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端午包糉子作文合集15篇

作文 閱讀(2.2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包糉子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包糉子作文合集15篇

端午包糉子作文1

端午節是五月初五,在這一天,我們要包糉子、插艾草、吃清明粿,這些都是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包糉子是爲了讓魚不吃屈原的屍體。所以端午節的時候要吃糉子,但我的奶奶從不去買,而是自己包的。早上奶奶開始準備包糉子的材料,包糉子的材料有糯米、豬肉,還有一種包糉子用的葉子,捆糉子也是用一種葉子的莖。

材料準備好了,就開始包糉子了。在奶奶開始的時候,我把頭從門外探出來說:“奶奶,我可以包嗎?”“當然可以了。”奶奶一邊包糉子一邊說,於是我就搬個小椅子坐在奶奶邊學着包糉子。

首先兩片葉子合成一個三角形,可我怎麼也合不成,我只好叫奶奶幫我。第二步:放糯米。幸好我會煮飯,不然我可是又要去請奶奶了。第三步:放豬肉,“天啊”我不禁叫道,“這豬肉放哪啊?”我看奶奶都是直接放上去的,於是我挖了個小洞把肉放進去,可剛放進去就掉了一些米,還好掉的米不多,奶奶沒發現。

最後一步:把糉子包起來了。我左一折,右一折,再拿繩子一捆。“哈哈,”我叫道:“我終於做好了我的.第一個糉子。”

中午奶奶把我包的糉子和其它的糉子放在一起煮。“當,當,當……”十二點了,我打開鍋蓋,一陣糉子香撲鼻而來,我打開葉子咬一口“啊”,我感嘆道:“太好吃了!”

這次端午節吃的糉子最香了!

端午包糉子作文2

今天是x月x日——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戴香包、在門上掛上艾草和青蓬……

早上,我迷迷糊糊醒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於是,我起牀,在香味的引導下,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大門口。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回答我說:“這是艾草,那是青蓬。這是爲了驅災辟邪。”

到了中午,我看到桌上放了一大堆材料,有糉葉、有肉、有米、有繩子……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奶奶,包糉子怎麼要這麼多材料,包糉子這麼麻煩呀!”

奶奶說:比你看到的還要麻煩多了,糉葉要煮好、洗淨,肉切小均勻的條狀,再用鹽、醬油、料酒等調味品醃製幾個小時,米要用溫水洗淨,晾成半乾,再用鹽、味精、醬油等拌勻,這樣纔算做好了準備工作。“啊?不會吧,吃個糉子這麼麻煩啊!”我驚訝的看着奶奶。“那個繩子又是用來幹嘛的呀?”“你等下就知道了啊!”奶奶還給我保密呢!我想了想,對奶奶說:“哦,我知道了,繩子是用來裹糉子的。”奶奶對我笑了笑。

奶奶開始包糉子了,我就在旁邊看着。看着奶奶嫺熟的手法,我甚是激動,一個個精緻的糉子在奶奶的巧手中而生,個個外形整齊,包裹均勻,讓我看了就垂涎三尺。每個糉子裏都是很有“料”的:一塊肉、兩個蜜餞、還有板栗。

等待吃糉子的時間很是漫長,過了好幾個小時我才品嚐到了這美味的.糉子。打開鍋蓋的那一剎那,一股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有糉葉的香味,有糯米的清香,還有肉的濃香,各種香味混合在一起,就組成了這“人間美味”。

這比我吃過的那些買來的糉子好吃的多,沒有任何的添加劑等化學成分。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了。

端午包糉子作文3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我一定會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能把糉子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放上幾顆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沒想到包糉子比想象中還順利。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包的'糉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比較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行,我不能退縮,不能氣餒。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許多像樣的糉子。

當我們坐在一起,嘗着自己親手做的糉子時,覺得今天的糉子特別甜。因爲,這是我勞動的收穫!

端午包糉子作文4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裏,我學習瞭如何去包一個糉子,雖然對我而言有一點的難度,但是我還是克服了這些困難,並且包出糉子來了,糉子熟了,味道真是美味。

中國的節日博大精深,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明月高照的中秋節,可我最喜歡的是可以包糉子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這一天人們要吃糉子,用雄黃酒在頭上寫一個,“王”字,把艾葉掛在門上。可我最喜歡的是包糉子。

今年的端午節,我在家裏美滋滋地看電視,此時,掃興的媽媽推門而入,興沖沖地對我說:“兒子,來不來包糉子?”“不來”我率直地回答,然後又津津有味地看着電視。殊不知,暴風雨正悄悄來臨,電視關閉了,只見媽媽拿着電視搖控器,兇巴巴地對我說:“如果你不來包糉子,你就別想看電視!”我只好去包了。

我到了桌子旁,看見桌子上有糉葉、糯米和肉。我對媽媽說:“怎麼包?”只見媽媽先把糉葉圍成一個漏斗形,再把糯米和肉放到糉葉裏去,糯米聽話地躲在糉葉圍成的“小房子”裏,媽媽再用繩子把包紮起來,一個三角形的、漂亮的糉子呈現在我眼前。

我照着媽媽的方法做,可糯米不聽話,把它放進糉葉裏它偏要跑出來,糉葉也不聽話把糯米放進去它偏要把糯米踢出來。

之後我又做了一個,可這次繩子又不聽話了,每次打完結它偏要把一個活生生的活結轉化成死結。

我又做了一個糉子,這次它們很聽話,讓我完整的包了一個糉子,雖然糉子非常醜,但我差不多用盡了我全身力氣。

過了幾小時,我們把糉子晾乾,然後去煮。又過了半小時,糉子終於熟了。我嚐了一口。“哇,太美味了。”

做什麼事都要堅持。

端午包糉子作文5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端午包糉子作文6

“插艾葉,喝雄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端午節又稱端陽、五月節。在這一天,地地道道的寶雞人從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就開始他們的端午之旅了。

天矇矇亮時,勤勞的婦女們早早地開始勞作。先取出去年端午採集的糉葉,放在水盆裏泡開,之後再把水盆放在暖暖的陽光下讓糉葉曬一次“日光浴”。同時取出糯米在水中泡軟,還要取來豬肉、臘腸、鹹蛋黃、滷牛肉等鹹糉子的餡料,又找來紅糖、赤小豆、紅棗、蜂蜜等甜糉子的.餡料,一一擺在盤中,爲待會兒包糉子作準備。這天,男人們還要上山去採集明年端午要用的糉葉。

待準備工作完成後,就到了端午節的高潮—包糉子了。

全家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人閒着,人人都在爲包糉子而忙碌着。瞧:充滿着暖暖陽光味兒的糉葉在心靈手巧的婦女手中上下翻飛,如同一隻只飛舞的墨綠色蝴蝶一般。不出三十秒,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完成了。具體是這樣的:將兩片棕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無蓋的圓錐,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糯米,放上餡料,這餡料還有不同的寓意呢:紅棗寓意早生貴子,白糖寓意生活甜甜蜜蜜;臘腸寓意友誼天長地久……放入餡料後,再倒入一層糯米,封上口,用五彩的花繩綁的結結實實的就可以上鍋蒸了。一個個“五花大綁”的、胖嘟嘟的糉子排好隊上了蒸籠,享受四十分鐘的“桑拿”後,就可以大飽口福了。

晚飯後,桌上橫七豎八的躺着糉葉,裹糉子用的花繩跑到了孩子們的手腕、腳腕上,青花瓷碗內的一大碗調涼粉,一家老小也都奈何它不來了。

晚上,婦女們刷洗好鍋碗瓢盆,人們上牀睡覺,寶雞人的端午之旅纔算結束。

端午包糉子作文7

端午節到了,我學着外婆來包糉子啦!

材料有糉葉,還有包糉子的馬蓮草、大米、糯米。糉葉還分爲很多種:有蘆葦葉、箬葉、芭蕉葉原來糉葉還有那麼多學問呢。

做包糉子的準備工作更是有許多學問呢!第一步泡米,加水,記得是熱水,之後拿出油、加上少許醬油,少許油,這樣就能做出我喜歡吃的鹹味肉糉;第二步,做餡料,先把肉的皮切掉,再切成丁狀,把醬油、鹽、糖、五香粉放到肉上,再給它“馬殺雞”;第三步包糉子,這是技術活,我太緊張啦!外婆早已在桌面上擺開了糯米、大米、五花肉,外婆說:“如果你想吃彩色的糉子,就用八寶米摻和大米。”外婆示範了一次後,我就開始自己包了。我拿出糉葉,找到毛面,再拿多一片糉葉放上去,還要剪掉老梗,用食指把糉葉微微弄上去,然後放一勺泡好的米,之後放肉進去,接着續米,然後把短的那邊糉葉稍微壓一下,左右邊向裏面折一下,再把最長的角拉下來,準備繩,就把糉子五花大綁,這樣就包好了一個肉糉啦!

看到我包的糉子,外婆直誇我包得好,我好不得意!

開始煮糉子,把糉子小心翼翼地放下鍋,燜一個小時

時間慢慢地過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了!糉子的.鹹香味撲鼻而來。我當然要試試味道啦!,我把似長蛇般的繩子解掉,剝開糉葉,一咬糯米,軟軟的,糯米伴着糉葉的清香,緊接着吃到肉,肉肥而不膩,還充分吸收到了五香粉的精華,“哧”的一聲,大白肥肉直接滑下肚子裏了,回味無窮,真好吃啊!

端午包糉子樂趣無窮!

端午包糉子作文8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一家忙開了鍋。媽媽忙着找各種材料準備包糉子。

在包糉子期間,我也幫了不少的忙呢!老媽把洗乾淨的糉葉和瀝乾了水的糯米拿了過來。只見媽媽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糉葉從外往裏一折,一個小小的圓錐就做好了。我心想:那麼小的圓,裏面能放幾粒米?我一定一口就吃完了。又見老媽用左手按住糉葉交叉的中心,右手嫺熟地用勺子舀了三勺米裝進“圓錐”裏。老媽正準備將糉葉包裹住糯米時,我大叫道:“別急呀!放點花生吧!”媽媽不慌不忙地從旁邊拿出了一袋提前準備的花生,往糯米里裝了兩顆。

老媽裝完了花生,便又用左手抓住對角,將右邊多出來的角重新按了一下,很快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兒,以爲老媽要去煮糉子,只聽着一聲:“陳詩妍!”我嚇了一跳,媽媽接着說:“幫我把麻線拿來!”我來回跑了幾趟。媽媽用一根麻線用勁地一纏,又把糉子轉了45度後纏了幾圈。我跟媽媽說:“快下鍋呀!”媽媽理也不理我,把線頭打了個死結。看!這個難到要讓我崩潰的動作,使我逃走了。

當我再一次悄悄地走過去時,媽媽已經包了一大半鍋了。只見躺在椅子上的媽媽,心中在不停地讚美着……

是的.,媽媽平時那麼忙,還抽出休息時間給我們包糉子,爲的就是一種習俗的傳承吧!

端午包糉子作文9

“哇,好香啊·”香噴噴的糉子終於出爐了。一個個三角形的糉子進入了我的眼簾。“啊嗚!還真不錯。”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的心像打翻了的蜜罐甜絲絲的。

那已經是去年端午節的事了。“吃糉子,賽龍舟,歡歡喜喜過端午。”我哼着小曲,一邊走在回家的路上,手裏提着幾把綠油油的竹葉。我們先把葉子放在水裏浸泡。接下來就是準備包糉子的配料了。奶奶準備了糯米,紅豆,五花肉,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蛋黃了。真是應有盡有,色香味俱全。let's go 我來告訴你怎麼做吧!

首先,要選出2片大小几乎相同的竹葉,把它們交叉捲成圓錐形;放進糯米,接着加入餡料,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再用凸出來的竹葉向下折蓋住糯米,用手捏住中間。然後用麻繩紮起來。我看了會奶奶包糉子,就照着她的做法試着包了一個,可是最後不是餡溜了出來就是“犯人”逃脫了麻繩的管束。三十六計走爲上策。我有點灰心喪氣,就想溜了。奶奶說:“做什麼事不都是容易的,只要你認真學習,你一定行的。”於是我就在奶奶的指導下認真地學起來了。奶奶笑眯眯地說:“餡放進去的時候,你可以用湯匙壓平,再把竹葉緊緊蓋住,扎麻繩還是要講究技巧。就像這樣。”奶奶隨手拿起竹葉包了起來。她動作是那樣的輕巧靈活。扎糉子的手蝴蝶一樣一上一下地舞動着。過了一會兒,一個“綠裏透白”的小胖子,立刻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成功了。“一個,兩個,三個......”我越包越起勁,越包越熟練......

每想到端午節,我心裏總會有一種包不住的喜悅。

端午包糉子作文10

端午節一早,我就被家人叫喚着起牀了。因爲每年今天的這個節日,我家裏都會來很多客人,大家是一起熱熱鬧鬧的度過這個端午節的。

我起牀之後幫着媽媽忙活着家裏的一些活兒,我們準備好了糉葉,還有紅豆、糯米等等,就等着親人們到齊之後,大家一起包糉子了。端午節一起包糉子,這已經是我家裏的一種習俗了。大家坐在一起,一起動手包糉子,包完糉子之後等待着糉子出籠,然後一起品嚐這端午節美味的糉子。

家裏的親人大都是半上午就趕來了我家,都是前來趕着吃午飯呢。等到人到齊之後,爸爸媽媽將桌子搬到了院子裏的槐樹下,桌上放着的是糉葉還有米糧,大家團團坐着,然後就動手包糉子了。我和表弟表妹們包的糉子是最奇怪的,我們總是掌握不到技巧,包出的糉子鬆鬆垮垮,很多時候還得讓身邊的大人們重新包一遍。雖然我們包的不好,但是我們一個個的都還在想盡着辦法想要包出一個最好看的糉子來。

每年這一天,我們包糉子的時候,氣氛都非常的輕鬆和諧。小孩子們鬧成一片,一個一個都在較量着,都希望自己手上包出來的糉子比其他人都好。至於大人們,他們可就沒有我們這種攀比心了,一個一個的都很悠閒,儘管悠閒的`好似漫不經心,但是包出來的糉子那叫一個好。這是讓我們這羣小孩都無比羨慕的一點。

糉子包好了,爸爸媽媽忙活着去廚房蒸糉子了。閒下來的大人們又說起了閒話,我們這羣小孩子玩起了捉迷藏,我們所有的這些活動,其實也就是在等待着吃糉子。端午節的糉子香軟美味,味道中還帶着一種溫馨。

端午包糉子作文1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媽媽說我可是今晚的主角呢,我一聽,心裏又是期待,又是緊張。

包糉子可不是一件粗活,像我這樣大大咧咧的女漢子還真不知道行不行?不過準備材料對我來說可是小菜一碟。

我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倒去盆裏,拿瓢打一些水放入盆中,再把手伸進水裏攪一攪,哇!盆裏居然形成了一個個小水渦,等水渦停後,再讓米輕泡幾分鐘。緊接着,我又走到廚房,抱出媽媽堆成山的`糉葉,放入盆裏,打開水龍頭,一股股清涼的水便涌了出來。我拿着糉葉又洗又搓,一朵朵小水花開心得又蹦又跳。我起身把水關緊,又蹲下一絲不苟地洗糉葉。我想:包糉子也有我的一份啊,我出了力,今晚我得吃個夠。糉葉終於洗完了,我拿起糉葉,把它擱在臺子上晾乾。就在這時,糯米泡得也差不多了。

準備好了材料,就要開始包糉子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擡起兩片糉葉,把它鋪在手上,再舀一勺糯米放在中間,把左側的葉子蓋上,緊接着擡上另一側的葉子,再把剩下的葉子裹上去。我原以爲已經大功告成,於是我把手一鬆,又白又胖的米便流了出來。我心疼地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呀!”我連忙把米一粒一粒地撿起來,重新包了起來,再用繩子紮結實,最後再打個結,哈哈,大功告成。這些糉子還真像一個個小嬰兒。

吸取了第一次的經驗,接下來的可就易如反掌了。沒過幾分鐘,我便把糉子包好了。我跑過去拿起鍋,在裏面打滿水,再小心翼翼地把我的寶貝糉子放入水中,大概要煮2-3小時吧,我心裏還真期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陣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連忙跑進廚房,拿起蓋子,哇,可真誘人!

晚上到了,我神祕地拿出我的得意之作——糉子。看!把一家人引得口水淋漓,大家都誇我是小能手呢!

端午包糉子作文12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熱愛自己的國家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滔滔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類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熱愛自己的國家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類氣氛,便向祖母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能夠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心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稻,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起頭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搞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祖母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烈火煮,大約1鐘頭後,改小火煮30分鐘就能夠。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環境。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瞅見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雀躍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能夠瞅見內裏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包糉子作文13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比如說,做香包,買艾草,帶花繩,划龍舟,但這次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和奶奶一起包糉子。

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蚊龍。對屈原有了敬佩之情。

這時我便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一點交我學包糉子,奶奶聽了便說:”好、好“。我看見奶奶那動作嫺熟的樣子,也躍躍欲試,一把把奶奶手中剛包成的無底圓錐形的糉子搶了過來,便憑着我的直覺,挖了一大勺糯米,裏面的水都沒有倒便裝了進去。我本以爲成功了,便居功自傲,可令我大吃一驚的是剛挖好的糯米好像在嘲笑我一般又逃到了盆裏去了。我生氣的問奶奶,這是怎麼回事,奶奶不慌不忙的告訴我:”孫子,是因爲你的'糉子皮沒有包緊,而且湯水都在裏面,肯定要漏。

我聽了奶奶的話,便靜下心來,認真了看奶奶做了一遍。啊!奶奶不愧是我們家的廚藝大師呀!奶奶先把皮重新包好,又挖了一大勺糯米,把湯水倒了出來裝了進去,手掌託着下面,把蓋子蓋好,爲了不讓餡漏出來,奶奶又拿了毛線包糉子五花大綁了起來。這樣一個香噴噴的糉子就完成了。說着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的拿起糉子皮,不過因爲太着急餡放進去還是漏了出來,我不耐煩了,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心平氣和地對我說:“做事要靜心,這樣才能把每件事情幹得更出色。”我聽了奶奶的話,重新振作起來,認認真真的把糉子包好了。奶奶見了直誇我包的好。

包糉子這件事,讓我懂得了靜下心來,可以做任何事。

端午包糉子作文14

端午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香糯的糉子,帶有“仙氣”的艾葉,激烈的龍舟比賽……都是端午節特有的風俗。而我最愛的端午習俗莫過於包糉子了。

去年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回老家了,一進入房間,小糉葉那綠綠的身影就映入了我眼簾。原來奶奶要包糉子呀!妹妹拉拉我的衣角,擡起頭問我:姐姐,爲什麼在端午節要吃糉子呢?”我便笑着向妹妹講述起糉子的來歷!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愛國詩人叫作屈原,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才子。因爲朝廷的腐朽,屈原投江自盡。平民百姓爲了不讓魚吃屈原的肉體,便包些用糉米、棗合成的食物,投到了水中。而那些食物就是現在的`糉子!

給妹妹講完糉子來歷之後,我便洗好雙手,準備開始自己親手製作糉子了!兩手拎着糉葉的兩端,左邊的尖角向右旋一下,右手中的糉葉包往左邊的一角,再輕輕旋轉一下,就可以往裏面加入洗好的糯米了。我加入了少許的糯米,又放上了一顆又大又甜的蜜棗,又鋪了一層糯米之後,我又突發奇想,加入了一些紅豆沙餡,最後用糯米給填平糉子。用同樣的方法將糉葉包起來,最後一步至關重要:用細繩將糉子包捆好。如果一不小心,糉葉就會散開,那麼就前功盡棄!不知道爲什麼,我包的糉子有些圓潤,不像大人包的那麼四方四正!也許是餡放多了的緣故!

煮好的糉子當中,只有我包的最引人注目,因爲它又大又圓,糯米都露出來了一些!不過味道卻十分美味!果然還是自己包的最甜蜜了!

包糉子,品端午。這糉子不僅是甜蜜的代表,更是老百姓對屈原的一份紀念,一份懷念,一份敬意!做爲新時代的我們,更要將這種文化、習俗代代相傳!

端午包糉子作文1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首民謠,便想起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每年端午節,當然少不了糉子。

爲了迎接端午節的到來,奶奶早早準備好了包糉子的各種材料。只見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洗乾淨,從盆裏拿出兩片泡好的深綠色蘆葦葉,捲成一個上寬下窄的圓錐形,再把雪白的糯米放在裏面,放上幾個紅彤彤的小棗,上面又蓋上些糯米,又用蘆葦葉把糯米裹起來,用繩子紮緊。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心想:原來包糉子就這麼容易呀,真想試一試。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說:“你想學包糉子嗎?那就動手試試唄!”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卷蘆葦葉,再放糯米、紅棗,接着包起蘆葦葉,用繩子一系,誰知米都從旁邊漏出來了。唉!原來包糉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奶奶微笑着說:“別太着急了,先掌握方法。”

奶奶告訴我:“蘆葦葉要折緊,糯米不要放太多。”我按奶奶教的方法試着去包,果真包出來的糉子有點兒像樣了,可還是有米漏出來。我沒有泄氣,繼續找方法,一個接一個地包,終於包出漂亮完美的糉子了。我發現包糉子時,圓錐形要卷的小一點兒,蘆葦葉兩頭要壓得多一點兒,糯米壓緊,繩子扎得要快,這樣就能包出漂亮的糉子了。我摸索到包糉子的竅門,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包好的糉子放在高壓鍋裏,不到一個小時就出鍋了,打開泛黃的蘆葦葉,白裏透黃,紅紅的大棗隨着噴香的味兒露了出來。“真好吃!”我品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那感覺真是不一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