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文學名人>

程樹榛簡介

中國文學名人 閱讀(5.2K)

盪舟日月潭

程樹榛簡介

作者:程樹榛

我們大陸文學期刊訪問團來到寶島臺灣之後不久,就要求主人安排我們遊覽日月潭。主人非常理解我們的心情,就在訪問臺南的光華大學後,不顧旅途的疲勞,帶領我們一行,連夜趕奔日月潭。

這兒是我們久已嚮往的地方。早在國小的教科書上就讀到了它,在地圖上看見它,以後又不斷地在廣播裏聽到它;特別是在屏幕上望見它的“芳容”,因而在心頭深處常常揣想着它真實的模樣,現在已經來到它的身邊,怎麼不想急切地看到它?爲了使我們更多地瞭解它,在汽車行駛途中,隨行的導遊先生特意向我們講述了有關日月潭的傳說。這位導遊先生叫李鳳祥,是個很風趣的人,胖胖的身材,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眼圈,很像動物園裏的大熊貓。他倒很有自知之明,見了我們的面首先自我介紹說:我長的樣子非常像大陸的熊貓,你們乾脆叫我熊貓好了!他的父親原籍是山東人,來臺灣之前,在內地有個美滿的家庭,父母健在,兒女雙全。隻身來臺後,又重新組合了家庭,生下了李鳳祥兄弟三人。他們和老家相隔40年,音信全無,彼此毫無所知,直到上世紀80年代,兩岸關係鬆動後,才重新聯繫上。當李老先生第一次收到大陸的妻子寄來的照片時,竟誤認爲是自己的母親,頓時流着眼淚對高興的兒女們說:“想不到你們奶奶還活着呢!”可仔細一看,方辨認出原是自己的結髮妻子,不禁又嚎啕大哭起來。“演了一小出人間悲喜劇!”李先生樂呵呵地笑着說。他曾經多次回山東老家,與大娘和同父異母的兄姊們團聚,並學會了幾句山東方言,講得雖很生硬,但一路之上不斷學說,既親切又有趣。當給我們介紹日月潭的故事時,開始又用山東人的腔調:“俺就給你們說說(xue)這(jie)個日(yi)月潭,”他先兀自笑了,然後改用標準的臺灣式的普通話講了起來———

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地方突然出現大旱年景,莊稼顆粒不收,餓殍遍地。居住在這裏的臺灣原住民同胞,便燒香唸佛乞求上天,降水以解危難。上天被人們的誠心感動了,便派遣兩位神仙下來設法解救。他們一位是太陽神,一位是月亮神。二神商量之後,決定在此掘出兩個大水潭。太陽神一顯神威,便掘出個形如日輪的水潭,水爲紅色;而月亮神則掘出個形似彎月的水潭,水爲碧波。於是便形成了日月二潭。從此,這裏的旱情便徹底解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當年二潭中間被一條道隔開,這個道叫光華道。後人曾有一副對聯來形容它們,聯曰:“色分丹碧東西異;象判陰陽日月同。”又不知過了多少年,人們因修建大水庫,把中間的光華道扒開了,使二潭連成一體,於是就形成了今天的這個日月潭,現在潭的中心還有個光華島,就是那個光華道留下的標誌。光華島不僅風景秀麗,島上還有月下老人像,專爲青年男女婚戀搭橋牽線;故南投縣的縣長每年都要在此處爲衆多的新婚夫婦證婚。說到這裏,李先生笑道:“此行諸位若是想在臺灣再找個如意之人,明天可去光華島向月下老人求助。”他的話把大家都逗樂了。

李導遊富有風趣的解說,驅除了我們旅途的疲倦,同時更增加了我們對日月潭的嚮往。

說話之間,日月潭地區到了。這次,我們又沒有下榻星級大賓館,而是到潭旁特設的小木屋投宿。一棟棟小木屋匍匐在山坡上,在黑魆魆的夜空下,給人一種朦朧的美。進門之後,豁然開朗,完全爲現代化設施,只不過更加寬敞,更加舒適罷了。這兒幽靜極了,聽不到任何喧囂和嘈雜,似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當然很快便夢見周公了。

次日,我醒得很早,獨自一人踱出室外,這時才得以看見外面的風光。只見周圍被高高的樹木所環繞,枝葉繁茂,鬱鬱蔥蔥,樹下面芳草如茵,被修剪得坦平如毯;筆直的道路把碧毯一塊塊切開,我們住的小木屋就坐落在上面。小屋門前都豎立一塊木牌,分別用花卉的名字標註其上,實即各座小屋的名字。我住的是“菊”齋,其他尚有“梅”、“荷”、“蘭”等,非常富有詩意。早晨到處仍很幽靜,沒有行人,只有幾隻小松鼠嬉戲在小道上,我走近它們時,它們只顧自得其樂。

用過早點,便驅車去遊日月潭。站在潭邊一看,眼前的風光亮麗得耀眼。它的周圍青山滴翠,嵐氣氤氳,晨光從山谷中斜射過來,照得水面銀翅金鱗,分外悅目。潭水清可見底,碧波盪漾,水天一色,真是美不勝收,不愧是人間佳境。我們十餘人租了一隻遊船,在潭內遊覽。船老大是一位年過半百的當地人,得知我們來自祖國大陸,顯得格外熱情,滿臉皺紋一下子全都綻開了,立即解纜啓航,直奔湖心。

早晨的日月潭,遊人不多,因此,我們的遊船前後左右自由馳騁,暢行無阻。當駛抵光華島時,已經紅日當空,陽光普照。光華島如一個綠色的圓球嵌在潭心,蔥蘢的林木,密密叢叢裹成一團,令人不禁產生一種神祕感。因而有一位文友突發奇想地問道:“這潭裏有水怪嗎?”船老大笑而答曰:“水怪從未聽說過,但是卻有不少情侶到這裏幽會。”又問:“要拜月下老人嗎?”他想起導遊李先生講的故事。回答:“那是自然的了!”大家爲之粲然一笑。船老大還向我們介紹:這裏還有不少景點,諸如:供奉孔子、關公和岳飛的文武廟;飼養孔雀和各類珍禽的孔雀園;臺灣山地文化中心,以及玄奘寺、

慈恩塔等。它們多半從中原文化移植而來。聽了這些介紹,更可體會到臺灣的一切根都在何處。可惜,我們因日程和時間所限,未能盡情遊覽這些名勝,頗以爲憾。

不過,當我們棄舟登岸,來到德化社時,又有了意外收穫。原本生活在日月潭附近的邵人部落,因潭中興建發電廠,水位高漲,原處無法居住,便遷移到德化社。據說,邵人目前僅有600人,以販賣邵人特產與歌舞表演爲生。我們先行來到一家邵人老店,店老闆獨出心裁在門前免費提供原住民服飾,讓遊人們拍照留念藉以招徠顧客。我們抓住這個機會,一一地換上新裝,集體留影;更爲有趣的是,我們還被特別邀請到歌舞廳內,和正在表演的邵人少男少女們一同翩翩起舞。臺下觀衆對我們大陸來的遊客,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之忱。我們也樂融融地浸沒在同胞之情的溫馨中。這可算作當天遊覽日月潭的高潮了。

美麗的日月潭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