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語言運用>

關於語文的探討

語言運用 閱讀(2.17W)
關於語文的探討

綱要:
一、語文的天性(兼容幷包、天降大任)人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
二、語文的人性(人文精神)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三、語文的品性(品質性格)我們怎樣學語文
四、語文的個性(教學實踐)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比較固定的特性
五、語文的本性(本色語文)原來的性質或個性
六、語文的靈性(讀書寫字)人的天賦的智慧,聰明才智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今天來是跟我們登封市的老師交流、是來向大家學習的,而不是傳經佈道。我是從商丘東土而來,登封在西而且又是佛教文化精深之所,所以我不是像達摩那樣東渡傳揚佛法,而是學唐玄奘西上取經。
我想先給大家讀一段我前年看過的文字,藉此來開啓我們今天關於語文的探討。
2006年第二期《語文教學通訊》卷首語選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孔慶東寫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怎樣學語文》。
孔慶東說:“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
他還說:“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
這些話道出了語文的特點之一。
一、語文的天性
語文教育應該是科學與人文相互融合
揚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張悅羣老師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座談會”上提出,“新課標主張語文教育要打破學科本位,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這無疑是對語文教育傳統的一次重要突破,爲語文教學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復旦大學附中黃玉峯老師是語文教育的“叛徒”,他讓學生的語文學習結合生活和實踐,他讓他的語文課包容了更多的東西,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也有主張認爲語文不應該承擔過多的非語文任務,語文學科以外的東西,例如學生的生活實際、社會實踐、社會文化並不就是語文。
然而語文,終究還是有獨立個性的語文,語文的天性就是它的包容性,它當仁不讓地成爲包容一切的大綜合科目。我們當然不應該故意誤讀、歪曲新課標,可語文應該有自己更廣闊的天地這一點也不容置疑。我們在打破語文傳統觀念時,只須注意把握“度”,讓語文和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的結合恰到好處,不超限越界,不喧賓奪主,不本末倒置,語文是應該能找到自我定位的。我們應該走出單一的語文學科層面,將視野投向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大語文”。只有堅持大語文的方向,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真正體現語言與文學、科學性與人文性的辯證統一。
世界各國的母語教育歸納起來大體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以英國爲代表的西方古典模式,它比較重視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其根本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古典人文主義教育,當然,它同時也重視語言教育。第二種是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現代模式,作爲移民國家的美國非常強調培養實際有用的讀書能力和表達能力。第三種是以日本爲代表的東西方混合模式,它堅持語言的實際運用與文學薰陶並重,較好地處理了基礎與運用、古典與現代的關係,語文教育波折較少。
三種模式走的發展道路雖然不同,但卻殊途同歸,最終都走向了語言與文學、科學性與人文性並重的道路。
可是我們呢?我們選用的是哪種模式?應試教育消磨了我們老師和學生所有的激情與夢想,語文淪落爲僅僅是某些時候才使用的工具,那就是過獨木橋時的柺杖。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聽到孩子們有這樣的疑問:“老師,你讓我們背誦這些詩詞和文言文,有什麼用?我們現在又不用這些語言說話。”可是,他們不知道,一個飽受古典文化薰陶的孩子與一個單純地把語文當作工具學科使用的孩子是不一樣的。前者的目光更加澄澈,視野更加開闊,胸懷更加寬廣,想象力更加豐富,創新慾望更加強烈,因而也就更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更能在滄海橫流之中盡顯英雄本色,因爲他的才能是綜合而全面的。前年我教高三語文課的同時在高一帶了一個班,嘗試着用古典文學與現代閱讀結合的方式訓練他們的閱讀、思維、分析和概括能力。半個學期以來,多數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不敢說這種思路一定能把學生帶進他們夢想的殿堂,但我知道孩子們比較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並且他們也從這樣的課堂上找到了自我。他們設計的《新龜兔賽跑》的結局讓我看到了希望,孩子們的想象力並沒有磨滅,他們還是能寫出“雪化了,化成了春天”和“水很活潑”這樣的句子,他們還能用未泯的童心爲龜兔賽跑找到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結局。
二、語文的人性
我們再來說說語文的人性。
語文教育直指人的內心,它以塑造靈魂爲己任,決不單單是文字遊戲;教師也決不能只是傳授機械死板的知識和技能的教書匠,韓愈《師說》說得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我一直有一種不成熟的想法:“人才”這個詞,“人”在前,“才”在後,所以應先成人後成才。可我們現在的老師和學生一起疲於應試,根本無法“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大氣候在推行素質教育方面又有很多欠缺,如何教出德才兼備的學生?現在的教育教出的多是一些只有專業技能並無德行的“才”來,卻不是真正的“人”。
司馬光的《人才論》有一段內容這樣說:
……才德全備的叫做“聖人”,才德全無的叫做“愚人”;德行勝過才能的叫做“君子”,才能勝過德行的叫做“小人”。大凡選拔人才的方法,假使找不到聖人、君子而委任的話,與其得小人,還不如得愚人。爲什麼呢?由於君子擁有才能可以行善,小人擁有才能足以作惡。持才行善的,可造福天下;持才爲惡的,遺害無窮。愚人雖想爲惡,由於智慧不周全,才力不能勝任,如同小狗咬人,人還能制服它。而小人的智慧足以實現他的奸詐,勇力足以達成行暴,等於虎添雙翼,他爲害之大無與倫比!有德行的人,被衆人尊敬;有才能的人,被衆人喜愛;喜愛的容易親近,尊敬的容易疏遠,所以選人才的人,大多被人們的才華矇蔽,而忽視了他的德行。自古以來,國中的亂臣,家庭的敗子,大多是才華有餘而德行不足,以至於造成國亡家破的太多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人才?
語文教育需要人文思想的參與
語文課是所有中學科目中最具人文性的一門課程。它的人文性的第三層內涵即是關心人,關心人的生活,特別是關心人的當下生活。既然是要關心人和人的生活,那麼語文教師便不能不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思想,他要有自己的立場,要能夠獨立思考。當然,這思考必然會有副產品——痛苦。可是,沒有思考,人生又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很多時候,我總是責怪學生沒有獨立意識,沒有人文精神,可是我自己卻很少反躬自問:我有沒有人文精神?我有沒有把學生當成個體的人去理解去尊重?我能不能低下自己高昂的頭傾聽他們的心聲?
我們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對立面上,常常用教育的技巧和手段去教學和管理,卻不知道用人心這樣一個最好的溝通方式去理解學生。
這樣一來,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我們有些學生的生活中只有學習,只看成績,沒有讀書,沒有思考,況且即便是學習也不是站着,以個性的個體存在去獨立思考,而是跪着甚至是趴着。他們的眼睛只像是鏡子,原原本本映照出面前的東西,卻不能去發現去創新;他們的大腦也只被動地接受來自教師和書本的知識,不能去思考其中的是非對錯。
程翔老師提出要“用語文改造生活”,王棟生老師也主張語文老師應該是思想者,其實質都是想讓學生的生活因爲語文而有所改變,因語文而增加深度。
語文的人文性教育內容已經出現在新課標中。語文老師不應該只會教學生做試卷,還要教會學生思考。語文的人文關懷應該在細節方面得到體現。但是,人文性教育不適宜鑼鼓喧天、譁衆取寵般進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人文教育的效果也應如此。它與一切形式主義無緣甚至對立,它應來自老師學識修養的潛移默化,它的另一個根源就應該是大氣磅礴的人文精神。語文課呼喚人氣迴歸!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
2006年11月8日,星期三,下午,三年級20班,我的作文課。
我一向不喜歡學生在課堂上睡覺,這樣會影響我的思路,進而影響課堂效果和其他同學的學習。可是有一個學生趴在課桌上睡着了。
我很生氣,就表面循循善誘實則冷嘲熱諷地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王勃之才,大可一覺醒來交給我一篇不亞於《滕王閣序》的文章;否則,睡覺好像無益於你的作文創作。還是多用心準備的好。”說完便揚長而去。
晚上放學後,收到一條信息,內容如下:“是代老師嗎?我是今天下午20班睡覺的學生,我知道課堂上睡覺是對老師不敬,對此向你說聲對不起。我也不想睡,因爲鼻出血剛打過針特困,才忍不住睡了。如果老師不知道我是誰,也別問了。謙(歉)意收到就行了。”
我很感動。從教已近十載,年歲逐增,對教學再也沒有當初的滿腔熱血和澎湃激情。和學生之間也已不再是原來的融洽和諧,而是漸生代溝之感,再也不願低下頭彎下腰和學生平等交流,講臺上也總是一副高高在上、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世間自有公道,這兩年的教學成績也是大不如前。我原來比較奇怪:怎麼教學經驗豐富了,成績反而退步了呢?時至今日,方纔明白,原因在此。
我覺得這孩子很寬容,很善解人意,這也是我瞭解他們的機會,便在信息中回道:對不起,我這人比較粗心,沒有問清,話可能說得重了,你別介意。謝謝你的信任。
學生又回:“沒事,我知道老師是愛憎分明的人,我也挺欣賞老師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壞心眼和偏見!你是我所有語文老師中最值得尊重的。”
我覺得自己一下子又有了原來那種幸福的感覺:“謝謝,其實我對大家做得遠遠不夠,希望你以後能夠經常提醒。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但願你明白。”
他最後回道:“我明白老師的苦心,至少我會努力學習好語文的。老師晚安。”
許多天了,就這樣渾渾噩噩過每一天,今天卻是例外,我收穫了最真誠的一份禮物。而且,是在我沒有了解情況亂髮脾氣之後得到的。學生的理解和寬容讓我感動,也讓我警醒。或許,理解和寬容是世間最有靈性的種子,種下去,短短几日便會長成參天大樹。
這只是語文課堂的部分風景。走進去,你會發現很美。我們的很多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並不是天生的壞孩子,他們也有一顆上進的心,我們用心用情用人文關懷去走近他們,語文課也就有了人性。
《教育時報》記者楊磊寫我的文章裏,至少有一句話是沒有誇張的,“激憤處,可以拍案而起;動情處,與學生一起流淚”。我不敢說自己的課教得好,但我敢說,課堂上的我是真實的我。
語文課上有了人性,還不夠。我們還要問自己,我們究竟要把學生教成什麼樣的人?
這就要談到語文教育的終極目的。
我找不到更專業的詞典,只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見到關於“教育”的這樣的解釋: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而“生活”的定義則是“人或生物爲了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我想我們沒有必要像推多米諾骨牌一樣追究下去,到這兒應該就可以了。
這裏面最重要的問題在於生存和發展。也就是說,我們教育學生決不能只爲了他們的生存,還應包括髮展。而發展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又決不是我們當前的應試教育所能滿足得了的。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央視《新聞調查》曾經以《“神童”的成長》報道過湖南省華容縣的神童魏永康的事蹟。魏永康13歲考上大學,17歲到中科院碩博連讀。然而,由於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親包辦,魏永康不懂得如何跟周圍的人交往;讀研後,因爲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學校勸退。神童被學校勸退,原因就在於其生活不能自理。他母親對他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固然不當,可這裏面就沒有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學生是受教育對象,難道學校就不用擔負把他教育成人的責任?只怕這也與我們當前急功近利的辦學方針不無關係。所謂“一白遮百醜”,只要學習好了,在領導和老師眼中便成了香餑餑,即便是有些小過錯也可以當作誤差小事化了,一路綠燈,結果使得這些學生驕縱蠻橫,目無尊長;或者是有人前後打點細心呵護,於是這些孩子就真應了那句話:長大未成人。這些被慣養得不堪風雨一擊的孩子怎麼去適應社會生活?他身上那些優越感一旦遭遇正常人的正常看待,那脆弱如琉璃的心怎麼可能承受重壓?
我們缺少的就是這種教育:一種把人當成人的教育!李鎮西老師說得好:“我們嚮往併爲之奮鬥的教育,應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爲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充滿着民主精神、散發着科學芬芳、閃爍着個性光芒的教育。”
而語文教育以其濃厚的人文性在其中不可避免地擔起了重要責任!
陶行知先生早年有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何謂“真”?這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都應該深思的問題。他提出的民主教育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其實,民主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的教育,也是對教師的教育,教師也應是受教育者。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最注重師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習慣要互相鍛鍊。人們只曉得先生感化學生鍛鍊學生,而不知學生彼此感化鍛鍊和感化鍛鍊先生力量之大。先生與青年相處,不知不覺的,精神要年輕幾歲,這是先生受學生的感化。學生質疑問難,先生學業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學生的鍛鍊。”韓愈早在千年前就寫過這樣的話驗證先生的理論:“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說白了,教師之所以能站在講臺上,除了“聞道先”之外,便是“術業專”。並非由此便確定我們就一定比學生高明,只怕我們向學生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例如,在社會染缸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你可還葆有原來的那顆童心?你每逢佳節滿心渴望的是一張張禮輕情重的卡片、一聲聲真誠熱忱的問候還是更爲實際的獎金和禮品?
如果教師都沒有了真,那麼我們的教學便只能是全民性的大規模造假運動。申報示範性高中,把班裏一半學生送回家,只爲人數符合要求;評定職稱,花錢買假學歷假論文;爲了迎接上級檢查,教學生說從沒上過的美術課音樂課是每週兩節,多麼豐富多彩……我們以如此的素質和態度怎麼教出大寫的學生大寫的人?
這些問題我們不再細緻探討,畢竟有些事情我們無法改變,但我想說的是我們至少還可以擁有我們的語文課堂,讓它充滿人性!
有時我會在辦公室坐着發呆。問自己:究竟什麼樣的語文老師纔算是一個真正優秀的老師呢?我想,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會讓他的學生記住多年,並在生活中受到他春風化雨的影響。那種潛移默化的能量來自於老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修養。學生如果在多年之後偶然讀到某首詩詞時眼前浮現出當年老師的形象,耳邊又響起老師那娓娓動聽的聲音,我想,這樣的老師就應該算是好老師了吧。
曾經讀過安頓的一篇文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又名《一場“卑微”的暗戀》,其中的很多句子我都記憶猶新:
“說起來最終選擇學中文,還是因爲他。他讓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迷上了中國的語言文字,那麼豐富的一種語言,特別精緻和細膩,也特別含蓄和節制。”
“他改過的作文本,我一直收藏着,那上面他用紅墨水筆寫的評語都褪色了。”
“就是在那天,我決定要考中文系,而且,我要做老師,和我的老師一樣的老師。”
如果一個老師能夠對學生產生這樣的影響,我想他應該就算是優秀的語文老師了吧。
語文課堂不能只有人性,語文課應該有它自己的品質性情,那就是語文的品性。
三、語文的品性
周國平寫過一段文字,是這樣說的:
如果我是語文教師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中學語文教師,我會怎麼教學生?
對這個問題不能憑空回答,而應憑藉切身的經驗。我沒有當過中學教師,但我當過中學生。讓我回顧一下,在我的中學時代,什麼東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語文水平,使我在後來的寫作生涯中受益無窮。我發現是兩樣東西,一是讀課外書的愛好,二是寫日記的習慣。
那麼,答案就有了。
如果我是語文教師,我會注意培養學生對書籍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讀好書,多讀好的文學作品。所謂多,就要有一定的閱讀量,比如說每個學期至少讀三本好書。我也許會開一個推薦書目,但不做統一規定,而是讓每個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書。興趣儘可五花八門,趣味一定要正,在這方面我會做一些引導。我還會提倡學生寫讀書筆記,形式不拘,可以是讀後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錄書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如果我是語文教師,我會鼓勵學生寫日記。寫日記第一貴在堅持,養成習慣;第二貴在真實,有內容。寫日記既能堅持又寫得有內容,即已證明這個學生在寫作上既有興趣,又有能力,我會保證給予優秀的語文成績。
我主要就抓這兩件事。所謂語文水平,無非就是這兩樣東西,一是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二是寫作的興趣與能力。當然要讓學生寫作文,不過,我會採取不命題爲主的方式,學生可以把自己滿意的某一篇閱讀筆記或日記交上來,作爲課堂作文。總之,我要讓學生知道,上我的語文課,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獨立見解。
我最不會做的事情,就是讓學生分析某一篇範文的所謂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據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這樣的範文,讓學生受夠了折磨。有一回,一箇中學生拿了一份卷子來考我,是我寫的《面對苦難》。對於所列的許多測試題,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對照標準答案批改,結果幾乎不及格。由此可見,這種有所謂標準答案的測試方式是多麼荒謬。
這是學者作家心中的語文課的標準,我們不一定能學得來,或者我們不一定有人敢去學。那麼我們再來看看語文教育專家怎麼說?
陶行知先生曾呼籲給孩子們以“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幹;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五,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六,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閒時間消化所學,並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幹一點他自己高興乾的事情。”
我們現在的語文教育似乎有些走向了極端。對此,大學聯考的指揮棒應該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正是它讓語文甚至我們所有的學科都變得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我們的應試教育把孩子們的星期天都擠掉了,他們生活在極其殘酷的六大束縛之中,何來解放?我們當前的教育給人的感覺便是“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我們提前以吃人的教育榨乾他的皮肉骨血,不顧自然規律地開發他們這些未成熟的土地,不以發展觀點培養他們的智力挖掘他們的潛力,這種不合季節的做法如對森林的濫砍濫伐,如對礦藏的過度開發。應試教育讓學生眼中只有成績,讓他們的心只關注那張長長的榜單上有沒有自己的大名,卻不問那球是怎麼進的球門或籃筐。
史鐵生曾在《隨想與反省》一文中論述過這個道理:“中國人踢足球、打籃球,除去身體素質、技術水平還低之外,很明顯的一個問題是心理負擔太重。說是‘爲祖國爭光’一條口號壓得教練員、運動員喘不過氣,似乎還不十分有說服力。外國人也不想爲祖國丟臉。關鍵是對爭光的理解不同。中國人認爲進球、贏球即是爭光,所以哆哆嗦嗦、稀裏糊塗地把球弄進去也是榮耀。越是看重進球,投籃和射門時心理負擔就越重,球反而不進。越是想贏,越是不敢輕易有所創造,昏昏然只記住以往進球的老路,弄不清眼前的困境與通途。而美國的籃球、巴西的足球,卻滿場顯示着每一個生命的力量、自由與創造精神,他們以此爲榮,更願意在困境重重之中表現自己的本事,反而抓住了更多的進球機會。”
其實語文學習也與此同理,正所謂“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孔慶東在《怎樣學語文》中也提到,“專門爲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成績大都不好。少數考試成績好的,以後也沒出息。因爲在只爲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考試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只能是個投機取巧的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
當然他如此論調似乎也有些極端,但語文學習的確不可功利心太重,否則很容易讓自己陷入一個怪圈之中,難以脫身。試想,你全部身心都放在瞭如何提高成績上,視野如此狹隘,目光如此短淺,你哪裏還有時間和精力把心思放在創造上?語文沒有創造,又如何完全展現它的真正魅力?要知道《紅樓夢》與《三國演義》都是中國古典名著,但《紅樓夢》決不同於《三國演義》,決不只是對《三國演義》的簡單複製。北京趙大鵬老師說他挺不喜歡《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那首歌,就是因爲學生無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纔是教師真正的悲哀。
我們要不要隨波浮沉?
應試教育依然如舊,在轟轟烈烈風風火火地開展,語文漸漸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那麼多優秀的老師都致力於語文教改的研究,希望能走出有中國特色的語文教育的方向和路徑。
思忖良久,方纔發現自己原來的理解出現了偏差。當前的大學聯考指揮棒只問成敗不問過程,學生自然也只有一門心思奔向前方。你大談特談素質教育他們並非沒有興趣,而是不敢把時間放在這上面以致忽略了前途荒蕪了命運!其實素質應試兩手抓兩手都出成效,既可以提高他們的人文修養綜合素質,又能幫他們拿到一份大學錄取通知書,這應該是大多數老師夢寐以求的結果,也是極適合當前教育的一種想法。
我們應該從中找出兩者之間的最佳結合點。只是問題癥結是:如何找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點?這結合點在哪兒?我們應該如何協調它們之間的矛盾?誰主誰次?誰輕誰重?
近日讀王棟生老師《不跪着教書》和李鎮西老師《教有所思》,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從七年級到高三大循環,在七年級八年級高一高二都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注重學生人文修養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到了高三,也都開始了一些應試技能的訓練,甚至寫作課上也會教學生一些法則。《通過封鎖線》一文就寫出了當前應試教育下老師的無奈。只要有考試,我們就無法漠然視之,畢竟,作爲一項存在多年的制度,自有其合理之處,況且我們現在的確難以找到更合適的選拔人才的辦法。雖然我們仍然在爲語文哭泣吶喊,但是卻也不得不在應試與素質之間找一條路,爲了孩子們更美好的明天。
所以,我教學生這樣學語文,叫快樂語文也好,叫大語文也好,說到底都還是戴着鐐銬跳舞。下面要說的就是我自己在語文教學方面做出的一些嘗試,我覺得我們每個老師都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爲自己找一個方向,打造自己的個性的語文課堂。
四、語文的個性
1.五個一工程:實用性前瞻性兼備,應試與素質結合
這五個一分別是:
一條成語:不宜太偏僻,儘量從常見成語中選,註明釋義。
一個例句:不準抄辭典成例,一定要結合實際自造,不能是病句。
一句贈言:可自寫可摘抄,若自寫要註明“原創”,若摘抄則需要稍作闡釋!用一兩句話點睛。
一首詩詞:要說明推薦理由,可從思想、語言、表現手法等方面鑑賞。先抄關鍵詞,再連成句,簡要賞析。
一篇作文:口頭作文,3分鐘360字左右,要有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一事一議就事論事更好。
每天課堂前五分鐘,由學生輪值,要用普通話,全體同學要認真抄寫、用心記錄,不定期抽查。
2.學生命題:觸摸文章靈魂,走進試題深處
農村學生的學生最需要提高的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我給學生選擇一些短小精悍的現代文,像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等,讓他們讀出其中的關鍵點,爲文章設計閱讀理解題目。這樣做既有利於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更可以讓他們明白命題的思路。
3.詩詞鑑賞:
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如此,詩詞以其優美典雅深邃把我們帶進一片流連忘返勝景。每學期我都會給學生印一些課外的經典詩詞,像唐代元白的唱和詩作,蘇軾的黃州詩篇等,進行簡單的賞析,並引導他們去感受意境,嘗試寫詩填詞。
4.音樂欣賞:每兩週一次,每次用一節課。選取五至六首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歌曲,老師點評,學生寫聽後感。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可以從中找到知音。這樣做,既能夠給他們緊張的學習生活帶來一些輕鬆的元素,也可以在語言學習方面結合詩詞鑑賞拓寬他們的思路。
例如,當年極爲火爆的瓊瑤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主題歌《當》便化自漢樂府民歌《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和,乃敢與君絕!
姚若龍作詞趙詠華演唱的《最浪漫的事》,大有《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意境。
更有陳小奇古典系列,《濤聲依舊》化自張繼的《楓橋夜泊》,《白雲深處》化自杜牧的《山行》,《巴山夜雨》化自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煙花三月》化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等。
聰明的學生,用心的學生都可以輕輕鬆鬆從音樂中獲得知識,得到啓迪。
5.大語文課堂:語文是一門比綜合科目還要綜合的學科,洋河藍色經典廣告詞怎麼說的,這世界最寬廣的是海洋,最高遠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其實最博大的不只是男人的情懷,還有語文的情懷。所以語文課堂上,我常常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的情況下,盡最大能力給學生拓寬閱讀視野,滲透思想教育,提升綜合素質。
五、語文的本性
本色者,本來面貌也。我們的語文教育現在走向了極端,已經真正遺忘了語文的本質。語文,其實就是“語”和“文”。語,語言文字;文,文章文學。我們學習語文時能夠抓住這兩個字,也就夠了。
語言文字中有知識,有美感;文章文學中有思想,有詩意。
我們嘗試了太多的過於複雜的華美轉身,現在,語文應該回歸常態課堂,還原其本來面貌。
一,知識(寬、博):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從文本中學到知識。爲文章命現代文閱讀理解題目是方法之一,讓他們篩選重點字詞句段,讀出內涵及思想,設計問題並整理出答案。由易到難,從淺入深。讓學生從結構中學會文章構思,從語言中學會語言表達。知識是基礎,我們不能不重視。由知識而能力,更是大學聯考指揮棒的要求。對學生的成績,我們無法忽視,升學的困境擺脫不了,我們怎麼敢面對學生求知的雙眼?
二,美感:語文學習要誦讀。老師要敢於範讀並指導,從字音到停頓、再到情感,讓每個學生都學會讀文章,進而去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他們會知道“綠”和“鬧”的妙處,他們會同文章中的主人公一起升沉榮辱,悲笑歌哭。
三,思想(深、淵):每一篇好文章都是思想的凝結,我們老師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和學生思想的啓蒙者。沒有人文思想的學生,連人尚且不是,更何況人才?真成才之後可能會更加危險。所以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大寫的人,會思想的人,頂天立地的人,有高尚品格的人。而這思想,我們不能海闊天空胡思亂想,而是要從文章中讀出。如《燭之武退秦師》中所體現出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等。
四,詩意(情):品出來文章中的文學詩情與意境。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有一個融通完美的境界,不可分割與肢解,我們要在文章中培養學生開闊的眼界與博大的心胸,使其能夠感受詩意,把握整體,統觀全局。海德格爾說:“人在現實中總是痛苦的,他必須尋找自己的家園,當人們通過對時間、歷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時,他便獲得了自由,變成‘詩性的存在’。”語文,也應該能夠憑藉其深厚博大帶給學生以詩性的存在。
六、語文的靈性
1.讀書:
專業書,大夏書系、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時報4月18日開出的影響教師的著作
課外書,瞭解新思想、新知識,博覽羣書
讀書誤盡蒼生
“青少年的道德養成,途徑是多樣的。通過讀書獲得文明教養,通過文學閱讀淨化心靈世界,是重要的途徑。”
我們現在的老師讀書,卻把蒼生誤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聞怪談。因爲他們讀書有問題,也不再或者根本就不會不能教學生讀書。西方人批評中國學生有文憑而無文化,中國的語文老師不能不爲此擔負一定責任!
王棟生老師說:學生對“美”與“愛”有一種難以描述的渴求,他們非常珍惜心靈成長中的“感動”。人類道德文明寶庫中的優秀篇章像一盞盞燈,長久地照耀着世界。在這些滋養了人類的經典中,蘊含着極爲豐富的教育資源。一本好書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種子,一粒誠信的種子,一粒愛的種子,一粒正直的種子,這些種子適時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養感知潛移默化,人的心靈就會變得充實,高貴,美麗,他就有可能始終站立着,像一個人一樣的活着。童年少年時一本感動過自己的好書,會在漫長的歲月中支撐着自己。……如果我們能找到開展經典作品閱讀的途徑,能利用大學聯考指揮棒指導青少年的文學閱讀,社會能真正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風氣,二十年後的社會風氣至少要比現在好。
我們的老師不讀書,就不能在閱讀方面給學生有益的引導,因爲知識欠缺而導致的目光短淺又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教學。他所教出的學生往好了說是高分低能,往壞了說是高分低德。教師不讀書,不懂得愛,不辨美醜,這就不再是個人問題,他會影響很多學生選擇低質量的生活。
讀書,不僅對學生重要,對老師更重要。
2.寫字:
寫語文課,寫課後感,寫靈感,寫突發事件
寫社會和人心,(張朝陽)讓自己成爲一個鮮活的人,而不是一個死板的語文老師
3.聽課
聽別人講課,名家和同事都可聽,網上看實錄,外出多學習
聽自己講課,用MP3或手機錄音。我平時上課喜歡胡說八道,但一想到有錄音,便慎重起來。
有時,心底悲觀至極,就想:做教師只怕唯有痛苦,我們敷衍了事,對不起學生;我們盡心盡責,對不起自己。我們不知道明天是響晴還是陰雨,我們不知道應該準備草帽還是雨傘,突如其來的變故總是讓人手足無措。我們看不到未來找不到方向,孤獨地跋涉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路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帽子壓得人透不過氣來,無意間就變成了神壇上的太牢或少牢。
可是,就這樣退縮卻又不甘心。錢理羣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卻仍不能放下自己的教師夢,從北大退休後到南京師大附中任教,繼續執着於自己的教育理念:追求和學生之間心靈的交流。先生在教學過程中經歷着自我發現的喜悅,體驗着“黎明感覺”,從所面對的天真的赤子身上汲取着生命的元氣,因此依然精力充沛。他說“教師就是隻能‘只管耕耘,不顧收穫’。
面對先生,我們有什麼藉口推卸自己的責任?雖然有些學生總是讓人失望,雖然某些環境仍然不盡如人意,雖然我們可能日後還會經歷傷害,可是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那便應該只顧風雨兼程。宿命就宿命,前方還有夢!
最後,我想借李鎮西老師的一段話結束我們今天的探討:
中國基礎教育的脊樑:
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發表過一篇論文,卻兢兢業業地上好每一堂課;他們也許從來沒有機會上公開課,卻把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進了高一級學校;他們可能由於辦學條件差、生源不理想等原因,很少有學生考上大學,但他們仍無怨無悔地愛着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他們的工資經常被拖欠,因此他們也發牢騷,但發完牢騷後仍然夾着教案走進了教室;他們給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聲情並茂地講長城、講故宮、講“江南憶,最憶是杭州”、講“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可他們的雙腳邁得最遠的地方不過的幾十公里以外的小縣城;他們的丈夫或妻子已經下崗,因而每每在菜市上將幾塊錢一斤的豬肉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但當自己的學生因家境困難打算輟學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給學生墊支書本費;他們也會爲獎金髮太少而斤斤計較,爲職稱評定不公而耿耿於懷,爲老母看病或小女兒入托而不得不偶爾“開”學生家長的“後門”,但一站到講臺上面對孩子純真的眼睛,他們就無愧於最無私最富有奉獻精神的人;在早已是危房的教室裏,他們不懂電腦,更不會多媒體;面對年復一年的升學指標,他們無暇去讀皮亞傑、馬斯洛,蘇霍姆林斯基;他們的教學方法既不能歸入這個“模式”,也不能納入那個“體系”,他們不過就是老老實實地上好每一節課,仔仔細細地批改每一道作業題,他們永遠不可能入圍“名師工程”,相反,如果按“知識經濟”、“素質教育”、“信息社會”的要求來衡量,他們往往被批評爲“只知道搞應試教育”,被斥責爲是“思想閉塞”、“觀念保守”的“落伍者”;走在繁華的都市大街上,他們樸實木訥、憨厚遲鈍、庸俗甚至有些猥瑣,但在學生的心目中他們永遠是最美麗、最英俊、最有才華、最有激情的偶像;沉重的人生壓力使他們的腰背已經微微有些佝僂,但正是這些微微有些佝僂的腰背,鑄就了中國基礎教育的脊樑。
李鎮西老師這段話寫出了我們當前教育的最真實的一面。我想,這也是我們在座所有老師的真實寫照!
以上所講內容,除去引用之外,全是我個人一家之言,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