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夏商周名人>

列子簡介

夏商周名人 閱讀(1.89W)

短文兩篇文章分析

列子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夸父敢於與太陽競跑,最後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爲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個善於奔跑的巨人,他與太陽“逐走”。他口渴如焚,雖然接連喝乾了黃河和渭水兩條大河,仍不解渴,又趕往大澤,終於沒來得及喝大澤的水而渴死。他遺下的手杖,化爲一片桃林,還能爲人類造福。夸父敢與太陽決一高低,可以奔馳於天地,可以飲幹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爲桃林,真是氣概非凡,本領非凡。夸父這一神話人物形象,具有超現實的想像、誇張的浪漫主義魅力。

這篇神話對後世影響很大。人們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如陶潛《讀山海經》詩有“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句,柳宗元《行路難》詩有“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崑崙”句。有時也用“夸父逐日”來比喻不自量力,但這是從消極方面理解這個神話,不合乎《夸父逐日》作爲神話在本質上所具有的積極意義。

2.《兩小兒辯日》

這篇短文寫兩個小孩兒對太陽在早上和中午時離地球上人的遠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爭執不下,連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斷,以此說明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這篇短文還反映了古人爲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本文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爭辯,然後擺出兩小兒的不同看法,繼而提出兩小兒所持看法的依據,最後寫孔子不能作出判斷而受到譏笑。全文僅一百多字,語言簡潔,層次分明,主要通過對話來表現人物,展開情節。

二、問題研究

1.對《夸父逐日》的結尾“棄其杖,化爲鄧林”應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那麼,什麼是“鄧林”呢?“鄧林”實有其地,在現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據清代學者畢沅考證,“鄧”“桃”音近,“鄧林”即“桃林”。“鄧林”爲地名之說,與“鄧林”即“桃林”之說並不矛盾。我們可以認爲,“鄧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鄧林”這一地名是因“鄧林”的“桃林”之義而得名的。此外,“杖”與“桃林”同爲木,形象上有相通之處;夸父的口渴如焚,與提供甘甜多汁果實和成片綠陰的“桃林”,在內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遺下的手杖化爲一片桃林這一結尾,以富有詩意的高度想像力,豐富了《夸父逐日》這一神話的內涵,豐滿了夸父的形象,表現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爲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的魅力。

2.怎樣看待兩小兒對孔子的譏笑?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是編出來的,並非真有其事。經專家研究,《列子》裏寫這個故事,確實有譏笑孔子的意思,這是因爲《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學派不同,所以道家在這個故事中譏笑孔子。但我們學習本文,應從文章本身出發,來認識它的思想價值。就本文來看,孔子不能回答一個難題並不能說明他不“多知”。但兩小兒的譏笑也是有道理的,因爲這確實說明孔子不是無所不知的,人們由此可以受到啓發:連孔子這樣一位十分博學的人都有所不知,說明人們的確不可能無所不知。因此,不宜把兩小兒對孔子的譏笑作爲故事的主旨去理解。

練習說明

一、背誦《夸父逐日》,說說你對夸父這一神話人物的認識。

本題意在使學生通過背誦《夸父逐日》,熟悉課文,積累語言材料,並且從神話這一角度,瞭解課文內容,對夸父這一神話人物有所認識。

二、熟讀《兩小兒辯日》。想一想,兩小兒的“辯鬥”對你有什麼啓發,“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麼。

這是一道開放題,主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思考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生可以從不同方面談自己的體會。例如,對於兩小兒的“辯鬥”,學生可以認爲兩小兒喜愛探索,精神可嘉,或者認爲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結果就不一致;對於“孔子不能決”,學生可以認爲知識無窮盡,即使大學問家也有所不知,或者認爲孔子能正確地對待小兒的問題,能實事求是,沒有“強不知以爲知”,而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回答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翻譯下列句子,填出句中省略的詞語,注意加線的詞的意思。

設題目的是檢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並讓學生注意文言文中的詞語省略現象。

1.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逐走:競跑,賽跑。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以:認爲。去:距離。

3.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湯:熱水。

4.孰爲汝多知乎?

爲:以爲,認爲。

教學建議

教學這兩篇短文,要注重誦讀,並可結合練習一、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討論時,學生可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應給予肯定,加以鼓勵,以活躍學生的思想,開闊學生的思路。教學《夸父逐日》,要引導學生注意其神話特點。對《兩小兒辯日》中涉及的科學知識,不必講得過多,略加說明即可,以免喧賓奪主。

有關資料

一、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簡介

1.《山海經》譯,書名。18篇。作者不詳,各篇著作時代亦無定論,近代學者多認爲不出一時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戰國時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海內經》四篇則爲西漢初年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內容主要爲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爲世界最早的有關文獻。晉郭璞作注,併爲《圖贊》,今圖佚而贊存;其後考證註釋者有清代畢沅《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今人袁珂《山海經校注》等。

2.《列子》,相傳爲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晉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內容多爲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二、關於夸父

1.夸父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一個善於奔跑的巨人。《山海經·海外北經》還記載着一個“博父國”,經前人考證,“考父”即“博父”,其國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國神話abc》中認爲夸父不僅是人名,也是一個部族的名稱。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即“戴天”,山頂連接着天,形容極高)有人,珥(戴在耳朵上的飾物。這裏用作動詞)兩黃蛇,把(手裏攢着)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話中的人名),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影,即日光),逮(追上)之於禺谷〔禺谷〕又叫“虞淵”,是神話中太陽所入之處。將〔將〕乃,就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晉郭璞《山海經注》:渴死) 。(《山海經·大荒北經》)

三、馬克思論希臘神話

“大家知道,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寶庫,而且是它的土壤。成爲希臘人的幻想的基礎、從而成爲希臘‘神話’的基礎的那種對自然的觀點和對社會關係的觀點,能夠同自動紡機、鐵道、機車和電報並存嗎?在羅伯茨公司面前,武爾坎又在哪裏?在避雷針面前,丘必特又在哪裏?在動產信用公司面前,海爾梅斯又在哪裏?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着這些自然力之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在印刷所廣場旁邊,砝瑪還成什麼?希臘藝術的前提是希臘神話,也就是已經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節選自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四、《兩小兒辯日》鑑賞(周振甫)

列子是屬於道家學派,孔子是屬於儒家學派,又以博學著名。因此列子寫這故事,來譏笑孔子的無知,不能判斷兩小兒所提出的疑問。其實兩小兒提出的疑問,也是列子提出的疑問。這個疑問,列子也不能解決。因爲這兩個疑問都是從感覺產生的。一個從視覺說,早上看到太陽大,中午看到太陽小。這個視覺並不正確。因爲早上地球表面有云氣,透過雲氣來看太陽,就顯得太陽大。中午雲氣消散,就顯得太陽小,其實太陽的大小並沒有變。根據不同感覺來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並不正確。

一個小兒說,太陽早上涼快,中午熱,從身體對溫度的感受來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近,也不正確。因爲在夜裏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這個溫度的涼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近。

這個故事是列子編出來的,並不真有其事。《列子》這部書經專家研究,是魏晉時人編的。其中可能有先秦傳說,也有魏晉時思想。這篇裏所提出的問題,大概魏晉時人還無法解決,春秋時人的孔子更無法解決。《列子》提出這個問題來笑孔子的無知,其實他跟孔子一樣,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當時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從這裏得到啓發,人們想到的問題,有的在當時並不能得到解決。如晉代張華《博物志》裏講到:“奇肱國,其民善機巧,以殺百禽,能爲飛車從風遠行。”說商湯時代已經有人能造飛車。直到張華的晉代,也沒有人會造飛車。但至少在那時,已有飛車的想法。這種想法到後來終於實現了,人們終於造出飛機來。關於太陽和地球的遠近,在著作《列子》的時代是無法正確解決的,但後來科學家終於算出來了,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14 960萬公里。科學的前進,有時也受到各種想像的影響。因此,在生活中提出各種想像來也是好的。就這個意義說,這個故事也是可取的。這個故事的好處,可以啓發人們去考慮問題,要從多方面來考慮。兩個童子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就把不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了。提出了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對科學的促進是有作用的。

《列子》裏寫這個故事,要譏笑孔子的無知。這是因爲《列子》屬於道家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學派不同,所以道家要譏笑孔子。這點是很明白的。所以這篇的結論:“孰爲汝多知乎!”這句譏諷的話是不正確的。

再就這篇的寫法看:先提出結論,再加說明,這樣寫簡單明瞭。就說明看,結合人們的經驗,寫得具體明白,這樣寫是好的,所以雖提出這個不好解決的問題,還是寫得簡單扼要,具體明白,達到要說的目的。在說明裏,作者在一處用了兩個比喻,一個“如車輪”,一個“如盤盂”,這兩個比喻具體地說明日的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明白了,這個理由是從人們的視覺來的,所以是有力量的。因爲當時人的知識,還沒有感到視覺在一定的場合是不盡可靠的。另一個說明,講一種感覺是“滄滄涼涼”,一個比喻“如探湯”。這樣講一種感覺和一個比喻,結合“日初出”和“日中”來說,也把結論的理由說明。這是從人們的感覺來的,也有說服力。當時人們也沒有感到人們的感覺是受各種條件的影響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這篇《辯日》對人們的認識是有影響的。現在看來,這個問題的提出,對後世科學家的探討,還是有作用的。

五、相關知識

1.太陽什麼時候離人們近些?

太陽是在中午離人們近些呢?還是早晨和晚上離人們近些呢?早晚看到的太陽比中午大都是由於人們的錯覺;中午陽光比早晚熱是由於中午陽光直射,陽光在大氣裏走過的路程較短,熱量被吸收少。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在中午和早晚的時候,人們觀測太陽的距離爲什麼會不同。原因很多:(一)地球是球形,不斷地自轉。如若地球除了自轉沒有其他運動,而且自轉軸與太陽和地球間的直線垂直,則對於在赤道上的人來說中午太陽總比早晚近,也就是說近的距離相當於地球的半徑6 400公里。(二)地球的緯度的不同,觀測的人不一定在赤道上。緯度愈大即離赤道愈遠,太陽在中午和早晚的距離差愈小。(三)地球不只自轉,也繞太陽公轉,自轉軸和公轉軸成235°角。自轉軸的方向變化很慢。因此中午太陽在天空的高度一年內不斷變化。(四)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所以地心和日心的距離逐日變化。(五)日出日落時間在一年中逐日變化着,同一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又隨緯度而不同。(六)由於地球自轉軸方向很慢的變化和行星引力對地球公轉軌道所產生的影響等原因,地心和日心最接近的日期並不固定。(在目前日心和地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一月二日,此後每千年往後推移17天半。)考慮到上述原因,可以推出適當的公式來計算中午和早晚太陽和觀測者的距離差。必需的資料可由天文年曆查到。計算結果如下:對於北緯40度如北京來說,目前每年從一月二十二日到六月五日中午太陽比日出時遠,二月初遠1 000公里,三月初遠4 000公里,四月初遠達6 400公里,以後差別減少到零。六月五日之後中午太陽比日出時近,七月初近5 800公里,九月中近達16 000公里,以後差別減少到第二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午和晚的差別情況大不相同,從八月一日到十二月十五日午比晚遠,其餘七個半月午比晚近,四月中近達17 000公里。……上面的計算於1954年所作。但由於第六原因在短時間內影響很小,所以上述計算結果對今後一百年仍適用。由此可見,一切現象必須用科學來解釋,纔是正確的。

(戴文賽《中午太陽是否比早晚離我們近》)

2.早晨近而冷、中午遠而熱的原因何在?

早晨較中午太陽看起來大些,是不是早晨太陽離我們近而中午離我們遠些呢?不是的。

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對物體的視覺會發生錯覺,一個物體在一些小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就顯得大些,而一個物體在一些大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又顯得小些。

同理,早晨的太陽,只有地平線上一角是天空,而其餘部分是以樹木、房屋等做它的背襯,而在中午時,太陽在頭頂上是以大得無比的天空做它的背襯,所以看起來中午的太陽就比早晨的太陽顯得小些。

另外,我們看白色圖形比看同樣大小的黑色圖形要大些。這在物理學上叫“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陽顯得明亮,而在中午時,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對之下,太陽與背襯的亮度差沒有那樣懸殊,這也是使我們看起來太陽在早晨比中午時大些的原因。總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所以其大小也是相同的,而看起來早晨的太陽比中午時大些是因爲眼睛的錯覺。

還有,中午較早晨時熱,是不是因爲中午時太陽離我們較早晨時離我們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爲什麼呢?

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爲中午時太陽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裏、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而實際上,天氣的冷熱主要決定於空氣溫度的高低。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所決定的,但太陽光熱並不是直接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因爲空氣直接吸收陽光的熱能只是太陽輻射總熱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陽輻射熱後,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傳熱方式向上傳導給空氣,這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之,每天中午較熱,早晨較冷,並非太陽離我們地面有遠有近之故。

(黃文成《〈兩小兒辯日〉中的科學知識》)

六、譯文

1.《夸父逐日》

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2.《兩小兒辯日》

孔子往東方遊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爲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認爲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裏。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