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改寫古詩作文

作文 閱讀(2.6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改寫古詩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改寫古詩作文

改寫古詩作文1

一個月圓,浩瀚天空的夜晚下。他曾對她許下過誓言,一生一世的誓言。他一生只愛她一個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桃花紛紛落下,他的手忽忽一緊,她便落入他的懷中。她不禁羞澀,臉頰上印着淡淡的.暈紅。他與她久久直視不能忘懷……

次日,他與她在院中散步,碰見一名女子,她身材豐滿,樣貌非凡,貌美如花。這讓他有點心動,她看見他直勾勾地盯着這名女子,便叫道:"看什麼那麼入迷?"

"莫有莫有,甚是眼前這名女樣貌非凡,想讓她做你的侍女罷了。"他輕輕笑道。

"哦?是嗎?"

"甚是,朕怎敢騙你?"

他擡手輕輕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若蘭,奴婢只是後宮裏的丫鬟罷了。如有冒犯皇上,奴婢罪該萬死。"若蘭很驚慌,皇上竟會和她說話,一般皇上是不會和奴僕們說話的,除非有什麼重要之事。

他大笑道:"哈哈,爲何此言?我叫你便是讓你做皇后的侍女罷了,爲何說罪該萬死?"

"我……"若蘭緊張到無話可說,欲言又止。

"好了,你叫若蘭對吧?你做我的侍從吧!每天要做什麼去找本宮的奴婢,她會告訴你的。"她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便說道。"走吧,別浪費時間了。"

她怎麼會不知道他的想法?平常都不會說碰見某個婢女就會說讓做她的丫鬟的,這裏面絕對有問題。

改寫古詩作文2

傍晚,晚霞伴着火燒雲,來到了這片一碧千里的原野。火燒雲像一位千奇百怪的魔術師,一會兒變成昂首挺胸的金色大公雞,大搖大擺地快着步子;一會兒像紅色海洋中的金色小船。一會兒又好似銀杏的葉子,不時地傘着風……

村外原野上,草長得高高低低,參差不齊,一陣陣微風吹過,無邊的.原野就好像起浮的海面。土坡上也長滿了綠草。但也分得清小丘和平地。牛和羊擠在一起,就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黃白相間的大花。一個牧童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拿長笛,臥在一隻牛身邊的草堆旁,望着遠處的村莊,悠然自得地催着笛子。那聲音時高時底,時緩時急,時遠時近,就如同浪花翻滾的大海。

鳥雀回巢了,牧童也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吹了幾聲口哨,把牛羊都召集過來,數了數只數,就一蹦一跳的歡快地回家去了。路上,他一會兒踢一下小石子,一會兒追花蝴蝶,一會兒又坐在牛身上吹小笛。牧童連蹦帶跳地跑回家中,發現爸爸媽媽早已做好了飯菜,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飯,他的玩兒心驅使着他連蓑衣也沒脫,斗笠也沒摘,就奔出家門,衝向原野,來到草地上,躺了下來,望着星空。

他聽見蛐蛐和知了在開音樂會,整晚整晚地唱歌。他看見螢火蟲在空中跳着歡快跳舞。進入了遐想:我以後能不能成爲成爲笛子家?我可不可給玉兔講故事……想着想着就進入了夢鄉。他夢見:自己真的能上夢鄉。他夢見:自己真的能上天下海,跟嫦娥說話,給玉兔講故事……

詩人呂岩路過這裏,看到此情此景,羨慕之情猶然而生,吟詩:

牧童古詩原文:

草鋪橫野六七裏,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改寫古詩作文3

古時候,有一個大詩人叫賀知章。賀知章在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就離開了家鄉,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賀知章很想念自己的家鄉,想着想着,就坐在了鏡子旁邊的凳子上,擡頭才發現,自己家鄉的口音是沒變,但,自己的頭上卻長滿了白髮,到了第二天,賀知章辭官,駕着馬車,向回家鄉的路走去,賀知章日夜兼程,到晚上,賀知章都不想睡覺、歇息,而是想早點回到自己的家鄉。

終於有一天,賀知章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剛到了賀知章的家,賀知章就忍不住看了看周圍的景色,自言自語的說:“現在的風景比以前的'美多了呀!”賀知章望了望遠處,遠處有許多連綿起伏的山,山下是一片碧綠的大草原,大草原的旁邊有一條在奔跑的小河,小河裏有許多小魚和蝌蚪在一起做遊戲!周圍還有許多高聳入雲的大樹,大樹底下有一些人在乘涼,賀知章的前面有一所小村莊,小村莊的外面有一個包圍着小村莊的圍牆,圍牆的旁邊,有很多花叢,花叢上開放着許多美麗的小花,小花的香味吸引來了遠處的蝴蝶、蜻蜓,在上邊跳起舞來!有幾多花的香味鑽進了賀知章的鼻孔裏!圍牆的裏面有很多房子,這些房子整齊的排列在圍牆裏。

賀知章走進了前面的這座小村莊,發現了這裏有一幫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就悄悄的走到一個小孩子身邊,這個小孩子覺得身後有一個人,就回過頭看了一看,覺得賀知章是個陌生人,就微笑着問賀知章:“老爺爺,您從哪裏來呀,您來這裏幹什麼呀?”賀知章聽了,就想:原來,我真的老了!賀知章來到一戶人家的門前,敲了敲門,有一個小孩子開了門,說:“您要幹什麼呀?”賀知章說:“我想借一張紙,還有一支毛筆。”小孩兒聽了,就給賀知章拿了一張紙,還有一支毛筆,賀知章接到了紙和毛筆,就在這張紙上用毛筆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改寫古詩作文4

“雨紛紛,雨紛紛,落紅枯葉任飄零,繁華吹斷燈火眠。嘆難忘,思親人,又是一眠寒霜夜,人悽悽,人悽悽……”

一陣陣淒涼的歌聲讓我從睡夢中驚醒了過來。我擡頭看看了灰濛濛的的天空,又下起了毛毛細雨。聽着淒涼的歌聲,我的心情在這種氛圍下不知不覺的沉悶了起來。

這是哪裏,我怎麼會來到這個讓人心情鬱悶的地方,我又怎會睡在柳樹下。這一切讓我無從可知,我只有隨便擦了擦身上的泥土,站起身了眺望遠方,發現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我感覺腹中傳來一陣飢餓,我便拖着疲倦的身體向着的村子走去。

走在烏雲籠罩的田野上,潮溼的'地面泥濘不堪,我低着頭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身上濺到泥水,突然不知何時有一位騎着牛的牧童來到了我身邊,我們相互打量了對方一會,我便開口問到:“你好,請問這是哪裏?”牧童指着不遠處的村莊說到:“杏花村。”我點了點頭,心想好熟悉的名字,我好像在哪裏聽過。謝過牧童我繼續向村莊走去。

進了村子,發現這是一個很乾淨整潔的山村,村裏的人各自忙着,有的殺雞,有的宰豬,感覺像是有什麼喜事,但你仔細看村民臉上的神色又不是,他們的臉上帶着沉痛和懷戀之情。我便帶着疑問來到了一個賣香紙的攤位前詢問:“你好,請問今天是什麼好日子嗎?”賣香紙的老奶奶,耐心的告訴我:“孩子,你不知道嗎?今天是四月四日,清明節呀!”我煥然大悟。原來一切場景都在杜牧的詩句中,清明,雨紛紛,行人,牧童……不對,我突然想起還差就酒家。我急忙在村中到處尋找酒家,終於在村莊的另一頭找了《有間酒家》,站在《有間酒家》門口,我高聲唸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唸完後我放聲大笑。

就在我狂笑不止的時候,耳旁傳來了:“寶貝,快醒醒,我們到了。”原來這一切都是我去祭拜老祖路途中的車上做的夢。夢雖然是假的,不真實的,但我對親人的懷戀是發自內心的。

改寫古詩作文5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綠地、暖陽、翠柳、紅花,到處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屋檐上,一對小鳥正用那銀鈴般清脆悅耳的嗓音唱着美妙動聽的春之歌。

屋子內,剛剛還沉浸在美夢中的詩人高鼎被鳥兒的歌聲驚醒了,他揉揉惺忪的睡眼,這才發現:天已大亮了。於是高鼎立即穿衣起牀。當他打開房門的那一瞬,就完全被眼前春暖花開的大好景象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閉上眼睛,深吸着春天醉人的氣息,彷彿自己也融入了其中。此時此刻的高鼎,面對如此的大好春光,立即萌發了寫生的念頭。

一番整理之後,高鼎便背起行囊出發了。

一路上,鳥兒和他同歌,蝴蝶與他共舞。那拂面的柔風,撲鼻的花香,更使他興致倍增。來到一塊離河堤不遠的空地上,高鼎停下了腳步。“此處實乃作畫之寶地啊!”他一邊興奮地自語一邊高興地拿出工具,專心致志地繪起了眼前的美景

翠綠的草兒在陽光的沐浴下茂盛地生長;成羣的黃鶯在天空中歡快地追逐嬉戲。岸邊的楊柳也情不自禁地擺動柔枝,隨着春天的`節奏跳起了舞。這時,一陣和煦的東風拂面而來,吹來了一片歡聲笑語,吹來了一羣活蹦亂跳的身影。原來孩子們今天學放得早,大家一致決定趁着吹東風這一大好時機去放風箏。“放風箏嘍!”在大家的一片歡呼聲中,五彩繽紛的風箏一個接一個地飛上了藍天。此刻的孩子們像一個個春天的精靈,在春風中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戲着……

高鼎看看眼前天人合一的美景,不禁詩興大發,提筆在畫上寫下了——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改寫古詩作文6

在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裏,住着大唐詩人賀知章,人們稱它爲詩仙,因爲他寫的詩非常好,小山村裏非常的漂亮,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那裏居住,大詩人賀知章考了很多年也沒有考中進士,這次他一定努力要考中進士。

這一年,他終於考中了進士,就去遠方去當官,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他兩側的頭髮慢慢的'變白了,但賀知章卻不知道,也沒有注意,也沒有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頭髮白沒白,他只知道想念家鄉,一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賀知章還是非常非常的想念家鄉。

在一個清新的早上,陽光灑進賀知章的屋裏,賀知章被可愛的太陽照醒了,他起來走到鏡子的面前,賀知章照照鏡子,忽然發現,他的頭髮兩側都白了,但是口音還是沒有變,他覺得自己老了,就辭了官要回家鄉,他便坐在馬車上往家鄉走,賀知章日夜不休息的趕路,他的頭髮全白了。

賀知章終於到了他家鄉的村口,賀知章下馬車,先看看家鄉是否像以前一樣美麗,他一看,還是像以前一樣美麗,遠處是高高的山,下面是碧綠碧綠的草坪,草坪旁邊是一條小河,小河嘩啦啦,嘩啦啦的向前流淌,房子整整齊齊的。忽然,他看見有幾個可愛的小朋友在村口玩耍,當他們正玩得開心的時候,賀知章就悄悄地走到幾個小朋友們的身邊,有一個小朋友覺得旁邊站了個陌生人,就擡起頭微笑的對賀知章說:“請問您是從哪裏來的呀?來我們的村裏有什麼事嗎?”聽了小朋友的話,賀知章,覺得非常的傷心,賀知章心想,要是我一直在家鄉,這些小朋友就不會對我說這些話了,而是和我生活的非常快樂,想完就離開了幾個小朋友的身邊,走進他的家鄉,到他的屋裏提起筆來寫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每逢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不免想起這首詩。

改寫古詩作文7

這又是一個寧靜的傍晚,然而四周的一切卻又如一個調皮好玩的孩子,充滿生機和活力。來到詩人久違的鄉村,心裏莫名涌起了一陣激動。而此時此刻,我也沉醉在這如夢一般美輪美奐的景色之中。

野草的顏色,說可以是無與倫比,光鮮豔的,色彩奪目,嫩嫩的'、淡綠色讓人不禁覺得那抹綠,彷彿只要一碰就會流走一般,野草的池塘嚴密地裹在中心,遍地綠草青翠欲滴。紅豔的風點花兒,星星點點地交錯與草叢,融洽地與草、塘相互掩映,這成片的草地,好似一幅畫,那池塘也就成爲了點睛之筆。

塘中的水是清澈的,微風吹過,草在跳,風在唱“沙沙”、“嚓嚓”……聽罷,我也是鼓起了掌。清澈的水,靜靜地睡着,宛若一個籠罩着一層面紗的少女,神祕而又幾分優雅。水中的魚不知何時溜了去,或許在與同伴嬉戲。水漲得很高,快要溢出了池岸,倒是引來不少鳥,悠然地喝着水,與池塘相映成趣。

快落下的太陽,紅彤彤地的,也不知是不是因爲害羞漲紅了臉,還是喝足了酒昏昏欲睡。山用嘴“街”住太陽,應該是想讓它留下吧。太陽與山崗倒映池中,更是添了一番情趣。“啪”,是那個頑皮的孩子將石子拋進池中,將太陽打成塊塊碎影。

悠揚的笛聲喚起了在夢中的我,是那牧童歸來了,他橫坐在牛背上,閉着眼,撮着嘴,吹着笛,婉轉而又悠揚的笛聲傳向遠方。仔細聽,從未聞過這曲子,雖無曲調,卻讓人陶醉。那牛好像聽懂了,“哞哞”叫着,深邃的眼中吐露出柔和與溫馨。

此刻,耳邊迴響的是那首詩“草滿池塘水滿坡,山街落日浸寒漪。牧童歸扶持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改寫古詩作文8

在一座美麗的小山村裏,住着一位大詩人他的名字叫賀知章。

賀知章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自已的家鄉,到外地生活,他勤奮刻苦,在三十七歲的時候,就考取了進士,不久就當上了大官。

就這樣一年一年的過去了,有一在賀知章早上起來,忽然走到鏡子前看着自己,發現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的口音一點都沒有變,但是頭髮的倆邊卻長出了白色的頭髮,他看着鏡子裏的自己想:“自己已經老了,要不然不能有白色的'頭髮,”可想自己離開家已經好多年了。

從那以後,賀知章無時無刻的不在想念自己的家鄉,於是他辭去官職,決定回自己的家鄉看一看。他坐上了馬車日夜兼晨,想馬上回到家鄉,經過好多天沒日沒夜的趕路,總於到了家,他走下馬車,站在村口,看見家鄉的景色一點都沒有變,還像當年的時候那樣美,遠處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高山,山角下的小草碧綠碧綠的,一排排整齊的房子,就連村頭的小溪,還像當年一樣微波盪漾,賀知章來到了村裏,有一羣孩子在做遊戲,他走上前去,想和他們打招呼,可小朋友看見有陌生人來了,都停止了遊戲,站到了一旁,有一個小朋友看了看,笑着說:“老爺爺你是從那裏來的,”我們沒有見過你,賀知章聽了小朋友的話,有些傷感了,心想;我真的是走的時間太長了,連自己村的人都不認識我了。於是,他回到了家裏,提筆寫下這首詩。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就這樣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

改寫古詩作文9

在一個夏天的清晨,池塘裏芳香四溢,荷花們正在快樂的玩耍。有的荷花害羞地漲紅了臉,躲在荷葉哥哥的身後,生怕被別人看見;有一部分荷花懶洋洋地躺在荷葉牀上睡覺;一些荷花在後臺畫起了濃妝,準備上臺跳一支支美麗的舞蹈。小青蛙也爲他們伴奏,小魚在舞臺下游來游去,這個人間仙境裏,每朵荷花都是萬里挑一的水中仙子。

一個小孩正在荷塘邊玩耍,突然,小孩看見池塘的荷花美不勝收,聞到了一陣一陣芳香。他心想:這些荷花這麼美,這麼香,今天剛好是媽媽的生日,要不我偷幾朵當做生日禮物送給媽媽吧!於是,小孩跑到了小船面前,伸手拿起在地上的竹竿,跳上小船把竹竿伸到水底,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推,小船便向火箭一樣飛快的向前駛去。

到了池塘中心,小孩子放慢了船的速度,開始觀察哪朵荷花最美?觀察了一會兒,他發現這些花都很美,根本比較不出哪一朵荷花最好看。於是小孩一手扶着船邊,一手小心翼翼的`抓住荷花的花梗,用力一拔,荷花輕鬆到手。小孩子想:一朵應該夠了,不過荷花這麼美,又沒人看我多采幾朵吧!於是小孩一朵又一朵的摘了放進船裏。

沒過多久,小孩子摘的荷花就把船給裝滿了。小孩子高興的眼睛眯成一條縫,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心想:媽媽看到這麼多美麗的荷花,不得高興地跳起來。小孩子高興過頭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池塘裏留下了一條水路的痕跡。

小孩回到家後,把所有的荷花都當做生日禮物送給了媽媽,但沒有得到媽媽的表揚,卻被狠狠的罵了一頓,還被媽媽帶着去和塘主賠禮道歉。

改寫古詩作文10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陽光明媚的清晨,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早早的起了牀,輕手輕腳的拿着家裏的漁具,出門了。

來到一個大湖旁,湖裏的'水很渾濁,小男孩披着一個頭蓬鬆鬆的黑髮。慢慢地從漁具包裏拿出釣魚竿和蚯蚓。將蚯蚓掛在釣魚竿上,悄悄地把釣魚竿放進水裏。自己側坐在一塊有野花有青苔旁的大石頭上,岸邊的野花野草很多,這些花草剛好可以遮住小男孩的身體,水裏的魚兒們就不知道有人在釣自己

小男孩目不轉睛的盯着漁標,旁邊的任何東西都打擾不了他。一隻美麗、漂亮的大蝴蝶飛來了,小男孩當作沒有看見,蝴蝶飛到他的頭上了,他也當作不知道,小男孩多麼專心吶!蝴蝶看到小男孩沒反應,只好怏怏地飛走了。一隻羽毛鮮豔的小鳥飛來了,在小男孩身邊打圈,小男孩不動聲色。小男孩不管它了,沒想到小鳥卻得寸進尺,繼續打擾他,在他耳邊“嘰嘰喳喳“地叫,小男孩輕輕地伸出一隻手,把小鳥趕走了,之所以是輕輕地,是因爲小男孩怕把湖裏的魚兒嚇走了,不敢來咬鉤了。

這時,一位路人在大路上朝小男孩喊道:“喂——小朋友!請問你知不知道王剛這個人吶!”小男孩不理睬他,路人以爲他沒聽見,又大聲喊道:“小朋友!你知不知道王剛這個人吶!”小男孩還是不理他,路人以爲小男孩是個聾子,又看小男孩在遠處背對自己搖手,以爲他不知道,只好無奈的走了。

路人走了一會兒,小男孩死盯着的漁標動了,平靜的湖面也有了動靜,蕩起層層浪波,這時,小男孩把釣魚竿使勁一提,仔細一看,釣起來的是一條又大有肥的魚,小男孩欣喜不已,非常高興,把這條大魚放進魚簍裏。收好漁具,提着魚簍和漁具箱高高興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準備向爹孃報喜呢

改寫古詩作文11

波光粼粼的湖面,漣漪一圈接着一圈盪漾,湖邊的柳樹姐姐把這碧水粼粼的湖面當作梳妝用的鏡子,在那兒輕輕地梳理自己的辮子。陽光照在湖面上,湖面泛起了一片片金色的波光,波紋調皮得在湖面上漂來漂去。瞧,水中的小魚兒在歡快的遊戲,小蝌蚪在四處尋找着自己的媽媽。看,那兒還停着一對大蜻蜓,正在觀看這美麗的`風景。聽,小鳥在不停的讚歎這美麗的景色,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在給周圍的外物唱這優美動聽的歌。這歌聲,似乎讓他們陶醉;這歌聲,似乎讓他們魂牽夢繞;這歌聲,似乎讓他們沉睡在這歌聲之中。河岸上,綠茵茵的小草密密麻麻,清爽的微風吹來,小草就跳起了優美的舞蹈。遠處的山巒高低起伏,就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畫,使人心曠神怡。

突然,一陣嬉笑聲打破了寂靜的風景。遠處漂來一隻小船,小船上坐着兩個談笑的小孩。他們一個穿着紅肚兜,一個穿着白襯衫,兩個人都赤着腳。一個大一點的小孩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坐在了漁船中央,漁船漸漸地停下了。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說:“船現在停在了湖水的中央,咱們現在有什麼辦法,既不用船槳,又不用撐杆能讓船前進呢?”另一個漢字手扶下巴,靜靜的想着辦法。“哦有了,我們用雨傘來讓船前進吧!”說罷,他急忙從船艙中取出雨傘打開,並把雨傘高高舉着,讓風吹到雨傘上面,雨傘帶動了漁船。就這樣,漁船緩緩的行駛着。

過路人看見了,都驚訝的想:現在有沒有下雨,這兩個小孩把傘打開幹什麼。哦,怪不得沒有下雨都張着傘,原來不是爲了遮風擋雨,而是利用風讓船前進。這些過路的人想明時,都不由的讚揚起了這兩個小孩子,說他們很有頭腦,非常聰慧,值得令人佩服。

當這些過路人再次回頭看他們的時候,他們的漁船已經遠去了,只在水面上留下了一些慢慢盪漾的漣漪。

改寫古詩作文12

九百多年以前的清明節早晨,我,黃庭堅到郊外掃墓。

清明佳節,桃樹李樹枝繁葉茂,粉紅的桃花掛滿枝頭,幾片綠葉從那花海中探出腦袋,粉中印綠,別有風趣。

李樹身上掛滿了潔白如雪的李花,有的盡情開放,有的含苞待放,各有千秋。它們爭奇鬥豔,爲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我看着這些桃李,不禁心曠神怡。當我的視線穿過這些美麗動人的花海時,又看見一排孤獨、冷漠的場景:野田之間有幾幢孤零零的墳墓,插於其中。墳前的臺子上有一些蔬果、酒菜,有的墳臺上有一壺酒,有的把酒灑在臺上,蔬果繁多,也許是有人剛掃過墓。它們孤零孤苦伶仃地“站”在那麼,彷彿在發愁。

這時雷聲大震,烏雲密佈,春雷滾滾響,宛如在敲鑼打鼓,驚天動地。不一會兒小雨飄下,好似在哭泣。緊接着,大雨至下,雨如把淚揮。

人們紛紛撐起傘,就在這時天地中的'小動物出來活動了:蒼蠅、蚊子……在郊外,春雨貴如油,雨滋潤萬物,在我面前的花花草草長的越發好看:花變得鮮豔,樹變得強,就連草也變得柔軟了。

我不禁想到齊人的故事:某個齊國之人整天在墓地裏向別人要吃的,若別人不給,就等人家走後,偷吃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後,當妻子小妾問起來時,他便告訴家人他在一個大官人家吃酒吃飯,大官人請他喝了幾瓶黃酒,吃了雞、鴨、魚、肉等食物,我真覺得這個齊人人生猥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

而當我想起春秋時代的介子推時,心情舒服了許多:介子推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寧願隱居山中,也不要高官厚祿。晉文公想要他出來當官,便命人放火燒山,三面燒,一面出口。若出,則抓去當官。可他寧死不出,抱樹自盡。

這是兩個不同的對比,但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

想到這兒,我詩興大發,寫下一詩: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

改寫古詩作文13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首詩總在我的耳邊響起。雖然我已聽了千百遍,但是每次當它再一次來到我的腦海裏,我總會陶醉其中。這首詩中有着李白與汪倫之間那比山高比海深的友誼,而當我每次讀到這首《贈汪倫》時,我的腦海裏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對好兄弟坐在屹立於山頂上的'亭子裏“舉杯邀明月”。他們不知道遭遇到了什麼,借酒消愁還是……他們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喝,兩人一次次乾杯,隨之一飲而盡。原來,這是李白與汪倫的一次告別,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相見。這一別有可能就是永別。他們是好兄弟,李白和汪倫在這個被夜晚的黑暗籠罩着的亭子裏,一邊講起一些從前他們一起幹過的傻事,還是一些高興的事,他們不知道是哭還是笑,但兩人最後還是泣不成聲。汪倫對李白說:“走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啊!”僅僅是這幾個字,李白卻十分感動,兩人喝了好久、好久。皎潔的月光灑向亭子,只有那烏鴉在叫,周圍很靜。

黎明的陽光照了下來,李白醒了,他知道,自己要離開好兄弟了。他本想叫醒汪倫,可又不忍,於是自己一個人走了。

他來到了碼頭,即將遠行。坐在舟裏,他的酒雖然還未醒,可他仍然清晰地記着昨晚汪倫陪他喝酒的場面。正當李白依依不捨的時候,岸上突然飄來了一陣歌聲,李白一聽就聽出,這是汪倫在和他告別。歌聲伴着踏步聲,李白也從歌中聽出了汪倫對自己的不捨,歌中也透露出了汪倫的悲傷。

突然,李白詩意大發,揮灑筆墨寫下了這首《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改寫古詩作文14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 溪頭臥剝蓮蓬。

——宋·辛棄疾

夏天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你瞧:鬱鬱蔥蔥的樹木爲大地撐開了一把把“太陽傘“,花兒競相開放,爭奇鬥豔。翻過一座大山,穿過幾條幽深的小道,來到了一個偏僻、秀麗的江南小山村。這裏很靜,除了幾聲雞叫和狗吠,再沒有別的聲音了。

在山村旁邊,有一條從山上流下來的清澈的泉水,陽光照在上面,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彩,像童話裏的寶鏡一樣美麗、神奇。溪上還有些翠綠的荷葉,像使者一樣保護着那嬌滴滴的荷花。偶爾一陣風吹過,溪面上便蕩起魚鱗般的漣漪。走到溪邊,掬起一捧清涼的'泉水洗把臉,立刻感到神清氣爽。

在溪對岸,有座又低又小的茅屋,成片的荷葉爲這座茅屋做了綠色的“天然屏障“。在茅屋裏,有對老年夫婦,他們好像剛飲完酒,微微有些醉了,紅紅的臉上蕩着笑意。他們用吳地方言互相逗趣、取樂。聲音是那麼柔美、語言是那麼親切,真幸福呀!在茅屋外面的空地上,綠草成蔭。屋旁一棵大樹下,坐着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是那對老夫婦的二兒子,他正在給雞編織籠子。他編的很認真,真是心靈手巧。在二兒子的左邊,臥着一個兩三歲的頑童,他也沒閒着,瞧:一會兒逗小魚。一會兒剝蓮蓬,那調皮、稚氣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在小溪東邊的一片豆田裏,有一個二十幾歲的棒小夥兒,他是老夫婦的大兒子,正揮着汗在田裏辛勤耕作,烈日把它曬得大汗淋漓,但他還是認真地幹着……

看着這生活在世外桃源一樣的一家人,大兒子、二兒子勤勞、樸實,小兒子調皮可愛,真是一個幸福美滿的農家啊!

改寫古詩作文15

在這個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裏,大地早已脫去厚厚的白衣,換上了薄薄的春穿,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生機勃勃。

李白和孟浩然相約來到黃鶴樓,酒桌前,兩人靜靜地坐着,誰都沒有說話。李白拿起酒壺給自己和孟浩然斟酒。他緩緩舉起酒杯,對着孟浩然做了一個“請”的動作,眼眶微紅地說道:“孟兄,此次黃鶴樓之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孟浩然也端起酒杯,不爭氣的淚水已奪眶而出,他聲音有些哽咽,“是啊!賢弟,此次一番別離,不知再過多少歲月才能再見了。“說罷,他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這時,船伕上來說道:”客官,時辰不早了,趁着天還亮,趕快起程吧!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怎麼傷心,始終也是要分開的'。“船伕說完,孟浩然才緩緩起身向停在江邊的小船走去。孟浩然上了船,此時岸上的李白已是泣不成聲了,他努力擠出一個笑容,對着孟浩然說:”孟兄,保重!早晚有一天,我們會再相見的。“”賢弟,你也保重,我相信那一天不會太遙遠。“孟浩然擺了擺手,船開了。

李白目送着那條小船漸行漸遠,終於消失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長江的不停地翻滾着,潮溼的風帶着涼意輕拂着李白的面頰,一抹孤獨的背影在江邊佇立,許久,許久……

孟兄啊,想從前,我們春天喝酒吟詩,夏天賞花觀景,秋日泛舟江上,冬日踏雪而行。而如今這已然都是回憶了。李白輕嘆了一聲,緩緩離去,爲了排解心中的離愁別緒,提筆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