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集合15篇)

作文 閱讀(2.66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集合15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憤怒之下,投入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糉子。我們家有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糉子。我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她先取兩片葉子,並排放好,用手一捲,圓雉體就了。左手像託"酒杯",將其托起,右手順勢抓起糯米和香米,豆餡,棗,果脯等,將"酒杯"填滿,蓋"蓋子"。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小胖豬!簡直是藝術品。讓我多吃,挑選上好的原料,加上她藝術家的手法,讓糉子既好吃,又好看。所以,糉子上桌時,我都沉浸在那沁人心脾的清香中,總是吃得,那裏融入了濃濃的愛。

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

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就要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去湖邊洗澡,據說這樣能夠洗去一年的黴氣,並且還能夠辟邪。

爲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月宮裏的嫦娥會讓玉兔把搗了一年的`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痛苦,並且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小孩子們在農曆五月初五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一件很聖神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僅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

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爲五月初五那天早上,氣溫還是低的,停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了好冷。

我和弟弟僅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水被艾葉泡了一夜後,顏色會變得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每次洗完了臉,我的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蘇州,到了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包糉子,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吧!

端午節那天,奶奶教我包糉子。包糉子要準備好糉葉、稻草、米、棗子和肉。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拿一張糉葉折成三角形,放上米,然後放上棗子,再把糉葉裹住,最後用一根稻草綁緊,一個棗子餡糉子就包好了,奶奶又教我包了一個肉餡的`糉子。

奶奶一邊教我一邊給我講糉子的由來:在古代的吳國,大將軍伍子胥來到蘇州,爲吳王闔閭建了蘇州城,後來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殺死,扔到河裏,吳王夫差殺死伍子胥後,吳國就被越國給打敗了,但是蘇州城卻留下來了。老百姓爲了不讓小魚去吃伍子胥的身體,就包了許多糉子扔到河裏去餵魚。到了每年的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會包糉子紀念伍子胥,於是包糉子就變成了一個民間習俗,傳承至今。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這個習俗最早起源於江浙一帶,現在賽龍舟已經變成了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運動。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雖然它沒有春節那麼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託了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着糯米,投到汨羅江裏,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糉子和插艾葉。

到了端午節就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糉葉,把糉葉捲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糉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後,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鍋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在媽媽包糉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福。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於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遊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遊稱之爲“遊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裏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後,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爲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後,各自都“碩果累累”,忙着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裏默默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有的說是爲了紀念屈原,有的說是爲了紀念伍子胥,有的說是爲了紀念孝女曹娥,還有的說是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更有的說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這一天要驅邪辟邪……,你相信那一種?我們家鄉還是爲了相信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人們在江中撒米扔糉子是爲了讓魚吃飽避免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有了現在的賽龍舟。

端午節這天,小孩子穿上"五福衣",衣服上有蠍子、蜈蚣、毒蛇、壁虎和蜘蛛五種毒蟲組成的圖案,以此來驅毒。再佩戴上一串串玲瓏可愛的香囊,腳穿虎頭鞋。這是衣。

再來說說食。說到吃可多啦。糉子是家家都包的`,有各種餡料的糉子。甜的、鹹的、葷的、素的都有。還有五毒餅,鹹蛋、時令水果。大人們飲上一杯雄黃酒,據說可以身心健康,驅除百病。

住:這一天家家門上都掛着菖蒲、艾草,老人說可以驅除妖魔鬼怪。那個我不知道,但我曉得可以驅蚊。

行:就是到江邊,河邊觀看賽龍舟。

聽我介紹的"衣、食、住、行",你想不想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呢?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是農曆五月初五。當然,我們家鄉在端午節這一天,媽媽要在門上貼公雞,還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公雞、掃災刷包含着母親對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平安吉祥。

每年的端午節,神頭鎮都有集會。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看馬戲、看歌舞。買自己需要的各種東西 ,最主要的是上小山涼亭觀看。

傳說,許多年前,有一位母親在小山上生下了三條龍,人們稱爲大、二、三大王,至今山上仍留有印跡。我們邊看邊議論着這個古老的傳說。太陽快要落山了,媽媽說:“天快黑了,咱們回家吧。”我們買了一包糉子高高興興的.坐着車回家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吃着美味的糉子,沉浸在一天的快樂當中,歡笑聲久久環繞在夜空中。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着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糉子。這時,我纔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糉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糉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櫃子裏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着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裏想着:“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着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衆都爲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着。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賽就要開始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

每當我們家鄉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時,大街上和菜市場裏都會非常熱鬧,到處都是歡笑聲。

端午節前,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裏買藥根,當然也要買糉子。到菜市場裏的時候,只見到處都是藥根到處都是糉子。有:茴香根、牛徙,雞茨根、紅蒜、紅參、滿山香等等很多很多。我都說不上來。家家戶戶的門兩邊還都掛滿了像辮子一樣綠綠的.菖蒲,據說可以辟邪。

媽媽買了很多很多的藥根回來吃。我看媽媽煮藥根之前,是先拿小刀把藥根一根一根地刮洗乾淨,再衝洗一下,然後把鍋洗乾淨,把藥根啊,火腿啊,雞肉啊等等放進去煮。終於,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端來了一大盆好吃又新鮮的藥根。好香,好美味啊!我們一家都吃的津津有味。

晚上,大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咦,大家怎麼都往河邊跑?原來在舉行端午節划龍舟比賽。我和爸爸媽媽也趕緊往河邊跑,去觀賞划龍舟比賽。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是這麼令人難忘,這麼令人喜愛,這麼令人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

說到端午節,我首先想到的是那又香又糯的大糉子。糉子有甜有鹹,可我卻對白米糉情有獨鍾,一粒粒飽滿的糯米裝在糉葉裏,散發着清香,真讓人着迷。咬一口,淡淡的,再咬一口,甜津津的,並且越吃越有滋味。一到端午節,外婆就會做好多白米糉讓我這個大饞貓一飽口福。

講完了糉子,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之所以訂在五月初五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幾千年以前,楚國被敵人攻破,他不願意做亡國奴,就投入了汩羅江以身殉國。當地老百姓爲了紀念屈原,在江裏投放了一些糉子,讓魚蝦不咬屈原的屍體。這個故事的確有點淒涼,但讓我們世世代代都深刻領悟愛國的含義。

當然,除了吃糉子,我們這裏家家戶戶的門口還要掛菖蒲。我疑惑地問外婆:“爲什麼要在門口掛菖蒲呢?”“是爲了辟邪。”外婆一邊做糉子,一邊回答我的問題。緊接着,媽媽又說:“還可以驅蚊呢!”我終於解開了心中的不解。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會用一顆美好的心去等待它的到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1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聽爺爺說:相傳我國春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字叫屈原。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楚國,一心想振興楚國。可是,楚國國王不採納他的建議,遠離他。沒有辦法,屈原不願當亡國奴,就投尼洛江而死。老百姓非常悲痛,就開着船隻,把準備好的食物投到江中,這樣江中的魚吃了食物,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爲了讓魚兒吃的慢些,人們就用竹葉包起了大米,,這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

我的'家鄉過端午節也包糉子,糉子鍋裏放上雞蛋,聽說吃了雞蛋身上不起疙瘩。還有過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還要打掃屋子衛生,然後在房檐下插艾葉,據說能避邪。

昨天中午,我們一家剛要吃飯,我大媽送來了四個大大的糉子。我剝開綠綠的糉葉,露出了白白的糉肉——糯米,冒着熱氣,散發着濃濃的糉葉香氣,亮晶晶的,太誘人了。我趕緊用筷子夾了一小塊,吹着氣吃起來,啊!又香又甜,真好吃!我一口氣吃了兩個,吃得飽包的,真高興。

端午節,我愛你,你趕快來到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2

我在家鄉端午節吃糉子。老人們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去年端午節前夕,奶奶決定做些糉子。那天下午,我們煮了一大鍋紅豆醬,在上面加了紅糖。很好吃。稻草灰是我們唯一的祕密。我們在灰燼中加入開水,過濾,放入糯米中,攪拌均勻。餡料和米飯做好後,是我們準備糉葉的時候了。開始把葉子泡在沸水裏使它們變軟。

準備好了,我和哥哥決定舉行一個餃子製作比賽,比誰更漂亮。

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和哥哥趕緊把比賽結束了。

1、我們用三分之二相同大小的葉子重疊。重疊時,糉葉的葉頭與葉尾相對。然後把葉子折成三角形。

2、把葉子折成三角形。把它們折在角落裏,以免糯米掉下來。

3、三角做成後,放一些糯米,然後放紅豆糊。

4、把糯米放進去再調一下。儘量保證每個部位都有糯米,調整後再捆紮。

5、然後把三角形的糯米葉對摺,排列整齊。

6、繫好繩子是關鍵的一步。撕碎的`葉子綁在四分之一的糉子上。用牙齒綁糉子很麻煩。否則,包紮會鬆,使糯米掉出來。

雖然糉子很常見,但如果你想包好它,要把它包得整齊美觀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你必須非常認真和小心,才能完成它。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3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端午節稱爲“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的就是北大橋了,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牀,然後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糉子是一定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車買糉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採或者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於爲什麼,我也不知道。吃雞蛋,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也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端午節的目的`都是爲了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的節日除了春節就是端午節了。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4

我的家鄉在信陽,那是一個具有濃厚古風的城市,還保留着很多節日的習俗。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早上,媽媽就會從菜市場買來幾把艾蒿插在門上或窗戶上,媽媽說這可以防止蚊蟲,驅蟲避邪。隨後奶奶就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竹葉拿出來開始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在糉子裏包上不同的材料,有蜜棗的,有紅豆的,有葡萄乾的'。等到放學以後,我一邊吃着最喜歡的蜜棗糉子一邊戴着奶奶縫的香包出去玩了。這樣整個端午節都在糉子和香包的香氣中度過。我每次想起端午節,不由自主的就像聞到了那股久違的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我想等我長大了,無論身在何處都會把這種節日的傳統習俗保留下去。因爲這是我們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沉澱,我們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

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糉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別人殺害了並且扔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糉子扔進江裏,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知道糉子是怎麼包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又綠油油的糉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糉葉,右手輕輕地勺起糯米,並加上綠豆、蜜棗、葡萄乾、排骨、花生米,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後把美味的糉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嚐嚐,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並且那香味直往心裏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