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優選(9篇)

作文 閱讀(2.77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風俗作文優選(9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1

每逢過年,家家都會吃餃子。餃子,原名“嬌耳”,傳說有一年冬至,張仲景在白河岸邊,見很多老百姓都忍飢受寒,甚至連耳朵都凍爛了,他就在冬至那天向窮人舍藥治病,藥名就叫做“祛寒嬌耳湯”。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所以每逢冬至和大年七年級,人們還保持着吃餃子的習俗。

“小禕子!過來幫忙!”瞧,我們家正在包餃子呢!“你有硬幣嗎?”因爲我們家過年包餃子放硬幣,所以爸爸一臉期待地問我。“有啊!我有兩個五毛的還有一個1塊……的`。”我突然感覺我的硬幣要沒了!果然爸爸放心的說:“那就好,你拿來洗一洗。”我眼珠一轉,“行,那你得還我5塊錢!”“行!”我高興的想:嘿嘿,賺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牀就聞到了餃子的香味,迅速收拾妥當,坐到了飯桌旁。我聽哥哥說吃到硬幣代表着吉樣如意,財源滾滾。我決定專揀大的吃,因爲我估計大餃子裏纔可能會有硬幣……一家人火速“光盤”了一多半的餃子,最後只剩一枚一元錢硬幣餃子沒被“咬到”。

晚上經過我們的努力,就只剩四個餃子了,我夾了一個餃子,只聽“咔嚓”一聲,我牙好像被什麼東西磕到了,我激動的定睛一看,“我中獎啦!我吃到硬幣啦!”媽媽笑着說:“嗯,那你今年可要財源滾滾了!”爸爸則是一臉羨慕的看着我,爺爺說:“大孫女就這麼幸運!”

我滿心歡喜的去洗乾淨硬幣,裝到了我的小包裏。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習俗很多,可我最愛這個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2

新年是國內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每年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進步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風俗習慣。

臘月二十四需要掃房屋,其用意就是把所有窮運晦氣都掃出家門,每逢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都要把家給打掃乾淨,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到處都乾乾淨淨的,迎接着新年的到來。

新年拜年時,長輩是先要把壓歲錢給晚輩籌備好,據瞭解壓歲錢可以躲過所有惡運,小孩拿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用彩繩穿編成龍形狀,置於牀方角,另一種是最容易見到的,用紅紙包裹起來,分給小孩們,壓歲錢可以給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還有在除夕夜那天,大人趁小孩睡着時,偷偷的把紅包放在枕頭底下。民間覺得分壓歲錢給小孩,當妖魔鬼怪和年獸傷害到小孩時,小孩們可以用這部分錢化兇爲吉。說到壓歲錢讓我想起了一首古詩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除去壓歲錢,還有貼春聯的風俗。春聯也叫對聯,還有一種俗稱叫“對子”,它以簡單工整對偶精巧的文字,大家用最吉祥、最美的詞彙祝願新的一年有個美好的生活。每逢新年,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家家都要張貼對聯,有紅紙黑字,還有紅紙金字的,還論是哪天哪一種都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息。爲了渲染節日的氛圍大家還有親手剪的窗花,貼在窗戶上,也非常漂亮。窗花也是剪紙的一種,也是國內非文化遺產之一。

除夕的'夜幕日漸地即將來臨了,夜空被煙花所籠罩。煙花在空中頻頻炸響,呈現出千姿百媚景觀,大地好似白晝。鞭炮聲也是絡繹不絕,你方燃罷,我方亮相。整個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煙花鞭炮成了除夕夜的主旋律。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子夜鐘聲敲響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着團圓的餃子,話着祝福的話語。此時,鞭炮聲漸響漸止,下面是一聲聲“春節好!”、“新年快樂!”問候在家鄉的上空蕩漾,在神州大地傳遞。

家鄉的風俗作文3

俗話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雖然我們的大中華地大博深,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節日是它——春節。一個讓千萬個家庭團圓的好日子,他是我們家鄉最傳統的節日,更是我們千萬炎黃子孫傳承的好日子。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我們這裏把這一天叫做大年七年級。這一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到愉快和吉祥。

春節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習俗,那就是吃餃子爲驅邪惡,求吉祥。在這個時候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快和歡樂的氣氛。如果小孩子吃到了餃子裏的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爲孩子長大後會很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呢。

春節不僅有吃餃子的`風俗,還有拜年給壓歲錢的風俗習慣,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也有專門上家中拜年磕頭的,但是不常見了。一般都是問好,有些人也在手機上給別人發微信或用打電話的方式給別人拜年,說一些祝福話語之類讓人們開心的話。

過了春節又迎來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說到元宵節還有一個趣事要和大家分享呢。元宵節那天,我們家家都要吃元宵(湯圓),那天爺爺給我們買了兩袋湯圓,我們都很高興。爺爺煮好後,把它們放到碗裏,端到桌子上,再三叮囑我們:不要摸碗,也不要吃,先讓他們出出熱氣。雖然我們嘴上答應了爺爺的話,但我們心裏可不這麼想。看着那些挺着大肚子睡着了的大湯圓,我們的口水流的停不住啊!終於,弟弟還是忍不住了,上去就咬了一口,結果……還真是被燙得“嗷嗷”大哭。但我們呢?就坐在一旁哈哈大笑。

春節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一個節日,我愛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端午節,我的家鄉——浙江金華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着船,在江面上不停地來回穿梭,打撈屈原的真身。有幾位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用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這些都發展成了今天的端午習俗。

要說到賽龍舟,我永遠也忘不了那激動人心的場面……

五月初五那天,人們早早地起牀,都不約而同地彙集到了婺江邊。比賽還沒有開始,岸邊就早已人山人海,人聲鼎沸了!人們已經把長長的一條江岸圍了裏外三層!我和媽媽爲了找一個好位置,還差點擠破了腦袋呢!比賽開始了!人們都懷着激動的心情朝東邊眺望着。“咚——咚——咚!”從婺江的遠處漸漸傳來了低沉的鼓聲,中間還夾雜着鏗鏘有力的口號聲。近了,更近了!我能隱隱約約地看見五六隻龍舟飛快地向這邊駛過來,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龍舟的龍頭高高揚着,滿身閃着五彩的'光芒,就像騰雲駕霧的祥龍。劃舟的壯漢們口中喊着響亮的口號,手裏的動作整齊劃一。幾隻船的速度不分上下,你追我趕,人借龍形,龍具人神,一條條矯健的巨龍在江面上激起了一排排白色的浪花。身後的人羣歡呼着,爲自己的龍舟隊鼓掌加油。相機和手機拍照的聲音響個不停,大家都想留住這難忘的鏡頭。龍舟在經過我們面前的一剎那,我甚至看到劃舟的壯漢胳膊上繃緊的肌肉和擂鼓手額頭上流下的豆大的汗珠。

不難看出,他們已經很累了,龍舟的速度也慢了下來,但他們還是堅持着,用口號來鼓舞自己,一鼓作氣,衝向終點!在婺江上,這可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比賽結束了,人羣慢慢地“退”了下去,江岸邊漸漸安靜了下來,我和媽媽在岸邊散步,岸邊的廣播裏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的歷史……

家鄉的風俗作文5

每次回家過年時,一大家子都要灌香腸,七年級到初五吃飯時還要祭祖,這是我們家鄉的習俗。

我們這裏大年三十前後灌腸子了,大概的流程就是把提前剁好的肉末灌到豬腸子裏,然後掛繩、晾乾。聽起來一灌、一掛、一晾,工藝不復雜,但是這個活至少要五六個人合力才能完成,任務艱難。用灌腸機把肉壓進腸子裏。灌腸機要壓個把手,肉才能被灌到腸子裏。我就最喜歡壓那個把手。肉灌好以後,還要扎洞,不然裏面有積氣,還有一些水和油,這些都會讓香腸的味道打折扣的。扎洞我也愛幹,大人們覺得這是個活兒,而我把它當作一個樂趣,小時候只是去湊湊熱鬧,現在覺得這樣解壓又熱鬧。大傢伙該洗盆的洗盆,該掛繩的'掛繩,該打掃的打掃。有的嘴裏哼着小曲,有的聊着家事,其樂融融,累也開心,看着好一個熱鬧啊!

但過年期間,七年級到初五,在吃飯前要先祭祖,燒香。我和爸爸媽媽燒香、燒紙並跪地叩頭,還在門口放了一串鞭炮。還要拿另一個碗,所有的菜都夾一點,分別倒上茶和酒,潑在門口。七年級吃飯還要磕頭,說一些保佑的話: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上學的學業有成,工作的事業有成,平平安安。

太爺爺太奶奶去世那年我們回去過年了,我很傷心,她們很疼我,每次磕完頭以後我又會去客廳望着他們的遺像,自言自語說:“老祖,你瞧,我們回來了。給你拜年了,看到了嗎,給你們燒錢了,要吃什麼買。”每次說着說着就默默掉眼淚。

小時候的我曾經問過奶奶爲什麼要祭祖,奶奶說:“這樣是叫老祖(外曾祖)回來吃飯,放鞭炮則是告訴老祖我們來給你們拜年了。要等他們‘吃完’,我們才能吃。要是沒有祭過祖,直接吃,就是對老祖的大不敬!香燒完以後,盛在碗裏的那一小碗飯就叫‘老祖飯’,吃完可是會保佑你的。”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節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家鄉的春節平凡卻美好,所有人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6

中國的傳統節日數不勝數,要說熱鬧,那定是春節排第一,要說到團圓,大家會立馬想到中秋節。而能把兩者集於一身的,就是我們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了。

相傳,在漢明帝的朝代,有一位宮女想要投井自盡,被大官東方朔攔下。一問才知,由於沒法和家人團圓,這位宮女一時想不開便出此下策。爲了幫助她,東方朔扮成算命先生到街上爲路人贈籤,殊不知每個人抽中的簽上都寫着:正月十五有大火。人們以爲是上天示警,害怕極了,把這件事稟告了漢明帝。

漢明帝十分苦惱,找來東方朔出主意,東方朔順水推舟,建議正月十五那天給火神供奉湯圓,再讓人們掛上燈籠,營造火光的假象,以便瞞過玉帝。漢明帝聽從建議,派出宮女出宮教大家制作湯圓,那位想要投井的宮女也得以出宮,一見家人。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果然沒有大火,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平安地和家人度過了一夜。

後來,每個正月十五,掛花燈,吃着湯圓,和親人團聚一起,就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習俗。

雖然我沒有親眼目睹過燈會,但是,對於湯圓,我還是瞭解一些的:將黑芝麻和花生打碎,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後冷凍,就是湯圓餡了;再將糯米麪粉和成麪糰,醒一醒;最後把醒好的麪糰包入餡,揉成圓形,等水開後,下鍋煮熟就好了。

煮好後的湯圓,變得晶瑩剔透,但依然保持着純白,看上去肉嘟嘟的,十分惹人憐愛。一口下去,餡從裏面流出來,冒着熱氣,香氣撲鼻,那花生的香味,甜而不膩,柔軟的餡皮入口即化。這美味,足以讓人浮想聯翩。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暢談着故事的精彩,欣賞着燈會的絢爛,品嚐着湯圓的美味,祈禱着家庭的團圓。這,便是元宵節的魅力。

家鄉的風俗作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在陣陣劈里啪啦中大笑着向我們迎面走來。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節日中,不得不提到福州的風俗——舞龍。

提起舞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傳統民俗文化。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因爲龍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不過要想更確切地瞭解一種風俗,親身體驗和經歷必不可少。

清晨,穿過爆竹的喧鬧聲,我與媽媽來到了廣場上,前天晚上一聽說今天這裏有舞龍表演,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想來親眼目睹這一場盛大的表演。到場後,場地裏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熱鬧!人們都期待着欣賞這福州的風俗。

表演開始了,一條“龍”在廣場正中央舞動起來。表演的人員上下舞動着“龍”身,使“龍”看上去更具活力和靈性,活靈活現的長龍在雲霧之間自由地來回穿梭。表演進入高潮,四周觀看的`羣衆歡呼着,吶喊着,瘋狂地表達着對家鄉傳統風俗的喜愛與讚美。突然“龍”首的一位大漢舞動時動作稍慢了半拍,後面的人隨即亂了陣腳,“龍”身搖搖欲墜,如同將傾的大廈。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中間有三位臨危不亂的大漢,調整姿勢,站穩馬步,用盡平生之力將“龍”身擺正,最終力挽狂瀾。在一旁觀看的觀衆們驚出一身冷汗,短暫的平靜之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爲這三個人叫好。

“咚咚鏘,咚咚鏘。”舞龍在鑼鼓的歡送聲中下了場。望着它那上下翻騰的樣子,人們似乎意猶未盡。

家鄉的風俗是豐富多彩的,也許別處的民俗特色比我家鄉的更爲精彩,我們都應該去傳承它,保護它,把它發揚光大,因爲它是一種會讓你魂牽夢縈的思念。

家鄉的風俗作文8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也包含着思念家鄉的感情。

早上,奶奶便買了糯米粉、芝麻、藕和月餅回來,我湊上前去好奇地問:“奶奶,你買這麼多東西回來幹嘛?”坐在一旁的媽媽白了我一眼:“今天是中秋節,你忘啦?”“哦,對哦。”我恍然大悟,但隨即又問道:“那又要糯米粉和芝麻幹嘛?”奶奶笑着答道:“中秋節不止要吃月餅,還要吃糯米粉,買這些就是用來做的。”

只見,奶奶將芝麻炒熟,搗碎,加入白糖攪拌,這樣餡就做好了。用糯米粉和水以後揉成麪糰,將餡包在麪糰裏,搓成湯圓的形狀,再壓平,一個糯米餅就做好了。上鍋炕熟就好了。

不知不覺中,一天已經過去,夜晚已經到來了。奶奶讓爺爺搬了一張桌子來到院子裏祭月,桌子上有月餅、糯米餅、柿子、藕,以及一碗水。我好奇地問奶奶:“祭月的桌上爲什麼要放水呢?”奶奶反問道:“有吃的怎能沒有喝的呢?”媽媽笑着說:“毛毛,我們以前中秋節時經常到人家偷喝這個水,你知道爲什麼嗎?”我茫然地搖了搖頭,媽媽繼續說道:“據說喝了這個水可以不尿牀,所以一到中秋節晚上就看見許多孩子在人家院子裏穿梭偷喝水,晚上反而因爲喝多了尿牀。”

坐在院子裏,聽着媽媽講的這個笑話,品嚐着美食,我不禁仰起頭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上是否真的會有嫦娥,會有玉兔,會有砍樹的吳剛嗎?

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各有各的風俗,你們那兒的風俗又是什麼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首王安石的《元日》把新年迎新春時的熱鬧體現了出來,寫得可真是好啊!目前就來我的家鄉看看吧。

根據大家家鄉的規矩,新年在正月國中一年級開始。第一,一大早起來後,要先洗澡,洗完澡要換上新衣服,預示新的一年到來。然後,隨意吃個午飯,重頭戲還在後面呢!接着,下午要開始忙碌起來了,先把春聯貼上,然後開始採購食材,爲晚上的年夜飯做籌備。年夜飯的食材可大有講究:雞,魚,蓮藕,腐竹組成的。活脫脫一個吉利晚餐,吃的全是由含有特殊含義的菜做的.。

不只這樣,新年這天還沒有完呢,吃完年夜飯,大家還可以放鞭炮,鞭炮是在下午買菜時買的,一羣小夥伴聚在一堆,拿源於己的鞭放在地上,和其他鞭放在一塊,接着,挑選自己喜歡的鞭,一塊到田野把鞭點燃,發出噼裏啪啦的響聲。

當然除去放鞭炮,大家還要守歲,無非就是看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吃零食,大大家搓麻將,假如實在是忍不住的話,也可以小憩一會兒。

最好玩的還是國中二年級拜年了,像大家家有不少兄弟的,通常都是按順序來,先從大媽家開始拜。一般吃完飯後,就是拿紅包的時候了,關於紅包的俗名是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據瞭解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有些人家是爸爸媽媽在晚輩子女裏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壓歲在民俗文化中含義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正月國中三年級通常都是繼續串門,一直持續到正月初五,大家的新年纔算過完。

家鄉的風俗,在家鄉時我感覺它就像隨處可買的水一樣稀鬆平時,可離開家鄉,我才發現它就像博物館裏的文物一樣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