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文學名人>

朱自清簡介

中國文學名人 閱讀(2.13W)

背影分析

朱自清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閱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感受深切父愛。

想想父親當時的困厄,對父愛的感受就會更加深切。當時,父親遭遇雙重災禍,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喪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機,父親陷入了困境。朱自清是大兒子,還在大學唸書,接手還早,還要供養,養家重擔壓在父親一人肩上,他是怎樣急於謀事啊。父親在謀事與送行二者之間再三躊躇,天平的一頭是那麼沉重,他卻把天平的另一頭──兒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這種愛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親親自送行,照顧得無微不至,不光顧到眼前,還爲兒子一路着想,臨別還給兒子買橘子。買橘子要過鐵道,那時月臺很高,爬起來非常費勁,父親是看在眼裏的,爲了兒子,再難的事情他也心甘情願。“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他是這樣吃力地過鐵道買橘子的,愛子之心是多麼強烈,父愛的力量是多麼巨大,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

《背影》中的父親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說“我們在《背影》中看到的與其是一個父親的形象,毋寧是一個母親的形象”,這是把父親的形象絕對化了,以爲父親就是嚴父,其實慈父的形象也是父親的形象。朱自清父親性格中也有剛強的一面。聽他面對雙重災難的心聲:“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大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而浦口送行,則更多地表現他慈愛的一面。

看看父親愛子的行爲方式,對父愛的感知會更深一層。在中國父母的眼裏,孩子永遠是孩子,幾十歲的孩子還是孩子,朱自清的父親也這樣。儘管急於謀事,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去送兒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麼閃失。講價錢要自己講,揀座位要自己揀,買橘子要自己買,力不勝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爲孩子盡心盡力,心裏就會感到滿足、舒心。“背影”,爲了兒子而勉爲其難的形象,正是中國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國的慈父總是甘爲孺子牛,自己能省則省,最好的東西讓兒子享受,請注意,父親是一身布衣,給兒子的是紫毛大衣。

2.體會“我”當年的感受與寫作這篇文章時的感受。

朱自清那一年20歲,北京大學學生,寫《背影》那一年28歲,清華大學講師,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兩個年齡,所以對父愛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歲時的心智還不夠成熟,28歲就比較成熟了。文中一再寫當時怎樣自以爲是,現在想起來非常後悔,爲什麼起初體會不到父愛,反而對父親的言行不以爲是呢?一方面,因爲中國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長大了,有很強的自立自強的要求,總是替孩子包辦一切,無論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裏,實在是吃力不討好,兩代人之間容易起衝突。另一方面,20歲那樣的歲數,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爲是,對父愛不容易體察到,對父親的行爲方式往往以爲陳舊而反感。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輩的行爲方式是他那個時代養成的,應該透過這種行爲體察父親的愛心。作者一再自責“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瞭”。“太聰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狀態,真正成熟了纔是真聰明,真聰明才能理解父輩的行爲方式,不去計較父輩的行爲方式,才能感受父愛。

望着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觸動,頓悟父親的愛心,“我”哭了。“我”發現了父愛,引得讀者都聯想起父愛,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動了,心靈淨化了,這篇散文引起普遍的共鳴。

二、問題研究

1.爲什麼着力描寫背影?又是怎樣突出背影的?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寫法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示?

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個過程,這一刻是父親最費勁的,也是父愛表現得最強烈的一刻。在父親的許多好處中,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這次送行過程中,過鐵道買橘子是最突出的,在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中,爬那邊月臺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寫背影,可以強烈地表現父愛,可以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間,形象的定格。突出這一瞬間形象,提起父親,頭腦裏就出現這一形象,由這一形象又會想起前前後後的種種事情。再則,背影這種視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開拓了想像空間,無盡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盪。總之,將背影作爲全文的焦點,可以凝聚作者對父愛的獨特發現和深刻體認,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作者爲突出背影,多處作了獨具匠心的佈置。

朱自清用“背影”作爲題目,非常顯豁地突出了背影。開頭一段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顯出“背影”非同尋常的意義,懸念驅使讀者集中注意力探尋這個背影的意義。

快要寫到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先作鋪墊,一處說,“父親是一個胖子”,讓人想見他的身材;一處寫他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兩處肖像描寫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讓讀者把它們跟背影的特寫鏡頭整合起來。背影的特寫鏡頭,寫了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整個形體的動作,刻畫得十分精細:“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處動作描寫只寫攀爬的起始動作,不再寫下去,在強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還用自己的情感反應去烘托──“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感情的強烈表現將這個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個背影,分手後,佇望着離去的父親:“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此刻作者心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親的至親至愛,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爲是,想到父親的命運,想到父親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這一次對背影逝去的追憶,包含無盡的牽掛。

末段回顧父親這些年來的境遇,回顧這些年來的父子關係,最後又落腳到背影上來,與開頭呼應:“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來,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讀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這篇散文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個啓示,寫人記事,應該選擇最動情的一件事,寫最動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動情的瞬間。

2.關於文章的剪裁。

文中寫回家奔喪,寫在南京遊逛,都一筆帶過,因爲這些跟主題關係不大。詳寫送行的過程,其中也分主次,買橘子的過程寫得較詳細,寫背影的筆墨,又特別詳細。可見,詳略的原則是爲了突出重點。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把四次寫背影的文字找出來,聯繫全文細細品味,回答下列問題。

1.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父親的背影的?爲什麼寫得這樣詳細?

2.課文寫父親離去時的背影,是怎樣寫的?有什麼作用?

3.課文結尾寫作者讀父親的信,又見父親的背影,卻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這是什麼原因?

本題抓住“背影”這個重點,由此切入,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研究課文特色。

四次寫背影的文字:

①“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1.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可從“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

作者這樣描寫父親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寫,寫衣帽,然後作動作描寫,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臺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

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寫得這樣詳細。

2.父親離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寫,由近而遠,由顯而隱,並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寫這個背影,能表現這樣的感情:爲父愛感動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戀、惆悵,想到父親前程艱難,又格外悲憫、辛酸。

3.父親在信上說到了“大去之期”,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淚如泉涌,含着眼淚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所以這一處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

二、一些語句,或者能標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或者在寫人敘事狀物方面富於表現力,或者含意深長,耐人尋味,或者最能表現作者的情意,這樣的語句稱爲關鍵性語句。試聯繫上下文,指出下列關鍵性語句的表達作用。並從課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關鍵性語句,說說它們爲什麼是關鍵性語句。

1.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本題指導學生在閱讀中要注意關鍵性語句,引導學生識別關鍵性語句,體會關鍵性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1.這一句表達對父親的思念,爲全文定下感情基調,又提示全文內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讀者產生懸念。

2.這一句點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於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籠罩在哀傷的氛圍之中。

第六段中,關鍵性語句有這樣一些:

①“我買幾個橘子去”,是這個片段內容的提要。

②“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這是父親過鐵道之所以困難的一個因素,不然不至於如此艱難。

③“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說明父親是堅持要自己去的,這一處很關鍵。說明父親覺得能爲兒子盡心盡力才舒心。

④“蹣跚”一詞很關鍵,連平地走路都是蹣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臺更難了。

⑤“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一句不僅是本段關鍵的一句,在全文也是關鍵的一句,全文的焦點就是這個背影。

⑥“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這一句表現了父親的心情,買橘子雖然辛苦,心裏卻很高興。

⑦“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這一句能表現父親對“我”的憐惜、體貼、關照。

⑧“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這一句又寫背影,而且包含非常複雜的情意,所以也是關鍵性語句。

三、課文寫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說的四句話,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請找出來,並聯繫上下文,體會這些話語樸實而簡潔的特點,以及所表達的憐愛兒子的深情。

本題體會語言描寫的特點,體會話語包含的感情。

四句話是:

①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②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③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④進去吧,裏邊沒人。

①句: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②句: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父親也看在眼裏,自己費點事,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着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③句:父親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親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着兒子,依依不捨。他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爲兒子着想。

四、下邊兩題中,選做一題。

1.有人說,本文失之傷感。“一個20歲的大男孩是不是還要父親這麼照顧,而面臨離別,是不是會這麼容易流淚,我很懷疑。”你的看法呢?可以與大家討論一下。

2.課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說自己“聰明過分”“太聰明”,爲什麼這樣說?你在自己的長輩面前,也有這種自作聰明的情況嗎?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深入領會文章中一些表達得比較含蓄的感情和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第1題須結合文中交待的特定的背景來討論。當時祖母去世了,父親也失業了,這雙重的打擊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個20剛出頭的青年,情緒上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第2題體會課文中自我反省的語句,引導學生注意調整心態,體會家庭親情,並在交流中進行口語訓練。一個人小時候,覺得父親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齡段,血氣方剛,又懂事又不懂事,會覺得父親並不可敬,還以爲自己比父親強。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親強得多,也會覺得父親可親可敬。八年級學生在長輩面前自作聰明的心理正在萌生,談談這個問題是很有好處的。

說“聰明過分”“太聰明”,是回想八年前在父親面前那種心態太不應該了,父親爲自己跟人講價錢,囑託茶房,都出於愛心,可是自己對父愛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爲是,好像比父親還高明,實在是太不聰明瞭。

教學建議

一、整體把握內容宜從理清全文脈絡入手。

全文脈絡可以列表板書或投影:

二、要注意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

長期以來,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失之籠統,只是簡單地歸納爲真摯感人的父子之情。其實這一點學生很容易感知,無須多教。這一點又過於籠統,從整體把握上看,也不無偏頗。課文寫得非常坦誠,作者的心理是前後不同的,有一個大變化。起初對父愛不理解,相反覺得父親說話不大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及到看見爬月臺的背影,這才良心發現。那一回之後,八年間,父子關係也不是一向很好,也有波折。朱自清坦誠地告訴讀者,在對待父親的行爲方式上,他有許多後悔的地方。他敘述了自己的情感體驗,就是要說,作爲兒子,在父親面前自以爲是不對的。深入體會“我”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

有關資料

一、背景資料

1.《背影》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篇末說到父親的來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寫《背影》,就因爲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章只是寫實。”

2.“那年冬天”

查《朱自清傳》(陳孝全著),“那年冬天”是1917年冬天。朱自清是1916年暑假考上北京大學預科的,1917年暑假,提前一年,考入哲學系。這一年冬天,71歲的祖母在揚州病逝。

3.“交卸”與“奔喪”

“1916年,我家境況已大不如前,父親盡了最大的努力,非常體面地爲自清籌辦了婚事並送他上北京大學讀書。自清離別新婚的妻子和年邁的父母獨自北上,這以後不久,父親的公賣局長職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關照我:不要寫信把這些瑣事告訴大哥,以免他學習分心。然而,大哥對家道日下的境遇已有所知。當時,北大學生應先讀兩年預科以後,才能再報本科。自清爲早日完成學業,減輕父親負擔,將‘自華’改爲‘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場,免去了一年的預科學習。”

“幾乎與此同時,家中又發生了一系列變故,祖母去世,二哥即將中學畢業,想考大學,都要花費一筆不少的錢。父親設法變賣了一些家產,又在揚州借了一些高利貸,爲祖母辦了喪事,對二哥物華上交大的願望,卻是再也無力成全了。二哥成績優異,志願報考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父親無論如何不同意,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學費,並建議他報考南京高等師範,因爲這所學校既不要學費,又不要膳費。物華心裏很不滿意,卻又無可奈何。正在這時,自清接到祖母去世的噩耗,與父親同路奔喪回揚州。只有在這時,自清才真正感到家境的淒涼:父親的差使交卸了,一切喪事費用均靠借債和變賣典質;花廳上只剩下幾幅清人字畫,一張竹簾。往日的巨大古鐘、硃紅膽瓶、碧玉如意、板橋手跡早已進了當鋪,滿院枯枝敗葉,一派蕭條景象。自清凝視着微微發胖而顯龍鍾之態的父親、老實巴交的母親和一羣弟妹,心情十分沉重,他輕輕嘆了一口氣,拉着我的手說:‘我要爭取再早一年畢業。’”

“辦完喪事,父親爲了謀生,又匆匆前往南京謀職,自清也要回北大,因而同行至南京。《背影》記載的便是他們在浦口車站分別時的情景。”

4.“買橘子”與“紫毛大衣”

“文中所記買橘子等細節,使每個讀者難以忘懷,對於我來說,就更理解其深意了。在過去的日子裏,不要說幾個橘子,就是金橘子、銀橘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時的父親已是負債累累,囊空如洗,這一堆硃紅的橘子便不同尋常了。讀過《背影》的人,可能還會注意到父親的穿戴是這樣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與此相對照的是:自清大哥卻帶着一件較爲華美的紫毛大衣。此時,一方面爲服孝,一方面是由於把所有的貴重衣物全部變賣了,但父親卻在這樣的情況下,給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並親自爲他鋪在座位上,以期抵禦北國的風寒。”

5.“他給我的紫毛大衣”

朱自清《買書》(《朱自清全集》卷四353頁)一文說,這件紫毛大衣是“結婚時期父親給做的”,“紫毛(貓皮)水獺領”,“是布面子,土式樣,領子小而毛雜──原因是用了兩副‘馬蹄袖’拼湊起來的。父親給做這件衣服,可是費了點張羅。”

6.“東奔西走”

“1920年,也就是浦口之別的第三年,大哥在三年中學完了四年的本科課程,又提前一年從北大哲學系畢業。父親並不知道這個消息,一輩子不信神的他,竟跨進了天寧寺的大門,求助於扶乩的和尚。老和尚早已覺察他的來意,便胡謅了一首詩:‘三徑猶荒蕪,淵明尚未歸,故鄉風景好,雁影送斜暉。’‘恭喜您老人家,您兒子要和他的好友一起回鄉做官了。’恰在此時,自清與俞平伯先生雙雙從北大提前畢業,回家鄉教書,但卻不是什麼做官。”

7.“做了許多大事”

朱自清的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在高郵邵伯鎮做過小官,在江西九江做過鹽務官。“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這差使是徐州菸酒公賣局長。

8.朱自清父親讀《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至揚州東關街仁豐裏一所簡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臥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爲快。父親已行動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着兒子的文章《背影》,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父親在看到《背影》的幾年後,便去世了。”

二、《背影》的思想意義:在“父親”普遍被聲討的年代裏寫了一個“好爸爸” (倪文尖)

《背影》爲什麼……在當時就能脫穎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現代文學研究名家李歐梵的意見是頗有啓發性的。他曾在一次講學中說過:魯迅在著名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所說,中國的“聖人之徒”“以爲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集中表達了五四一代人對於父輩的不滿,五四是個反傳統的年代,是個“打死父親”的年代,五四文學的父親形象都是負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國現代文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裏,它第一次重點刻畫了一位正面的父親形象。在“滿街走着壞爸爸”的情況下,這一個“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時,在一個特殊的語境下獲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聲譽。

(節選自《〈背影〉何以成爲經典》,《語文學習》2002年第2期)

三、《背影》的表現角度新穎獨特 (凌煥新)

如何選擇表現角度?這是散文創作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絕非雕蟲小技。在我們的文苑中,善於選擇角度者,則可能自成高格,不善於選擇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選擇了一個最佳表現角度──“背影”,並把它轉化爲藝術美的一篇佳作。

《背影》的表現角度新穎獨特。

一般寫人物,較多地從正面着筆,或寫面部肖像,或寫姿態、服飾。正面寫當然有其好處,然只從一個角度寫多了,也會讓人感到呆板乏味。契訶夫給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誡說:“你忙着描寫人物的臉……這又是老一套,這樣的描寫是可以省掉的。五張描寫得很詳細的臉,會使讀者的注意力疲勞。”《背影》則另闢蹊徑。作者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除了文章開頭的點題外,全文共寫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爲父親,在兒子的心目中是多麼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無不了如指掌。然而當父親臨別送行時,爲兒子買橘子而艱難地在月臺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卻深深地打動了兒子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動的眼淚。第二次是父親離去時。這一背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裏,找不到了。猶如電影畫面那樣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濃,人愈遠而心愈近。第三次,從信中得知父親困頓的際遇和頹唐的心情,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它將成爲“我”終身難忘的一個定格畫面。是的,寫人物從背影這個角度着墨,爲數很少,然而,“文章有衆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衆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說:“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難而上,選擇背影這個新穎獨特的角度,這是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獨特發現,也是表現事物的一種藝術創造,顯露了作者不隨人後、敢於創新的藝術才華。

背影的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

寫作對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藝術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於把這些光束進行聚合,從而形成藝術的焦點。父親在火車站爬月臺時“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個背影,是在一個特殊環境下活動着的背影,它就是這篇散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抓住這特殊的一點,似乎把兒子對父親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緒都奔向一箇中心進行集中、組合、強調,熔鑄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挑選什麼角度,除了便於將分散孤立的東西化爲凝聚的一點外,還要注意能否表現事物的本質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現事物的某些非本質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醜化事物的本來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東西表現爲主要的整體的東西。這樣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畫人物,如何選擇最佳角度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徵呢?魯迅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因爲“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顧愷之語)。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寫的這個特殊的背影,卻也同畫眼睛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個角度觀察,不僅看到父親“形”的特點,還洞察到他“神”的方面的種種本質特性。父親老境的頹唐、心情的憂傷、父愛的真摯等都通過背影恰當地顯示出來。背影,猶如電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親豐富的內心世界,照見了他的靈魂。

背影的表現角度,給人以馳騁想像的藝術境界。

特定情景下的父親的背影,特別是離“我”有一定距離的背影,由於視覺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親的臉部及其正面表情動作的種種描繪,作者只用極簡練的速寫筆法,抓住傳神的細節,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輪廓畫,創造出一種意蘊豐富、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給讀者以自由想像的廣闊天地。從父親努力掙扎攀上月臺的背影中,人們會聯想到父親當時吃力的神態,或咬牙使勁,或汗溢面頰,想見其甘心爲兒子奔波的情懷;從背影中,人們還會想得更多,似乎會看到父親家道日衰的過去,也會預見到他離“大去之期不遠”的未來。而這背影,實際是當時社會的一個投影。如果讀者鼓起想像的雙翼,那麼,還會從中看到千萬舊知識分子困頓的身影。由於背影的表現角度選得好,寫得隱而不露,約而不繁,含不盡之意於背影之外,發人深思,催人聯想,所以它具有較大的藝術容量,經得起讀者反覆鑑賞。記得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曾說過:“藝術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創造引起讀者審美再創造的刺激物。”朱自清先生選擇這個特定的角度寫背影,也就是要創造引起讀者藝術想像的誘發物。如果表現角度平直淺露,寫足寫滿,勢必束縛了讀者想像的翅膀,限制讀者的藝術再創造,使筆下的形象變成失去藝術生命的“死物”。爲此,選擇角度,要從有利於給讀者創造想像的藝術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現角度,可以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給散文帶來搖曳多姿、羣芳爭妍的風采;散文的表現角度也需巧於運思,獨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鮮明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風格。散文的表現角度既是技巧問題,又同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觀察有關,滲透着他們的美學理想。願我們的散文愛好者,從《背影》的可貴經驗中,吸取有益的啓示吧!

(《從〈背影〉看散文如何選擇表現角度》,《國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二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背影》的剪裁(葉聖陶)

這篇文章把父親的背影作爲主腦。父親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見的,現在寫的卻是使作者非常感動的那一個背影,並不是平時看見的。那麼,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那一個背影,當然非交代明白不可。這篇文章先要敘明父親和作者同到南京,父親親自送作者到火車上,就是爲此。

有一層可以注意:父子兩個到了南京,耽擱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車,也有大半天的時間,難道除了寫出來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沒有旁的事情嗎?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約去遊逛不就是事情嗎?然而只用一句話帶過,並不把遊逛的詳細情形寫出來,又是什麼緣故?緣故很容易明白:遊逛的事情和父親的背影沒有關係,所以不用寫,凡是和父親的背影沒有關係的事情都不用寫,凡是寫出來的事情都和父親的背影有關係。

這篇裏敘述看見父親的背影而非常感動,計有兩回:一回在父親去買橘子,爬上那邊月臺的時候;一回在父親下車走去,混入來往的人羣裏頭的時候。前一回把父親的背影仔細描寫:他身上穿什麼衣服,他怎樣走到鐵道邊,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臺,都依照當時眼見的寫出來。在眼見這個背影的當兒,作者一定想到父親不肯讓自己去買橘子,仍舊是把自己當小孩看待,這和以前的不放心讓茶房送,定要他親自來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腳伕講價錢,囑託車上的茶房好好照應他的兒子等等行爲是一貫的,中間含蓄一股愛惜兒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父親爲着愛惜兒子,情願在鐵道兩邊爬上爬下,做一種幾乎不能勝任的工作,這真是除了永遠感激以外再沒有什麼可說的事情。以上這些意思當然可以寫在文章裏頭,但是不寫也一樣,讀者看了前面的敘述以及對於背影的描寫,已經能夠領會到這些意思了。說話要沒有多餘的話,作文要沒有多餘的文句。既然讀者自能領會到,那麼明白寫下反而是多餘的了,所以作者不寫,只寫了自己流淚完事。後一回提到父親的背影並不描寫,只說“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這一個消失在人羣裏頭的背影是愛惜他的兒子無微不至的,是叮嚀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兒子分別的。但是現在不得不“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去了,做兒子的想到這裏自然起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緒,也說不清是悲酸還是惆悵。和前面所說的理由相同,這些意思也是讀者能夠領會到的,所以作者不寫,只寫了“我的眼淚又來了”完事。

到這裏,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讀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於白讀。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麼呢?就是把父親的背影作爲敘述的主腦,從其間傳出父親愛惜兒子的一股深情。

(《談〈背影〉》,《國中語文課文分析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五、《背影》精巧的構思(劉彬榮、林珠)

《背影》無論記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在平實當中蘊藏着極爲精巧的構思。

父親的那個背影是全文描寫的焦點。爲了寫好這個背影,文章除了對背影作了筆酣墨暢的細緻的描寫外,還以背影爲中心,前後安排了許多巧妙的襯托與鋪墊。

文章開頭寫父子一同回家奔喪,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爲了交代事情的開端,和背影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其實不然,這個開頭爲整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設置了暗淡的氣氛,悲涼的環境,父親的背影就是在這樣的氣氛環境中出現的,這暗淡的氣氛,悲涼的環境,與父親對兒子滿腔的溫情形成對照,顯示出父愛的崇高。父親當時正處於喪親、失業、典賣、借錢這樣“禍不單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並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愛護着自己的兒子,爲兒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那都是些怎樣的事情呢?有的並不是非他去做不可的,如送兒子上火車;有的既不是非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勝任的,如爬過鐵道去買橘子。但在父親的心目中,這些事都是非他親自去做不可,都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做便於心不安。他一一竭盡全力去做了,做得那麼認真、自然,又那樣甘之如飴。比如過鐵道,爬上爬下,明明是那麼吃力艱難,然而做完之後,他“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爲了照顧好兒子,什麼災禍、勞累,他都置之度外了。父親在這千難萬苦的逆境中爲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貴多少倍。這種情況下出現的父親的背影便不同於隨處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滿感情、飽含深意的背影。

父親送兒子上車站一段,從父子兩方面着筆。父親這一面,考慮再三,覺得非親自送兒子不可,兒子那一面呢,卻不以爲然,他想的是自己“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對父親的送行並不怎麼在意,並沒有懂得父親的心思。所以,父親和腳伕講價錢,兒子“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父親囑託車上的茶房,兒子又暗笑他的“迂”。父親飽經世故,不會不比兒子更清楚“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真是白託”,但知不可爲而爲之,正是愛子心切的緣故。然而兒子卻認爲父親的舉動討嫌,以致腹有所誹。這自然並非兒子不愛父親,而是做兒子的畢竟不理解父親。後來背影出現,兒子清楚地看到父親竟爲自己做着力不勝任的工作時,終於完全理解了父親對自己的那顆仁愛的心,以致流下淚來。這是交織着感激、悔恨、慚愧的淚。父子在這個過程中內心感情的差異及變化,使文章起伏有致,也顯示出父親背影的感人力量。

父親買好橘子,終於離去,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結束了。可是接下去又寫了一段,寫父親近年老境頹唐的苦況。這一段可以說是對背影描寫的深化。它一方面起到和開頭的氣氛、情調相呼應的作用,反映出父親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當時社會的陰冷,另一方面繼續加強背影的形象。父親晚年,境況不好,待兒子有時不如往日,年老體衰,也不能像過去那樣爲兒子奔走操勞,但他那顆疼愛、關心兒子的心並沒有變,“只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如果說父親以前爲兒子做到了“鞠躬盡瘁”,現在到了晚年,則做到了“死而後已”。兒子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了父親的背影,應該說,兒子這時意念中的背影,並不單單是父親往日背影的再現,而且還包含着老年父親的身影,這個背影,寄託了兒子對父親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讀者對全文的印象。

(節選自《感人的力量從何而來》,《國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二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六、朱自清:低調的人生(舒禾)

《背影》之聞名,其實在平常。也不必說“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於綾羅綢緞,柴扉炊煙之於鐘鳴鼎食,自然抹去了“爲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按說,這樣的取材細微、速寫簡易,最難見奧妙,但作者無意雕琢經營自己的感受,就讓它吐露又何妨!有幾分悲涼寥落,有幾分溫暖惆悵,像是有什麼,又像是沒有什麼──“父親蹣跚遠去了”,在父與子之間、過去與未來之間,一切很簡單又很複雜地凝聚着“天涯淪落共此間”的感情,原是人人皆可體味而又體味不盡的。朦朧的啓示也許就在這裏──自然和靈魂在其中啓示了自身。啓示什麼並不須指點,它的召喚力正在於永遠爲非強迫的響應留有餘地。

在50年代,關於《背影》曾發生過是否宣揚小資產階級感情以及應否再把它選入教材的討論。恐怕後來連這樣的討論也不需要了。然而即令在“無情”的時代氣氛裏,仍有不少人悄悄留連於這種寓溫潤於樸素的文字,好像在沙漠中邂逅綠洲、水泉。許多人,包括隔代陌生的人,或許也在性情上響應過朱自清,無緣耳提面命,多在親切的影響。他爲人爲文的“平常”,溝通着人世間疏離的感情。

非常之文,非常之事,世上有,但多不在強求,強求易燥,燥則易折。《論語》上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差不多是這意思。在孔夫子看來,狂狷是要互補着纔好。朱自清算不上強者,性格的收斂或許註定了理想的不能圓滿、註定了低調的人生,只能於有所不爲中有所爲。這倒也落得難在身後有一本不平淡的傳記,或者說正像他的文章、生業都缺少非常的主題材料。然而平常之於他,未始不難。所以好多年,他常在寂寞困愁裏,一首《盛年自懷》寫着:“前塵項背遙難忘,當世權衡苦太苛。剩欲向人賈餘勇,漫將頑石自蹉磨。”

五四時的青年知識分子,後來不能不各自須尋各自門。在“蹉磨”中做着,努力着,這是朱自清選擇和實踐的一路。同好的還有葉聖陶、夏尊、豐子愷、劉半農、鄭振鐸、聞一多、俞平伯、宗白華、沈從文諸位,大致相知相沫,服務於教育、文學、出版,可以說,偏於文化學術園地的耕耘。朱自清更是在中學和大學的教壇上鞠躬盡瘁而歿。在當時,恐怕很難評價這種節制、淡泊的人世態度。然而朱先生的定力在於此,文化和人格理想也在於此。我們讀其遺文,想其爲人,可知他如何以踏實、持正、勤勉、厚容的質料來鋪這條路。人不可能脫離他的時代,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不媚不亢的態度投入這時代。如此,朱自清大約寄懷於顧亭林的精神──“自今以往當思以‘中材而涉末流’之戒”。即在出處去就、辭受取與之間躬行着“博學於文”和“行己有恥”,一面不苟且遁世,一面又“明其道而不急其功”,當然算不上時代的先鋒,卻也在路上留了些深深淺淺的腳印。這更像任着一種“牛軛精神”,苦樂皆在其間。這種精神落實到文化學術上,其益處大概仍在“爲非強迫的響應留有餘地”。比如我們注意到在治學上取一種不武斷的態度,既非“信古”又非“疑古”的“釋古”取向,都同不求甚解而好言語道斷的風氣不相同的。

從一種望而崇高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感去判斷,朱自清所選擇的路並非一條大道,甚至在多爲慷慨激昂之氣所瀰漫的年代,連他本人也要惋嘆走着一條“死路”,在當時和嗣後,人多以爲無望。但他又不肯自棄,因爲他實在是以教育和學術的傳播爲自己的生命了。其實,世界上原本是沒有路的,或者他因爲承認了一己的有限,便在這有限裏來燃盡了自己。

如果以朱自清的狀態來看待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不論一時的興衰,大概可以承認他們的選擇本來是很有限的。多少年,讀書人常在考慮進退的問題、“獨善”和“兼濟”的問題──“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選擇的矛盾聯繫着身心的憂樂窮達。這似乎難以用正確或錯誤、積極或消極的尺子來作簡單衡量。長話短說,一個平常的耕耘者比建功立業的鬥士可能要顯得缺乏意志與熱情。然而情願放棄擔當主要角色的機會,情願承受寂寞而耽於一種心靈的跋涉,比如自處於學術之角,亦未必不充實,不能有卓然的奉獻。儘管這體現爲一種退避、妥協,甚至是無可奈何的,且常與人生的問疑爲伴──何來何往,生兮死兮,頗以誘惑糾纏爲苦。

(節選自《尚在旅途》,《讀書》198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