下來的,孫悟空被壓在石頭山下,豬八戒以前是元帥,後來就變成了豬!太有意思了!爲什麼這麼多的妖怪呢,現在沒有妖怪了呢。

我叫媽媽給我講,爲什麼要取經呢,去哪裏取呢?媽媽說是以前的一個和尚,取印度取經。妖怪多是因爲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

我要多看書,故事真有意思!

這段時間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以後,知道了這本書講述了唐僧和三個徒弟歷經磨難後取得真經的故事。

本書共寫了十八回,包括:拜師學藝、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精彩故事。我看的很認真,和電視上的故事情節一樣。

我通過看這本書學到了,任何時候都不要害怕困難,要勇敢面對;還要會明辨是非。

西遊記讀後感 篇2

《西遊記》(原著)是吳承恩寫的一部歷史鉅著,裏面很多人物都被作者寫的栩栩如生。唐三藏最大的特點就是取經自信心強,意志堅定。取經的路上,有很多的國王要給他讓位,他謝辭了;許多女妖王要和他成親,他拒絕誘惑,完全沒有動搖之心。但是他有一點做法我是不贊成的,他以慈悲爲懷,認人處事有些不分好壞,不明是非,常常認爲孫悟空殺害生靈,亂殺無辜,使用經箍咒懲罰孫悟空,甚至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所以他不是我喜歡的人物。

孫悟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唐僧忠心,還又不失頑皮活潑,他多次被師傅懲罰,甚至趕走,卻依舊保持着一片真心,遇到妖怪他打先鋒,遇到困難他出主意,想辦法,上天宮,下地府,爬靈山,游龍宮,到處找各路神仙幫忙。比如對付青牛精時,他先上南天門請託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又請水德星君、火德星君,還上靈山請羅漢,後上鬥牛宮請太上老君,最後纔將青牛精降服。他大鬧天宮、威脅地府、攪動龍宮,途徑紫竹國用馬尿、鍋灰製藥給國王服用,他真是頑皮好鬥。

豬八戒也是我不喜歡的角色,他貪吃好色,頭腦簡單,老愛挑撥離間,而且一遇到困難就想各奔啓程,分行李散夥,每次都是唐僧批評指教、孫悟空揪耳棒打後才頓悟改過,一路上和師兄並肩打了不少妖精,幫了師傅不少忙。

要說師徒四人,連馬五口,最勤快最辛苦,奉獻最多的就是白龍馬和沙僧了。別看他們一路上默默無聞,很少說話,其實是取經隊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龍馬一路拖着唐三藏,耐着性子,服從指引,翻山越嶺,跨江渡海,不管路途崎嶇坎坷,多麼遙遠,從沒有喊過累,吐過苦;沙僧一路上挑着行李,左肩移至右肩,右肩移至左肩,沒聽到壓痛的聲音,不離不棄的緊跟在隊伍的後面,勤勤懇懇,爲其他人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在師徒之間有矛盾的時候極力化解,勸說師傅,攔擋悟空,告誡八戒,十分善良,和愛可敬。白龍馬、沙僧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樣。

《西遊記》中不同的人物是社會上各類人員的代表,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在九九八十一難之中,每一難都是一場艱苦的鬥爭,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這些經歷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的堅持走下去,才能越走越遠,只有親自經歷了磨難,克服了困難,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要知道,成功的道路總是坎坎坷坷的,磨難只是成功的開始,每經歷一個磨難,就會向着成功又走近了一步,風雨過後,定見彩虹。只有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才能盡享人間的榮華富貴;只有在黑暗中摸爬滾打,才能看得見勝利的曙光!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西遊記讀後感 篇3

我看了一本名叫《西遊記》的書,裏面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悟空。

他從石頭裏出來不久,他就交到了不少朋友,他們發現了瀑布,朋友們說誰敢進去看看,而且沒事的回來,就拜他爲王,孫悟空進去了,並發現了,裏面根本沒有水,還有一座石板橋,孫悟空上了橋頭,它看到了很多石頭做的傢俱,出來後告訴了猴子們,猴子們知道了,就和大聖住在那裏,孫悟空就這樣成了猴子們的大聖。

孫悟空也經過很多的經歷,比如:像菩提組師學習本領,後來因爲一件事兒,被趕了回來,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和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差點兒都沒命了。

後來,孫悟空被壓在了五行山下,還是唐三藏取經時路過救了他,於是,孫悟空就跟着師傅一塊去取經了,而且孫悟空在身邊時時刻刻的保護着師父的安全。

因爲孫悟空當了唐三藏的徒弟,所以唐三藏的又給他的徒弟取了一個法名,叫:孫行者,所以,孫悟空也被稱作孫行者,第二本的裏面有唐三藏,收了豬悟能和沙悟淨。

剛開始,孫悟空聽一個高才說要捉妖精,孫悟空就幫他捉妖精,他變成了一個太公生女兒的模樣,然後,變成了本來的樣子,最後豬不能知道了,他是取經的,就讓孫悟空帶他去見取經的人,悟空讓他把這個洞燒了,他真的把洞燒了,然後,他就成了唐三藏的第二個徒弟,唐三藏又給他取了一個法名叫:豬八戒。

有一次,他們過河,但他們過不去,因爲沒有船,盒裏有一個妖怪,他非常去想去搶唐僧,所以因爲這樣,豬八戒一塊和孫悟空一塊兒對着妖怪打,可是,他們一開始打,妖怪就鑽入水中去了,他們沒有辦法打,孫悟空,只好去找觀音菩薩,後來,他們才知道,這個妖怪是要和他們一塊去取經的:沙悟淨,唐僧爲他落了飯,看着樣子,很像一個和尚,所以唐僧又給沙悟淨起了一個法名叫:沙和尚。

最後他們取得經,洗去了凡胎,都成了佛,令人高興的是,孫悟空已經成了佛,所以腦袋上不需要金箍了。

我覺得孫悟空很善良,雖然師傅經常念緊箍咒,但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管師父誤會了他,念緊箍咒,當師父一有困難,孫悟空從沒有沒救的時候,而且,我還感覺的孫悟空還是一個有仁有義的猴王,雖然被師父趕走了一次,但還是跟豬八戒回來救師父了。

孫悟空還很聰明,眼睛一轉就可以想出一個好點子,還有一次他偷吃仙丹,聰明的她馬上意識到自己惹出了比天還大的禍了,所以趕緊逃了,我覺得他的聰明善良,有仁有義,這三點需要我們學習,要是我們是孫悟空,估計師父一念緊箍咒,我們就不幹了,而是真孫悟空呢,他一定會救師傅的。

西遊記讀後感 篇4

今天看了西遊記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很多人物的性格特點,也讓我學到了他們的優點。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小時候聽我媽說,我只覺得神怪充滿了魔力和幻想。現在我又在讀了。

《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四弟子歷經八十一難,不畏艱險,終於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故事跌宕起伏,驚心動魄,讓我深受感動。取經路上的艱難險阻,並沒有阻擋四大師徒取經的腳步和決心。是信念和信仰讓他們化解一切困難,不斷向目標前進。

吳承恩的《西遊記》是個人的(第九條)。大家都知道《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一打開就愛不釋手。這本書講述了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書中的`四個人物各有特點,性格各異。唐僧——獻身佛,倔強執着;孫空—愛恨分明,技藝高超;豬八戒——好吃懶做,但不缺乏善良;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當然,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孫武空。他有很大的權力,忠於主人唐嫣。他雖然在取經的路上歷經磨難,多次被時好時壞的師父趕走,但他依然一心撲在師父身上。最後,他幫助唐嫣成功獲得真經,完成了他的使命。

這部小說裏,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孫武空,齊天大聖。他,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保護主人並殺害人民,但被主人誤解爲殺害無辜的人。我很替他委屈。他偷人蔘果是不對的,但當他了解到人蔘果樹的稀有和珍貴時,他在千里迢迢尋找治癒樹的藥方時所表現出的真誠懺悔的精神和做人的誠實,也是值得學習的。他不貪圖富貴,也不貪圖美色。師父要趕他走,見他緊箍咒,前後磕頭,求師父留下護送取經。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明知道路途荊棘險阻,他卻忠貞不渝,不願離去。在天之靈,他敢對玉帝的錯誤直言不諱,絕不會去巴結別人。他堅強、勇敢、堅決、樂觀,面對惡魔無所畏懼,在強大的天堂裏不畏強權。他有勇有謀的人格魅力和超乎常人言行的酷酷形象深深吸引着我,讓我敬佩和欣賞。

書中還有一個貪婪、懶惰、讒言、憨厚、鬥智鬥勇的豬八戒。但當他看到困難時,作者嘲諷地描述了他的缺點,但也肯定了他的優點,這使得這個戲劇性的人物在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讀的時候有時候會忍不住笑出來。

沙和尚心地善良,不愛惹事,默默無聞,真心保護師父。

唐僧信佛,待人友善。他只是一個真正的好人,卻分不清善惡。我不太喜歡他。

我喜歡看西遊記,它精緻的語言,迷人的細節,和豐富多彩的神話。它給我的課餘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也教會了我奮進、克服困難、持之以恆、善待他人。這讓我受益匪淺!

西遊記讀後感 篇5

想必《西遊記》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中吳承恩的著作,書中唐僧孫悟空等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讓人讀起來就捨不得停止。我一口氣把他讀完了,心中感慨萬千,如翻江倒海一般,雖然是神話,但批判的卻是現實生活中人們醜惡的一面。

書中重點講述了唐僧四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個個修得正果。其中孫悟空這個人物描寫得最突出也最成功,從石猴出世到大鬧天空再到修得正果,無論是三打白骨精還是收八戒,降沙僧都是整本書的精華。唐僧的善良有愛心,豬八戒雖懶卻爲取經做出貢獻,沙僧的勤勞肯幹也十分的有特色。一些配角也爲整本書帶來了生氣,如:二郎神和他的座騎哮天犬,觀音菩薩和她的愛徒善財童子等。

我最喜歡《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白骨精雖然狡猾無比,唐僧也曾一度的`冤枉甚致趕走過悟空,但是悟空深深記得師傅把他從五指山救出來的時候,最後,他打敗了爲非作歹的白骨精,幫人民除了害。這也證明了邪惡永遠都不可能戰勝正義。

《西遊記》不愧爲一本名著,它那精彩紛呈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其它任何書所不能比的。是《西遊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

西遊記中學生讀後感2

這學期我讀了許多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由明代著名小說家所寫的《西遊記》原著。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這一章節。這篇講得是一個白骨精的妖怪,一變村姑,二變老婆婆,三變老公公去騙唐僧的故事。但幸好機智的孫悟空戳穿了白骨精的詭計,以保住了唐僧。因爲白骨精的奸詐,唐僧的不辨是非和豬八戒的挑撥,最後使唐僧氣憤的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對這篇故事印象最深刻是因爲,看完這一章節後,我非常想揍豬八戒和唐僧。因爲孫悟空如此救他們,卻受到這般對待。但在後來我也仔細想了一想,這不能怪唐僧,要怪就要怪豬八戒。因爲豬八戒是因爲一己私慾而挑撥師徒的關係的,而唐僧卻是因爲他肉眼凡胎不分黑白才趕走悟空的。

在整本書中,我最討厭的就是豬八戒,因爲他好吃懶做,一旦師傅被捉,他就想着要回高老莊,並且他就像上面所說的,經常挑撥孫悟空和唐僧的關係。較之而我最喜歡的就是沙僧。因爲他爲人忠厚老實,從來不說孫悟空的壞話。其中我最敬佩的人當然是孫悟空,因爲他爲人正直勇敢,所以我從小的夢想就是能像孫悟空那樣,除惡務盡,讓天下太平。

這本書真的是非常的好看,如果你心動了,那就趕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西遊記》原著吧!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他爲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精美的文筆深得人們喜愛,流傳至今,名揚中外。致使此書成爲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寫的是妖怪,玩的是空靈,側重在趣,比如:情趣、野趣、神趣,看《西遊》讓人輕鬆、自由。比如在真假美猴王、豬八戒高老莊招親……都讓人樂不可支。

《西遊記》中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一心向佛,是個善良的'苦行僧,西天取經路上他不辭勞苦,不畏艱險,但又昏庸頑固,是非不分。孫悟空好動、頑皮、武藝高強、勇敢機智,嫉惡如仇,雖然取經路上他多次被唐僧誤會,但還是堅持護送唐僧往西天取經。在他身上不僅體現了一種執着、一種反抗,還體現了一種叛逆。豬八戒憨厚老實,作戰勇敢,不畏妖魔,但貪財好色,貪吃好睡,滑稽荒唐。沙僧則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性格特點各有千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他從出生就帶着一種自由的氣息,無拘無束中具有反抗鬥爭的精神。他敢自稱齊天大聖;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他大鬧天宮,把玉皇大帝嚇得膽戰心驚;他降妖伏魔,三打白骨精;他會七十二變和翻鬥雲的高超本領;他有火眼金睛,還會鑽到妖怪的肚子裏與之鬥爭;他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盡心盡力地保護唐僧,雖然有時被唐僧誤會但是他沒有選擇放棄,始終如一……總之,他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此外,《西遊記》中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才取得真經,這沒有一種執着,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的精神是完不成的。比如女兒國留婚的這一節,如果不是唐僧有堅定的意志,他早就當上西樑國的國王了,哪裏還有西天取真經的結局。再比如齋凌雲渡脫胎這一節,師徒四人因不肯行賄竟取來無字經,後來他們只好把紫金鉢盂送給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經。但在返途中重遇那通天河的老龜,因唐僧忘了向佛祖打聽老龜的歸宿,老龜生氣沉下河去,卻因此打溼了經文……劫難重重,故事的結局卻是成功,這難道還不歸功於師徒四人的執着嗎?想想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卻不是這樣的,我們總是那麼脆弱,每遇到一個困難都會讓我們後退,看《西遊記》時我不禁感到慚愧,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上歷經艱辛,在重重困難面前都沒有放棄,而自己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只想到打退堂鼓。我問自己爲何自己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我想,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讀《西遊記》讓我明白了:做一件事只要能從頭做到尾,不管是否成功,只要自己盡力去做了,堅持到最後了,這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

《西遊記》讓我覺得不同於其他名著,在輕鬆快樂之餘讓我們感悟人生。我們不僅要學習孫悟空的精明勇敢,還要學習他們——師徒四人爲自己的目標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希望,也相信《西遊記》會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西遊記讀後感 篇7

吳老先生的《西遊記》,是神話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可謂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

孫悟空,是《西遊記》的第一號人物。一隻石猴,遊東海,鬧天宮,降妖魔,行萬里,保唐僧,取真經,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壯舉——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我並不想XXX*這個事實,只是想在此事實之上,談談我對孫悟空的一點個人看法。

孫悟空這個角色固然是正面形象,但他也是存在兩面性的。這兩面,可以各舉一物來代表:一是金箍棒,一是緊箍咒。何以見得?聽我細細道來。

金箍棒,象徵着孫悟空的鬥爭精神。毛澤東的“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正道出了孫悟空的戰鬥氣概。從某些地方來看,他簡直就有點“無‘法’無‘天’”:他不理睬那些“神聖不可侵犯”的天條,掄起金箍棒,打上靈霄寶殿,闖入兜率天宮;他不管生死定數,“六教輪迴”,掄起金箍棒,打入冥司,強勾掉生死薄上的名字;他不怕天兵天將的包圍戰鬥,甚至當被推入八卦爐用火煉了四十九日時,一旦爐門打開,就又掄起金箍棒,“大亂天宮”去了。後來取經途中,他面對各路妖魔,也是敢打敢拼,鬥爭到底。哪怕被妖魔的寶物所收,陷入絕境時,一旦逃出,也不忘繼續揮起金箍棒戰鬥,決不退縮。因此,威力無窮的、孫悟空時刻不離的金箍棒,成了孫悟空勇敢、除惡、反抗和鬥爭精神的代名詞。它符合了人民羣衆進步的革命願望,這也正是孫悟空千百年來深受讀者喜愛的原因。

但我們必須同時看到,孫悟空性格中還存在着消極的一面。緊箍咒,代表了孫悟空的“奴性”——很抱歉,找不到更好的詞來形容這一千百年來的英雄形象。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間,漸漸地“知悔了”,扔掉了當年反抗天宮的立場。後來,當觀世音菩薩以搬開五行山爲“利誘”,讓孫悟空戴上金箍兒,協助唐僧“修成正果”時,這個曾大鬧天宮的'鬥士終於皈依了(投降了?),成了爲天庭效忠的一員。西行路上,孫悟空開始時經常被唐僧念動緊箍咒,對唐僧意見頗大,但被迫無奈,只得爲唐僧賣命。然而後來,唐僧念動緊箍咒的次數卻越來越少——孫悟空漸漸“真心歸順”,“聽話”了。當中途唐僧趕悟空走時,悟空甚至“悽悽慘慘,腮邊淚墜”,整個一副“奴才相”。一個緊箍咒,將悟空緊緊箍在了天條的枷鎖裏,只打有過之妖魔,不打有錯之神佛了。

金箍棒和緊箍咒,決定了孫悟空的兩面性。孫悟空,既是一個有鬥爭精神的英雄,又是一個爲天庭效忠的“奴才”。這兩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也許,這也是吳老先生的矛盾,是一個時代的矛盾吧。

當然,我不否認孫悟空的正面形象,但我想,一分爲二,從多個角度看事物,得到的結論應該更全面些。

有金箍棒,也有緊箍咒,這纔是一個真實的孫悟空,一個並非超凡的孫悟空。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讀書的心態是我最爲看重的。而讀書的心態又是指些什麼呢?我想,大概是指那種肯鑽研的心吧。

而我最近最不能夠理解的,是孫悟空的結局。

早在國小時,我就已經把《西遊記》啃完了。也許是因爲它是原著吧,總還是有些枯燥無味,因而我也沒怎麼認真讀。當時的感受也無非就是“孫悟空好厲害啊”諸如此類。

但是最近再去溫習,卻忽然有了一種深切的悲哀——對孫悟空結局的悲哀。

孫悟空的'結局是什麼?是“成佛”。也許很多人會認爲成佛很好吧,可以長生不老,會受人貢奉,能受人尊敬,他的事蹟可以永垂不朽,人人都敬畏他。而若是不成佛,那麼一切都是空妄——人們在幾十年,幾百年後再次提起“孫悟空”這個名字時,恐怕也只會想到他是一隻曾經大鬧過天宮的“妖猴”罷。所以,人人都希望這隻肆意妄爲的猴子成佛,都希望他能有一個好的歸宿。想必吳承恩先生也是如此想的吧!所以在最後的最後,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成了人人都羨慕的“佛”。

但他自己呢?他真的想成佛嗎?當初在水簾洞,花果香,萬妖朝,那是多麼地自在啊!沒有規矩,他仍是那個膽大包天,上天入地的齊天大聖!地府改命有誰敢阻?東海索器有誰敢攔?大鬧天宮有誰能降?孫悟空本就是天地所生,天地所育,自由自在,無法無天。亦或是,俗世的那些規矩入不了他的眼!他可是從未敗過,一生驕傲的齊天大聖啊!齊天大聖又怎會真正喜歡,又怎會真正願意去當一個所謂的“鬥戰勝佛”呢?

成佛也就意味着一切皆空。當時的一切癡狂,當時的一場春秋,皆是鏡花水月夢一場。他若成了佛,便永遠都只能當這俗世裏的“佛”,永遠、永遠都回不去那方自己的小天地了,也永遠都當不回那個“齊天大聖”了。因爲佛啊,意味着要包容衆生,要庇護衆生,不能夠再像當初那麼地任性,那麼地爲所欲爲了。

但其實,佛,妖又有什麼區分別呢?不過都是這幾界芸芸衆生中的一員罷了。可總有些人,認爲佛啊,生來就比妖高貴,天生就是高高在上的。而妖,卻是能被狠狠地踩到塵埃裏去的東西吧。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說“一切平等”,但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平等呢?佛和妖,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從古至今如此多的人唾棄妖,貢奉佛,就是最好的寫照吧!

如果能重來,我想,他應是再不會選擇“鬥戰勝佛”吧。

最後四個人成了佛,成佛以後呢?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夢想的四個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佛是什麼,佛就是虛無,四大皆空,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感情沒有慾望沒有思想,當你放棄這些,你就不會痛苦了。但問題是,放棄了這些,人還剩下什麼?什麼都沒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滅,西遊就是一場被精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後記

西遊記讀後感 篇9

提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相傳是吳承恩,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主要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自問世以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廣爲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不僅內容極其豐富,故事情節完整嚴謹,而且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象多姿多彩,語言也樸實通達。更爲重要的是,在思想境界、藝術境界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集大成者。

記得第一次接觸她是上國小三年級時,那時家裏剛剛買彩電回來,那段時間剛好在播放西遊記。那時候對她,我可謂如醉如癡。放學後總是喜歡和小夥伴們託到比較晚回家的我,一放學就飛快都往家裏趕,只爲觀看幾集。當時最喜歡的角色是極富正義感的孫悟空,羨慕他擁有七十二變的法術,敬佩他不畏妖魔鬼怪,總能在關鍵時候排除萬難。於是便暗暗的在我幼小的心靈下種下了一個夢——如果我也有

七十二變的法力,我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把老師給變沒了,等下課的時候又把老師變回來;考試的.時候,我就把正確答案變到大家的卷子上,這樣大家就能都考得100分了……最討厭的是豬八戒,因爲感覺他是一個好吃懶做、貪財好色、相貌很醜的討厭鬼。

可能是年齡漸漸變大的原因吧!往後陸陸續續的出現了許多的版本,什麼、等等,都一一看過,總覺得不及那版經典、耐看。於是便重複好幾遍,而感悟也隨時間的沖洗有了很大的改變。融入生活,細細品味。在取經之前,悟空的脾氣個性就像青春期的我們,不想也不甘在一條條框框架架下成長,於是叛逆的我們便成了神仙(家長老師)眼中的“壞孩子”。而八戒則是我們對愛情懵懂的表現,一旦觸碰被玉皇大帝(老師家長)發現,後果“不堪設想”。好奇害死貓,當還是身爲捲簾大將的沙僧,耐不住對寶燈的好奇與誘惑而犯下大錯,這不正是我們對許多比如網絡虛擬世界的盲目“探索”嗎?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個插曲,也是最讓人懷念的一段往事。可是生活卻是一位嚴厲的老者,它永遠不會讓你“爲所欲爲”。隨着時間的流逝,特意的安排,讓這曾經毫不相干的四個人聚在一起,共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朝着一個目標——到達西天,取得真經而努力。經過生活的“洗禮”,九九八十一難足以磨掉他們最初的棱角了,最終他們

修成正果,成爲大家都認可的人。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讀經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希望生活不要將曾經所謂的“壞孩子”,毫不猶豫地同化成一個模板!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西遊記》雖然沒有《三國演義》的豪情壯志,沒有《滸傳》的兄弟情義,也沒有《伊索寓》深淺出的哲理,但是它膽的想象、奇特的妖魔、變幻窮的法術深深地吸引着我們。毫無疑問,《西遊記》是部極其成功的說,其今仍爲津津樂道,淵源流傳。其中最成功的部分,便是對物的刻畫與描寫了,之所以成爲舉輕重的化瑰寶,這部分當然不可或缺,在此,我談一下閱讀的感受。

全文應分爲三部分,哪三部分,:“第部分爲七回,寫孫悟空出世直到鬧天宮,第部分爲回,寫如來說法,觀訪僧,魏徵斬龍,唐僧身世及交代取經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百回,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戒,沙僧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斬妖除魔,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第部分鬧天宮乎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歷來久演不衰,看不厭的戲劇。塑造了位神通,武藝強,不懼強權,敢於爭的故事,也因此成爲了很多中的英雄。第部分寫悟空皈依佛門,思想上有很轉變,由曾經的桀驁不馴變成了如今的樣,此部分表現了較多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第三部分寫師徒四共同西天取經的故事,歷經九九八難,終成正果,其中着重表現孫悟空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形象,這部分也是全書中最令津津樂道的話題。

《西遊記》的情節引勝,塑造的形象更是栩栩如,塑造的最爲動,傳神的就是靈蹦出的齊天聖孫悟空,它上天地,精通武藝,是數讀者崇拜和效仿的對象,孫悟空是吳承恩塑造的思想與個性的載體,吳承恩渲染和鑄造的孫悟空上的精神與個性,也正是作者想引起們的思考和傳遞的思想情感。孫悟空最先在花果佔稱王,取名“美猴王”,桀驁不馴的他,去東海龍宮得到“如意箍棒”。去陰曹地府,把名字從死簿中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後被派去看守蟠桃,在看守蟠桃的時候,偷吃了蟠桃,還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惹怒了皇帝,被天兵天將緝拿,可這兵卒,怎可捉得齊天聖,最後是被太上君捉拿回宮,卻逃出煉丹爐,鬧天宮,弄得天宮仰馬翻。

桀驁不馴,敢於反抗的.個性,想必是每位讀者對孫悟空的第印象,吳承恩所在的社會,數的民都活在深熱當中,民與統治者的盾益激烈,孫悟空是正義的化,是民勇於反抗的精神寄託;讓們學會對現在的社會制度的思考,不膽怯,敢爭,所謂王權富貴,深宮別院,亦不過是封建君主維護統治的具罷了,在遇到不公,正義缺席之時,勇於掄起拳頭,挑戰權貴,維護公平與正義,這種反叛精神正是作者想告訴們的,也是作者想讓每位讀者產共鳴的。這桀驁不馴,膽敢鬧皇帝宮殿的孫悟空,爲何最後還是被壓五指,戴上緊箍咒,懷着碧丹護送唐僧西取經呢?這也是吳承恩在西遊記想告訴們的另種精神——我抑制與我修煉。

“猴奮起千鈞棒,宇澄清萬埃”,《西遊記》的哲理豐富,也是它引數墨客反覆品讀的魅所在,塑造勇於反叛,敢於抵抗的個性,但也要學會我修煉與剋制,在修煉中塑造和完善我的個性的精神,是我收益最深,感受最切的,也是我們每個應該學會和發揚光的品質!

西遊記讀後感 篇11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尤其是書中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和唐僧師徒稀奇古怪有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就像中國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作者是吳承恩,主要講述是一部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講述的是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經過、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以天馬行空的綺麗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師徒四人在漫漫的西行取經路上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並將這些千難萬險幻化爲險我象,環生的'各種災難。一場場與妖魔鬼怪之間的鬥智鬥勇的較量,令人大開眼界、歎爲觀止。書中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各具特色:有誠實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聰明機警、善惡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踏實可靠、寡言少語的沙僧。小說情節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特別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章節,既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也是我愛不釋手物故事。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大師兄孫悟空。他原來是一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他是一個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的無拘無束的“野猴”。他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樂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裏,還自封“齊天大聖”。用他的七十二變大鬧天宮,惹怒瞭如來佛祖,便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唐僧救了他,他便跟着唐僧西天取經。爲了師傅的安危奮不顧身的他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他對付這些人從來都不手軟,儘管許多時候並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義無返顧地將他們掃除。哪怕事後又被各路神仙將妖魔領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驅逐,除害護航之心都不改變。

師傅唐僧也是我敬佩的人。他胸懷天下,惠及黎民百姓,善良閔誠的苦行僧,不辭勞苦,不畏艱險,爲了求取真經而不惜遠行,而且他心思縝密,能注意到事物的細節,自我要求嚴格,堅持原則,規範嚴謹,善於發現問題,低調不張揚,遵守時間。總之,唐僧師徒他們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正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只要堅持住了,再經過努力,不久成功便會降臨。他們堅忍執着,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的精神,對我觸動很大。

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體現出他們特別是孫悟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勇往直前精神,深刻地告訴我們正義是永遠會戰勝邪惡的,因爲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絕對不能半途而廢,虎頭蛇尾,這纔是我們少年兒童應有的優良品質,好吃懶做是絕對不行的,一定要機靈勇敢,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我們在學習中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小麻煩一點挫折就要放棄,有時我做事拖拖拉拉、半途而廢。同時也告訴我不管做什麼事情無論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

西遊記讀後感 篇12

書頁完全打開的一瞬間,視線曾有一瞬間的模糊。憶起記憶深處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那曾有的歡笑……《西遊記》帶給我太多太多了。當眼前的書本逐漸清晰,我又看到了那羣可愛的夥伴,機智勇敢又有些任性的大師兄——齊天大聖孫悟空;貪吃貪睡又勇猛無比的二師兄——天蓬元帥豬八戒;老實敦厚又盡職盡忠的三師弟——沙和尚沙悟淨;神龍下凡又護主心切的白龍馬;虔心向佛又慈悲爲懷的'師父——唐僧……一個一個的閃亮登場,還不止呢!別忘了總是救人於危難之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任憑孫大聖如何使神通也逃不出其手掌心的如來佛祖;陰險狡詐的白骨精;驕縱任性的紅孩兒;一身蠻力的牛魔王……啊!那麼多的人物一下子躍然紙上,帶領我開啓了我的仙魔奇幻之旅。

說到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要數“潑猴”孫悟空和“呆子”豬八戒了。

無論是“亂蟠桃大聖偷丹”還是“五行山下定心猿”都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孫大聖一開始的放蕩不羈;“屍魔三戲唐長老”又或是“孫行者三調芭蕉扇”又展現出齊天大聖的本領高強。總之,作爲《西遊記》的絕對主角,本領通天的孫大聖總是以勇敢頑強的形象展現在讀者眼前的。然而我們卻也能在“孫行者大鬧五莊觀”和“聖僧恨逐美猴王”感受到孫悟空的任性的一面。有人說,《西遊記》最大的藝術成就,在於創造了孫悟空這一獨一無二的典型的藝術形象。的確,孫悟空天性頑皮,神智超越,心高氣傲,神通廣大。他熱愛自由,不受約束,英勇無畏,勇於反抗。他熱情活潑,富於幽默,不乏同情心,而且見解深刻,是《西遊記》思想的代言人。

對了,還有另一位傳奇人物呢!本書最可愛的人物,好吃懶做的二師兄豬八戒。從“高老莊行者降八戒”和“禪師吞餐懷鬼孕”中,八戒就是一不折不扣吃貨,但是他也有勇猛的一面,無論是“半山中八戒爭先”或是“豬八戒義激美猴王”還是“豬八戒助力破魔王”都顯示出了這位看上去傻乎乎的二師兄機智過人的一面。有人評價八戒是“勇敢中帶着怯懦,憨厚中帶着奸猾”但我卻認爲,他在唐僧,悟空的不斷訓誡下,他也在艱難地前進着。他的形象更接近普通人,平凡而極富真實性,讓人覺得親切。

當然身爲中國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遠不止他們兩,各類的仙各種行色各異的妖,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更不要說那些奇思妙想的仙魔故事了。總之《西遊記》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一切盡在不言中。想要體驗我的仙魔之旅,翻開西遊記吧,我相信它會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

西遊記讀後感 篇13

從我出生到現在 ,最喜歡的是《西遊記》這本令我百看不厭的書,整天抱在懷中,愛不釋手,隨着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我深陷其中,當中的一些片段,我都熟記於心。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絢麗多彩的神魔小說,是我國古代神魔小說中成就最高,最受羣衆喜愛的一部。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的主人公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主要講師徒四人從大唐出發,前往西天取真經。在取經的艱難路途中,他們遇到了許多詭計多端的妖魔鬼怪,那些妖魔鬼怪聽說吃了唐僧的肉可以長生不老,所以一心想要吃了唐僧,於是策劃出數不勝數的圈套讓唐僧往裏鑽,妖魔鬼怪的詭計最終沒能得逞,

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心保護師傅,見到妖魔鬼怪沒有驚慌失措、惶惶不安,而是從容不迫地想妙招對付妖魔鬼怪,每次都把妖魔鬼怪打得魂飛魄散,敗下陣來。師徒四人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在西天取經的途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能夠如願以償,取得了寶貴的真經。這本書的故事生動有趣,將師徒四人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西遊記》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塑造了一座獨具特色、與衆不同、如夢境般優美的《西遊記》藝術宮殿。

西遊記中的人物都有與衆不同的性格特點:有誠心向佛、頑固執着、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不屈不撓的唐僧;有天資聰敏、機智靈活、.疾惡如仇、聰明大膽的孫悟空;有憨態可掬、好吃懶做、貪財好色、貪生怕死、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有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敦厚忠誠的沙僧。

在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之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機智勇敢,有着無窮無盡的強大的本領,真所謂是‘天不怕地不怕’,擁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但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喜歡別人阿諛奉承、拍馬屁。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敢戰鬥,在‘大鬧天宮’中,他勇敢地與至高無上的玉皇大帝作鬥爭,贏得了“齊天大聖”的美名;在唐僧人妖不分,被欺騙的時候,是他火眼金睛,用手中的金箍棒,將妖魔鬼怪打得落花流水、跪地求饒。機智勇敢、疾惡如仇的孫悟空,是一個光彩耀眼、名副其實的神話英雄。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我有很深的感悟: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途中,面對艱難險阻,他們那種執着、不屈不撓、鍥而不捨、知難而進的精神,令人敬佩、羨慕。生活中我們卻恰好缺少這種難能可貴的寶貴精神。我們總是在遇到困難的時侯,打退堂鼓、半途而廢。爲什麼我做事情不能堅持到底呢?是啊,面對困難我們都應該擁有堅持不解、持之以恆的精神,因爲堅持不懈最後就能取得勝利,最終獲得成功。

每讀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心情,它總是勉勵着我:做事不要一味講究成功與失敗,凡事只要盡力了就好,但也不能半途而廢,要努力做到堅持不懈。歌德說過“大自然把人們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們永遠嚮往光明。”讓我們一同學習書中人物堅持不懈的精神吧,一起欣賞這本古典神話故事吧!

西遊記讀後感 篇14

《西遊記》這部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我覺得最爲之震撼的,是文中那些個曲折離奇的情節,更有那暗藏着的,人們可望不可及的理想,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每每讀《西遊記》,會情不自禁地憶起那些精彩的故事,三打白骨精,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情陷女兒國??更有甚者,看書的同時,腦海裏總跳出六小齡童版的電視劇,深入人心的。不管是那個古靈精怪的孫悟空,還是一身正氣的唐僧,或是憨厚老實的沙僧,又或者那個愛自作聰明,搞怪的豬八戒,對於咱們七零後的人來說,它給予我們太多的樂趣。如此美好、純真的童年記憶,想來不是什麼東西能輕易取代的'。

“我是從哪裏來的”,不由得記起小時候,懵懂的我們常愛問媽媽這類白癡的問題。想來有此種經歷的人不少,而且得到的答案也相差無幾,媽媽們總是摸摸咱們的頭,笑臉盈盈,滿臉的愛意,“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哈,如此,我就是孫悟空。得到滿意的答案,蹦跳着繼續玩鬧起來。現今想想,自打咱們出生,小孩的皮性,任性,真是令媽媽們操粹了心,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孫悟空嗎。無怪乎,總是聽人說,父母對孩子有操不完的心。如今,我已爲人母,兒子愛玩愛鬧的天性,對此自然是更加的感同身受。

不管是過去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抑或此時的我,在《西遊記》裏,給我印象最深的,始終是孫悟空。如果說,小時候佩服的只是他的武功蓋世,無所不能。那麼此時的我,更敬佩他的知恩圖報,寬宏大量。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想,孫悟空用他的所作所爲予以最好的詮釋。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空,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唐僧途經,信手撕去了符咒,讓它重獲自由。就這份恩情,孫悟空竟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大家都知道,西天取經的路上,驚險重重,妖魔叢生,如果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沒有孫悟空的從旁相陪,任憑唐僧是如何的執着,怎樣的努力,也是取不回來真經的。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途中,孫悟空斬妖除魔,明察秋毫。爲了唐僧,孫悟空拋卻榮

華,放棄享受,更不惜捨命相救,這是多麼高尚的品格。對於人情冷漠的當今社會,更加的難能可貴。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路上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這些故事貫穿《西遊記》始終。書裏,師徒四人團結一心,不畏艱險。最後,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取得了真經。也給賞讀的我們以啓示,生活中,每每經歷困難,就想着放棄,爲何不能像唐僧師徒般,堅持不懈,抗爭到底。此時,我更是不禁自問。如此完美的結局,相信表達了吳承恩大師對生活美好的祝願和追求,因爲他堅信,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想來,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如此,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也不應該輕言放棄。因爲,只有堅持不懈,纔會戰勝困難,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