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典故>

與牛有關的成語典故

典故 閱讀(2.13W)

牛,是畢生的。它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舊注視着那還未耕完的麥田,然後帶着遺憾永遠的閉上了那雙明亮而又清澈的雙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有關牛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與牛有關的成語典故

牛的典故1:

牛頭馬面:迷信中陰曹地府的鬼卒,形象分別是牛首人身和馬首人身,負責捉拿陽壽終了的亡魂到地府,據北宋禪師釋道原所撰《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記載:“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婆。”佛典《五苦章句經》和《鐵城泥犁經》中均對“牛頭”的來歷作過解釋:“牛頭”爲人時名爲阿傍,因不孝順父母,死後在陰間爲牛頭人身的差役。馬面則是民間爲了說法對稱後配上的。但也有資料稱,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牛頭馬面後成爲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各種醜惡的人。

牛的典故2: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出自明朝馮夢龍著名的“三言”之一《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皁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也有驢脣不對馬嘴一說。

牛的典故3:

執牛耳:是“冠軍”、“第一”的代名詞。《左傳·哀公十七年》中有:“諸侯盟,誰執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必須舉行“歃血爲盟”的儀式,先將牛耳割下取血,並將其放在盤上,由主盟者執盤,故稱主盟者爲“執牛耳”。主盟者率先將祭拜過天地神靈的牛血塗在嘴上,接着,與盟者相繼歃血,表示彼此之間有天地神靈爲鑑,要堅守盟約,言而有信。

牛的典故4:

吳牛喘月:出自東漢應劭所著《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地(江浙一帶)水牛天生怕熱,它們把月亮誤當成烈日,一看見月亮就喘。用來比喻因疑心而感到害怕。南朝宋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記載了一段典故:“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晉武帝時,一個叫滿奮的人進宮朝見武帝時,見宮裏的窗戶都是透明的琉璃做的,好像很不堅固,他向來怕吹冷風,不禁發起抖來。武帝問他怎麼回事,他回答說:“我就好像吳地裏的牛一樣,一看到月亮就嚇得喘起氣來。”

牛的典故5:

牛口之下:語出《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這是趙良進諫商鞅時所說的一段話,商鞅已出任秦相十年,自認爲功績能與五羖大夫相提並論。趙良於是講了這樣一段典故:五羖 大夫,是楚國偏僻的鄉下人。聽說秦穆公賢明,就想去當面拜見卻沒有路費,他賣身秦國人,穿着粗布短衣給人喂牛。一年後,秦穆公知道了這件事,把他從牛嘴下提拔起來,凌駕於萬人之上,秦國沒有人不服他。後人以“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