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大學聯考作文創新例說(二)—語言創新

語言運用 閱讀(7.6K)
大學聯考作文創新例說(二)—語言創新

如果說好的題材是作品的搏動的心臟的話,那麼,優美的語言該是美麗的面龐了。考生依託語言的載體,向閱卷老師展示寫作才華,語言是否有亮點,是否有出彩之處,直接影響了印象分的判給。很多改卷老師說:“一篇作文,出現‘月亮’,最好不過;如果沒有‘月亮’,‘羣星璀璨’也很好;沒有‘羣星璀璨’,出現‘數顆星星’也就不錯;千千萬萬不能給閱卷老師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考生平時習作中有意識的追求,考試中熟練的“包裝”一些語句,弄出幾顆明亮的“星星”,會使自己的作文生色,從而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取得好的成績。下面介紹幾種語言出彩的方法,定能令你的文章文采飛揚。
一、努力使語言通順、流暢
用詞準確,句子間聯繫緊密,文氣連貫通順,就自有一份文采。例如:
(1)我眼中的瀟灑,不在乎外露的言談舉止,而在於內心的出世態度。穿一身灑脫的衣裳,不是瀟灑;言行不拘小節,也不是瀟灑。正如佛門所說的悟性,瀟灑的感覺全在於人的心間。人世間的名利情愛、恩恩怨怨,你是否能不沉迷其中,爲其左右呢?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間,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瀟灑,就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感覺,就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品味。只有洞察到世事規律,只有善於自我調節、體味人生真諦的人,才能真正瀟灑起來。《我眼中的瀟灑》
(2)人生坦蕩,死而無憾。做老實人,對自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他們不必絞盡腦汁去壓低別人,擡高自己,他們不屑於這樣做;他們不用處處謹小慎微,去提防別人,他們不必這樣做;他們不必察言觀色,欺下瞞上,他們不會這樣做!老實人一生生活在坦蕩之中,信自己,愛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自己的人格。朋友,要做老實人----你得對得起你自己。《要做老實人》
另外多用修辭手法。整句,句式整齊,文脈流暢,氣勢雄渾,豐富多采的句式使文章節奏明快、波瀾起伏。
(1)“蘋果爲什麼落在地上?”這個疑,對於探索“萬有引力”的牛頓有極大的啓示;“水開了,壺蓋爲什麼跳起來?”這個疑,使瓦特發現了蒸汽的力量;“掛燈搖擺幅度不論大小,爲什麼時間都是一樣?”這個疑,使伽利略發現了等時性原理。《說疑》
(2)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這是張海迪面對命運挑戰的一份坦然;眼前閃耀着一個純真的微笑,這是桑蘭面對傷痛的一份無悔。她們承受着苦難,卻收穫着希望;她們承受了黑夜,更收穫了黎明的曙光。《談談忍受力》
(3)人生如行船,不會總是風平浪靜,我們必須去承受一時的不公,去承受不被理解的苦痛,去承受無人喝彩的寂寞,去承受努力之後失敗的沉重,去承受……只要你勇敢地承受過,那即使你最總終不能停靠在理想的彼岸,你的人生也一樣是精彩的。《談談忍受力》
(4)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和輝煌。《道德仍需燦爛》
(5)現代價值觀不能到文藝復興的個性解放中挖掘,不能到薩特的存在主義中挑撿,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異化中剪取……
二、要善用整句
語言最忌諱的是累贅囉嗦,然而有一種囉嗦卻別有趣味,我們姑且稱其爲“文字遊戲”。
有位考生是這樣寫什麼是“誠信”的:
誠信是什麼?
農民說,誠信是一粒種子,爲了大地的豐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長;
工人說,誠信是一座熔爐,爲了祖國的建設,就要把生鐵煉成好鋼;
軍人說,誠信是一個哨位,爲了人民的重託,就要守住邊疆;
學生說,誠信是一棵小樹,爲了園丁的哺育,就要成爲棟樑;
這樣寫,就比說“誠信是各行各業的人們都要遵守的道德準則”要好的多,作者把“各行各業的人們”這種概括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工農兵學這樣比較具體的可感的對象,並且用他們的言論和具體的工作崗位、成績、願望等等取代了自己對“誠信”的枯燥解釋,這就是文采,這就是形象思維的結果。還有的這樣寫什麼是誠信:
誠信不是金錢,但千金難買季布一諾;
誠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詐的鄭秀黯然失色;
誠信不是知識,但勝過張儀的學富五車。
這樣寫又比說“誠信是最寶貴的人生品格,它比什麼都重要”要高出一籌。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樣寫不是化簡爲繁,囉裏囉嗦,自找麻煩嗎?其實,文章該囉嗦時就得囉嗦。如果圖省力怕麻煩,那最好就是別寫文章。有一首古詩這樣描寫水中的魚兒:“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如果爲了圖省事,把它改成“魚戲東西南北”一句話,還有什麼意思?再如,什麼是生活?這也是很難用抽象語言概括的,但會寫作的學生是有辦法的,他這樣解說:
生活是鏡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生活是美酒,會喝的說它甜,不會喝的說它苦;
生活是一首詩,有抑揚頓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憂傷,也有激昂歡樂。
這組句子就通過形象思維,巧妙的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看法,並且意蘊深厚,耐人品味,堪稱警句,使文章頓生光彩。
再如,有人覺得杜牧的七言絕句《清明》詩太囉嗦,不夠簡潔,於是把它改成了五絕:“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搖指杏花村。”刪去了“紛紛”、“路上”、“借問”、“牧童”幾個具體的富有形象感的詞語,簡則簡矣,但原詩的意境全失,人們還是喜歡有點“囉嗦”的杜牧原詩。可見形象思維是文章妙趣橫生的關鍵,絕不是一句“囉嗦”就能否定的。
範文一:《漢語是美麗的》
小時侯讀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雖不解其意,但漢字音節那琅琅上口之感,卻使我感受到音韻之美。
吟到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驚歎我們的文字竟有如此神奇,將大海描繪得波瀾壯闊,如在眼前。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看過《紅樓夢》,領略到曹雪芹筆下黛玉的孤高傲世、卓而不羣,寶釵的暗藏心計、矯揉造作,熙鳳的精明能幹、潑辣性情——幾百個人物被作者用我們的民族語言描畫得栩栩如生,使我與主人公同喜同悲。
從此我便徹底被漢語之美所折服,以後又漸漸省悟了許多許多——
好象記得一位作家曾說過,漢語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浩淼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吹”、“綠”不定的江南岸;是莊子的逍遙雲遊,是孔子的顛沛流離;是魏武的老驥之志,是諸葛的錦囊妙計;是君子好逑的《詩經》,是魂兮歸來的《楚辭》;是執過羊鞭的《兵法》,是受過宮刑的《史記》;是屈原的哀郢沉江,是杜甫的沉鬱頓挫;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
漢語還是遒勁多變的書法寫意,是“歲寒三友”的紙身墨影,是似字非字的仙風道骨,是人生變數的篆、隸、楷、草。着下難道不美嗎?
當然,漢語曾經還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清風不識字”的殺身之禍;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悲慘命運;是范進中舉的癡笑癲狂;是假洋鬼子的裝腔作勢——
於是,“五四”一聲吶喊,漢語又剪下了長辮子,脫下了長衫,有儒雅的文言文變成了瀟灑的白話,有聖賢的殿堂走下了平民的書攤。從此漢語之美進一步滲入到我們生活當中。
然而受到了美風西雨的影響,當今漢語居然有“髮菜”變“發財”的可笑,有“棺材”變“官才”(升官發財)的滑稽,有“八”生“發”的諧音;有默默無“蚊”的騷擾,有“酷妹”、“帥哥”的無聊,有網絡文化中“880”(拜拜您)的粗製濫造——漢語之美被漸漸抹去。
漢語是我的口音,我的膚色,我的血型,我幼年的兒歌,我少年的作文。漢語是我的生活習慣,我的生活方式。我怎能遺棄她,我們怎能擯棄她呢?
像無法選擇血緣和親生父母一樣,我們無法拒絕漢語對我們的哺乳。讓我們重新審視母語,她是我們民族的根,生命的存在,美的化身。
漢語,我心中那一方聖潔、美麗的土地——
範文二:《歷史的選擇和選擇的歷史》
我曾在嚴寒的冬日登上玉皇頂,看着銀裝素裹、雲氣繚繞的泰山;我也曾踏上長城,在氣勢浩然的磚石羣上,看着落日將腳下的長龍染成金紅;我更曾兩次遊覽蘇州,在拙政園的山水、獅子林的山石中感嘆古典園林的精緻,然而我知道,它們能當選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卻絕不僅僅是因爲眼前我能看到,觸摸的美景,更多的卻應該是歲月流逝後,歷史在那裏留下的、頗有獨特韻味的沉澱。
泰山上既有佛寺又有道觀,同時也有屬於自己的泰山神和泰山奶奶。於是,這座威嚴的山峯將自己籠罩進了由宗教織成的光環裏,顯得卓爾不羣起來,但這又不是他全部的尊崇,君主帝王虔誠的、祭拜天地的旅程,文人墨客、一代宗師的比吝溢美令它身兼帝王的高貴與騷客的詩情,且不說秦皇漢武,康熙乾隆,孔子的一句“登泰山而小天下”足以令它名垂千古。我想,正是這些由偉大的人物積累而成的文化,正是這些在漫漫歲月裏歷史堆疊而成的刻痕才令泰山同時擁有了“歷史和文化的遺產”。
泰山如此,牽扯着數十萬勞工血淚的長城何嘗不是?令退隱官宦們殫精竭智苦心營建的江南園林又何嘗不是?其實,不是每個美麗的風景都是一份珍貴的遺產,不是每棟精緻的樓宇就象徵了一種文化。是歷史粹取後的結晶、精華方可謂“歷史遺產”,是人類活動過的體現着人類智慧的地方纔可說“文化遺產”。它們誕生,然後經過歷史的選擇,纔在殘酷的裁汰中留存、昇華,最後被選擇,成爲一點或者一段又或者整個歷史的見證。這樣的“遺產”才叫做選擇的歷史。
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蹟留存了下來,甚至成爲絕響,但也有太多本不應該被毀的被散爲煙塵。我們觀摩着承德避暑山莊裏清帝王的手跡怎能不念及英法聯軍一把火毀去的萬園之園?我們仰視樂山大佛悲憫的眼又怎能不想到在塔利班炮火中毀去的巴米揚大佛?又幸好拿破崙只毀去了獅身人面像的一鼻,不然,埃及人民的血汗只有湮入黃土,人類辛辛苦苦地鑄造出本該不滅的輝煌,又怎奈何戰爭慘烈的破壞?創造者艱難、毀滅者舉手之間,又或者,人類現在的文明也要接受歷史如此的選擇?然而經歷了這樣的“揮霍”,將來能被後人選擇的歷史還能存在多少?人類保護着過去,也希望人類同時用心盡力地關注一下現在,不然,我們的“遺產”就太微不足道了。
誠然,我們不知道歷史將如何發展;誠然,我們不清楚後人將如何選擇。於是,我們不知道究竟會是貝聿銘的香山飯店又或是樑思成竭力保護下的京都能爲後人所選擇,我們也不知是口技或是相聲能成爲未來的瑰寶,但至少我們應該努力,讓歷史有更多餘地去選擇,也讓後人有更多可供選擇的歷史,畢竟,人類不能永遠對過去表示遺憾。
點評:這篇作文顯示出作者知識面比較廣,視野比較開闊,中外古今的知識融合的比較好。對什麼是文化遺產把握比較準確,能夠看到文化遺產之所以留存至今有歷史選擇的原因,這點難能可貴。但作者最後的觀點和結論有些模糊,也沒有展開繼承和發揚文化遺產的問題。
範文三:《千年的呼喚》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學大師發自肺腑的吶喊,它曾在勾心鬥爭、爾虞我詐中變得不名一錢。它曾是無數飽學之士終生恪守的行爲規範,它曾是陰險狡詐之輩賴以飛黃騰達的外衣。它太簡單,簡單得連伢伢(牙牙)學語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複雜,複雜得讓有些人將它遺失得無怨無悔,無影無蹤。
它,就是誠信。
有了它,纔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承諾;纔有了五關之前"赤兔胭脂獸"的一騎絕塵,纔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豐功偉績。因爲誠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服)衆"的宋江才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因爲誠信,平遙小城誕生出來的"日開(升)昌",纔將分號開遍大江南北,將半個中國的財富會(匯)集一堂。同樣是因爲同廣大人民羣衆的誠信之約,嘉興南湖的微波,井崗(岡)山頭的星火終於匯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捲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個年青政黨走過了八十載的漫漫征程。
然而,歷史不會忘記,在一次次烈火硝煙中,在一場場血雨腥風下,誠信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無可奈何……
宋襄公追求誠信,可在羣雄逐鹿,弱肉強食的戰國,靠誠信他屢戰屢敗,在失利與孤獨中無力迴天,憂憤而死;宋江追求誠信,爲了它,他率領108名好漢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直到長江水盪滌着張順的碧血,蓼兒窪埋下李逵的冤魂,這份忠貞,至死不渝,留下的只是無數仁人志士的扼腕嘆息。終於,蘇州才子金聖嘆背棄了這條路,一個大手筆,腰折了宣揚忠孝節義的教科書,也許從那時起,誠信開始擺脫了封建枷索(鎖)的桎梏,一種嶄新的人文精神開始悠然自立。
當一場春風吹遍大江兩岸,中國開始敞開胸懷,迎接八面來風,我們驀然發現,時代已經賦予了誠信以新的內涵,它變得獨立了,堅實了。在它的指引下,萊茵河畔,蕩起了滾滾的"海爾"潮,聯合國的講壇,開始有了中國人字正腔圓的“吶喊”,就在昨天中國“入世”問題取得重大進展,站在世紀潮頭,我堅信,新世紀的中國將以誠信、務實的形象,傲然挺立於太平洋的兩岸。
點評:這是一篇文采飛揚的散文。從中可看出小作者熟讀文史的功底、駕馭語言的能力,以及善於獨立思考的個性。開篇一組排比整句,使用了對比手法,推出了全文中心“誠信”,然後作者縱觀古今,將歷史上的誠信之士、誠信之事信筆推出,他們均因誠信名垂青史。緊接着作者筆鋒一轉,指出了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誠信也曾蒼白無力,扭曲變態,留下了多少讓人嘆息的故事。帶着封建枷鎖桎梏的誠信是必須背棄的,作者謳歌着一種獨立的、堅實的有着時代內涵的誠信。全文思想深刻,語言遒勁,揮灑自如,結構嚴謹,一氣呵成,對誠信以正反兩方面去分析認識,使文章很有力度,是考場作文中的佳品。
三、要用散文筆法
範文一:《帶着“誠信”上路》
人生本是一條有始有終的長旅,它的珍貴就在於它的不可逆轉。如果我是那個年輕人,我會拋棄“金錢”“榮譽”或者“美貌”,我會用生命去捍衛“誠信”,因爲那纔是屬於心靈的最珍貴的東西。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我把世俗的東西都拋開,只求一顆不受紛擾的心靈”。試想失去了“誠信”,又何以慰藉心靈,使之安寧和溫馨呢?
金錢這些物慾越來越多地涌入人們的生活,許多人把“一擲千金”看成了一種榮耀與時尚。人們在越來越富足的同時,精神卻越來越貧乏。想想還有多少人堅守着“誠信”二字作爲人生的準則和信條呢?人們一面不擇手段地賺取大把大把的鈔票,一面用怪異的眼神看着“誠信”,如同看一位不合時宜的美女,滿目的驚詫和不可理解。看到這一幕,我還能說什麼呢?
於是,我把“誠信”拉過來,與我一同上路。
我遇見一個躺在路上奄奄一息的人,我呼喚他,用自己的體溫將他暖醒;我給他我的麪包,給他喝我的水。然而待他體力恢復之後,卻一把搶過我的錢袋。我愕然地張大了嘴巴,但我不記恨他,我堅信他有一天會內疚,併爲此感到深深的不安。
我繼續往前走,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人。我始終用一顆純淨無私的心去給予別人溫暖。越來越多的人變得真誠而友善了。他們帶着明淨的微笑,真誠地要與我同行。他們由衷地感嘆道:“擁有一顆誠信之心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在布撒“誠信”的人生之旅中,我疲憊甚至暈倒過,不知名的人用自己的水和麪包救醒我。我繼續向前走。在走向終極的光明與幸福的途中,"誠信"也越來越發出熠熠的光彩。我的人格和整個生命也因此格外美好。
儘管我除“誠信”外仍一無所有,但我快樂而且滿足。
人生之旅的終點到了,長翅膀的天使把我領進天堂:這裏歡迎“誠信”的人。
與此同時,我看到了那個拋棄“誠信”的年輕人。天使正檢查他的行囊。“你的‘誠信’呢?”“我丟了。”“那對不起,天堂不歡迎無‘誠信’的人,你將‘誠信’找回來吧。”
人們啊,請不要忘記帶着“誠信”上路!
點評:“誠信”在年輕人那裏成爲棄兒,這其實是現實的某種折射。當人們普遍地把追逐金錢地位作爲惟一選擇時,人們以怪異的目光看待“誠信”就不足爲怪了。但所幸的是在物慾橫流中,仍不乏特立獨行堅守誠信的人。“我”就是其中一位:不但要用生命去捍衛“誠信”,還決心用一生去實踐“誠信”,雖九死仍不悔,這就是“帶着‘誠信’上路”的含意。在“我”結束人生的長旅,結果是受到天使的歡迎,也目睹了那位拋棄了“誠信”的年輕人的尷尬。本文就是在這樣亦真亦幻的描寫中,展示了是否堅守“誠信”的終極意義。
範文二:《理性的美》
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塊浮動在水上顯現着莊重和威嚴,一任冰下藍色的水漂盪,不減半點高雅,這是理性的美。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情感如佳期如迷夢,如朦朧的目光一樣虛幻地籠罩在你的思緒中,雖然美,但是縱使你有洞明一切的雪亮智慧的雙眼也難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馳騁鳥瞰。而理性,則是明豔的陽光,它慷慨地灑向宇宙空間,哪怕是枝葉繁生的叢林,哪怕是污濁遊蕩的大海,哪怕是遙遠的孤獨的星球,都可以讓你一睹宇宙的本色。陽光下的美是真實的。
或許諸官還爲糾纏人心的家務事顰眉捋須,或許慈父正爲過去疼愛的兒子而首鼠兩端,或許朋友正爲是否告發他那狗彘不食的朋友而思緒萬千,情感如霜染了你的發,如皺紋老了你的臉,如苦藥苦了你的舌,無情總被多情擾。如果放鬆你的大腦,有原則有理性地抹去結在你窗前的細細蛛絲,擦去玻璃上的點點塵埃,你會看到一個明豔的世界,那裏山重水複處有柳暗花明,是理性給了你翅膀,讓你高飛,讓你望遠。理性總是瀟灑而優雅地從你身邊走過,他不像情感一撲一朔地踢你一腳,然後再給一個稚氣的鬼臉。理性是智慧的表現,只有智慧才稱得上是最美的東西。
總喜歡史泰龍那一張冷靜的臉,溫暖而又深邃的眼睛總是平靜地注視着遠方,額上幾條淺淺皺紋是思考的象徵,臉上的皺紋寫着堅毅和勇氣,他成爲我心目中理性的象徵。他的一舉一動都閃爍着理性的智慧。如果我們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和他一樣理性,這個世界該是怎樣的世界呀!能沉着勇敢應付人生中的變數,處驚不變,原則、熟練運用自己的能力,這是理性美的內涵。
也聽一些短視的人說,這世界太冷,需要溫度,需要感情。殊不知無聊地躁動是太感性,太缺乏理智。理智不等於冷,正如感情不等於溫暖一樣。理智是美的東西,一切美都是有溫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的思考也有侷限和麻煩,只是有些理智只是所謂的理智,沒有到達高的境界也就不會領悟到高層次的美。
窗外陽光明豔鳥語花香,在理性的眼睛裏一切都是美的,這雙眼睛也因理性而顯得與衆不同:是脫俗的美,是成熟的美,是理智的美。
點評:整篇文章對理性美進行頌讚,屬於典型的散文體。文章用多種比喻來比擬感情和理性,例如把感情比喻成水、月光,將理性比喻成冰、陽光,形象生動,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語言功底相當紮實。
文章從第三自然段開始涉及到具體事例,點出理性美的實質:理性是智慧的表現,只有智慧才稱得上是最美的東西。隨後,作者又把史泰龍的臉當作理性的象徵,道出理性美的內涵:能沉着勇敢應付人生中的變數,處驚不變,原則、熟練運用自己的能力。最後,作者表明理智不等於冷,理智的人也有感情,沒有到達高的境界也就不會領悟到高層次的美。這使得文章有思辨性,作者的智慧得到彰顯,正好和這個有思辨性的話題相吻合。
範文三:《轉折》
人們常說,人生就是一條長路,每經過一個路口都會是經歷一次轉折。此時此刻,我就站在人生的一個轉折處,茫然與彷徨使我的心如蝶翼般顫動。微風摩擦着耳鼓,我聽見冥冥中一個聲音:“這個轉折,你會如何去面對?”
我彷彿面對夜空,那幾億萬光年之遙的星雲,發出的竟是千百年前的光芒——我彷彿看見被貶的蘇軾,看到他面對轉折的從容與氣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激起了千百萬人內心深沉的迴響;我也彷彿看見盧比孔河畔的凱撒大帝,看到他面對轉折的果敢與堅毅,那一響亮的決定,成就了古羅馬的輝煌,也成就了人類歷史中值得永遠紀念的亮點;我還彷彿看見文革時期的沈從文,看到他面對轉折的高雅與昂揚,這位文學巨匠的心底荷花地依舊芬芳,人生路也彷彿充滿了荷花的高潔芬芳……
繁星在閃耀,好像是對我說:“你呢,你呢?”在這轉折的渡口,前人的帆影已經遠去,洶涌的浪潮已沾溼我的衣襟。我知道,面對轉折,需要我的樂觀、從容和勇敢。而這一切,無不源自一份對生活的信心。任何一個轉折都是一個新的契機,一個新的機遇,一個個轉折堆砌出生活的多彩。任何一個轉折都是一次對生命的考驗,一次與命運的較量;一個個轉折也就成就了一次次生命的偉大與輝煌。所以,我要微笑着去面對,平靜去迎接,勇敢去較量。相信轉折之後會有春光的旖旎,會有燕雀的啁啾,會有一條更爲寬闊的陽光大道。
人生的轉折也許並不多,但每一個轉折的影響都會很大。這些轉折也許是因爲自身的成長和經驗必經的路口,也許是生活中無辜遭遇的突變,但毫無疑問的是,都需要我們去面對。
抓不住的歲月的鳥翼,被火光映在手掌;每一次轉折,都形成一道深深的掌紋,比羽毛還要清晰。我多希望,在我們走到長路盡頭的時候,那每一道掌紋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不息的生命力;我多希望,在每一個轉折的路口,都留下我們頑強的身影和從容不迫的笑容。
記得席慕容的一句話:“每一條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選擇的方向。”而在這“走過”與“走下去”的轉折路口,待我以最充溢的信心和活力,去感受靈魂舞蹈如花之綽約;待我用最堅實的心靈和意念,去創造人生爛漫如霞之輝煌。(人民網北京6月23日訊)
範文四:《關於誠信的思考》
曾經讀過一本書,是關於美國人的消費,書上說:美國人都是在花未來的錢,而享受現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既然美國人都是“舉債度日”的,一旦出現了無賴的山姆小子不肯還錢怎麼辦?後來我又看了另外的一些書,這個謎團才解開。原來美國有個信用局,若是某君出現信用違規,即通知各大銀行,封殺他所有的借款,此招是以使其無立身之地。據說,某些罪犯不怕違反法律,卻獨獨不敢得罪信用局。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誠信問題。本來,中國是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爲傲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薰陶了我們幾千年。然而,近年來,信用違規的事情卻不絕於耳。中國有個報社曾做過調查,信用危機位居腐敗之後成爲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機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加15%。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恐懼。試想,生活在一個無信用的社會中,你的眼睛還可以相信誰?衣食住行,你在消費之前必須確認:這些是否假貨?商家是否在“宰”你?
無信用行爲的蔓延,使企業之間心存猜疑,使電子商務難於全面運行,徒然增加本可避免的生產成本,從而導致競爭力下降。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美國的信用局不失爲一個好參考。其關鍵在於,建立一個信用懲罰機制,用信用機制和國家強制力雙管齊下,對信用違規事件,用經濟手段加以懲罰,用國家手段加以監督,來促使信用良性運行。信用問題,不能僅靠古代傳統的“德”和“禮”來解決,必須用一個健全的機制加以完善,一旦某人出現信用違規,信用機制讓他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試想,這時誰還敢當不法奸商呢?
其實,信用,不僅牽涉到經濟領域,實際上,它最終影響的,還是人心。試問:有誰願意生活在一個毫無安全感、終日人心惶惶的國度。一個人的信用,反映的是他自身,而一個社會的信用,反映的卻是民族的精神素質。一個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守信用的國家,才能爲國際所信賴。最後,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話:要使一個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免過於天真;而若連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過於墮落。
點評: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很有個性特徵。作者從美國信用局,聯想到中國信用危機和失信的危害,進而談到解決失信的辦法、以及守信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五個段落之間,內容看似很"散",缺少內在的聯繫,但是,作者用"誠信"之線將其貫穿,這就形成了本文"形散神聚"的散文特色,堪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