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政治名人>

孔繁森簡介

中國政治名人 閱讀(3.34K)

孔繁森:汗灑雪域 情繫高原

孔繁森簡介

在孔繁森的葬禮上,懸掛着一幅輓聯,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對他的懷念:

一塵不染兩袖清風 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

二離桑梓獨戀雪域 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

有這樣一位內地的漢族幹部,曾經兩次進藏,一次延期,視少數民族同胞爲骨肉,最終以身殉職,倒在了他所熱戀的雪域高原,實現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誓言。他就是孔繁森。這位模範幹部的事蹟,爲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樹立了楷模。

生平

1979年,他主動報名進藏,並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捨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進藏後任崗巴縣委副書記;1988年,他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副市長;1993年,他進藏工作期滿,仍留在西藏,擔任阿里地委書記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18歲參軍,在部隊幹了7年,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復員後,他先當工人,後被提拔爲國家幹部。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主動報名,請人寫了“是七尺男兒生能捨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條幅。剛到西藏,他又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以此銘志。

進藏以後,原定孔繁森擔任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當地黨委考慮到他年輕能幹,徵求本人的意見後,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崗巴縣任縣委副書記。在崗巴工作的3年間,他跑遍了全縣的鄉村、牧區,訪貧問苦,和當地羣衆一起收割、打場,幹農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調回山東,先後任莘縣縣委副書記、行署辦公室副主任、地區林業局長、聊城地區行署副專員等職。

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衛生和民政工作。爲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他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國小,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藥,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藥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說,卻往往是性命交關。

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爲了摸清實際情況,他深入調查研究,求計問策,尋找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路子。不到兩年的時間,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外出時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他們餓了就吃口風乾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來的雪水。旅途中雖然艱苦,孔繁森卻充滿樂觀,並風趣地對隨行人員說:“快嚐嚐,這是上等的礦泉水,高原沒有污染,等我們開發出來了,讓外國人花美元來買!”

在孔繁森的勤奮工作下,阿里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1994年,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8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國民收入超過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他爲了制定把阿里地區的經濟帶上新臺階的規劃,準備在最有潛力的邊貿、旅遊等方面下功夫。爲此,他帶領有關部門,親自到新疆塔城進行邊貿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時年50歲。他犧牲後,江澤民總書記於1995年4月29日親筆題詞“向孔繁森同志學習”,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也題詞“學習孔繁森同志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

背景

記者問一位藏族老人:“孔繁森待您是不是就像您的親生兒子一樣?”老人卻說:“不,孔書記不是我的兒子,他是我的父母!”

孔繁森是千千萬萬進藏幹部中的優秀代表。由於歷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少數民族聚居的西藏等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較內地緩慢。黨和國家一直關注着西藏建設,多年來採取了許多措施,從政策上、物資上、人員上給予大力的支援,選調東部幹部進藏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作爲一名漢族的領導幹部,孔繁森不僅帶去了黨的關懷和內地人民的厚誼,而且帶領着藏族同胞發展經濟,生活上也與當地藏族同胞融合在一起。當地人們不僅把他視爲領導,更把他當成親人

在西藏工作期間,孔繁森很重視藏語文教育。他下鄉時,總是用所學的藏語同農牧民打招呼,時刻把藏族羣衆的冷暖掛在心上。他在部隊時學過醫,爲了救一位藏族老人,他曾口對口地吸出了老人喉中的痰。

孔繁森熱愛藏族羣衆,他自己也深受藏族同胞的愛戴。孔繁森去世後,一位90多歲的藏族老人一直哭了半個多小時,一邊哭,一邊不停地按照藏族的習俗摸着腦門爲孔書記祈福,反覆唸叨一句話:“孔書記沒了,我的福氣也沒了!”記者問這位老人:“孔繁森待你,是不是就像您的親生兒子一樣?”老人卻說:“不,孔書記不是我的兒子,他是我的父母!”

故事

組織搶險救災的孔繁森,感到心跳加快、胸悶氣短,他給同事寫了一封短短的遺書交待後事:“每月以我的名義給我家寫一封平安信。我在哪裏發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裏……”

孔繁森在藏區工作多年,常年勞累,患有嚴重的痔瘡。他經常下鄉,由於飲食和衛生條件較差,尤其是在不能通車的地方還要騎馬,每次回來時,他的內衣都會和皮膚粘在一起,疼痛難忍。在當地的特殊地理環境下,出門工作容易遇到意外。1989年11月,他與幾位同事一起下鄉檢查工作,途中因所乘汽車被拖拉機撞翻而受了重傷,一個小時之內就吐血7次,連續昏迷了13天。他身體剛剛恢復就開始了工作,拉薩市長不得不將他“強行”送往內地治療。

1994年,阿里地區遭到罕見的特大暴風雪。孔繁森組織搶險救災時,每天都工作到深夜。2月26日凌晨2點多,他躺下後感到心跳加快、胸悶氣短,便掙扎着爬起來,給同行的小樑寫了一封短短的遺書交待後事:“萬一我發生了不幸,千萬不能讓我母親和家屬、孩子知道,請你每月以我的名義給我家寫一封平安信。我在哪兒發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裏……”

他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由於生活拮据,他到血庫要求獻血。因車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遺體上找到的現金只有8元6角,在場的每個人都流了淚

1992年,拉薩市周圍的幾個縣發生地震。孔繁森在救災過程中認識了3個孤兒———父母被震災奪走了生命。他將這3個孤兒接到家裏,擔負起養育責任。他的家境本來就不富裕,再加上每次下鄉總要接濟生活貧困的藏族羣衆,有時不到半個月,工資就所剩無幾。領養了3個孤兒後,孔繁森經濟上更加拮据。爲了不讓孩子們跟着他受苦,他悄悄地來到了西藏軍區總醫院血庫,要求獻血。護士認爲他年紀已大,不適合獻血,他就懇求護士:“我家裏孩子多,負擔重,急需要錢,請幫個忙吧!”護士見孔繁森如此懇切,只好同意他的請求。1993年,他先後獻血900毫升,共收取醫院按規定付給的營養費900元,都用於生活補貼。

在外人眼裏,一個共產黨的中高級幹部生活如此清貧真難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親,去的路費由自己籌措。由於看病,妻子將返程的路費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錢,他東挪西借才勉強湊了500元,而回程機票當時是每個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讓丈夫爲難,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濟南後,他妻子去看上大學女兒,女兒一見面就對媽媽說:“學校讓交學雜費,我寫信給爸爸,爸爸讓我跟您要。”他妻子一聽,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自己身上剩下的錢,連回家鄉聊城的車票還不夠,哪裏還有錢給女兒交學費!

孔繁森把工資中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幫助有困難的羣衆,平時根本就沒有攢下幾個錢。他給羣衆買藥,扶貧濟困時出手大方,少則百十元錢,多則上千元。他因車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遺體上找到的現金只有8元6角,在場的每個人都流了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