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彙編6篇

作文 閱讀(5.11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彙編6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安徽阜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週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哦,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母親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制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纔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母親包餃子,我兩邊忙着,“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裏,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麪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着餡兒包進去”,外婆跟着總結道。“嗨,你怎麼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裏去了!”母親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爲大家做的菜湯圓哦”,“哈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裏,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而且歷史悠久。有中秋節賞月、端午節賽龍舟、重陽節登高。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過新年了。過年不僅可以和家人團聚,還有紅包拿,全家人開開心心的,長輩們噓寒問暖,多麼幸福!

每到新年,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些傳統的年貨。打年糕,包糉子,做豆腐。對我來說,記憶最深刻的`就要數做凍米糖了。

那年,外婆特意等我放寒假了才動手做凍米糖,說是讓我體驗一下樂趣。外婆將麥芽糖、白糖、炒米,芝麻各種食材準備好;然後把柴竈燒得旺旺的,往鍋里加了麥芽糖,鍋熱後,外婆一聲令下:芝麻二碗,花生一碗,白糖二勺。我不緊不慢地把它們一樣樣加入鍋中。此時,香氣瀰漫整個屋子,每個角落都不落下。外婆拿着勺子一邊攪拌一邊讓舅舅往木製的框裏抹了點食用油。要把所有食材裝進這個模具中,需要很大力氣,爸爸力氣大,這時派上用場了,這些食材倒入模具後,需要用專用工具壓實。只見外婆得心應手拿起菜刀把它切成了片。我迫不及待拿起一片品嚐起來,“哇,太美味了,回味無窮!”

新年熱鬧非凡,家人團圓在一起,互相祝願,我喜歡這個傳統節日。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藝術。

中國的剪紙藝術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緒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戶擁擠在一起,相郊成習,需要頗巨。剪紙藝術爲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爲刻刀雕刻爲主,風格轉向精巧,所以藝人也就不止婦女了。

剪紙是具有獨特的藝術和風格的民間工藝,它用手工刻制,再染上以明快鮮豔的色彩而成。勞動人民把它作爲年節的裝飾,貼在窗上,所以剪紙又叫“窗花”。傳統窗花所表現的內容主要有戲劇人物,蟲草魚獸,以及一些吉祥音的.物象,洋溢着歡快、健康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深爲羣衆所喜聞樂見。

中國的傳統藝術還有國畫、陶瓷等,我們應該把它們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穿越時空,傳統文化是如此豐贍而厚重:

它是顛沛流離的孔子,逍遙雲遊的莊周;它是炫目的先秦諸子繁星,皎潔的漢宮秋月;是“史家之絕唱”的《史記》,是卷幀浩繁的《四庫全書》;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夢中淚;是王羲之流暢自然、鳳舞龍翔的《蘭亭集序》,是一人一馬一車一戶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它是京劇、是老腔、是蘇州評彈,是河北梆子;它是武術、是空竹、是風箏……它既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喟嘆;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思;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味;還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念;更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

時過境遷。現代大都市,高樓鱗次櫛比,霓虹閃爍的街巷少有人吟哦詩詞歌賦;江南小鎮,蔥蘢的篁竹中,笙簫琵琶喑啞了,風蕭蕭兮少有笛短簫長……長江、黃河落寞了、困惑了,因爲傳統文化與現實之間恰似隔着厚重的.門,令它難以回家。

我們到底怎麼了?近年來,我們不是一直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嗎?渴望它生生不息的傳承,爲此,竭力發展着傳統文化項目。

只是,形式大於內容,我們真心讓它回家嗎?

有多少人真的靜下心來,放下大都市裏的速度、遠離喧囂,像外賣小哥雷海爲那樣堅持不懈13載,精心地品讀、涵泳過一首首唐詩宋詞?有多少人摒棄浮躁,甘居陋巷幾十載,齊白石般如初遇如訣別,研墨執筆,讓眼中捕捉到的鮮活躍然紙上?當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的森林,遮蔽了亭臺樓閣、雕樑畫棟、小橋流水時,國人心中早已淡漠了傳統文化那幾千年陳年佳釀的回味,意識中西方張揚、活潑的時尚和洋節似乎比傳統文化更有品味——聖誕節的紅和綠,喜氣洋洋;萬聖節的蝙蝠、南瓜,比比皆是。誠然,我們需要活力,需要接納各種各樣的東西方文化來豐盈自己。但怎可冷落、忘記祖先用五千年曆史創造的燦爛而瑰麗的華夏文明。落葉歸根,百川入海,沒有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變得日益功利、浮躁,恰似隨波逐流的萍,漂浮不定。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再像國人內心之外放飛的鴿子,更不能像異鄉的遊子漸行漸遠。快洞開厚重的門,用真誠召喚它回家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端午節歷史悠久,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日。與此同時,它也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就在溫州市博物館裏與傳統文化來了個“零距離接觸”。

剛進博物館,我就立刻被這裏濃厚的文化氣息感染了。這裏的人穿的大多是古代的衣服,這使我的腦海裏冒出了兩個問題:他們穿的是哪個朝代的衣服?爲什麼要穿這些衣服?於是,我學着記者的樣子去採訪他們。那些人告訴我,他們是爲了發揚漢代的傳統文化,所以穿上漢代的衣服,讓我們通過這些服飾,從而感受漢代的.文化。在這大廳裏,一些志願者在來往的遊客的額頭上點雄黃酒。我問他們,爲什麼要在端午節時點雄黃酒呢?這些志願者告訴我,因爲古語曾言:“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而如今我們不能喝雄黃酒,便只用點雄黃酒來代替,好圖個吉利。此外,我還用蘭湯擦手,讓自己能身體健康;我用針刺五毒,爲將來祈福。

我又來到二樓,一種更加濃重的文化的韻味迎面撲來。黃楊木雕、溫州石雕、發繡、甌繡等。在這裏,我體驗了中華民俗的樂趣,在這裏,我感到自己離傳統文化更近了一步。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爲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着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爲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爲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