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端午的味道作文【熱門】

作文 閱讀(1.0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的味道作文【熱門】

端午的味道作文1

要問我最喜歡的節日,六一?國慶?不,全都不是,要說我最喜歡的節日,應該是記憶裏最濃的,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端午節!它是最濃的記憶,最濃的溫情,最濃的味道。

其實大家都知道,也都吃過糉子!一襲青綠色的衣裳,衣裳上纏着五彩線,像極了一位“翩翩公子”。這纏裹繩子可有學問,要不就纏得五花大綁,想吃的人怎麼解也解不開,急的'要火上房;要不就纏得鬆鬆挎挎,裏面的食材在蒸煮時就露了餡,讓人少了期待,少了驚喜。

糉子下鍋了,在一雙雙期待的注視中,一股濃烈的清香味徐徐繞繞飄蕩在空中,一絲一片一直到充溢到滿屋,令人的味覺也一點點膨脹,到最後終於忍不住了,急不可耐地揭開鍋蓋,拎起一個冒着熱氣的糉子,胡亂撕剝開糉葉,一嘴咬下去,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鹹鹹的,五味頓時充溢到腸胃,直抵心田。

小時候,我的第一個味道記憶,就從這糉子開始的。端午節我通常是在奶奶家過的。端午節時,當我第一次吃到糉子時,那沁甜沁甜的味道,總令我在夢裏笑醒。通常吃一個是滿足不了我的大肚胃的,吃來吃去,吃到最後,看到滿桌都是零亂的糉葉,奶奶終究受不了了,怕把我撐到什麼好歹,將我的調味品白糖偷偷拿走,我立即就少了繼續吃糉子的食慾和勇氣了,當然也是我吃糉子吃到八九不離十的程度了。如果確實還想吃,那只有悄悄地踮起腳尖,走到廚房去找尋白糖,但兒時的我傻傻的竟然分不清鹽和糖,有時竟然把鹽粘着來吃,吃得吐得滿地都是,大人們看到後,耍壞地也不跟我講,只顧站在邊上哈哈大笑。看着滿桌吐的糉子,真有點暴斂天物呀。

看了我吃糉子的體會和感受,你們是不是口水都流出來了,不要緊,誰想吃糉子,來我家,我請客,管吃夠。

端午的味道作文2

清晨,在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氣中醒來,朦朧中向枕邊摸索,摸起的是個精緻的香包,不需要說,端午節又到了。

以前過端午節時,姥姥一直非常早就開始籌備,從別處摘一些艾葉來曬乾,給大家這部分小孩們做香包。其實,在街上也有人推着車來賣,無論是做工還是造型,都要比姥姥做的好看不少,但姥姥卻還是每年堅持做給大家。由於,少了姥姥的香包,總會感覺這節過的不完整。

端午節前一天,姥姥會在家包糉子。我就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看着,幫姥姥遞糉葉,在呈滿香米的糉子頂上放上一顆紅棗,與姥姥合作包好一個又一個糉子。有時姥姥包糉子的香米用沒了,我便會將買下的米倒進一個乾淨的盆中,煞有其事的學着姥姥的樣子攪着盆中的米。姥姥就在旁邊看着,任憑我如何攪動盆中的米。等到差不多了,便叫我將米端過去。當手從水中拿出來時,那股香香的米味就留在手上了。

姥姥繼續包着糉子,我便舉着雙手過去,湊到姥姥身邊,想與姥姥一同推薦這香米的味道,聞聞姥姥手上也有同樣的味道,我笑着跑開了。

一整個端午節,手上的米味兒退得差不多了,姥姥的香包便被我掛在身上,如此,不論我走到什麼地方,身上總能攜帶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這味道是清爽的,也是獨特的。

那時的端午,總讓我期待又回味。那蜜棗的`的香甜,配上那糯糯的米,久久不散的味道,還有姥姥做的艾草香包的清香。如此的端午,連同那味道,一直在我的記憶中。

目前,我早就不是當時那個只懂玩樂的孩童,但姥姥卻依然做着同樣的事。閒下來時,我也會幫忙。還是記憶中的場景,還是記憶中的兩個人,還是那股端午節熟知的糉香和艾草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那樣的清香,是那樣的難忘。

端午的味道作文3

我的家鄉是個魚米之鄉,特有的特產數不勝數,例如:八蒸糕,粉蒸肉,芡實糕……每逢過節也是有許多特色的東西。記得過端午節外婆會合鄰居婆婆一起包糉子。大家必會想,端午節吃糉子很平常,並沒有什麼特色啊!嘿嘿,你想錯咯,我外婆包的可不是普通的糉子,而是家鄉的特產一口糉,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樣!

一口糉,顧名思義便是一口就能吃完的糉子。別看它這麼一點點,好處還是挺多的,同樣的料比做大的糉子多得多。這麼小巧玲瓏就特別討小孩子喜歡。我九歲的妹妹對它可是“情有獨鍾”,每當外婆包好糉子忘家裏送,吃的最多的一定是妹妹了,也不知道她是因爲覺得這一口糉有趣,還是真的覺得好吃,總之就是特別地喜歡。當然,這麼好的東西,我是一定要和妹妹“搶”的,等到那時候媽媽就會又從廚房中拿出一袋一口糉,樂呵呵地說:“好了,好了,別搶了,外婆就知道你們會不夠吃,就多準備了一袋!”哈哈,我們會歡呼不已。不知是外婆心靈手巧還是家鄉物產豐富,一口糉的.餡總是多種多樣。一袋糉子中,綁紅繩的是豆沙餡的,綁黃繩的是香芋餡的,幫黑繩的是肉餡的……應該還有很多,但一時也說不上來。

聽媽媽說,我三四歲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吃這個一口糉,那時我要吃兩口才吃得完,從小就接觸它的我,對一口糉似乎有一種“不可分割”的情感。現在當地的鎮上也有賣,一般是賣給旅客的,當然一口糉都是本地人親手包制的,還給外觀上添了點新花樣,就更惹人喜愛了!

家鄉美食——一口糉,我的最愛!

端午的味道作文4

端午來了。她沒有一丁點的靦腆,也沒有絲毫的急切,更沒有像誰打過招呼,就那麼自然的、理所當然的來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每個角落都瀰漫着端午的味道:甜甜的、清新的、濃濃的。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曆五月,母親就開始着手準備端午節的吃食:糉子,包糉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名義上說是幫忙,實際上是想借機偷吃碗裏的餡。那拌了蜂蜜的大棗乾兒、葡萄乾兒,吃上一口,能甜上好些時候。母親包的糉子特別好看,穿成串,提起來像玲瓏的風鈴。我偶爾也會動手包幾個,只是往往不是多一個角就是少一個角。但是,無論是幾個角的糉子,母親都會誇獎一番,說我能幹。

那甜甜的糉子餡,讓我的童年生活變得十分甜蜜。每次回憶,心中有一種甜甜的味道。

我特別喜歡過端午,因爲她沒有純潔的忙碌卻有除夕的'感覺。一大早,母親總是會親自給我綁五彩線。那專注的神情,那靈巧的動作,透露一種無可代替的溫馨。早飯的時候,母親總是爲我挑選模樣最好的鴨蛋,讓我吃餡最滿的糉子。晚上,母親總是讓我第一個用艾篙水洗手、洗腳。小時候,覺得母親就應該做這些事情。現在,我明白了,這些瑣碎的小事蘊含着濃濃的慈母情。

端午的味道包含在童年的回憶中,蘊含在父親的勤勞中,縈繞在母親的關懷中。我希望我的父母能永遠健康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品嚐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5

端午節吃糉子是中國人傳統的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簡棕”。其來已久,花樣繁多。有鹼水糉,還有糯米糉,兩種糉子味道鮮美、口味不同。這次端午節,我們家做的就是糯米糉,我先取兩至三片糉葉折成小漏頭的形狀,填入少許糯米,加上蜜棗,再用糯米填滿糉子,折出有棱有角的三角形,最後用棉線綁緊,減去多餘的葉子就大功告成了!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甜糯的糉子,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煮兩個雞蛋,從中間剝開,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艾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物,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味道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的傳統習俗,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清香四溢,各種形狀,玲瓏可愛。香囊的香氣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爲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把糉子、鹹蛋扔入江中,有些人還拿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薰蒼朮也是端午節傳統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都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繼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糉子、清香的艾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6

作爲傳承了數千年的節日,端午節始終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端午節有着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根植於民間,根植於古老的民族傳統,並融入了民族的血液。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種散發着亙古的芬芳,影響了無數炎黃子孫的味道。

端午節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屈原。屈原因受小人的譏謗而不得重用,終於不堪世風渾濁,投江而死。人們以端午節紀念屈原時,就註定了這種清白、廉潔的品格將被人們銘記,也爲端午注入了一種沁人心脾的味道。

沿着歷史的軌跡,追尋屈原的品格,並體味到端午真正味道的人不勝枚舉。

東晉著名田園詩陶淵明,因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做了幾年小官便歸隱山林,整日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生活;詩人于謙也曾留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千古佳句;一代清官海瑞則更是兩袖清風、廉潔正直的官員的典範。

正是由於這種品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世世代代華夏兒女的心中,才使端午節流傳至今。

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忽視了端午本來的味道,廉潔之人、清正之人越來越少,端午也已成爲一種形式,這也許有違屈原的初衷吧?而這也正是國人的悲哀。

端午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是有助於一個民族發展的味道。

希望能品嚐到端午味道的不只是我們中的一部分,而是全體中國人!

端午的味道作文7

上週六回家,媽媽帶我去超市。超市裏琳琅滿目的糉子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味道一應俱全,有綠茶味的,臘肉味的,紅棗味的,甚至還有鮑魚味的、燕窩味的,連包裝袋也是五顏六色的,我突然想起,原來又是一年端午節。

媽媽覺得包糉子比較麻煩,奶奶年齡又大了,所以決定到端午的時候從超市買點。奶奶卻執意要自己包糉子。奶奶說她從小就會包糉子,是跟她的媽媽學的。她說自己包的糉子纔有端午的`味道。

奶奶早早就開始準備材料了。她買了很大的艾葉,告訴我,大的糉子入味。她還準備了糯米、黃豆、豬肉、鹹蛋。

“糯米要泡一天一夜,包好煮後纔好吃,細而滑,不會有夾生的感覺。”奶奶告訴我,她把黃豆也泡了很長的時間,然後再用開水煮一遍,晾晾,這樣就好去皮。先把豬肉切成小塊,然後用奶奶自制的蜜汁澆上去,醃上一天。這肉糉子可是我們家獨家配方啊。

我問奶奶:“包糉子這麼麻煩,爲什麼不上超市買幾個回來吃呢?"奶奶神祕地笑了笑,也不告訴我爲什麼。

終於要包糉子了,奶奶忙啊忙,也不讓我幫忙。後來包好了,奶奶就舉着她包好的又大又方的糉子看着我笑:“小饞鬼,煮好就能吃了!”過了兩三個小時,香噴噴的糉子就端了上來,奶奶把糉子分給我們,我們高高興興地吃着糉子,確實很好吃。

這時,我看見奶奶用她那慈祥的目光看着我,滿臉愛意,她笑開了花,臉上細細的皺紋幸福地盪漾開來。

哦,現在我才懂得,那小小的糉子裏寄託了奶奶對我們全部的愛。細滑的糯米,鹹香的蛋黃,細膩的豬肉,便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8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凌晨2點就起來了,因爲今天我們要登山啦!

這個時候天剛矇矇亮,我們帶了三瓶水、十二個雞蛋,還有三個梨,就出發了。終於到達地點,我以爲我們來的夠早的了,沒想到已經有人爬完山,從山上下來了!於是我們開始爬山了,一開始我爬得很快,後來就覺得山有點陡,就放慢了腳步。最後,我們終於爬到了最頂端,一看,整個城市就在我們腳下,一覽無餘。我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遠方傳來了回聲,十分有意思。

一會覺得肚子餓了,媽媽說:“咱們吃點東西吧!”我們每人三個雞蛋,一個梨和一瓶水,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我們從山上下來,去江邊玩。在江邊我正好看見了王韻涵,於是我們開心的玩耍起來,玩到中午,我們就回家了。回到家,看到家裏人正要包糉子,我說:“奶奶,我也想學包糉子。”奶奶說:“好呀,你先去把手洗洗吧。”

我洗完臉洗完手,開始學着奶奶的樣子包糉子。我們包了許許多多的糉子,各種各樣的糉子真漂亮,而且我覺得自己包的最好看。

吃完糉子,我開心的玩了一會象棋,然後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個午覺。到了下午5點,我們開始做晚飯。我們晚上要包餃子,是白菜餡的,十分好吃!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得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的味道作文9

因爲太過於期盼放假,所以很早之前就想到端午節也是要放假的。於是很興奮地跑去看日曆,驚喜地發現端午節竟然在六月六日,又忽然想起媽媽說過端午節在六月六日這一天要168年才能遇見一次呢,於是覺得自己好幸運。六月六日,我盯着那個鮮紅的數字又小聲唸了一遍,真是個好日子。

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這是《燕京歲時記》裏的一條記載,讀來很有嚼頭。端午、端五。不禁覺得古人的想象力也真是豐富,可爲何又要改爲端午呢,這始終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感覺到了一種神祕的味道,那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前幾天,一日從外面歸來,路過一家小店,突然發現小店玻璃門的把手上繫着一株不知名的草。奇怪,那是什麼?恍然大悟之間想起,那就是(傳說中的')艾葉吧?於是一陣驚喜,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它呢!忍不住湊上去聞了聞,是一股令人感到舒服的清香。老闆看到了我,走過來把艾葉從門上拿了下來,遞給我,拿去吧,好歹也要有點端午的氣氛,你說是吧?,我沒說話,只是衝她笑了笑。之後便滿心歡喜的捧着艾葉回了家,用一根細線將它小心翼翼地綁在門上,於是家裏也有了那股淡淡的味道,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這一日,媽媽在家親手包糉子。媽媽做事時的樣子總是很認真,讓人不忍心打擾。於是我端了張小板凳默不作聲地坐在她旁邊,看她將蘆葦葉一點一點清洗乾淨,在把加了蜜棗的糯米放在上面,交疊着包好,再用綠色的絲線一道一道纏上幾圈。之後飄出的便是一縷甜甜的味道。那是蜜棗的味道,還有媽媽的味道。那些都是端午的味道。

這些味道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或神祕,或清香,或甜甜的,它們都是,端午的味道。

是那種特有的,讓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10

一開始在這兒還看見幾只鳥,轉眼間卻已人去樓空,聽到了爆竹聲一陣一陣的,有的響、有的則顯得毫無生氣。

指尖從昨天起就只剩了糉子的溫度,這場獨角戲成了吃糉子的肥皂劇。肉糉子,鹹鹹的。豆沙糉子,甜甜的。香腸糉子,硬硬的。不怎麼好吃,只是能把我撐飽。走到了一條河邊,風吹得人睡意綿綿。

古今之間的距離,猶如夢裏和醒着一般——遙不可及。

楚懷王如果能活久一點,說不定他還能吃到那糉子咧!楚懷王怎麼能活久一點呢?除非楚國不滅。秦國如此強大,只有兩種辦法要麼聯手,要麼獨自發展。當然,第一種辦法肯然比第二種好,但他們的.共同點則是需要一位知識淵博的軍師或者說是參謀長。楚懷王如果你當時重用屈原或許會有轉機呢!

那麼,給你一次後悔的機會,你會選擇留下他嗎?你依然會拋棄他嗎?你會不會有“唯願你長呤在側”的心情呢?

望着這隻剩了一點點的藍的天空,藍的那麼搖曳,那麼刺眼。你想留下他了。可你卻也不能嚐到端午的味道,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醒來,筆墨鋪開寫着那復刻於她魂中天籟的歌了。更不能瀟灑地當着後宮啄詞者了。這一切換來的只是你漫無目地過着的一年、十年、三十年。

雨越成的珠簾現已散去,雖沒有放晴,至少白了一點點,準確說是亮了一點點。

如此這般,豈不是吃不到“端午的味道”。

是啊!是吃不到了。可你不覺得到了些什麼?你可以爲她永歌,寂靜地望着那銀河和星河,可以帶着她去雲遊天下。如果你在當代,你還可以帶她去看那埃菲爾鐵塔,去坐摩天輪,還可以帶她到摩天大樓上放飛象五彩繽紛的氣球呢!

如今,吃不到“端午的味道”,我再問你一句,你後悔麼?

端午的味道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提到端午節,心裏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爲下面有答案,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糉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看見媽媽在包糉子,我想:包糉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糉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糉子咯。要準備糯米、糉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糉葉放在鍋裏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裏洗乾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包咯,拿2片糉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糉葉,再把側邊的糉葉壓下去,最後用繩子綁着,ok啦,大功告成,糉子下鍋咯!

總算把糉子包完去看賽龍舟。看見觀衆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衆們爲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賽龍舟,回到家裏,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糉子的香味,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12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都包糉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當日,我起得比平時更早。奶奶已經將昨天在市場買的糉葉洗好後晾到陽臺上了,媽媽則在準備包糉子的食材,爸爸準備鍋碗瓢盆。我與爺爺,只負責吃,最閒最幸福。

過了許久,糉葉晾乾了,材料也備好了,媽媽和奶奶就要開始包糉子了。

糉子的材料有:紅豆、香菇、綠豆、豬肉、蝦米、鹹鴨蛋,當然還有雪白的糯米。包糉子的時候,媽媽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型,然後舀一勺糯米,先加上醃製好的豬肉,再加上其它的食材,把糉葉剩餘的部分蓋上,再把上面的兩邊摁住捲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糉子,最後繫上草繩,糉子便完成了“包”的全程。媽媽和奶奶按這樣的步驟做了許多糉子,爸爸也忙着把糉子放進蒸籠裏。大約一個小時後,糉子的香味便飄了出來。聞糉香,我垂誕三尺了!我來到廚房,擺了幾個碗,將熱氣騰騰的糉子上的草繩拆掉,去掉糉葉,把糉子放進碗裏,端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品嚐。

我迫不及待地先咬了一口,“好好吃呀!”我不禁贊。媽媽和奶奶都露出了笑容,還叫我多吃幾個。當看到她倆滿頭的'大汗,我趕緊放下碗,拿來紙巾,幫媽媽和奶奶擦汗。爺爺看見後開心地說:“我們的小鈺長大了,懂事了!明年也可以學學包糉子了。”“好呀!明年我全包了!”我自信地回答。媽媽和奶奶相視大笑……

糉子的香,就是端午的味道。其實,端午的味道,還有全家共聚的溫馨幸福味。

端午的味道作文13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的節日,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做香包、掛艾葉,還會組織賽龍舟,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糉子了。

糉子不但好吃,而且包糉子的經過也很有意思。每當端午節那天,家裏都會買來包糉子的材料,有棕葉、糯米、草繩和紅棗。姥姥總是先把糯米浸泡在水裏,再把棕葉和草繩洗乾淨,然後就可以開始包了。姥姥每次包糉子的時候,我總愛在旁邊興致勃勃的觀看,只見她先拿起一片碧綠的.棕葉,用手捏着兩端,然後兩隻手往裏一裹,棕葉就變成了一個圓錐形,像個小酒杯一樣,姥姥先把米放到裏面,放到一半的時候,再加入一顆又大又紅的棗,然後再把米加滿,最後用手中剩餘的葉子把口封上裹緊,再繫上草繩就可以了。看着姥姥姥姥三下兩下就包好了一個漂亮的四角糉,我也躍躍欲試。我拿起了一片棕葉,雙手一裹,就成了一個圓錐形,再把糯米和紅棗都放在裏面,然後把口蓋上,我想:這還挺簡單的嘛!可是當我開始纏裹棕葉的時候,突然發現米從四面八方露了出來,讓我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姥姥看着我包的露餡的糉子,笑呵呵的說:“你的功夫還不行,起碼還要學三年。”看來包糉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糉子煮出來的時候,又香又甜,晶瑩剔透,滿屋子都充滿了棕葉的清香,姥姥說:“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不光能吃到美味的糉子,而且還能讓我們永遠的懷念屈原的偉大精神,真是一個美好的傳統節日。

端午的味道作文14

我的家鄉——監利,有着“魚米之鄉”的美譽,那自然少不了美食了,接下來就由我給大家介紹監利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吧。

端午節主要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屈原提出的意見不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在悲傷至極時,投了汨羅江自我了結;百姓們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兒們吃掉,於是紛紛往河中投入糉子,倒入雄黃酒,以此來紀念屈原。現在的端午節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吃糉子、掛艾草、賽龍舟的習俗了。

清晨,爸爸媽媽會偷偷在孩子的手上掛上五彩繩,寓意:五福臨門;又會在枕邊放上裝有艾草粉的香囊。爺爺奶奶早已起牀摘糉葉,淘糯米……一直忙到早晨七點纔將包糉子的'材料備齊,累得大汗淋漓。

到了八九點鐘的時候,家家都在包糉子,在一旁看奶奶包糉子饒有興趣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身手一番,可奈何眼睛學會了手卻沒有。

我拿起一片糉葉,學着奶奶的模樣捲成一個錐形,放入白花花的糯米,咦?糯米怎麼開始組團“逃亡”了?等米都漏完了我才發覺,錐形的尖尖處有一個小洞洞。我只好從頭再來,我慢慢回憶着奶奶包糉子時的一個個動作,反覆琢磨,多次嘗試,終於一個小巧可愛的糉子出現在了我手中。

煮糉子了!我小心翼翼地將我包的那個糉子放入鍋中,讓它們盡情泡着溫泉,隨着一縷縷白煙從鍋中溜出來了,一串串糉子出現在了竹籃中,我才意識到糉子熟了!我找到我包的那個糉子,剝開糉葉,咬了一口糉子,軟糯的口感在嘴裏瀰漫着,蘸着白糖味道更是錦上添花,美上加美!

吃飽喝足後,我們一大家子來到街上,看着河中鑼鼓震天,熱鬧非凡的划龍舟比賽,心中更是熱血沸騰,熱鬧的氣息在這小城裏飄散開來。

家鄉端午的味道是美味的,甜蜜的,熱鬧的……

端午的味道作文15

在我的眼中端午節是一個美妙的節日,它充滿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願望,有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息。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屈原,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爲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的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的存在。大江彭湃,洶涌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你最終一躍詮釋了你的愛國之情,人們爲了不讓你的身體被魚蝦侵蝕,就往汨羅江裏扔糉子和雞蛋。便有端午節吃糉子和雞蛋的習俗。

五月初五一大早,我還在熟睡的時候,爸爸總是將小段的艾草夾在我的耳朵上,讓蚊蟲遠離我。當然,這一天,媽媽總會給我的胳膊腕和腳腕繫上吉祥的五彩線。早上起來,看見胳膊腕和腳腕繫着五彩繩,再看看媽媽的一臉笑意,懂得了系五彩繩原來是親情的延伸。

農曆端午節,除了系五彩繩,家鄉還有插柳條,採艾蒿的`習俗。艾草有一種特別的清香,據說端午前後的艾草最好,老人們從山上採集很多很多,回來擰成艾草繩,曬乾後點燃,這是夏季驅逐蚊子和其它飛蟲的最管用的土辦法。

到了中午,我們便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把糯米和糉葉洗乾淨,再把糉葉一張張碼起來放進裝着涼水的盆裏。幾個大人便開始團坐包糉子了

糉子包好後,結成一串放進鍋裏,過了一會,糉子終於好了,剛出鍋的糉子色味俱全,嚐起來香甜可口,其味無窮。

端午的味道是糉子的香甜,是親情的延續,是艾蒿的清香。