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經濟名人>

施正榮簡介

中國經濟名人 閱讀(1.17W)

施正榮:創業要有商業意識和市場意識

施正榮簡介

2007年1月14日,長江商學院舉辦以“中國企業的新藍天戰略”爲主題的高層論壇,探討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中國民族企業新的方向、戰略與重點。新浪財經全程獨家報道。以下爲: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正榮發言。

施正榮:談到我當時只帶了一個腦袋和幾十萬美金到國內創業,我剛纔聽趙教授關於機制的理論,我認爲結合我的經驗來說,它確實很重要。他第一個就是說計劃、執行和監控的重要性。很多人問我爲什麼會成功?我說:“天時、地利、人和”。我想可能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對機制的表述。作爲一個科技創業者,我認爲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很強的商業意識,或者是市場意識。其實項院長也是在做一個企業,在做一個商學院。他之所以能成功是跟他的思維有關係。我覺得作爲一個技術型學者創辦企業,一定要有商業意識和市場意識。

我覺得創新最重要的是理念創新。項院長在是中國是屬於批判的學術派的學者,學術派是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思維。我覺得一個人具備了理念的創新就成功了一半。沒有一個創新的理念,你永遠都不能超前。你沒有創新的理念,就很難有一個創新的戰略,或一個創新的執行力。所以很幸運,尚德公司有一個很好的團隊,同時這個團隊也有很好的執行力。我們公司自從在國外上市以後,也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讓我們把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們也嚐到了甜頭,就花大代價招聘國內外一流的人才。我過去跟他們開玩笑,以前是沒錢,僱不起人。做了一年都沒有結果。現在招到了到位的人,甚至一個星期就把事情做好了,無論是定量的,還是定性的。所以我覺得人才非常重要。

主持人:您是先知先覺,但是大多數人是後知後覺。您說一下您是怎麼獲得這個先機的?

施正榮:在1995、1996年太陽能開始發展,當時我在遐想,也許這技術真能派上用場,所以一直關注事態的發展。1995年到2000年太陽能技術一直髮展很快,我就跟國內的一些企業談,我的技術能派上用場,我有先入爲主的優勢,加上自己比較強的背景。而且我自認爲我不是死讀書的人,我有商業意識和市場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決定到國內來。但是我在國外研究的是第二代的太陽能利用,但我很明白,在國內不能用這個技術。所以我決定用第一代技術製造大規模的生產。

很多技術人員對技術要求非常的完美,一定要用最先進的最完美的,但對企業來講,未必合適,要用消費者最需要的技術,這也是能爲你創造最大價值的技術。所以我們選擇了合適的技術,並且我們用一種超常規的速度發展這個產業。當第一條線投產以後,很快把市場定位在了中國。我們之前沒有把市場定位在中國。所以,我們很清楚把市場定在國外。在投產不久,很快把03年的產品權賣掉了。第一條線投產3個月,我馬上提出來要擴產。當時我們沒錢,但是看到市場有機遇,就採用二手設備、國產設備,改變工藝,用最低的成本,把它最快建成,到2003年底建成了,然後抓住了2004年的火爆的發展機遇。公司的產值一下翻了十倍。這就是我剛纔講的天時地利人和。再一個要有政府的支持,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我是不會回國創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