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端午糉子作文(合集15篇)

作文 閱讀(1.2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糉子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糉子作文(合集15篇)

端午糉子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但是對於吃貨而言,這,是糉子節。對於我們港校國小來說,是快樂大遊園!遊園活動很多,我先跟大家分享兩次包糉子的活動吧!

先說包“真糉子”!我們班準備了紅棗,八寶米,糉葉,草繩來包糉子。現在,我們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

別看糉子結構簡單,可它也是內有乾坤的!我們班的幾個高手上去想挑戰它,可最終也以露餡、掉線、崩線、散架等情況而失敗告終。我呢,其實包之前,就查過該怎麼包糉子。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該如何包好糉子的祕籍吧!

包之前,需要在前一天晚上把米給泡發,如果有豆子的話,則要泡更久。糉葉以及草繩也要提前泡好。包的時候,先要把糉葉完成漏斗形,添上米。再把上面的一部分糉葉給翻下來蓋住“漏斗”裏的米,最後用草繩把糉子給捆緊。

這樣,我們包出來的糉子就緊緊的,不容易崩開。如果是緊緊的話,蒸出來的糉子就香香的,軟軟的。啊,浸透着我勞動的`糉子一定會格外的香甜的!那就讓我慢慢地等它蒸熟吧!

再說包“紙糉子”!你一定沒聽說過吧!美術羅敏老師爲我們準備好了香袋、卡紙、紅繩。把卡紙折成糉子樣,填上幹艾葉,掛上紅繩,紙糉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們班一位高人,竟然把百元大鈔放在了香囊內。結果他上樓梯時,錢一下子就飄出來了——盒子爛了!我們蜂擁而上,假裝想拿錢。艾葉像雨一樣灑下來,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好一陣“香雨”啊!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

端午糉子作文2

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同,我非常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因爲可以吃上美味的糉子呀!

老人常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所以要多吃糉子。因此每過端午節,家家的餐桌上都有一道美食——糉子。

它一身深綠色的外衣,三角四棱形,包糉子的人還會在糉葉上實實地纏上幾根線,以防止糯米跑出來。看着你可能沒有多大的食慾。可當你把鍋蓋掀起時,湊起鼻子去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不禁垂涎欲滴。

哦!糉子熟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擠了過來,甜甜的蜜棗被裹在白白的,香甜的糯米里,外面包着深綠色不時發出清香的糉葉。這時的`糉子無論是色彩還是味道,都是那麼誘人。

吃糉子的時候,必須先把線給解開,然後掀起糉葉。看着美味的糯米,你會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弄得滿嘴都黏糊糊的,自己卻沉浸在美味可口的糯米里,黏而不粘牙,甜而不膩心。

只要你吃完一個美味可口的糉子,鼻子上會粘上糯米。那樣子真是滑稽可笑。如果你在吃糉子的時候放上一些白糖,那麼,你的臉上和手上註定有一顆顆晶瑩的白糖粒。

如果你品嚐到第一個糉子的美味,你就會接二連三地吃第二個,第三個.......直到你吃到肚子都滾圓了,纔會停止。

這些傳統習俗無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所以我們要一起傳承下去。

端午糉子作文3

我愛吃好吃的糉子,也見過別人做糉子,但我自己從來沒做過。直到今天,我才大開眼界。

我順從地聽着外婆的話,覺得單純做糉子並不能阻止我成爲天才。誰知道,我去包糉子的時候才知道,這是一門手藝,要把糉子包裝得漂亮又牢固,並不容易。

開始的時候,我拿出兩塊一大一小的糉子葉,像奶奶一樣折一個角,然後在摺好的角管裏放一點泡好的糯米,塞一大塊豬肉,再蓋上糯米。我很驕傲,比我想象的順利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葉子蓋好的'時候,糯米就像個孩子一樣不肯聽我的吩咐,一個個跳了出來。我匆忙跺腳。還好奶奶給我切了點糯米。

哈哈,經過一點挫折,終於到了最後也是最簡單的一步,——,綁掌繩。ks(沒什麼),看我展示才華。地球上的人都知道糉子只有包緊了纔好吃。我拿着棕櫚繩,把糉子綁成一條大領帶。我也覺得奶奶的擁抱很老套,很不雅觀,就用掌繩做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我不隨便碰繩子,它也很結實。吃完了,我拿起糉子準備放進碗裏,卻不小心拉了一下掌繩的短部分,只聽“嘩啦”一聲,糉子的葉子散開了,糯米像飛珠滾玉一樣一顆一顆地掉在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糉子都是奶奶手裏生的,我連一個都包不好,骨頭裏的牛肉一下子上來了。失敗後,我小心翼翼,成功打包了幾個。

吃自己的可愛糉子,說不出的開心。

端午糉子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說要教我包糉子,我特別興奮和期待。

我們準備了雪白的糯米、翠綠的糉葉、細細的麻繩、醃過的五花肉。媽媽說:“我先包個糉子給你看。”說着媽媽拿起糉葉,三下兩下就包好了一個糉子,有棱有角,結結實實。“看起來很簡單嘛!”我自信滿滿地說。我拿起兩片糉葉疊在一起,裹成錐形,看起來像個漏斗。我放入一勺生糯米,然後又放進一塊軟軟的五花肉,再加上幾勺生糯米,最後蓋上多餘的糉葉,可是糉葉太短了,沒法裹嚴實,而且糯米還從縫裏漫了出來。“哎呀,”我急地叫起來,“米漏出來了!”媽媽見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拿過我手中的糉子,把糉葉輕輕剝開,把生糯米倒掉一點兒,又把糉葉往上抽了抽,多餘的糉葉變長了,然後再將糉子交給我。我再次將糉葉蓋上,包裹得嚴嚴實實,用麻繩仔仔細細地將糉子捆起來。“包好啦!”我激動地喊起來。媽媽給我豎起了大拇指。我趁熱打鐵,又包了幾個,越包越像樣。

媽媽把一個個糉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老早就坐在桌邊等着,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時候,清香肆意,瀰漫了整個屋子,讓人口水直流。很快,媽媽端着一盤熱氣騰騰的`糉子和一小蝶白糖走了過來。她說:“糉子蘸白糖更好吃。”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蘸了一點白糖,咬了一大口,鬆鬆軟軟、甜甜糯糯,滿嘴清香,彷彿吃到了人間最美味的食物。

今天真是一個特別和難忘的端午節,我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糉子作文5

“年年端午風兼雨,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據說端午節和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有關。這位詩人叫屈原。他的國家滅亡了,他很傷心,就投江自盡了。老百姓聽說了,都划着小船去打撈他。人們還將糯米用蘆葦葉子包起來,煮熟投入江中餵魚蝦,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這一習俗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

說到端午節的習俗,當然離不開糉子。哈哈!我最喜歡吃糉子了,誰讓我是個“小吃貨”呢?

糉子的形狀很奇特,不是圓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三角形。你瞧,它穿着一身軍綠色的外衣,還繫着五彩的花繩。解開它的軍衣,就能看到黏黏的米團,米團裏還藏着肥嘟嘟的豬肉。你看,這些豬肉就像淘氣的娃娃,正在和我們玩捉迷藏呢!

雖然糉子長得很奇形怪狀的,但是味道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不信?你用鼻子聞一聞,是不是香氣撲鼻?糉葉的清香能讓人精力十足,神清氣爽。哈哈!你是不是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那就趕緊嘗一嘗吧!怎麼樣?是不是粘粘的、軟軟的,肥而不膩?好吃吧?

你們知道嗎?糉子不僅是驅邪消暑的開胃美食,也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哦!所以,人們都嘖嘖稱讚,誇它是“舌尖上的美食”!

端午節的糉子真是人間美味!

端午糉子作文6

端午節到了,我學着外婆來包糉子啦!

材料有糉葉,還有包糉子的馬蓮草、大米、糯米。糉葉還分爲很多種:有蘆葦葉、箬葉、芭蕉葉原來糉葉還有那麼多學問呢。

做包糉子的準備工作更是有許多學問呢!第一步泡米,加水,記得是熱水,之後拿出油、加上少許醬油,少許油,這樣就能做出我喜歡吃的鹹味肉糉;第二步,做餡料,先把肉的皮切掉,再切成丁狀,把醬油、鹽、糖、五香粉放到肉上,再給它“馬殺雞”;第三步包糉子,這是技術活,我太緊張啦!外婆早已在桌面上擺開了糯米、大米、五花肉,外婆說:“如果你想吃彩色的`糉子,就用八寶米摻和大米。”外婆示範了一次後,我就開始自己包了。我拿出糉葉,找到毛面,再拿多一片糉葉放上去,還要剪掉老梗,用食指把糉葉微微弄上去,然後放一勺泡好的米,之後放肉進去,接着續米,然後把短的那邊糉葉稍微壓一下,左右邊向裏面折一下,再把最長的角拉下來,準備繩,就把糉子五花大綁,這樣就包好了一個肉糉啦!

看到我包的糉子,外婆直誇我包得好,我好不得意!

開始煮糉子,把糉子小心翼翼地放下鍋,燜一個小時

時間慢慢地過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了!糉子的鹹香味撲鼻而來。我當然要試試味道啦!,我把似長蛇般的繩子解掉,剝開糉葉,一咬糯米,軟軟的,糯米伴着糉葉的清香,緊接着吃到肉,肉肥而不膩,還充分吸收到了五香粉的精華,“哧”的一聲,大白肥肉直接滑下肚子裏了,回味無窮,真好吃啊!

端午包糉子樂趣無窮!

端午糉子作文7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爲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那天有個習俗——包糉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着包糉子呢。

今天,天剛矇矇亮,我們都起牀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糉葉,讓我發糉葉和繩子,她做糉子。至於“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糉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裏。最後,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裏。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糉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糉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糉葉折成鬥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糉葉裏,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糉葉,然後把多餘糉葉向內折,最後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糉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裏,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糉子煮好了。廚房裏充滿了糉香。

我拿了一個糉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嚥了起來,沒到一分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糉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端午糉子作文8

時光匆匆,端午節說到就到了,今年我們有機會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包糉子,真幸運呀!

我們來到食堂,每個人都按耐不住激動和好奇。有的人說:“怎麼辦,我不會做糉子,我只會吃糉子啊?”有的人說:“包糉子很複雜的.喲!”

我們先看着指導員奶奶從籃子裏拿出兩片葉子,右手拿着糉葉的頭,左手拿着糉葉的中間部分,左手和右手靈活地一配合,糉葉底下霎時間變得尖尖的,然後她微笑着指導我們:“糉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話就會從裏面漏米。”說罷,一隻手就緊握糉子的角,另一隻手拿起勺子往糉葉裏舀米,等到糉葉被裝到一半時,再放下一枚紅棗,再繼續舀滿米。之後把糉葉剩餘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後,再用繩子綁在上面。這樣一個糉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糉子看了看,感覺做糉子沒有什麼難處,可一開始做,我就被難住了。我拿起糉葉開始卷,可糉葉彷彿存心和我作對一樣,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這時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對我說:“不要急,慢慢來,肯定能成功的!”我靜下心來,慢慢地回顧奶奶包糉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來。果然,靜下心的我馬上就卷好了糉葉。一會兒,我的傑作終於完成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糉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得保持冷靜,冷靜才能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端午糉子作文9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爲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糉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糉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糉子煮好了。我接過糉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愉快的端午節_快樂的端午節300字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牀,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幹什麼?”媽媽說:“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裏大集,要帶你們去趕集。”趕集可是新鮮事,我們立即出發了。

到了市場上,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上了糉子,坐下來吃糉子。一盤香噴噴的糉子,外皮包裹着綠綠的糉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開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這是人間一大美味啊!

吃完糉子,我看到了幾個夥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隱蔽在車底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放了空槍,他們跑過來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糉子作文10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糉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着媽媽,硬是要學包糉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糉子。媽媽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然後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

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糉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端午糉子作文11

端午節到了,我要包個糉子給家人吃。

包糉子首先要拿兩片糉葉疊成一個半圓錐形,然後放點糯米,接着放一個紅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最上面放一個紅棗並且用勺壓實,用捲成圓錐形剩下的糉葉把它用力裹起來,這時要注意勁兒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捏散開來,勁兒太小糉子又容易漏。裹好之後用線多纏幾圈然後打一個結,一個立體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面蒸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鐘後,又好吃,又好看的糉子就出鍋啦。

剛出鍋的糉子要晾涼了再吃,我把糉子給了媽媽,問媽媽∶媽媽,糉子好吃嗎?媽媽嚐了一口微笑着說∶好吃,真好吃,你包的糉子最好吃啦!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我跑到哥哥、爸爸那裏說∶我做了一些糉子,快來吃。哥哥、爸爸一起來到廚房裏,看見桌上放的糉子,拿起一個慢慢剝開糉葉,白白的糯米上嵌着的紅棗看起來有食慾極了。他們吃了一口說∶嗯,真好吃!聽到他們的'誇獎,開心的說∶這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的。

香甜軟糯糉子簡直讓我們停不下來,在吃了好幾個糉子後,我忍住了想要繼續吃的慾望,幫媽媽把廚房打掃乾淨後,就去午休了。

到了下午,媽媽讓我看了一場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賽龍舟,邊看着精彩的龍舟比賽,邊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開心極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端午節可以吃到糉子,而且還能看龍舟比賽,我真喜歡端午節。

端午糉子作文12

上次的端午節,我就是和奶奶一起包的糉子,今天就讓你看一看!

我們先去菜市場問了那個賣糉子東西的`人,這個糉葉要多少錢,老闆說:“給你便宜,一袋五塊錢。”奶奶看了看說:“這個都是不太好的,你看有的還破了一個洞。”奶奶搖搖頭走了,走一半,奶奶突然想起來,家裏還有一些糉葉,只要買些肉和糯米就行了。奶奶到了買肉的地方,精挑細選,看見這塊肉就不錯,就和老闆要了這塊,老闆對奶奶說:“8塊錢。”奶奶給了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總感覺是不是忘買了什麼東西。

到了家以後,奶奶數了數東西,發現沒有買糯米,奶奶懊惱極了,我隨手把冰箱打開,準備拿水喝。“咦!這不是一盒糯米嗎?”奶奶趕緊拿出來浸泡。

開始包了,我先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一片糉葉,這裏折,那裏轉彎,可是我不會折。然後我眼睛一亮說:“奶奶我們分工,你弄糉葉,我來加東西,然後您再來把糉葉包住。”說完了,奶奶點了點頭,開工了,奶奶的第一步完成了,我來舀了一勺,舀到上面放了一塊肉,然後給了奶奶,可是米放多了,糉子都捆不起來了。奶奶給我做了一個示範,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放,終於糉子都包完了。

最後一步,開始煮糉子,半小時過去了,房間裏飄滿了糉香。我拆了一個糉子,感嘆道:“嚐到自己勞動的成果,可真幸福啊!”

端午糉子作文13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一家忙開了鍋。媽媽忙着找各種材料準備包糉子。

在包糉子期間,我也幫了不少的忙呢!老媽把洗乾淨的糉葉和瀝乾了水的糯米拿了過來。只見媽媽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糉葉從外往裏一折,一個小小的圓錐就做好了。我心想:那麼小的圓,裏面能放幾粒米?我一定一口就吃完了。又見老媽用左手按住糉葉交叉的中心,右手嫺熟地用勺子舀了三勺米裝進“圓錐”裏。老媽正準備將糉葉包裹住糯米時,我大叫道:“別急呀!放點花生吧!”媽媽不慌不忙地從旁邊拿出了一袋提前準備的花生,往糯米里裝了兩顆。

老媽裝完了花生,便又用左手抓住對角,將右邊多出來的角重新按了一下,很快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兒,以爲老媽要去煮糉子,只聽着一聲:“陳詩妍!”我嚇了一跳,媽媽接着說:“幫我把麻線拿來!”我來回跑了幾趟。媽媽用一根麻線用勁地一纏,又把糉子轉了45度後纏了幾圈。我跟媽媽說:“快下鍋呀!”媽媽理也不理我,把線頭打了個死結。看!這個難到要讓我崩潰的動作,使我逃走了。

當我再一次悄悄地走過去時,媽媽已經包了一大半鍋了。只見躺在椅子上的'媽媽,心中在不停地讚美着……

是的,媽媽平時那麼忙,還抽出休息時間給我們包糉子,爲的就是一種習俗的傳承吧!

端午糉子作文14

傳統節日——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個地方的端午習俗可能大相徑庭。我的故鄉蕪湖在端午節有一種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糉子。從我記憶起,每個端午節奶奶都會包許多各種各樣美味的糉子。

那麼,糉子是如何製作的呢?一般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準備一些新鮮的糉葉(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葉,蕪湖大多是蘆葦葉),將糉葉先用清水洗淨,然後將糉葉放在鍋中煮十分鐘撈起。

然後,將適量的糯米和紅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約二十四小時。根據口味愛好,也可以準備諸如蜜棗、火腿、鮮豬肉等輔助食材。

通過上面兩個準備環節,下面就是包糉子了。將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糉葉中包好,用香草繩或細線繫好,一個美味的糉子就算製作完成了。糉子竟然被奶奶可以製作成菱角形狀、斧頭形狀、三角形狀等各種形狀各異的.樣子!一般一個糉子重約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棗、紅豆、鮮豬肉,就包成火腿糉子、蜜棗糉子、紅豆糉子、鮮肉糉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別以爲糉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還需要最後環節,將包好的糉子五個或十個一提的系在一起(以便計數)放入鍋中,加水煮約一小時,當可以聞到糉葉和食材濃郁香味時,糉子就可以出鍋了。這時一般奶奶都會讓我先盡情享用這美味的糉子。

端午糉子作文15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它是爲保護投江的屈原發明的。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忠君愛國,卻因遭受奸臣陷害而被流放。後來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屈原抱着石頭跳進汨羅江,與楚國共亡。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汨羅江邊憑弔屈原。因爲打撈不到屈原的'身體,大家就紛紛把飯糰投到江中,說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了。人們怕引來貪吃的蛟龍,就用蛟龍害怕的楝樹葉包飯,彩色絲線捆紮,這樣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糉子了。

今天是端午節,在一片熱鬧和陣陣糉香中,我們全家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外婆和媽媽包起了糉子,我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只見外婆麻利地拿起幾張墨綠的蘆葉疊起來,捏住蘆葉的一頭往裏一卷,形成一個圓錐體。外婆緊接着將事先準備好的糯米與肉調和的餡添進圓錐體中,牢固的錐體將餡封得滴水不漏,她再利落地封上口,接着拿起根線把糉子綁了起來,放到鍋裏煮。就這樣,一個個玲瓏小巧的糉子出鍋了。

吃着口味濃郁的糉子,聞着糉子的陣陣飄香,眼前似乎浮現千年之前,一位滿懷愛國情,憂愁的詩人站在寬闊的大江前,向着天地傾訴着苦悶,大浪不斷拍擊着礁石,彷彿震天的鑼鼓作響着,伴隨着他跳入江中,爲他譜寫着一曲壯烈的愛國樂曲。

小小的糉子中,蘊含着深厚的文化,也包含着一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讓我們記住每一個端午節吧!童年的糉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