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集錦八篇

作文 閱讀(3.1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集錦八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有一種藝術,它充滿活力,是完整的戲劇,比莎士比亞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盧米埃爾發明的電影早2100年;是純粹具有“搖滾”精神的音樂,比貓王早2150年。這種藝術是獨有的,它被稱爲“中國最古老的動畫片”。雖然它歷史悠久,卻充滿活力,正是它,把我帶進了民族藝術的殿堂;正是它,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給我活力,給我樂趣,給我啓迪。它就是我們孝義市的民間藝術文化--孝義皮影。

孝義皮影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源,因流行與我市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經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說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於戰國,是我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戲的曲調,因孝義皮影音樂以嗩吶爲主要的伴奏樂器,故又稱孝義吹腔,孝義吹腔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吹腔之一。

皮影人像雖然好看,但製作過程很繁瑣:首先將皮子進行泡製,再刮薄、磨平,然後,將各種人物的造型用刀具刻鑿成型後,再塗上顏色。皮影人的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刻成的,需要用五根竹棍操縱。藝人的手指非常靈活,常常玩得 觀衆眼花繚亂。他們不僅手上的'功夫絕妙高超,嘴上還要說、念、打、唱,腳下還要制動鑼鼓,難度極大,讓人佩服。

面對孝義皮影戲,或許聽慣了流行歌曲的你會不習慣它那豐富優美的唱腔;或許看慣了電腦特技的你會不能接受它刻工精細,造型秀美的影人兒;也許看慣了那些憂鬱、哀傷的“美文”的你會無法接受它生動風趣的對白,但它依然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一分魂寶,相信你一定會愛上它的!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國是一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還是最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可以收到象徵着祝福和平安的壓歲錢;過清明節可以祭拜去世的親人;過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糉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帶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裏,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端午節。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一切人類的價值基礎是道德。是姚明不錯過一場國內聯賽?是諸葛亮自貶三級?是鄭板橋佛燈下苦讀?這些都是。在我們身邊也有美德,善良是幫助別人,誠實是坦然認錯,禮貌是見人問好,愛國愛民是從古到今流傳的佳話。李冰修都江堰市愛民,我們來看看。

爲了國家的利益,爲了人民的財產,他使自己的一生變爲有用的一生,他是偉大的人。約公元前256年,李冰被秦紹公任命爲蜀羣太守後,與他的兒子二郎不怕勞累艱辛,考察水情地勢,制定治理方案。工程先要鑿通玉壘山,讓江水得以順利流進內江,可玉壘山岩石堅硬,開鑿十分困難。於是李冰進入老民工之間虛心請教,終於知道用烈火烤熾使岩石爆裂的方法。經過日日夜夜的努力,“寶瓶口”鑿通了。爲了更好地調節內外江水量,他準備在江心修築水堤。由於水流急,用泥土石塊築起的石堰來皮沖垮好幾次。後來李冰看見婦女把衣服泡在竹簍裏,水怎麼衝都不走。於是他讓民工編大竹簍,裝滿卵石,再把竹簍接起來,一層層沉入江中,江水果然衝不動了,石堰形成了。人們都叫它都江魚嘴。爲了更好地調節水位,李冰修了金剛堤和飛沙堰。當內江流量大時,由於飛沙堰比金剛堤略低一些水就可以漫過飛沙堰流到外江。

古代的李冰爲人民的利益造了都江堰,留下一代美名。現代的楊利偉爲了祖國的強大,刻苦訓練,完成了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楊利偉原來是個空軍飛行員。一天,一摞航天員選拔的資料被送到一線評委中,一線評委從上一輪選出的五個人中又選出三人首飛航天小組,楊利偉就是其中之一。進入三人梯隊小組後,楊利偉更加發奮努力,他要記住飛船裏密密麻麻的紅藍指示燈,縱橫交錯的各種線路。星羅棋佈的各種設施。他把能蒐集來的航天飛船電門圖都貼在了牆上,一進去就可以看見。楊利偉只要一閉眼睛就會浮現出航天裏各種設施和電子門的樣子。相比之下,我只要上完課回家,把書包往旁邊一丟,就再也不管它。有關上課內容的資料,我看都不看一眼,仍在一邊。業精於勤,荒於嬉。看楊利偉這樣努力,我慚愧極了。他每一次訓練時,第一句話總是感覺良好,可事實並不是那樣,臉色蒼白,虛軟無力,頭暈。正因爲這麼努力,最後他以兩個99分,三個100分排名第一 ——首飛非他莫屬!正如有幾分

勤學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幾分。我每次語文都只考90分左右,考得好也只是曇花一現。這是我每次回家對有關上課的東西不聞不問的結果。有一次,老師說明天考試,可我當晚回家後不背課文,不寫教輔,不讀句子,好像沒有考試這回事。結果可想而知,試卷上,東空一個,西空一個,共有四五個這樣的空。卷子發下來,考得很差。這時,我才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含義。20xx年10月15日凌晨8時59分,0號指揮員下達了“一分鐘準備”的命令。這是我國科學技術人員和醫療人員非常擔心。據國外資料顯示,航天員發射前因爲激動或緊張,而會心率加快,最高可達140次/分。而楊利偉的`心率爲76次/分,完全正常,這種平穩的心態在國際都很少有。上太空了,楊利偉展開了一面中國國旗和聯合國國旗,而他想這個來表達:我們中國會像其他國家一樣平等利用太空的。當飛船飛到第12圈時,楊利偉在飛行日記本上寫下:爲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6時36分的飛船在內蒙古主着陸場着陸。隨後不久,他走出來向大家敬禮問好。這位中國航天員,用他的英姿、鎮定與勇敢,讓世界人民知道了,中國人也有能力上太空。

如果沒有公民道德,社會就會滅亡;沒有個人美德,他們的生存也就失去了價值。美德是一種在行爲中做出正確選擇的習慣。從古代的李冰到現代的楊利偉,他們都爲國爲民作出了貢獻。看來,中華傳統美德真的傳承了五千年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星期六天氣晴朗,我和媽媽還有同班同學來到自弘中學來參加班級組織的活動。自弘中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該基地目前有鳳翔彩繪泥塑、剪紙藝術、草編藝術、還有中國結編制技術。

老師給我們發了兩張體驗卡,我們可以選兩項來上課體驗。我選了中國結編制,在中國結編制課上,自弘學校的老師給我了一根紅色的繩,分成四段。 我用這四段來編,我按照老師的講解和示範來編,我開始來編了。把最左邊的一根繩子彎曲的放到中間兩根繩子的上面,最右邊繩子的下邊。接着把最右邊的繩子從底下放到最左邊繩子的中間,最後上去綁起來。一直這樣綁着,只不過每次交換一下順序。看似簡單的`動作,我做了幾分鐘就出錯了,也不想做了。再媽媽的鼓勵下和老師糾錯下我堅持完成了一根紅色的手鍊。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還穿了個珠子。一根我自己編織的紅色手鍊就完成了,很有小成就感。

我通過這次活動,認識了優良的非遺文化,增強了動手能力。在這個活動進行中,都市快報也進行了報道,這次實踐活動很有趣。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從遙遠的星際遙望這顆可愛的藍色的星球的時候,你會驚奇地發現,它上面的藍色與綠色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它們之間的包容與互相融合構成了這個完美的環境社會。同樣,在被各種文化衝撞的今天,包容與融合是文化創建人文社會的重要因素。

文化的碰撞是必然的,然而對待文化碰撞的態度卻有着截然不同的結果。

文化碰撞中,因爲崇外,中醫這一優良傳統被貶低。中醫是我國十大國粹之一,其歷史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怕是最早的西方醫學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正是這種古老的.醫學使得我國傳統文化鍍上了一層金邊。然而,國人卻不以爲然。他們不但不引以爲傲,還盲目地責罵貶低,一度地“崇洋媚外”,認爲中醫是“僞科學”。人總是這樣,習慣於擁有的不知珍惜,總愛爭着去體驗新事物,不僅分不清本質,還盲目判斷。

與之相反的是,日本將我國中醫典籍的多味藥方製成藥劑並申請專利廣泛應用。從中不僅可見中醫藥的功效,更能看出文化沒有好壞可言,在文化上強加的“頭冠”只取決於對待文化的態度。我們應珍惜本國文化,因爲它是我們民族的根;我們應理性對待外來文化,不過度地讚揚崇尚。

崇外不僅在醫學,節日、文化也一樣。前幾日是西方的“新年”聖誕節,大家手上拿的、嘴裏說的都是關於聖誕節。在談論着西方的老爺爺的時候,中國的一位老爺爺卻寂寞了——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30週年。到此,我們又該作何感想?當我們吃着糖果和朋友談笑時,當我們互相說着“聖誕快樂”時,當我們幻想着收到精美禮物時,我們的腦海裏估計只有一個有着濃濃白鬚、紅帽紅衣的聖誕老人吧;而那個建立新中國,爲我們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老人卻在往事越百年的沉寂之後,漸漸淡出時光的記憶。

我不知道在你得知韓國與日本聯合申請端午節爲他的文化遺產時,你心裏有何種滋味;我只知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一點一點被丟棄,被嫌棄。如今,我們在被動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在丟棄着我們所擁有的文化,因此,拾起沉入海中的瑰寶顯得愈加重要。但願我們能清醒過來,拾起傳統文化,別讓它被歷史的灰塵掩蓋。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傳統文化作文250字

傳統文化——春節勞銘軒春節是我國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要吃餃子、放鞭炮,還要拜年呢!過春節時,姥爺給我買了一大捆鞭炮,我拿着鞭炮和小夥伴們玩。我們拿着鞭炮放個不停,我拿着天老鼠,一下子讓天老鼠飛上天了,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我哈哈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春節還要吃餃子,那餃子白白胖胖的,活像一個胖娃娃。春節真好,我最喜歡過春節。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今年除夕晚上,我們一家三口要一起去看禮花。

到了晚上,博物館旁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纔擠進了人羣。

開始放禮花了!只見“嗖”的一聲,天上的禮花有的像彩色的雨絲、有的像繡球、有的.像撐開的大傘,五顏六色,真是美麗極了。緊接着又放了一個禮花,這個禮花和別的有點兒不同,它的聲音像小鳥的叫聲,真有趣!

這時,我看見遠處有燈光在閃爍:我知道那是警察叔叔在指揮車輛,讓那些急於回家的人趕快回家;我知道那是售貨員阿姨在賣東西,讓那些要買東西的人如願以償……他們在這除夕的夜晚不能和我一樣看禮花,我覺得他們的心真像那些美麗的禮花呀!

不知不覺中,放禮花結束了,我戀戀不捨地回家了。

我愛除夕的夜晚!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走在去往陰曹地府的路上,我沒有哭,沒有任何的牽掛。只是茫然的不知爲何人死後還要去往另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是否也像人世見充滿着絕望?如果可以選擇,我選擇煙消雲散。

我想逃,逃往一個沒有任何思想的地方。

看着鬼魂碌碌續續地走進了那深邃的漩渦,便不見蹤影。我的內心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衝動――離開這裏。或許是做人的時候太本分,做出這樣的決定讓我頃刻間麻木了,然後是腿腳不聽使喚地離開了那個未知的世界。

這是我有生之後無生以來唯一一次也許是最後一次叛逆。望着這漆黑的四周,我本冰涼的'身體更加淒涼了,我不曉得當我再死一次的時候我會變成什麼,是鬼還是讓我再一次飽受煎熬投胎做人!

其實對我這樣的孤魂野鬼來說,已經無所謂害怕了,痛苦只會讓我無動於衷。

早就聽人說過,鬼在白天是不可以出門的,一出去就會被那神聖的太陽弄得魂飛魄散。這倒正合了我的意。反正已經死過一回,又何懼死第二回呢?只要不在這個世界留下任何痕跡,我什麼都願意。

我毫不畏懼地走進了白天,走進了人聲鼎沸的人羣,我要向人類證明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做出這前無古人後不知道有沒有來者的一大壯舉!

我輕快地向前邁了一步,安詳得閉上了眼睛,全身感覺火熱。我的身體,不,應該是我的靈魂正在消失,正在慢慢地熔化。突然,我感到一陣火星飛濺,灼燒着我的皮膚。鬼是感覺不到疼痛的,爲什麼我的眼前是一片火海,還有人的哀嚎?

一陣鞭炮聲後,火漸漸熄滅了。一看手錶已經是凌晨一刻,這裏已是一片狼藉。全是那場人爲大火後的戰利品,隨着風的吹拂,再空中翩翩起舞。這纔想起今天是鬼節,所有的鬼神鬼差鬼大叔都去找樂子,收禮品去了。

我興興地走在回家地路上,暗自想到原來做鬼也和做人一樣傻,一樣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